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的证,证据之意,是医者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各种证据,它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候群,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虽然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消渴、咳嗽等,但中医之认识疾病基本上从证入手,而西医的辨病,则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从宏观到微观,乃至细胞的组织结构,病理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1-4]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5-9],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中医辨病论治由于历史条件限制,缺乏统一的疾病命名标准,导致辨病论治的困难.但若过分追求在西医辨病的病名下硬划分几种证型来遣方用药,不但不会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反而还会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10].本文将从病、证、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阐述必须以中医特色和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为前提,适当参考西医病名,对中医病名规范化,使中医辨病论治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3.
贵刊于2002年第2(15)卷第9.21期刊登了“探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临床意义”的文章,这是一个值得医务人员长期探索的问题。当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不是整个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但为当前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理论研究是一条途径。辨证是中医之长,辨病是西医之长,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从疾病的不同侧面来认识问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会注意了一个侧面而忽视了另一个侧,单用中医或单用西医认识疾病,往往会造成对疾病认识上的片面性。只有通过辨证与辨病现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疾病进行对比、分析、辨别、判断,才能全面地认识疾病,更准确地指导临床立法、开方、用药以提高疗效。如何使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现就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林宗广 《中医杂志》2002,43(12):946-946
答:在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所谓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无容置疑。但单讲西医辨病是不全面的,因为中医不仅强调辨证论治,在某些情况下也讲辨病论治,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工作中广泛应用“辨病与辨证结合”已职得显著的成效,所谓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然而,单讲中医只强调辫证论治,不重视辨病,是片面的,应看到辨中医的病在“辨病与辨证结合”中的必要性。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提出了两点建议,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该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西医的病为主研究中医的证的总体上的关系;二是以中医的证为主研究与西医的病的总体上的关系。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这两种形式纵横交错地进行研究,能相反相成,互相促进,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强调辨证论治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如无证可辨,或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或疾病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证候存在特殊性,也存在着不同医生经验和认识上的差异等,从而影响证候判断的准确性及诊疗效果,而辨病强调疾病固有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病证结合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一种在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既重视疾病又注重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二者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但传统的病证结合模式即中医辨病辨证结合模式由于中医病名缺乏特异性、针对性,并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疾病发展、演变规律与结构功能变化特征,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需要。陈可冀院士倡导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模式,认为同一疾病具有相同的代谢、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其发展变化过程始终贯穿着一条基本主线,即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规律,同病各证之间肯定有同质性、共性,理应能指导辨证,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在皮肤病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抓住疾病在某一个阶段主要矛盾与疾病内在联系发挥其中医的特点,尤其根据中医辨证给以分型施治,则能提高一定的疗效,并减少付作用.以下浅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的点滴体会:以荨麻疹为例,此病在皮肤病中属多发病,但有的却比较难治愈,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是较为复杂的.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分为相应的中医分型.  相似文献   

9.
吕仁和用“六对论治”诊治痛风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六对论治”是吕仁和先生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总体思想指导下总结出对疾病诊治的 6种具体方法 ,包括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以痛风肾病为例 ,阐述了“六对论治”在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使医生能够将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有机地结合起来 ,尤其对慢性、复杂性的疾病容易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辨证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对四诊等所得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 ,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和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 ,并概括为完整的证名〔1〕。目前中医骨伤科的辨证模式 ,一方面因受大内科以整体辨证为主的辨证体系的局限 ,缺乏特异性〔2〕;另一方面因采用西医的病名而将西医的疾病分型或病理分类作为中医的证侯分型 ,有悖于中医理论 ,不利于临床中发挥中医辨证用药的特色〔3〕。因此我们提出了重建中医骨伤科局部辨证框架 ,以探求疾病局部病变的本质 ,增强辨证的特异性〔4〕。虽然中医骨伤科疾病多以局部病变为主 ,但不会表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每逢提到辨病与辨证,就意味着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这几乎已成为中西医结合的专用词.其实,中医历来就很注重辨病与辨证的结合.尽管中西医所说的病和证,有的能吻合,有的不能吻合,既使吻合的,其内容亦未必完全一样,况且中医所说的病,往往又是西医所说的证.再就中医而论,有的既是病又是证.但这都不影响中西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自发展及中西医结合的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肌萎缩多属于中医的痿证 ,但由于痿证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 ,病情变化多端 ,发展迅速 ,往往给病人治疗用药带来一定困难。那么如何紧扣痿证的病程和病机特点 ,选择针对性强 ,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呢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 ,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 辨病与辨证结合中医辨证就是“病的人” ,根据体质、病程、正邪虚实、病变性质、病机、病位等不同而异。西医辨病就是分辨“人的病” ,不同疾病应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从临床角度来看 ,不仅要治“人的病” ,也要针对“病的人”。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是治疗疾病最理想的办法 ,亦叫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一词自提出之后,由于未有准确而统一的概念,因而产生多种误用情况,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前二者包括:第一、使用了病、症和证的新定义,其实这三者本身含义基本相同,均是指"临床表现"的意思,新定义使中医教材变得混乱;第二、关于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其中的"辨病"可分为"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和"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两大类,前者并非理论上的结合,而是临床优势互补,后者则是从根本处已经结合了,无需另提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也随之而改变成社会-心理-生理的整体护理[1].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有机结合体,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制订出护理计划,再组织实施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并实行表格化管理.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证结合治疗观的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学诊治疾病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但是,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实际上“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一直是两种主要的思维模式,且“辨病”早于“辨证”。早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确定了观察和处理疾病时,证和病必须结合的原则,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因“病”的含义不同,病证结合可分为古典(或传统)病证结合与现代病证结合。前者指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后者指西医辨病(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也随之而改变成社会-心理-生理的整体护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有机结合体,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制定出护理计划,再组织实施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并实行表格化管理。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疗效,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本文介绍了从临床角度谈谈辨证与辨病(指西医病名)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从痰证的中医医籍及医家证治整理、病证结合中的痰证的临床中药辨治及痰证的实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痰证的相关研究进展。传统中医领域内的痰证的证治方药,因各位医家其所处时代及辨证思路的不同而证治用药各有特色。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临床辨治涉及现代医学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但其总的指导思路未脱离中医理论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实质研究分别从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因子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各种疾病痰证的现代医学的病理机制,但其结论多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疾病,难以外推。提出从方药相应的模式建立痰证的临床辨证诊治标准,及从蛋白质群水平探讨建立痰证的微观辨证指标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痰证的中医医籍及医家证治研究、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辨治及痰证的实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痰证的相关研究进展。传统中医痰证的证治方药,因各位医家其所处时代及辨证思路的不同而证治用药各有特色。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临床辨治涉及现代医学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但其总的指导思路未脱离中医理论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实质研究分别从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因子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各种疾病痰证的病理机制,但其结论多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疾病,难以外推。建议从方药相应的模式建立痰证的临床辨证诊治标准,从蛋白质(群)水平探讨建立痰证的微观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前蒙西医结合迅速发展之际,谈一谈正确运用蒙西医结合的方法。蒙西医结合的途径:蒙医与西医的结合不只是单纯的蒙医药与西医药的相加,而是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一个放大效应,辨病就是分清具体的疾病,辨证则是根据蒙医三诊“望、问、触”所收集的资料,运用蒙医基本理论,对疾病的性质、部位、正邪盛衰等状况所作的一个整体概括,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是要求在辨病的前提下辨证,使辨证与临床更加符合,使临床治疗方法和用药更为恰当,从而对疾病的主要矛盾和特殊性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蒙西医结合病例选择及疗效判断:由于蒙医与西医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