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术式选择以及疗效。方法舌咽神经痛患者74例,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乙状窦后入路进行舌咽神经切断术(即R术或MVD联合R术)治疗。均随访5a,并系统统计分析住院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74例舌咽神经痛患者中,行MVD术14例,R术38例,R术联合MVD术22例。术后完全缓解69例,部分缓解5例。2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随访5a,手术后69例疼痛完全缓解者,术后1a复发1例,5例部分缓解者3例术后1a内疼痛消失,2例通过药物可控制症状。结论 MVD、MVD联合舌咽神经切断术与舌咽神经切断术都属于安全有效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则依手术时有无压迫责任血管及其压迫的方式而定。  相似文献   

2.
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73例幕上脑膜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外科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及其关系。结果术后发生早期癫痫14例,占8.09%。其中全面性发作3例,局灶性发作11例。6例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8例发生于术后2~7天。10例肿瘤次全或大部切除、30例术中发生皮层或皮层血管损伤、25例术后瘤腔出血、69例脑水肿、56例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各组中发生术后早期癫痫例数分别为2例、4例、5例、8例和9例。结论幕上脑膜瘤的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与瘤体大小、手术操作技巧、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0年以来,经手术摘除颅脑火器伤所致颅内金属异物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4~20岁,平均9.5岁。4例中磁性金属异物3例,非磁性1例。直接开颅摘除1例,立体定向术摘除3例。直接开颅摘除1例,立体定向术摘除3例。直接开颅术后出现1侧肢体轻瘫及癫痫,治疗后发转。而立体定向术3例术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治疗   总被引:89,自引:7,他引:82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手术当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血钠及观查尿量变化并根据其变化进行治疗。结果 60例颅咽管瘤手术患者中,(1)47例术后出现尿崩症,有38例病人术后2周恢复,7例术后4周内恢复,1例术后1年内恢复,1例病人术后7天死亡。(2)52例术后出现血钠紊乱,其中,48例术后4周同恢复,23例术后2个月内恢复,1例1年后恢复。结论 颅咽管瘤全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中的作用。方法13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改良组73例,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随访3~48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组术后GCS (Glasgow Coma Scale)评分14.31±2.91,高于对照组11.53±3.12。改良组术后恢复良好35例,死亡12例;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18例,死亡19例。改良组术中脑膨出8例,术后再出血4例,术后癫痫3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7例、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 3~5分的患者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优于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但在治疗特重型颅脑外伤方面,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策略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34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MRI或MRA检查,排除继发性因素并确定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关系;分析术中经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6例(76.5%,26/34),8例好转;术后并发症:9例耳鸣或听力下降,2例脑脊液耳漏,1例脑脊液鼻漏,1例颅内感染,2例面瘫。未见无效病例。随访6个月~3年,31例治愈,1例术后约1年复发;3例听力下降。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效果确切,有针对性的手术策略和细致的手术操作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血肿腔置水囊压迫止血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脑出血病人,清除颅内血肿后血肿腔置水囊压迫止血,同时行侧脑室钻孔脑室外引流,引流管外接三通后接颅内压监测仪,并于术中及术后3d连续监测颅内压,根据颅内压变化情况给予脱水治疗。于术后1d、3d行头部CT复查,了解脑水肿及再出血情况。结果术中颅内压正常14例,轻度增高1例;术后1d正常10例,轻度增高4例,中度增高1例;术后2d正常8例,轻度增高5例,中度增高2例;术后3d正常5例,轻度增高6例,中度增高3例,重度增高1例。结论颅内血肿术后水囊少量注水压迫血肿腔止血,对术后颅内压影响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4例硬膜外血肿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8例术区出血沿原手术入路进入术区清除血肿。结果术后第1天复查CT示:血肿完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2例。术后3 d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1例。11例随访1~10年,Karnofsky评分100分3例,60~90分6例,30~50分2例。结论术中彻底止血、全切除肿瘤、缓慢减压及预防术后血压增高等有助于预防颅内肿瘤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复查头颅CT可及早发现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时机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术中、术后的治疗经验。方法36例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其中瘤颈夹闭术35例,瘤壁加固术1例。术式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近侧载瘤动脉暂时阻断,夹闭瘤颈。结果术后患者预后根据GOS分级评定:Ⅵ级31例,Ⅳ级3例,Ⅲ级1例,因术后严重脑血管痉挛死亡1例。治疗良好率达86%以上。结论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术中操作、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是前循环动脉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34例患者,其中8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结合文献资料与临床经验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原因及处理方式。结果 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术中破裂8例,破裂率23.5%,其中6例经及时抢救恢复健康,1例术后重残,1例术后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充分开放脑池,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运用显微技术可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几率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颅内肿瘤开颅术后血肿(Postcraniotomy hematoma,PCH)是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8%~4%之间,死亡率为12.8%~18%。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PCH现多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7年元月间共施行开颅肿瘤切除术874例次,其中形成PCH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15例,年龄16~60岁,其中16~45岁13例;46~60岁11例,PCH发生于幕上开颅术后17例,幕下开颅术后7例;出现于脑膜瘤术后12例,垂体瘤开颅术后5例,胶质瘤术后4例,听神经瘤术后3例。PCH发生于术区者20例,发生于术区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症状变化规律。方法 2006年11月~2007年7月104例面肌痉挛患者接受了异常肌反应电生理监测下的显微血管减压术,随访术后疗效,分析术后症状的演变规律。结果术后随访3.2~4年,14例失访。在资料完整的90例患者中,随访期内82例治愈,2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无效,2例复发。在治愈的82例患者中:57例术后即刻治愈;25例出现延迟治愈,症状消失时间为术后3天~1.5年。有78例(95.1%)在术后半年内症状消失。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肌痉挛症状整体呈进行性改善的趋势,症状消失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半年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椎管内转移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术中超声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18例椎管内转移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部分切除进行活检,10例次全切除使脊髓充分减压,4例全切除。术中均去除椎板并扩大减压,未行椎体固定。术后无脑脊液漏、伤口感染。术后病理示肺癌4例,乳腺癌3例,淋巴瘤3例,胶质瘤3例,生殖细胞肿瘤2例,骨髓瘤2例,前列腺癌1例。10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8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术中超声有利于椎管内转移瘤的定位,评估手术切除程度和减压效果,减少脊髓及神经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动脉瘤栓塞术、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吻合术联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80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患者,总结3种手术方式适应证和技术特点。结果 80例患者中行动脉瘤栓塞术49例,手术成功率约为95.92%(47/49);行动脉瘤夹闭术19例,手术成功率为16/19;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联合动脉瘤栓塞术12例,手术成功率为11/12。2例术后死亡,21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余57例均好转。术后平均随访3.65年,复查CTA或DSA显示7例动脉瘤复发。结论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栓塞术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对于后循环血管迂曲、动脉瘤较小、瘤颈较宽者,动脉瘤夹闭术相对安全且简单易行;对于动脉瘤栓塞术和夹闭术均较困难者,血管吻合术联合动脉瘤栓塞术为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手术策略、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神经疾2955例,成功随访1982例,其中面肌痉挛1476例,三叉神经痛450例,舌咽神经痛32例,痉挛性斜颈24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经2年以上随访,面肌痉挛术后即刻治愈为1210例,延迟恢复250例,无效16例。三叉神经痛术后治愈406例,好转20例,无效24例,复发11例。舌咽神经痛治愈31例,好转1例,24例痉挛性斜颈均不同程度好转。并发症情况:术后死亡3例;脑积水24例;早期面肌瘫痪共发生297例,均恢复;听力障碍37例;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72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功能性颅神经疾病效果确切,但仍有一定风险,注重手术技巧或许可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66例患者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6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基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对266例患者进行平均2.2年的随访(最短13个月,最长2.5年),术后有效率为88.7%,其中8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症状消失,2例患者在术后1年左右症状消失.266例患者中出现永久性听力障碍26例,而术后曾出现面瘫、展神经麻痹和脑脊液漏这些并发症的患者,在术后的随访中上述并发症均得到治愈.其次术中提示责任动脉有椎动脉参与的4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听力障碍比例较大,而治疗效果也相对欠佳.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确切,术后听力障碍为主要的并发症,对责任动脉的仔细操作和分离可以提高手术有效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婴幼儿脑血管病介入术中安全防护措施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2年应用血管内介入术诊治的15例婴幼儿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护理经验。结果 15例中,Galens静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动静脉畸形合并动静脉瘘1例,额叶出血1例,脑动脉瘤2例。15例中,9例行一次介入术,3例行两次介入术,行三、五、六次介入术各1例;术中采取自制铅围脖及铅袋保护甲状腺、性腺防止射线的措施及减少造影剂用量;均未出现因术中安全护理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婴幼儿脑血管病介入术中采取甲状腺、性腺保护措施并尽量缩短治疗时间至关重要,可减少射线、造影剂对婴幼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84例中80例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压迫,4例无血管压迫而仅见蛛网膜粘连。术后疼痛消失76例,减轻6例,无效2例。术后随访6~62个月,未见一例复发。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不良13例,脑脊液耳漏1例,面部感觉麻木3例,面瘫2例,听力下降2例,耳鸣3例,颅内感染2例,无死亡及致残患者。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靠方法。对桥小脑角区局部解剖的熟悉,规范娴熟的手术操作,积极应用监测技术,神经内镜的辅助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牙槽外科术后神经损伤的原相关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牙槽外科术后神经损伤的患者剖析相关因素。结果 12例患者中,下牙槽神经损伤8例,舌神经损伤2例,颏神经损伤1例,鼻腭神经损伤1例。采用药物及心理护理等方法治疗,术后3个月愈合5例,术后6个月愈合9例;术后12个月愈合11例,术后24个月愈合12例,愈合率100%。结论牙槽外科术后神经损伤中,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采用药物及心理护理的治疗方法在术后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经穿刺碎吸术治疗25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4.8%。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术后有2例再出血;因术前血压较高(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10 mmHg),术后有3例再出血;术中因抽吸用力过大,致术后1例再出血;术后因躁动不安,持续性、阵发性剧烈咳嗽,术后有3例再出血;其余3例再出血原因不明。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有关解剖知识,定位准确,按规范进行各项操作,有效地控制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可以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碎吸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