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是一种长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措施.2005年国家计生委对2.3亿采取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调查显示,49.8%的妇女使用IUD避孕[1],笔者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广为采用的主流IUD的作用机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知情选择4种IUD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种常用IUD避孕效果的分析,为IUD的临床知情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放置IUD前向育龄夫妻提供知情选择指导,术后进行系统、规范的随访,由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汇总分析结果。结果:在初次放置和二次放置IUD的自主选择方面,4种IUD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费供应的TCu380A和元宫型IUD在脱落率、妊娠率、因症取出率,以及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示出作为长效避孕措施的优越性,但新型活性γ型和GyneFix IN型IUD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前述两种IUD。结论:免费IUD的避孕效果可靠,适用于绝大多数有避孕需求的育龄妇女,新型活性γ型和GyneFix IN IUD能够有效弥补免费IUD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吲哚美辛与宫内节育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长效避孕措施,IUD仅通过作用于子宫局部而发挥避孕作用,对机体全身干扰较少,因此,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已成为全世界,特别是亚洲使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之一。我国又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占全球使用的70%左右,IUD的应用对控制我国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避孕效果,IUD的材质、结构和形状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改进,发展至今,含铜IUD成为应用最广泛的IUD,较之以往使用的惰性IUD有效地降低了带器妊娠率和脱落率,避孕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长效、可逆、简便的避孕方法,使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使用率仍呈上升趋势,占育龄妇女采用避孕措施的51.0%。本研究旨在评价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提供IUD相关技术服务的状况,为提高IUD相关技术服务提供的能力和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宫内节育器(IUD)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目前约70%妇女选用IUD作为避孕方法,占世界使用IUD避孕人数的80%[1]。国内外推广带铜IUD,增强了避孕效果,但置器者因铜离子对子宫  相似文献   

6.
含铜宫内节育器的远期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安全、简便、经济、作用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资料统计,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夫妇采取避孕措施的45%。因此,应用IUD的远期安全性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文就含铜宫内节育器远期(使用年限≥5年)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霞 《工企医刊》2008,21(4):32-33
目前我国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使用已占采用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45%以上,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经济、可逆、深受广大妇女接受的节育器具,也是最常见的避孕措施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IUD在我国应用于育龄妇女避孕以来,已有50年的历史,至今已有千万妇女进入绝经期,面临着绝经期IUD的去留问题及绝经后取环的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8.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济而又可逆的避孕方法,是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中国使用IUD避孕总人数占世界的80%[1]。在放置IUD时,由于多方因素,致使IUD异位偶有发生,虽发生率较低,但其给受术者  相似文献   

9.
<正>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济而又可逆的避孕方法,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但在放置IUD时,由于多方因素,致使IUD异位偶有发生,虽发生率较低,但其给受术  相似文献   

10.
紧急避孕指无避孕或避孕措施失误的情况下,于几小时或几天内立即采用的防止意外妊娠的短效补救措施。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及放置带铜IUD紧急避孕6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坚持以避孕为主的节育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育龄期妇女,主要选择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作为主要的避孕措施,我国妇女IUD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避孕措施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为预防BV、指导选择避孕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妇科门诊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育龄妇女非选择性地进行BV筛检。以筛检出的267例BV患者为病例组,其余478例未患BV且无BV史的妇女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未采用避孕措施者比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V与IUD有正关联,而与避孕套、口服避孕药(OC)无关联。经婚姻状况、性卫生、性行为习惯调整后,BV与IUD的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2.364,95%C1:1.216~3.620),但与OC及避孕套使用无关。同IUD使用者比较,BV与避孕套使用呈负关联,调整后的OR=0.299(95%C1:0.158~0.566);BV与OC使用间无关联。结论:使用IUD与未采用避孕措施者比较可能增加BV发生的危险,而避孕套使用者发生BV危险低于IUD使用者。无论从避孕还是预防BV角度,避孕套均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坚持以避孕为主的节育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育龄期妇女,主要选择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作为主要的避孕措施,我国妇女IUD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1]。  相似文献   

14.
宫内节育器(简称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可靠的避孕工具.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取出后可以很快恢复生育能力,已成为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分惰性IUD(如金属单环、宫形环)与活性IUD(如含铜节育器及含甾体激素节育器),它的避孕原理是改变子宫腔内环境,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干扰受精卵发育和着床。含铜T型宫内节育器释放的铜离子,能增加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抑制酶活性,干扰精子活动和存活,其释放的铜离子有杀精作用;孕激素类节育器可干扰子宫内膜周期,使子宫内膜明显变薄,并使子宫内膜超前转化,  相似文献   

15.
宫内节育器(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是一种长效、可逆、简便的避孕方法,使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1]。目前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其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的80%。我国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早在1957年,IU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使用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12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进行了B超随访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正>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具有长效、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且取出IUD后能够很快恢复生育能力,因此在众多避孕措施中成为首选。在中国有8 000万以上的育龄妇女使用IUD避孕,临床上常用二维超声对其进行评价,但二维超声有其局限  相似文献   

17.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任何避孕措施的性交或避孕方法失败后的一种预防妊娠的补救措施,可行的途径有放置带铜IUD或服用药物。我院用米非司酮25mg用于紧急避孕并取得了良好的避孕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情选择的深入开展和人们对高效、舒适、安全避孕措施的追求,各种新型宫内节育器(IUD)越来越受到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和首选。本站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选用吉妮IUD避孕,通过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国外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逆的避孕方法。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IUD,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最有效避孕措施。IUD使用者众多,其并发症发生率虽不高,但实际人数应该引起注意,它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和IUD的扩大使用。本文综述了国外IUD并发症现状。  相似文献   

20.
<正>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避孕方式,目前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1]。但可能因多种原因致放置的IUD穿透子宫而到达子宫以外,即IUD异位[2]。IUD穿透子宫肌层是IUD异位的第一次损伤,如果IUD异位后长期未取出可能进一步移位,损伤其他脏器导致严重后果,称IUD异位的二次损伤。本文结合安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