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对舟山医院2014年4~6月期间(研究组)儿科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因素分析、对策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以及反馈考核与再整改。与2013年7~9月期间(对照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风险管理效果,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PDCA循环~([1]),减少防范与静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12月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不良,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析事件现状,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检查、反馈、整改与落实。结果通过应甩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保障静脉输液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刘海宏  马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01-10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输液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以往静脉输液发生的问题,制定并落实静脉输液各环节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静脉输液各环节护理缺陷发生明显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能指导和帮助护士有效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相关操作技能和护理素质,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增加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科留观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方法:研究分析儿科留观静脉输液中存在的的常见问题及发生原因,制定出对应的方法与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输液的质量与安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提升儿科留观患者的输液质量,确保输液之安全。结论:输液质量与疗效息息相关,儿科留观静脉输液已是儿科护理管理的重要一环,儿科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娴熟的专业技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确保静脉输液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建立危机管理小组,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发生时的处理机制、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危机处理的社会支持机制等,预防危机的发生,使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结果:危机管理可有效减少呼吸科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小危机损失和影响范围。结论:呼吸科护理安全中引入危机管理理论,可有效化解和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并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输液使用改革查对方法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0月~2015年5月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共5668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共28279例,对照组共28404例。对照组使用静脉输液"三查七对",实验组使用静脉输液改革查对方法,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让患儿家属一起参与核查,让患儿家属确认患儿的姓名与用药,同时在患儿输液记录本上签字。分析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数和操作用时。结果:实验组核实无误为28276例,不良事件例数为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10%;对照组核实无误28395例,不良事件例数为8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平均输液操作时间为(6.2±3.2)分钟,实验组平均输液操作时间为(6.1±3.4)分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液操作改革查对方法,有利于减少了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提高患儿的静脉输液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自2017年1月起实施PDCA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儿科病房的护理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儿科病房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不良事件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儿科病房实施PDCA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手术期间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方法:应用"静脉输液渗出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手术病人输液外渗危险因素评分大于7分者制定并落实防范静脉输液渗出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应用该评估表后渗出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输液渗出的意识增强。结论:应用该评估表,使护理措施更具体化及个性化,可以预防静脉输液渗出的发生,对护士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安全性,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诊需进行输液患儿52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起实施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2018年1~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262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儿科输液管理中运用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情况的发生,可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全面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维护、常见问题与并发症处理、健康教育流程,并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整改.结果:护理规范,避免了输液港在病人体内留置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医生放心.结论: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中运用流程管理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质量与安全,促进护理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海恩法则在儿科门诊输液用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自2018年10月开始以海恩法则为指导对儿科门诊输液用药进行风险管理,比较风险管理优化前后6个月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风险评分。结果:优化前风险评分高于优化后;优化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优化后(P0.05)。结论:以海恩法则为指导对儿科门诊输液用药进行管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分析患者输液、输血、给药情况。结果: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总结分析发现,未发生脱针、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静脉留置针使用为危重患者急救、临床用药治疗、重复用药、供给营养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输液操作中改良查对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三查七对"的查对方式,观察组患儿给予"三查七对两确认"的查对方式。结果:观察组10000例静脉输液患儿在接受"三查七对两确认"的查对护理后,有13例患儿出现了不良输液事件,不良输液事件发生率为0.0013%(13/10000);对照组10000例静脉输液患儿在接受"三查七对"的查对护理后,有107例患儿出现了不良输液事件,不良输液事件发生率为0.0107%(107/10000);(χ2=2.132,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输液操作时间为(5.35±2.60)min;对照组患儿的平均输液操作时间为(5.23±2.6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4,P0.05)。结论:在儿科静脉输液操作中采用"三查七对两确认"的改良查对方法,能够降低不良输液事件发生率并且不会造成患儿平均输液操作时间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降低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风险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结论:加强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风险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肿瘤科静脉输液港的流程化管理方法与成效。方法:自2017年4月起建立肿瘤科静脉输液港的规范化流程,包括静脉输液港的使用、维护、并发症处理等内容,并根据流程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积极收集反馈意见,做好流程整改,全面实施流程化管理,实施时间为1年,评价实施前后静脉输液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静脉输液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静脉输液港的流程化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姜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28-129
目的:手术期间静脉输液发生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科发生的24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结果: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因素、疾病和药物、输液过程中技术、管理缺陷、手术要求等。结论: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避免和减少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输液安全管理中应用医护共享平台的作用。方法:将医院儿科收治的420例输液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中应用医护共享平台进行管理。记录护理期间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情况;调查患儿家属、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输液安全管理中应用医护共享平台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率,获得护士和家属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机预警体系方案对减少耳鼻喉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耳鼻喉病房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危机预警体系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危机事件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危机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士的危机预警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预警体系方案可以明显减少耳鼻喉病房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士对危机事件的预警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自2018年2月开始,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采用日点评分析法,比较实施日点评法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都得到大幅度降低(P0.01)。结论: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有效避免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方法:观察、分析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缺陷例数占全年护理缺点、差错例数的百分比,改良查对管理办法,建立输液卡核对签字制,标识输液顺序,合理用药。结果:改良的静脉输液查对办法使静脉输液造成的护理缺点、差错有效减少。结论:加强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查对管理和应用,从而有效地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并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