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接诊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万古霉素治疗,研究组40例采取利奈唑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50%)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33/80),对照组则为52.63%(20/3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2例死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50%)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两组痰液颜色改变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稍短。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可明显缩短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呼吸科2009年10月17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600 mg静脉滴注,12 h/(次.d),疗程7~14 d;对照组予盐酸万古霉素500 mg,8 h/(次.d),疗程7~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6%(31/35)、87.9%(2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28/32)、84.6%(2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35)、12.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菌菌株感染的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影像学改变情况以及痰菌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可以用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肺结核并发重症肺炎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给予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参照组行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结果 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评价利奈唑胺(linezolid)在医院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间接受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从HIS系统中提取微生物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相关资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两年间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共84例,其中痊愈9例(10.71%),显效17例(20.24%),进步26例(30.95%),无效19例(22.62%)。发生不良反应 31例(36.90%),其中,血小板减少症 13例(15.48%);谷丙转氨酶(ALT)升高9例(10.71%)。用药的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呼吸科为最多,重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术后感染为主要应用疾病。结论 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用药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临床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利奈唑胺治疗感染性疾病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针对性治疗和经验性给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08年12月静脉滴注或口服利奈唑胺的82例患者病历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血、尿和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82例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均有病原学依据,感染治愈36例,显效24例,进步12例,无效10例(其中死亡3例),有效率73.17%。发生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85%。结果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感染有一定疗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导致轻中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662-1664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奈唑胺联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呼吸内科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6年5月~2018年11月,按照随机抽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实施利奈唑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法,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作比较。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比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MF、FEV1/FVC水平更高,PEF更低(P0.05);研究组的血常规恢复正常、痰液颜色改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用利奈唑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法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更好,可有效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改善,总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MRSA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估。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ICU治疗的78例MRSA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各项炎症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细菌清除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84.62%(P <0.05);观察组治疗后WBC、IL-1β、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头痛、皮疹、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MRSA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MRSA,促进炎症的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两项前瞻性、随机研究的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对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院内肺炎患者的治疗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疗效相当 ,但是对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菌 (MRSA)引起的院内肺炎患者的疗效利奈唑胺优于万古霉素。对 10 19名疑似革兰氏阳性院内肺炎患者 (包括339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和 16 0名MRSA肺炎患者 )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分别与氨曲南对院内肺炎患者的疗效。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院内肺炎患者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者的存活率相近 (80 .9%对 77.8% ) ,但在MRSA感染者中有明显差异 (80 %对 6 3.5 % p <0 .0…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1):97-99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按随机分表法将其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每组60例患者;利奈唑胺组患儿给予利奈唑胺治疗,万古霉素组患儿给予盐酸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痰液颜色和肺部炎症的改善情况和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复常时间为(2.50±1.50)d短于万古霉素组(P<0.05),痰液复常时间为(4.00±2.00)d及炎症复常时间为(5.50±2.00)d短于万古霉素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优于万古霉素组为16.67%(P<0.05)。结论:利奈唑胺用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搜索发表于2020年7月13日前的关于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提取文献资料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和STATA 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RCTs,包含1 1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53,95% CI=2.09~5.95,P<0.05);联合治疗4周后,试验组脑脊液压力(SMD=-50.79,95% CI=-53.86~47.72,P<0.05)指标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SMD=1.22,95% CI=0.97~1.48,P<0.05)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4周内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近似(RR=1.12,95% CI=0.90~1.38,P=0.32)。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且可防可控,故该药用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苯巴比妥为内标,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采用Lu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1 nm,柱温35 ℃。 结果 本法在0.1~4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测限为0.05 m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结论 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利奈唑胺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重症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治疗,600 mg,bid;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0.4 g,qd,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并进行疗效评定。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5±1.2)d,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为(9.3±2.1)d,对照组分别为(3.9±1.0)d、(11.2±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色颜色改变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毒性反应,观察组有4例(11.43%)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5.71%)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可提高抗菌效果,促进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改善患者各项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苯巴比妥为内标,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采用Lu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1 nm,柱温35 ℃。 结果 本法在0.1~4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测限为0.05 m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结论 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利奈唑胺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合成利奈唑胺的四个有关物质。方法利奈唑胺在碱性条件下五元环水解,再经N-甲酰化、酸化,得到有关物质N-[(2S)-3-乙酰胺基-2-羟丙基]-N-[3-氟-4-(4-吗琳基)苯基]氨甲酸(Ⅰ);利奈唑胺经H2O2氧化,得到其氧化杂质(S)-N-[[3-[3-氟-4-(4-吗琳基)苯基]-2-氧代-5-口恶唑烷基]甲基]乙酰胺氮氧化物(Ⅱ);以N-(3-氟-4-吗啉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为原料,与S-正丁酸缩水甘油酯成环,经磺酰化、叠氮化后还原,得到(S)-3-(3-氟-4-吗啉苯基)-5-氨甲基-1,3-口恶唑烷-2-酮(Ⅲ);N-(3-氟-4-吗啉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与R-正丁酸缩水甘油酯成环,经磺酰化、叠氮化后还原,再经乙酰化,得到(R)-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5-口恶唑基}甲基}乙酰胺(Ⅳ)。结果与结论有关物质Ⅰ~Ⅳ的结构经MS、1H-NM R谱确证,可作为利奈唑胺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  相似文献   

18.
傅雷宇  钱春艳  陈彦 《海峡药学》2013,25(2):234-236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29例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的病历,分析研究患者病情、药物联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情况,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29例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联合用药者居多,达20例(68.96%);合理及基本合理用药22例(75.86%),不合理用药19例(65.5%);发生药品不良反应3例(10.34%);17例(58.6%)培养出细菌,15例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9.
邢政渭 《医药导报》2004,23(7):0518-0520
利奈唑胺是新型唑烷酮类广谱抗菌药,作用机制独特,不仅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而且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素(NPSSP)等有较强抗菌活性。该文对利奈唑胺的抗菌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作介绍。  相似文献   

20.
利奈唑胺对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严重G^+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HKI与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利奈唑胺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综述,检索时间均从2000~2009年,并对检索文献予以综述。结果:RCT疗效评价包括G^+菌所致菌血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及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感染等临床研究。在安全性方面,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有:贫血、白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症;乳酸酸中毒、周围与视神经病变,惊厥及5羟色胺综合征。这些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发生,既可在延长利奈唑胺用药时间(治疗时间大于2周),也可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或同时食用某些食物时发生。结论:利奈唑胺对于治疗G^+菌感染是重要、有效与相对安全的选择;利奈唑胺对耐药G^+菌如MRSA,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等所致感染均具有良好疗效。有指征地使用利奈唑胺将有利于减少细菌对利奈唑胺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