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短毛独活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琦  张军武 《吉林中医药》2010,30(9):816-818
目的:研究短毛独活的抗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方法: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关节炎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试验研究短毛独活的抗炎作用。结果:短毛独活中、高剂量抑制或明显抑制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胀以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论:短毛独活具有抗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祖师麻提取物的镇痛与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宇华  许惠琴  狄留庆  单进军  高钦 《中草药》2007,38(11):1697-1700
目的观察祖师麻提取物的抗炎、镇痛和抗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和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试验。结果祖师麻提取物0.04、0.08g/kg可明显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和减轻佐剂致原发性大鼠右后足跖肿胀(P<0.05、0.01);祖师麻提取物0.08g/kg能显著抑制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和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结论祖师麻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抗急性炎症和抗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田婧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89-2491
目的: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棉球肉芽肿、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等炎症模型,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动物实验表明防己茯苓汤对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将防己茯苓汤用于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发现其确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配伍抗炎镇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方中不同药对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及该方的配伍规律.方法将该方按药对研究法拆方分组,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以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棉球肉芽肿、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等炎症模型,比较不同药对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全方及方中各药对组对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降低腹腔炎症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单味黄芪也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而方中其他药与黄芪配伍后,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黄芪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劳伤药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棉球肉芽肿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观察劳伤药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劳伤药的镇痛作用,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观察劳伤药对足肿胀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劳伤药(5g/kg)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抑制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抑制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能明显减轻AA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关节肿胀。结论:劳伤药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虎头蕉全草提取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对大鼠采用佐剂关节炎模型、1%角叉菜胶混悬液注射足跖致炎和棉球诱发肉芽肿;小鼠分别采用1%醋酸溶液灌服、二甲苯外涂腹部皮肤和耳廓致炎;用热板法、扭体法等实验方法,观察虎头蕉全草提取液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虎头蕉全草提取液能明显减轻福氏完全佐剂、角叉菜胶致炎引起的大鼠关节和足跖肿胀度,抑制大鼠肉芽肿的形成;降低小鼠腹腔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廓炎性肿胀反应;减少小鼠的醋酸扭体次数、增加小鼠的痛阈值。结论:虎头蕉全草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后宁胶囊相关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利用弗氏完全佐剂制作大鼠关节炎模型;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用二甲苯使小鼠耳廓致炎;镇痛试验采用热板法与扭体法;用失血法制作小鼠血虚模型。观察产后宁胶囊对大鼠足跖肿胀度;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耳廓肿胀;镇痛作用及血虚小鼠的影响。结果:产后宁胶囊对大鼠关节炎早期炎症反应有明显拈抗作用;显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缓解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可增加小鼠痛阈值;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延长扭体出现潜伏期;增加血虚小鼠RBC数及网织红细胞数。结论:产后宁胶囊具有抗炎、镇痛、补气、补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田婧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89-2491
目的: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棉球肉芽肿、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等炎症模型,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动物实验表明防己茯苓汤对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将防己茯苓汤用于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发现其确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扭体法进行镇痛试验;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及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妇舒能使小鼠热板致痛反应的痛阈值明显延长,醋酸所致扭体次数明显减少,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并明显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妇舒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痹痛康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痹痛康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 ,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扭体反应 ,弗氏 (Freund’s)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 ,观察痹痛康丸对 4种病理模型的作用。结果 :痹痛康丸 1g/kg、 2 g/kg时均能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和扭体反应、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并可抑制大鼠关节肿胀度。结论 :痹痛康丸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济民风湿王抗炎、镇痛和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济民风湿王抗炎、镇痛和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作用。方法:受试药外用,连续给药7 d,济民风湿王给药剂量小鼠、大鼠分别为10.0,5.0,2.5 mL.kg-1。通过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肿法、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光热致痛法观察其镇痛作用;自由落体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其抗急性软组织损伤作用。结果:济民风湿王能明显减轻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明显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和继发性炎症反应(P<0.01,P<0.05);显著提高热板试验中小鼠的痛阈值、光热瘤阈值(P<0.01,P<0.05);明显降低损伤大鼠的表观损伤积分,改善损伤组织的病理学形态(P<0.01,P<0.05)。结论:济民风湿王具有抗炎镇痛,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芥子醇提物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醋酸(HAc)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试验,研究白芥子的抗炎作用;热板法和扭体实验研究白芥子的镇痛作用。结果白芥子醇提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延长小鼠痛反应时间,减少扭体次数。结论白芥子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实验;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RE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其LD50为6.3718s/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4084~7.7232s/kg。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其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八珍益母丸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与剂量的关系,证实八珍益母丸有镇痛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致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八珍益母丸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甲醛致小鼠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八珍益母丸能提高热刺激所致小鼠痛域值,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和甲醛致小鼠足肿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八珍益母丸对小鼠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黑骨藤挥发油的抗炎作用,阐明挥发油作为药用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挥发油乳剂,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药理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黑骨藤挥发油乳剂高、低剂量(以挥发油量计为375μL,94μL.kg-1,给药容积均为15 mL.kg-1)治疗组及阳性药(雷公藤多苷片,6.0 mg.kg-1)对照治疗组,造模后,各用药组于致炎后10 d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1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3 mL)蒸馏水,灌胃给药,采用容积法测定其肿胀度;造模后21d,大鼠眼眶取血,采用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一氧化氮(NO)测定试剂盒检测血清中MDA、NO的含量。采用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黑骨藤挥发油乳剂高、中、低剂量(500,250,125μL.kg-1,给药容积均为20 mL.kg-1)治疗组及阳性药(地塞米松,4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 d,研究黑骨藤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大鼠的足趾肿胀值在18~21 d内均有所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和NO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中的MDA含量,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的NO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并无差异;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NO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药理模型有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的NO,MDA含量,减轻局部病理反应,起到抗炎作用;黑骨藤挥发油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结论:黑骨藤挥发油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探讨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痛反应实验和小鼠醋酸扭体反应试验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镇痛作用。结果 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实验组均显示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分别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苦芩软膏可显著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值,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实验中,复方苦芩软膏可减少由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扭体次数,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苦芩软膏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桃青皮抗炎及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胡桃青皮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及巴豆油引起小鼠耳壳炎症、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胡桃青皮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及化学刺激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结果:胡桃青皮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传导及化学刺激引起的拟痛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结论:胡桃青皮具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秦艽汤的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浮肿、大鼠棉球肉芽肿等炎症动物模型研究大秦艽汤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结果:大秦艽汤30g/kg,15g/kg和7.5g/kg各剂量组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0g/kg和15g/kg剂量组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吸光度值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大秦艽汤20g/kg,10g/kg和5g/kg各剂量组均可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秦艽汤20g/kg剂量组在致炎后1、2、3、6 h足跖肿胀率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大秦艽汤各剂量组棉球肉芽肿重均较模型组大鼠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0g/kg剂量组有明显差异,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的增生。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大秦艽汤能明显减轻实验动物的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槌果藤软膏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槌果藤软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及其抗炎、止痒等作用。方法:观察计数小鼠尾部给药后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情况;计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阴道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数,并换算成有丝分裂指数;观察记录右旋糖苷致小鼠瘙痒次数及瘙痒持续时间;测定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测定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结果:槌果藤软膏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明显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能明显缓解右旋糖苷引起的小鼠瘙痒;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并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槌果藤软膏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具有抗炎、止痒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儿清热止咳冲剂的药理作用。方法:对体外解热、镇咳、祛痰、抗炎等药效学进行试验。结果:小儿清热止咳冲剂能抑制酵母菌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减少氨水引发小鼠咳嗽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出量,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小儿清热止咳冲剂保持了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清热、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