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性别和人性态度对青少年移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基本移情量表(BES)、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和儿童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KMS)对20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认知移情、情感移情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50和0.381,P<0.05),认知移情、情感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与对人性缺乏信心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180、-0.232和-0.240,P<0.05).②以移情为自变量、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分性别做回归分析,显示男女生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与解释率不相同.③分别以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为自变量,以对人性缺乏信心为调节变量,以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做层次回归分析,发现情感移情与对人性缺乏信心交互作用项对亲社会行为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青少年移情可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对人性缺乏信心可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男生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强度高于女生;对人性缺乏信心可以调节情感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男性品行障碍青少年的移情缺陷.方法 采用基本移情量表中文版对65名男性品行障碍青少年进行测试,与19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65名品行障碍患者根据症状表现先后被分为破坏型(n=46)与非破坏型(n=19)、公开型(n=23)与隐蔽型(n=42)等4组进行比较.用t检验、协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患者组的认知移情分低于对照组[(29.86±4.72)分,(32.09 ±4.94)分,(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2)患者中破坏型组认知移情分低于对照组[(29.76±4.46)分,(32.09±4.94)分,(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3)患者中公开型组和隐蔽型组的认知移情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22±3.77)分,(30.21±5.17)分,(32.09±4.94)分,(P<0.05~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公开型组的情感移情分低于隐蔽型组[(26.13±5.05)分,(29.50±4.16)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公开型组的移情总分低于隐蔽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5.35±7.09)分,(59.71±7.58)分,(60.04±8.50)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移情是品行障碍的保护因素(OR=0.43).结论 男性品行障碍青少年存在认知移情缺陷,认知移情可能是品行障碍的保护因素;不同类型品行障碍患者的移情能力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分析,阐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对中药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意义,并就巨系统论方法指导下中药学教研过程进行简要探讨。强调在中药学领域保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按照复杂巨系统论指导进行中药学教改工作。  相似文献   

4.
移情法在急诊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疾病,而是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整体关注病人.本文阐述了移情在急诊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旨在促进急诊科护士正确认识移情,在护理工作中正确运用移情,达到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邱丽艳 《中外医疗》2008,27(36):115-115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分析,提出一些实用的技巧,及时调整护士的心理状态,保证护理质量.方法 本文作者对日常管理工作中观察到的护理人员心理现象,运用心理学中的移情理论加以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技巧 [1].结果 倡导利用移情的积极作用,帮助护士彻底领悟并重新认识自身,对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协助作用.结论 正确认识和巧妙运用移情理论,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黄玲 《中外健康文摘》2012,(32):386-38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护理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疾病,而是整体的人.而护理服务中如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移情在61例冠状动脉造影治疗配合中的护理谈体会,旨在促进护理人员正确认识移情,在护理工作中运用移情,达到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当代医学生对动物福利的认知,以加强医学生动物福利与人文素养实践教育.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当代医学生对动物福利的认知与实验动物的现状.结果 大多数医学生对动物福利认知态度积极但了解不足,动物实验操作基本规范.结论 加强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早日成长为医德高尚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前医疗领域存在许多"不关怀"的现象,折射出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治本之策.医学伦理学蕴涵的深厚人文底蕴和人道主义精神,决定了它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彰显人文关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医患关系指以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患者为主体的人群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矛盾和冲突尤为突出.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出发,抛开医患冲突的表象,对患者症状的由来及其潜意识中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分析,揭示出患者的移情源于对疾病、死亡的焦虑与恐惧,患者角色引发的无能感与弱小感,对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自我保护心理和性格特征等心理活动;而医生对患者的反移情对于医患关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对医患互动的深度解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护理工作从以病人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内容、任务、空间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护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服务水平在进一步提高.在护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实行"换位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本观念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以深化学生对护理专业更高层次的认知;设置系统的人文课程,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专业课教育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和能力.使护理专业真正成为科技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与统一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84名教师、216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7大领域重要性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7大领域重要性的理解基本一致,从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临床技能,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此外,师生均存在对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医学道德的三种研究视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道德是医学领域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它是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讨论了职业道德视角下的医学道德,然后提出了医学道德研究的另外两种视角:即将医学视为一种技术活动的技术伦理视角,以及将医学视为一种社会建制的制度伦理视角。最后,本文对三种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阐释一种多视角、多维度的系统研究方法,以求得医学道德更全面、更清楚、更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选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医学生268名进行调查,了解医学生对肿瘤早期检查的认知和需求。结果表明,在校医学生对肿瘤可防可治和肿瘤早期筛查项目的认识程度低,提示医学院校应结合医学生的认知程度开展肿瘤早期发现的健康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4.
周花  张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3):363-366,370
目的:深入了解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的认知,探索维持吸烟行为的主观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医学院吸烟男生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的认知可归纳为3个主题:吸烟风险认知的获取途径、对吸烟潜在风险的认知和生活态度。结论:认同吸烟有害健康的论断不是弃烟行为的促动因素,吸烟风险认知的片面性和负性生活态度是维持吸烟行为潜在的主观因素,在对医学生吸烟行为干预之前,首先要协助其建立正确的吸烟风险意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医患认知差异与医疗纠纷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找出因医患认知差异引发医疗纠纷的关键因素,以控制医疗纠纷发生及发展. 方法 把上海3所医院(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所)2002~2006年门诊、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医患双方对卫生法律、医疗服务和权利义务等医疗纠纷影响因素存在显著认知差异. 结论 医患认知差异是产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胡伟  方珠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409-1412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我形象认知的要素及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优化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教育。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某医学院校800名在校学生自我形象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我形象认知水平一般,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自我形象认知评价存在差异(P < 0.05~P < 0.01)。男生在能力、知识修养方面的自我形象认知评价均高于女生(P < 0.01);女生在外貌形体、服饰穿戴方面的自我形象认知评价均高于男生(P < 0.01)。大四学生知识修养、外貌形体和服饰穿戴方面的自我形象评价高于其他年级(P < 0.05~P < 0.01)。结论医学生对自我形象认知的评价处于一般水平,需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自我形象认知教育,提升医学生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7.
韦新  周梁  肖玮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1):150-153
目的 了解医学专业学生决策风格特点及决策风格对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某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学生242名,使用认知反思问卷测量被试的认知反思风格特点,基于认知反思风格进行高低分组后使用亚洲疾病问题了解医学生的风险偏好特征。结果 研究生在认知反思测验各题目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本科生(P<0.01);在负面信息框架下,高认知风格组的医学生选择风险规避方案的比例显著高于比低认知风格组(P<0.05)。结论 研究生比本科医学生更倾向于高认知反思风格。高认知反思风格的医学生比低认知反思风格者在医疗决策中更偏向于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病区医务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项目认知状况的调查,为规范该院医务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医疗行为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由专职人员进行调查,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病区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认知水平及范围偏低;(2)病区医务人员对本院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项目认知偏低;(3)基本医疗保险培训力度不够,对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度作用有限;(4)病区医务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医疗行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解决。结论:病区医务人员是医保费用控制的源头,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承担医保管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专业认知是学生培养专业情感及形成稳定专业思想的基础。医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知程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水平及职业能力,还将对整个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专业认知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招生时的专业宣传、学生入学后的专业认知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促进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准确认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447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及自我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本科、专科和中专护生在医疗风险认知方面存在差异(P<0.05).本科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较高,特别在法律知识、护理相关规章制度、自我防护知识三个方面,中专护生认知最低.结论 医疗风险认知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责任,注重学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特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