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后俯卧位和仰卧住调强放疗(IMRT)照射,靶区(CTV、PTV)、小肠、膀胱、股骨头的体积-剂量关系,探讨直肠癌术后IMRT放疗的合适体位.方法 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TV)范围,设定计划靶体积(PTV)为CTV外扩0.5~1.0cm.对14例直肠癌术后俯卧位和仰卧住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评估,比较2种体位-IMRT技术下靶区、小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剂量-体积关系.结果 直肠癌术后放疗采用IMRT技术时,仰卧位和俯卧位时的靶区(CTV45、CTV50、PTV45、PTV50)、小肠(平均剂量Dmean、V20、V30、V40、V45、V50)、膀胱(平均剂量Dmean、V30、V40、V50)及股骨头(平均剂量Dmean、V40、V50)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IMRT时,无有孔腹板条件下,仰卧位放疗,较之俯卧住,不会导致靶区剂量分布变劣及小肠、膀胱、股骨头等正常结构受照射的剂量、体积增加,并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舒适度,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仰卧位和俯卧位对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4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别先后采取仰卧位(Supine)、俯卧位(Prone)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完成IMRT计划设计,分别评估两个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两种计划参数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Supine IMRT和Prone IMRT两种放疗计划均能达到PTV剂量要求,两种计划相比,PTV在CI、HI上相近(P=0.211,0.190);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患者的小肠V40、小肠V50降低(P < 0.05),结肠V40、骨盆D max俯卧位较仰卧位也降低(P < 0.05),对直肠、膀胱、左右股骨头、脊髓、乙状结肠两种体位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行IMRT时采用俯卧位能降低小肠等器官的受照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蒋军  张利文  廖珊  黄荣 《现代医院》2012,12(7):16-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放疗(RapidArc-SBR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SBRT和五野IM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Dmean)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TVDmean和右股骨头的V20,RapidArc-SBRT计划要明显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膀胱受照射V40,IMRT计划要明显优于RapidArc-SB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8)。PTV Dmax,PTV Dmin,HI,CI和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小肠V10、20、30、40、50,直肠V10、20、30、40、50,膀胱V10、20、30、50,左股骨头V10、20、30、40、50,右股骨头V10、30、40、50)等方面,在两计划中无差异(p>0.05)。结论 RapidArc-SBRT和五野IMRT计划在PTV Dmax,PTV Dmin,HI,CI和危及器官(小肠、直肠、膀胱、股骨头)受照体积等方面有相似的剂量学优势。RapidArc-SBRT在PTVDmean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七野动态调强(7F-IMRT)和容积弧形调强(VMA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应用VarianEclipse10.0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20例术后同期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行7F-IMRT和VMAT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及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7F-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CI)为0.813±0.032,VMAT计划的CI为0.824±0.045,两者均能很好满足95%等剂量曲线对100%PTV体积的完全覆盖;7F-IMRT计划中GTV、CTV和PTV的均匀指数(HI)分别为1.051±0.017、1.061±0.014、1.072±0.022,VMAT计划分别为1.036±O.005、1.042±O.007、1.071±O.0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F-IMRT和VMAT计划中重要的危及器官的关键剂量评价指标(D5、Dmean、Dmin和D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小肠、膀胱和股骨头等受照射体积的关键评价指标(V20、V30、V40和V50)在两种放疗计划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F-IMRT和VMAT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均较理想.对正常组织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膀胱充盈与排空体积的改变对计划靶区及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为直肠癌术后临床IM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例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术后患者膀胱充分充盈状态,行CT扫描;相同CT扫描条件下行膀胱充分排空状态扫描;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勾画膀胱充分充盈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勾画膀胱排空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并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充分充盈与排空状态,计划靶区、股骨头受照射剂量,皆没有明显变化(P﹥0.05)。膀胱充盈与排空两种状态下患者正常组织膀胱、小肠、结肠受照剂量P值分别为0.019、0.022和0.037,其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与排空相比膀胱充盈能减少膀胱,小肠及结肠的受照射体积和受照剂量,对靶区股骨头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中心脏及肺组织受量上的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采用TopslaneVenus调强放疗系统,对29例首程治疗食管癌病人设计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均做全组处方剂量60~68Gy,在规定计划靶区(PTV)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肺及心脏组织受照射时剂量体积与损伤关系,以及临床因素与心脏及肺损伤关系。结果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的因素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肺V10、V20、V30中,V20、V30、Dmean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与放射性心脏损伤有关的因素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心脏V45、V60、V75、V90中,V45、V60、V75、V90、Dmean、Dmin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剂量学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放射性心、肺损伤的发生。其中肺Dmean,V30,V20的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因素;心脏的V45、V60、V75、V90、Dmean、Dmin是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常规放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对食管癌(EC)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60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和观察组(IMRT),每组30例。治疗后对二组的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计划靶体积(PTV)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观察组的GTV、CTV、PTV等平均剂量及其V95、V90等剂量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EC时,应优先选择3D-CRT,可确保肿瘤靶区获得均匀剂量,毒副反应少,预后十分有利,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CMS公司的Xio 44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3D-CRT和IMRT计划设计,95%PTV剂量50 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靶区剂量适形指数(Cindex)和小肠、直肠、膀胱等正常器官受量以进行对比.计划执行采用Elekta公司的Precise电子直线加速器(6MV光子线).结果 与3D-CRT相比,IMRT计划的直肠受到40 Gy、膀胱受到45 Gy、小肠受到50 Gy照射的体积所受剂量分别下降了375%、368%和91%,靶区的剂量适形指数提高了189%.同时,IMRT计划的直肠、膀胱平均剂量也显著低于3D-CRT计划.结论 宫颈癌术后IMRT剂量分布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直肠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放疗、简化调强技术和适形调强放疗的三维计量学特点进行比较,为直肠癌手术后辅助放疗照射方法提供优选依据。方法选择Ⅱ~Ⅲ期直肠癌经腹切除术后盆腔放疗的9例患者分别进行IMRT、sIMRT和3DCBT等三种计划设计。结果不同放疗学技术的计量学研究:CI为lMRT〉sIMRT〉3DcRT。在这三种治疗计划PTV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度3DCRT最好,IMR和sIMRT相似,在对膀胱的保护中,IMRT优于3DCBT,sIMRT要比IMRT更低;在对小肠的保护中,sIMRT要优于3DCBT,但是IMRT不比sIMRT更占据优势。在对股骨头的保护中,sIMBT和IMRT都优于3DCRT。结论直肠癌术后的放疗中,采用slMRT放疗技术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CT图像靶体积的误差对宫颈癌肿瘤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找出适合临床的最佳方案。方法:在TPS上模拟宫颈癌患者TPS重建CT图像靶体积误差,评价原有的GTV、CTV、PTV和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结果:当靶体积误差在-69.25%~-10%的范围时设计的计划高剂量边缘不能很好地包住原计划的PTV、CTV、GTV;当靶体积误差在0~-10%的范围时设计的计划对原计划的PTV、CTV、GTV的影响不大,与原计划相近。当靶体积误差在80%~10%的范围时设计的计划高剂量边缘包住了靶体积外更多的直肠、膀胱;当重建误差小于10%时设计的计划,对直肠、膀胱的影响不大,与原计划相近。结论:TPS重建CT图像靶体积误差使原有的PTV、CTV、GTV的受照剂量降低或使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鼻咽癌在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和常规调强放疗(IMRT)两种不同治疗系统中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分布,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选择18例鼻咽癌病例,将其定位数据信息及靶区器官轮廓分别传输至TomotherapyTPS工作站及Varian EclipseTPS工作站并设计调强放疗计划,18例患者的处方剂量相同,其中鼻咽部原发灶GTVnx为73.92Gy/33F;可见的转移淋巴结GTVnd为69.96Gy/33F;高危临床靶区CTV1为60.06Gy/33F;预防照射区CTV2为50.96Gy/28F,通过对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N)、均匀性指数(H1)和危及器官(OARs)的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等各项指标比较2组治疗计划,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f检验。结果螺旋断层放疗组中PGTVnx、PTV1、PTV2的CN值分别为0.910±0.010、0.855±0.020、0.871±0.021,常规调强组中PGTVnx、PTV1、PTV2的CN值分别为0.867±0.025、0.822±0.020、0.811±0.012,螺旋断层放疗组中PGTVnx、PTV1、PTV2的HJ值分别为1.049±0.009、I_135±0.030、1.034±0.011,常规调强组中PGTVnx、PTV1、PTV2的HI值分别为1.060±0.011、1.222±0:023、1.094±0.015,各组P值均〈0.005。螺旋断层放疗组相比常规调强放疗组各靶区的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危及器官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也有所下降,腮腺平均剂量较常规调强放疗组低4Gv左右,V30、V35也显著低于常规调强放疗,P值〈0.005。结论对于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相对于常规凋强技术改善了剂量学分布,使得靶区在获得更好的剂量分布同时显著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的剂量学分布,为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C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种计划中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的体积相似,分别为98.22%和98.76%(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V105%、V110%分别为12.86%、1.02%低于CRT计划的44.56%、6.37%(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CI值由0.55提高至0.68,HI值由1.15降至1.09(P < 0.05)。与CRT计划相比,IMRT计划患侧肺V30、V20分别降低了3.68%和5.75%,同时肺平均剂量(MLD)由9.24 Gy下降至7.12 Gy(P < 0.05);IMRT计划将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V40和V50分别降低了5.99%、5.68%和1.68%(P < 0.05)。结论 IMRT相比CRT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同时,减少了高剂量的照射,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了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患者行SIB-IMRT,靶区勾画:残留病灶勾画为GTV,外放5 mm为临床靶区(CTV),CTV外放5 mm为计划靶区(PTV);瘤床勾画为临床靶区(CTV1),CTV1分别外放15 mm和30 mm为计划靶区1(PTV1)和计划靶区2(PTV2),PTV、PTV1、PTV2处方量分别为2.5 Gy/次、2.3 Gy/次、2.0 Gy/次,5次/周,共25次;放疗期间每日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同步放化疗结束后,继续给予替莫唑胺150 mg/m2,连续口服5 d,28 d为1个周期,辅助化疗共6个周期。56例患者单纯行同步放化疗者26例为A组,放化疗结束后继续化疗6个周期者30例为B组。结果 全组56例患者中CR 7例(12.5%),PR 38例(67.8%),SD 8例(14.3%),PD 3例(5.4%);全组患者的有效率80.3%。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9.82±9.11)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3.2%、33.9%;A组与B组比较平均生存时间、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轻,毒性反应以血液学毒性为主。结论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加后续单药辅助化疗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可耐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IMRT中的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45例前列腺癌患者IMRT时行CBCT确定移床坐标,计算获得摆位误差后分为A(σ ≤ 6 mm)、B(σ>6 mm)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膀胱和直肠体积变化的差异。并根据移床坐标移床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获得的剂量参数,比较45例患者原计划和移床后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差异。结果 45例患者的X、Y、Z方向移床坐标分别为(0.020±0.407)、(-0.031±0.424)、(-0.107±0.273)cm;以摆位误差分组时,A组23例与B组22例患者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膀胱和直肠体积改变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移床前后45例患者的靶区参数PTV95、PTV平均剂量、CTV95、CTV平均剂量、膀胱V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直肠V60及股骨头V2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调强放疗时需关注摆位误差,而摆位误差可能与患者BMI有关,与年龄、膀胱直肠体积变化等关系不大,治疗时需通过移床进行校正,否则会造成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与原始计划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俯卧位下不同射野角度的直肠癌同步整合加量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中小肠和膀胱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行同步整合加量静态调强放疗直肠癌患者,均按照相同的处方剂量要求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进行计划优化设计,每位患者均设计3组计划:A计划(前5野)、B计划(5野均分)、C计划(7野均分),比较靶区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剂量、总机器跳数及小肠、膀胱、股骨头和外阴受照体积。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膀胱和外阴危及器官体积限量均符合临床要求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A计划小肠V15明显低于另两组,A计划与C计划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直肠癌放疗应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和所在位置,在俯卧位下选择前5野照射不仅能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还可降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在仅开展静态调强放疗的单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患者膀胱充盈与否导致的体积改变对患者肿瘤靶区的几何中心位移、肿瘤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和肿瘤靶区及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为前列腺癌临床3DC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3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于膀胱充分充盈及充分排空状态下行3DCRT扫描.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中,勾画膀胱充分充盈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勾画膀胱充分排空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并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充分充盈与充分排空状态相比,肿瘤靶区几何中心在X、Y、Z方向的移位分别为(0.26±0.22)、(0.39±0.31)和(0.16±0.17)cm.患者临床靶区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直肠及股骨头平均体积及受照射剂量,在膀胱充分充盈及充分排空状态下皆没有明显变化(P值>0.05).膀胱充盈时,膀胱的平均体积是排空时的512.52%,小肠的平均体积是排空时的68.09%,膀胱的平均受照射剂量是排空时的35.34%,小肠的平均受照射剂量是排空时的15.1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前列腺癌3DCRT中,膀胱体积的改变对肿瘤靶区中心位移影响较大,与排空状态相比,膀胱充盈能减少膀胱及小肠的受照射体积和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鼻腔淋巴瘤不同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鼻腔淋巴瘤调强放疗(IMRT)和半野照射对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8例鼻腔淋巴瘤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调强和半野照射的计划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强计划对靶区适形度优于半野照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IMRT比半野照射能更好地保护某些正常组织,减少眼球、脑干、垂体和颞颌关节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P<0.05),而对晶体、视交叉和视神经等正常组织2种计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鼻腔淋巴瘤放疗中,IMRT较半野照射技术在剂量学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