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萱萱  王海丹  王进  施艳秋  刘志辉 《中医药学刊》2011,(12):2605-2607,I0017,I0019
目的:观察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CD4^+/CD8^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小鼠透明带多肽,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六味地黄丸组、乌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和佐剂组,共灌胃给药4周。实验末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CD4^+、CD8^,计算CD4^+/CD8^的比值。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佐剂组(P〈0.05)。乌鳖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小鼠卵巢Fas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卵巢Fas、Fas—L蛋白表达和Fas/Fas—L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F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各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Fas/Fas—L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具有调节CD4^+/CD8^比值和Fas/FasL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化湿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湿证患者临床疗效与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CHB湿证患者75例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化湿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CD8^+CD3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CD4^+CD28^+、CD8^+CD2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HB显效患者治疗后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非显效患者治疗前后CD8^+CD28^+、CD4^+CD28^+、CD8^+CD38^+、CD4^+CD25^+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化湿中药对CHB湿证患者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61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AI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LH)治疗,对照组30例用LH治疗。用先进的流式细胞分析仪(FCM)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1例健康人组作对照。结果:ACI治疗前CD3^+、CD4^+、CD4^+/CD8%_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CD8^+、CD16+56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显著(P〈0.05~0.01),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临床基本治愈率与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发病后存在严重的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AI治疗ACI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平衡失调、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所致炎症损伤等有关,此为AI的临床应用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FasL和Fas的影响,并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FasL和Fas的水平。结果:对照组及接受以上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FasL水平明显低于未治疗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Fas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FasL增高,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可显著减少此类细胞表达,为治疗ITP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健康成人、鼻咽癌(放疗前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3+、CD4^+、CD^8+)的百分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CD8^+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别(P〈0.001);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4^+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P〈0.001)。结论:鼻咽癌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湿中药对湿证患者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湿证患者48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化湿中药治疗,随机选取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CD8^+CD38^+细胞、CD4^+CD25^+T细胞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P〈0.05),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CD8^+CD38^+细胞水平升高(P〈0.05)。结论:湿证患者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化湿中药对湿证患者的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并且与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癜风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及58例白癜风患者用白癜风颗粒剂、白癜风搽剂联合长波紫外线(UVA)光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74.14%,治疗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P<0.05)。结论:白癜风的发生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有关,白癜风颗粒剂、白癜风搽剂联合UVA光疗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细胞凋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初发SL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Bcl-2抗原的表达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抗原的表达下调(P<0.01),Bcl-2抗原的表达以及CD4^+亚群、CD4^+/CD8^+比值上升(P<0.01);其中,治疗后Fas抗原表达的下调、CD4^+亚群及CD4^+/CD8^+比值的上升,黄芪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趋于正常,可以作为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白芍总苷对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小红  王宁丽 《河南中医》2010,30(5):455-456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治疗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 CD3^+,CD4^+,CD8^+T细胞变化情况,探讨白芍总苷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45例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的变化并于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选择门诊健康献血者1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12周后,有效率为84.44%。治疗后PA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8^+T细胞以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肯定,其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亦能纠正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40例术前胃癌患者及3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CD4^+/CD8^+比值),组间比较采用τ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研究组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矿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浆膜组CD3^+、CD4^+T细胞、CD_4^+/CD8^+比值明显低于未侵及浆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有淋巴结转移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临床分期TNMⅢ、Ⅳ期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TNM I、II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间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不同组间外周血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