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温补脾肾法为指导的理中汤合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病变结肠组织中JAK2、STAT3、p-STAT3、SOCS6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病证结合造模方法复制脾肾阳虚型UC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砒啶组(SASP组)、理中汤合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16只/组,同时设16只大鼠作为空白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治疗组给予对应的药物及剂量灌胃治疗,连续21 d。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JAK2、STAT3、p-STAT3、SOCS6蛋白表达情况;RT-qPCR检测大鼠JAK2、STAT3、SOCS6mRNA表达情况;ELISA检测大鼠组织和血清中TGF-β1、ICAM-1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JAK2、STAT3、p-STAT3蛋白着色深,表达呈强阳性,SOCS6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SOCS6蛋白着色浅,表达呈弱阳性。JAK2、STAT3 mRNA表达显著升高,SOCS6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组织和血清中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1),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及SASP组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JAK2、STAT3、p-STAT3蛋白着色浅,表达呈弱阳性,SOCS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SOCS6蛋白着色深,表达呈强阳性。JAK2、STAT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SOCS6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组织和血清中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1),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以温补脾肾法为指导的理中汤合四神丸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SOCS6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免疫系统平衡,修复受损结肠黏膜,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蕊  孔媛  吴腾飞  林淼  杨博  李兆阳  梁琳琅 《解剖学研究》2021,43(4):307-310,315
目的 观察川穹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和川穹嗪治疗组(TMP),每组12只.于造模成功后第8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测定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IL-6、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JAK激酶2(JAK2)、p-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及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 川穹嗪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中Scr、BUN含量(P<0.05);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指数,减轻肾脏的病理损伤(P<0.05);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IL-6、CRP与TNF-α水平(P<0.05);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JAK2及p-STAT3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川穹嗪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威灵仙总皂苷(TSC)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Freund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造模第12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16 d,观察药物对AA大鼠体质量及足肿胀度的影响;取固定部位踝关节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滑膜细胞中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JAK2及非磷酸化JAK2(p-JAK2、JAK2)、磷酸化STAT3及非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 TSC可有效缓解AA大鼠体质量减轻及明显抑制AA大鼠足肿胀,明显改变炎细胞浸润,减少血管翳生成,减轻组织增生,有效抑制JAK2、STAT3 mRNA表达及降低p-JAK2/JAK2、p-STAT3/STAT3的相对表达。结论 TSC降低AA大鼠JAK2、STAT3 mRNA表达并抑制p-JAK2/JAK2、p-STAT3/STAT3相对表达,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缺氧条件下大鼠星型胶质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大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姜黄素干预缺氧条件星形胶质细胞,AG490作为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细胞缺氧处理24 h后,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JAK2/STAT3信号通路磷酸化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及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p-JAK2和p-STAT3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缺氧组比较,缺氧+姜黄素组胞活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p-JAK2和p-STAT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缺氧+姜黄素组比较,缺氧+姜黄素组+AG490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p-JAK2和p-STAT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降低缺氧下大鼠星型胶质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R-19a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正常人卵巢表面上皮细胞HOSEpiC以及30例上皮卵巢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对SKOV3细胞株进行转染,分为NC组(未进行任何处理)、miR-NC组(转染miR-NC)、miR-19a组(转染miR-19a mimic).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巢癌中miR-19a、JAK2、STAT3、p-JAK2和p-STAT3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JAK2、STAT3、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卵巢癌组织miR-19a水平高于正常卵巢组织,SKOV3细胞株中miR-19a表达水平高于HOSEpiC细胞(P<0.01).转染后48 h和72 h,与NC组、miR-NC组相比,miR-19a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P<0.05).与NC组、miR-NC组相比,miR-19a组细胞克隆数目、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NC组、miR-NC组相比,miR-19a组细胞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NC组、miR-NC组相比,miR-19a组细胞p-JAK2、p-STAT3基因mRNA表达水平,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miR-19a高表达,miR-19a过表达可能通过Akt/mTOR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JAK2、p-STAT1和p-STAT3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灌胃给予苯那普利10 mg/kg,共2周。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2磷酸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皮质p-STAT1、p-STAT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肾皮质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肾皮质p-JAK2、p-STAT1、p-STAT3及其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TGF-β1 mRNA表达亦明显强于对照组;苯那普利治疗组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低于糖尿病组,同时TGF-β1 蛋白及其mRNA 表达亦低于糖尿病组。结论: JAK/STAT信号途径可能参与糖尿病早期肾脏变化的过程,苯那普利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JAK/STAT信号途径的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洋天然产物xyloketal B(Xyl-B)能否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保护发育期大鼠癫痫后脑损伤。方法:32只20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红藻氨酸(KA)组、KA+Xyl-B(10mg/kg)组及KA+Xyl-B(20 mg/kg)组,通过腹腔注射KA制作大鼠癫痫模型,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Xyl-B在KA诱导癫痫前2 h腹腔注射给药。癫痫后24 h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存活的神经元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aspase-3、Bax和Bcl-2蛋白水平,RT-qPCR检测JAK2、STAT3、TNF-α、IL-1β、caspase-3、Bax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A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多(P0.05),而Xyl-B治疗后能增加神经元的数量和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2)KA组p-JAK2、p-STAT3、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及JAK2、STAT3、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Xyl-B治疗后能降低这些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3)与对照组相比,KA组caspase-3和Bax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多(P0.05),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Xyl-B干预治疗后能逆转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20 mg/kg比10 mg/kg治疗作用更显著。结论:Xyl-B能抑制JAK2/STAT3炎症通路和凋亡蛋白的生成,增加存活的神经元数量,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抑制KA诱导的发育期大鼠癫痫,对脑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及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oxLDL 处理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CK-8 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 和IL-13 的mRNA 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标记蛋白B 细胞淋巴瘤-2(Bcl-2) 和Bcl-2 相关蛋白X(Bax),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5(STAT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 水平大大提高,抗炎因子IL-10 和IL-13 mRNA 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 水平显著降低,抗炎因子IL-10 和IL-13 的mRNA 水平明显升高(P<0.05)。造模组细胞增殖倍数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加药组细胞增殖倍数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Ki-67、PCNA 和Bax 的表达显著升高,Bcl-2 显著降低(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Ki-67、PCNA 和Bax 的表达明显减少,Bcl-2 表达明显增多(P<0.05)。造模组p-STAT3 和p-STAT5 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加药组p-STAT3 和p-STAT5 相对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和模型+Ruxolitinib 组Ki-67、PCNA 和Bax 的表达明显减少,Bcl-2 表达明显增多(P<0.05);模型加药+Ruxolitinib 组Ki-67、PCNA 和Bax 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 表达显著增多(P <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和模型+Ruxolitinib 组及模型加药+Ruxolitinib 组IL-1β和TNF-α的mRNA 水平都明显降低,IL-10 和IL-13 的mRNA 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结论:苦参碱可通过抑制JAK/ STAT3 通路的活化起到抗炎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治疗组。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血糖(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肥大指数(肾重KW/体重BW)、肌酐清除率(Ccr)和24h尿蛋白(24Upro)。肾组织做常规光镜和电镜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BG、KW/BW、24Upro、BUN、Scr和Ccr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系膜密度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1);肾组织内ICAM-1和PCNA的蛋白质表达及ICAM-1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0.01)。除血糖外,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回降(P<0.05或0.01)。结论MMF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和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及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ox LDL处理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CK-8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和IL-13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标记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X(Bax),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5(STAT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大大提高,抗炎因子IL-10和IL-13的mRNA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抗炎因子IL-10和IL-13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造模组细胞增殖倍数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加药组细胞增殖倍数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显著升高,Bcl-2显著降低(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明显减少,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造模组p-STAT3和p-STAT5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加药组p-STAT3和p-STAT5相对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和模型+Ruxolitinib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明显减少,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模型加药+Ruxolitinib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和模型+Ruxolitinib组及模型加药+Ruxolitinib组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都明显降低,IL-10和IL-13的mRNA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结论:苦参碱可通过抑制JAK/STAT3通路的活化起到抗炎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丙泊酚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大潮气量通气建立肺损伤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丙泊酚组,每组10只。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以及JAK、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并比较3组大鼠肺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W/D明显较高,肺组织病理学形态较差,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明显较高,JAK、STAT3 mRNA水平较高,p-JAK、p-STAT3蛋白水平较高,MDA的含量较高,而SOD的含量较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丙泊酚组W/D明显较低,肺组织形态学得到改善,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明显较低,JAK、STAT3 mRNA水平较低,p-JAK、p-STAT3蛋白水平较低,MDA的含量较低,SOD的含量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对VILI模型大鼠具有减弱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以及前期研究发现热敏灸治疗银屑病效果良好,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热敏灸对银屑病样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0只8-10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模型组15只、治疗组3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背部和手少阳三焦经所循行的皮肤进行银屑病皮损造模,建模成功后,治疗组于每日同一时间对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角颗粒组,并按分组给予相应处理。采用Zea 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加重(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脑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脑组织中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角颗粒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脑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中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HMGB)1对大鼠滑膜细胞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常规培养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 HMGB1刺激组,分别培养6 h、12 h和24 h,RT-PCR检测STAT 1 / 3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ic analysis,FCM)检测STAT 1、STAT3、磷酸化STAT 1(phospho-STAT1,p- STAT1)和磷酸化 3(phospho-STAT3,p- STAT3)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ICC)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HMGB1 刺激6 h~24 h 组STAT 1 mRNA 和p-STA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上调,24 h表达最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PCNA蛋白阳性信号表达于细胞核内,呈棕黄色颗粒,且随着刺激时间延长阳性信号逐渐增强.RT-PCR、ICC染色和FCM均显示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MGB1可能通过激活STAT1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滑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以小鼠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IFN-γ为刺激物,通过检测JAK/STAT信号途经的激活及HMGB1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γ干扰素刺激系膜细胞HMGB1表达上调的可能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小鼠系膜细胞(Mousemesangial cell,MMC),无血清培养基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IFN-γ(500 U/ml)刺激组和INF-γ+AG490(INF-γ500 U/ml+AG490 200μmol/ml)组。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1和HMGB1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HMGB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能够促进小鼠系膜细胞JAK、STAT1磷酸化和STAT1核转位,并呈时间依赖性;AG490能够降低IFN-γ介导的JAK1、JAK2、STAT1的活化,并呈时间依赖性。IFN-γ能够上调系膜细胞中HMGB1mRNA及蛋白表达,并随着刺激时间延长,其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AG490处理后,系膜细胞中HMGB1mRNA蛋白表达降低,并随时间延长而下调。结论:IFN-γ能够促进小鼠系膜细胞HMGB1表达上调,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MCP-1-JAK2/STAT3信号转导是否参与大鼠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的形成与发展。方法: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饲养8周,通过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2型DNP模型。将2型DNP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DNP组、DNP+MCP-1抑制剂组(DM组)、DNP+JAK2抑制剂AG490组(DA组)和溶剂对照组(SC组)。DA、DM和SC组分别于注射STZ 14 d后蛛网膜下腔置管,3 d后DM、DA和SC组分别给予MCP-1中和抗体10μL(0.1 mg/L)、AG490 10μL(1 mmol/L)和3.5%DMSO 10μL,每天1次,连续14 d。DNP组不做任何处理。另取16只大鼠为对照(control,C)组,普通饲料喂养。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第1、3、7和14天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随机取4只大鼠处死,取L4-6脊髓膨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JAK2和p-STAT3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DNP和SC组第1、3、7和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JAK2和p-STAT3表达上调(P0.05);与DNP组比较,DM和DA组第1、3、7和14天时MWT升高和TWL延长,脊髓背角p-JAK2和p-STAT3表达下调(P0.05);DNP组与SC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背角MCP-1-JAK2/STAT3信号转导参与大鼠2型DNP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是否可以通过激活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上调手足口病(HFMD)患者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1(OAS1)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感染的作用。方法:收集140例儿童手足口病和6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标本,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A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取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常规培养,无血清培养基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IFN-γ干预组和AG490+INF-γ联合干预组。在不同时点采用Western blot检测OAS1、JAK和STAT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HFMD患儿外周血OA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儿童,并且随着HFMD病情加重,OA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升高(P<0.01)。IFN-γ能够呈时间依赖性地显著上调HFMD患儿PBMCs中OAS1蛋白的表达。在IFN-γ刺激下,PBMCs中p-JAK1、p-JAK2和p-STAT1蛋白水平及STAT1核蛋白水平较正常培养PBMCs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而联合加入AG490干预后,PBMCs中p-JAK1、p-JAK2、p-STAT1和OAS1蛋白水平及STAT1核蛋白水平均较IFN-γ单独刺激组呈时间依赖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IFN-γ能够促进HFMD患儿OAS1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 信号的激活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s),分别给予高糖和JAK拮抗剂AG490干预,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检测JAK2的磷酸化;Western印迹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及信号蛋白STAT1、STAT3、磷酸化STAT1 (phospho-STAT1, p-STAT1) 和p-STAT3的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型胶原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低糖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的HKCs中α-SMA 的水平及p-JAK2 、p-STAT1 和p-STAT3 比例明显上调;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TGF-β1 mRNA 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Ⅰ型胶原分泌增加。AG490明显抑制JAK2磷酸化、下调p-STAT1 和p-STAT3的同时,明显抑制高糖刺激HKCs中α-SMA表达的升高,减轻E-cadherin表达下降程度;降低TGF-β1 mRNA 表达及TGF-β1、Ⅰ型胶原的分泌。结论:JAK/STAT信号途径参与高糖诱导的HKCs转分化,并刺激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调节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CCH)对大鼠海马JAK2/STAT3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电针减轻CCH所致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n=10),行改良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造模,电针组采用2/15 Hz频率刺激(30 min/d,持续4周)大鼠百会和大椎穴,其余2组动物进行平衡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估及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采用ELISA、RT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浓度,海马JAK2和STAT3的mRNA表达及其磷酸化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电针组大鼠r CBF、各时点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较模型组动物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IL-6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海马JAK2和STAT3的mRNA表达及pJAK2和p-STAT3蛋白含量也均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减轻。结论:电针可通过调节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和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