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马龙合剂治疗寒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方:炙川乌4克,炙草乌3克,炙马前子3克,黄芪25克,党参20克,荆三棱10克,蓬莪术10克,麻黄15克,桂枝15克,地龙20克,细辛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100毫升,早晚分服。本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神经性关节疼痛。证见遇寒痛甚,年老气虚可加人参5~10克,上肢痛者加白芷10克,威灵仙10克,下肢痛者加独活、牛膝各15克,腰痛者加寄生30克,川断10克。例案:徐××,女性,26岁,庄  相似文献   

2.
张××,女,25岁。1984年3月4日诊。营卫不和:经停两月,出现呕吐,恶食,头昏,头痛,微有寒热,汗出,一身尽痛。查:舌淡,苔白,脉滑。诊为恶阻。拟桂枝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20克,大枣15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半夏15克,鲜苏叶10克,1剂效,2剂愈。申××,女,22岁。1984年6月诊。肝热气逆:停经两月,出现恶心呕吐,口苦咽干,  相似文献   

3.
罗×,男,60岁。1986年10月5日诊。间歇性头晕、耳鸣已三月。诊见脉弦略数,舌赤苔薄白。拟柴胡桂枝汤加磁石治之。处方:炙柴胡、姜半夏各12克,黄芩、桂枝、荷叶各10克,沙参、白芍各18克,磁石、珍珠母各30克,生姜、甘草、大枣各5克,枣仁10克。  相似文献   

4.
桂枝龙骨牡蛎汤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桂枝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七味药组成,为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效方。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它是一个调理阴阳的方剂,对于单纯阴血或阳气偏虚者,则非所宜,而对阴阳失调者,疗效颇佳。兹举例介绍如下。一、自汗廖××,女,26岁,一九八一年十月三日诊,产后半月,自汗恶风,动则尤甚,心空动悸,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大。此乃产后阴血内虚,阳气虚浮,表卫失固之证。治宜益阴扶阳,调和营卫,固摄敛汗,药用桂枝、白芍各10克,甘草5克,生姜5片,大枣10枚,龙骨、牡蛎各3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连服五剂,汗止而愈。  相似文献   

5.
哮喘重症案     
聂××,女,42岁。患者神志昏迷,呼吸急促,身发颤抖,有汗,诊脉浮缓,舌苔薄白。处方:桂枝15克,白芍、葶劳、白矾、郁金、石菖蒲、生姜、大枣各10克,甘草6克。服后神志稍清,呼吸平和,诊脉弦滑,舌紫暗。处方:半夏15克,南星、石菖蒲、远志、桃仁、红花、郁金、降香、苏子各10克。服3剂后,神志清楚,后用归芍六君子汤调理而愈。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瘙痒4例,全部治愈。组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草、蝉蜕各10克,川芎15克,肉桂6克,蜈蚣1条(研冲)。  相似文献   

7.
鲜××,男,15岁。1986年4月13日诊。患者数月前因食猪肉后,出现腹痛、腹泻,全身寻麻疹(以前无过敏史)。以后,只食猪肉猪脂时都出现上述症状,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余以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大枣15克,甘草6克,山楂60克(生炒各30克),生姜3片。服药2剂,患者食少许瘦肉时,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按原方续服4剂,各种  相似文献   

8.
一、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三方均以桂枝汤组成为基础,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方中仅桂、芍用量的增减变化,而改变了其功用。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各9克),以辛温之桂枝为君,解肌发表,祛邪于外;用酸寒之白芍为臣,敛阴和营于内;更用生姜辛散止呕,助其桂枝辛温发散之力,同时佐以炙草、大枣之  相似文献   

9.
王××,女,40岁,一九七七年九月中旬患鼻渊,经X线确诊为“右上颌窦炎(急性期)”。症见:鼻塞流浊涕如脓,不闻香臭,咳嗽,头痛,饮食二便如常,舌白,脉缓。脉证合参,当属风寒郁闭肺窍使然。乃与葛根汤加味: 葛根10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炙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麻黄3克、桔梗10克、辛荑6克、苡仁10克、自芷6克、党参30克。服三剂后,鼻涕减少;服十剂后,鼻涕转为稠白;乃去苡仁、辛荑,加川芎10克,又服五剂后,鼻已不流涕,且能闻香臭,但牙齿松浮,舌粗,脉缓。宜去辛燥之味加养血之品,改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桂枝龙骨牡蛎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其方剂组成是:桂枝15克、芍药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目前生姜一味时有脱销,用于汗证以干姜为宜,故以生姜易为干姜5克。斯方由桂枝汤化裁演变而来。桂枝汤主治表虚,有调和营卫之功,佐以龙牡有潜阳固脱之效。方中姜桂之辛热,芍药之酸寒,  相似文献   

11.
患者孟××,男,46岁。干部。左侧半身麻木近一年,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于83年8月28日来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发病无明显诱因,精神、饮食如常。惟觉左半身肢体麻木、出汗、恶风。患肢活动自如,肤色正常,肌肉不萎缩。两侧肤温无差别。经握力测验,患侧较正常肢侧稍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证属太阳中风,因腠理疏松,外感风邪,营卫失调所致。应投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用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两剂水煎服,令微汗。服药后,汗止,麻木感减轻,继续投上方加赤芍10克。两剂水煎服。服药后痊愈,  相似文献   

12.
<正>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一书,由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组成。笔者根据其病机,衍化推广,临床广泛运用,每收良效。1 阴挺(阴道前壁脱垂) 周某,25岁,工人,1990年1月15日初诊。产后40d,自觉阴户中有物脱出,劳动更甚,妇检诊断为“阴道前壁脱垂,”全身困乏,动则自汗出,纳呆,大便干,舌淡苔薄白,脉缓,证属产后气血亏虚,营卫失和,冲任失养。治当补益气血,调和营卫,健固冲任。方投桂枝汤:桂枝、白芍各20克,川芎、生姜各10克,甘草15克,大枣12枚,当归24克,党参30克。连服3剂,阴中突物感消失,再拟前方加黄芪、熟地、柴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76~1983年间,用自拟补阳敛风汤治疗阳虚眩晕15例,其中痊愈10例,好转5例;服药最多者15剂,最少者5剂,平均10剂。补阳敛风汤的药物组成及加减法: 白术15克、茯苓20克、附片(先煎)20克、淫羊藿20克、京半夏15克、荆芥10克、炙草5克、川芎12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阳虚湿阻者加藿香、菖蒲、泽泻;阳虚饮逆者加桂枝、旋复花、代赭石;虚阳上越者加肉桂、川牛膝、磁石;阴阳俱损,上盛下虚加女贞子、白芍、龟板、珍珠母、磁石。典型病例病例一,杨××,女,50岁,工人。1979年5月诊。患者眩晕反复发作三年。刻诊:眩晕,站立不稳,喜闭目静卧,伴喜暖畏寒,恶  相似文献   

14.
验案一则     
刘××,女,15岁。头痛、眩晕20余日,近日加重,头痛欲裂,恶心欲吐,心跳气短,身热心烦,眩晕震颤,不能转侧,舌强语蹇,面赤颧红,舌红苔黄,脉细数。血压280/130毫米汞柱。此为阴虚火炽,拟育阴清热,平肝潜阳法,黄连阿胶汤加味:黄连16克阿胶15克鸡子黄2枚白芍10克元芩10克龙牡各30克,水煎服2剂后诸证大减,唯舌强语蹇,转侧不利如前,上方加勾藤20克、菊花15克,进6剂,血压180/100毫米汞柱,诸证悉除。  相似文献   

15.
胡同斌 《国医论坛》1990,5(4):12-12
一、缩阳症 李××,男,30岁,1984年12月17日诊。患缩阳症五年余,冬剧夏缓,遇寒而发,发作时四肢冷而屈缩一团,阴囊阴茎内收,喝热汤及局部热敷约20~30分钟可缓解。诊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涩。此即厥阴寒盛血虚,筋脉拘挛,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缓急止拘。处方:当归15克,桂枝15克,酒白芍15克,细辛5克,炙甘草10克,大枣20枚。吴茱萸3克,肉桂3克.水煎服,日1剂。3剂后阳缩得以控制;再进15剂,手足温暖,缩阳未再发作,嘱其次年立冬之时再进15剂。随访5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6.
患者,张××,男,49岁。患鼻衄一年余,时发时止,经多处医治无效。症见鼻衄不止,色淡红。少腹挛急疼痛,时感手足发热,口干燥,失眠多梦,遗精,伴阵发性心悸,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虚劳阴阳两虚之虚劳症。投以小建中汤(白芍20克、桂枝10克、大枣15克、生姜10克、甘草6克、饴糖适量)三剂后,衄血减少,余证均有好转。再进五剂而愈。后以香砂六君  相似文献   

17.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小儿多汗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汗证系临床常见病症,由于体质虚弱,营卫不和,表虚不固,每易感邪,故反复并发呼吸道感染。1987年10月~1990年10月,我们在门诊治疗小儿汗证150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80例,西药对照组70例,治疗结果中药组优于对照组。中药组基本方:生黄芪、生白芍各15克,炙桂枝3克,瘪桃干、炒白术各10克,炒防风6克,五味子5克,煅龙骨、牡蛎各20克(先煎),生姜3片,大枣5枚。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云苓各10克;阴虚明显者加北沙参、麦冬各10克;血虚者加  相似文献   

18.
一、湿痰内蕴营卫不和刘×,女,2岁,82年8月2日诊。患儿20天前患“肺炎”,经用中西药治疗5天,高热下降,。咳喘基本消失,但低热(37.7℃至38.5℃之间)不去。动则出汗,寐则盗汗,烦渴引饮,食纳不佳,略咳,喉有痰鸣。大便稀白挟未消化食物,小便淡黄。面白神萎;舌淡,苔白滑;指纹淡滞。证属湿痰内蕴,营卫不调。拟温化湿痰,调和营卫。处方:茯苓6克、京半夏6克、厚朴6克、杏仁4克、桂枝3克、白芍3克、甘草1.5克、生姜4克、大枣6克。服3剂后,每日下午仍有  相似文献   

19.
一、桂枝汤加味治奇痒陈××,男,52岁。1979年夏诊。躯干、下肢搔痒三年余。其痒始于右下肢腘窝部,瞬间即循大腿痒至胸腹、腰背及双下肢,搔痒无度,心慌难忍。现每寝后即发,翌晨方止。先后用西药镇静及中药养血祛风、镇静安神之剂罔效。诊时除上述症状外,见患者面色憔焠,精神困倦。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浮弱。证属气血不和,营卫失调。拟调和营卫,养血祛风法。处方:桂枝、白芍、当归、丹皮各25克,  相似文献   

20.
产后便秘乃妇科常见病,失治或不治易导致脱肛或子宫脱垂。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愈多例,疗效顿佳。现举验案二则如下: 案1:罗××,22岁,于1984班9月28日初诊:初产妇,第二产程过长,流血较多,产后六天大便未解,欲便则挣努不下。诊见:形瘦倦怠,面色(白光)白,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证属产程长耗中气,失血阴云。治宜补益中气,养阴润便。处方:黄芪2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炙草10克白芍30克熟地50克炮姜5克,水煎服。二剂后大便正常,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