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千金方》酒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酒剂是用各种不同的药物在酒中浸制,或在酿酒时加入相应的药物所获得的含有一定药物成份的药酒。孙思邈在《千金》两方中收载的医方多达7000余首,其中酒剂占有相当数量。《千金》方中不少酒剂至今仍在应用,也有不少尚待进一步整理研究。本文拟就《千金》酒剂的种类及制备、《千金》酒剂的应用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千金》酒剂的种类及制备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千金》方中的酒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渍酒:此类酒剂数量最多。其制备方法是将所用药物按不同要求洗净、炮制,再用丝织品做成袋子盛好,浸入酒中,密封,至一定时间后开封,滤出酒液服用。《千金要方》中的虎骨酒、黄芪酒,《翼方》中的独活酒、牛膝酒等,均属渍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艾编翼》对酒的运用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采艾编翼》运用酒的药方,建立《采艾编翼》酒剂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酒剂的运用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采艾编翼》使用酒的处方共计90首,涉及药物149味,食材15种。《采艾编翼》对酒的运用主要有以酒为溶媒(酒剂)、以酒送药(药引)、以酒炮制等方式。运用酒的方剂涉及病证51种;运用酒的处方的高频药物主要有甘草、生姜、茯苓等;将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3类药物组合,即外科治疗痈疽的药物,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物,及针对湿阻中焦的药物。【结论】《采艾编翼》对酒的运用方法丰富多样;运用酒的方剂配伍灵活,组方严谨,契合岭南地区湿浊为患的病证特点,其运用规律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酒剂在《圣济总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剂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以一定的方法处理后,使药物有效成分溶于酒中,滤去药滓制成,具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能够增加药物祛风通络和补益作用,可作内服和外用。《圣济总录》为北宋著名方书,其中酒剂应用非常有特色。文章从酒剂的调制方法、服用方法和应用范围3个方面,对书中的酒剂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对指导临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41.酒炙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答:酒炙的操作方法有二种: 1.先将药物用定量酒喷洒,掺拌均匀后,闷润适当的时间,使酒被吸尽,置锅内微火加热,不断搅拌翻转,防止焦糊,炒至微黄,并能嗅到药物气味。即可出锅。2.将药物置锅中,微火加热,稍炒,再在药物上徐徐喷洒一定量的酒,边洒洒边翻动,至使酒能均匀的被药物吸收,炒至能嗅到药味,药色微黄,即可出锅。42.何谓醋炙?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酒炙可改变药物性能,引药入经,扩大心血管疾病用药范围,提高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酒炙可增强药物活血化瘀功效;以酒入方,可发挥酒行气通阳的功效,瓜蒌薤白白酒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均可用于治疗胸痹;酒水亦可合煎入药;酒可以以丸散入药而治疗心胸部疼痛,其发挥的主要作用为行气通阳,温养气血,助药力。酒的炮制、以药入方、煎煮入药的功效得到了现代药理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6.
药理学研究发现,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与许多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不仅降低药物疗效,而一且增加毒副反应。因此,了解常用药物与酒的不良相互作用,注意避免用药时饮酒,对安全用药、维护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酒的药用在我国由来已久,其主要成分是酒精,兹就酒与酒精的利弊叙述如下。 1 应用酒炮制中药很多中药经酒炮制后,能改变药物性能,如何首乌生用为通便、解疮毒,酒制后可补肝  相似文献   

8.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酒的药用价值,并广泛用于防病、治病。近现代以来,受到酒与化学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酒在中医药中的部分传统用法被大幅简化,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挖掘整理了酒在中药制药与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用法,总结出“以酒炙药,矫药性”“以酒浸药,行药势”“以酒煎药,激药性”“以酒服药,引药力”“以酒敷药,促药性”等基本观点,并从现代视角归纳常用酒类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酒对药物吸收的作用以及酒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旨在继承发掘酒在中医药中的特色用法,认识酒的科学内涵和临床价值,促进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药酒制是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之一。酒、甘辛大热,能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嗅。同时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媒。中药炮制常用的酒有黄酒、白酒两大类。主要成分为乙醇、脂类、酸等物质。酒是稀醇性质,药物的多种成分如生物碱及其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全书用酒方24首,所治疾病13种。主要利用酒行药势、温阳散寒、活血通瘀、理气止痛、泄热利湿,以及增加药物溶解、吸收等作用,运用广泛。本文从酒能致病、酒能入药、用酒制药、用酒煎药、用酒服药、用酒禁忌等六方面对《金匮要略》用酒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酒不仅能载情,也能治病。《中国古代医典》云:“酒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尤其是用酒来泡制药酒,在我国已盛行了数千年。菊花酒、屠苏酒、人参酒、蛇酒等,无不借助酒力,萃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以酒的通行经络之势,更大地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伤寒杂病论》中对于酒的种类:白酒、清酒、苦酒;酒的性质;酒的功效:活血化瘀、温阳散寒、行气活血改变药性、解毒急救;临床应用:酒水同煎药物、以酒煎药、用酒浸药取汁、以酒送服药、以酒洗药;以及酒的使用禁忌、用量等,同时也强调日常生活中用酒的注意事项,为后世酒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康健 《家庭中医药》2005,12(4):49-49
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饮料,但有许多人酒后滥服药物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哪些药物不能在酒后服用呢?●催眠药和抗凝血药高浓度的酒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服用催眠药(巴比妥类、眠尔通等)或抗凝血药(肝素、双番豆素等)时大量饮酒,可因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而产生蓄积性中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仅对中药酒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同道参考。 1.关于酒制中药的原始意图问题 酒制中药的原始意图是利用酒本身的性质以起到协同和改变药物性能的作用。唐代《千金方》中曾说:“凡服药酒,欲得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诸汤用酒者,皆临熟下之。”《食疗本草》中亦有药物加酒同服的记载。这些都说明,要保证酒的存在,不使断酒气,防止酒挥散,才能发挥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1 中药的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 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的中药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药品必须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才能去除药物的毒性、改变药物的性味,同一味药物,不同的炮制方法,毒性也存在着差异。如附子有盐附子、白附子、黑附子、熟附子之分,因加工方法不同其乌头碱含量有别,毒性不一,又如大黄生者泻下力猛,炮制后使之缓泻或不泻,在应用时,小攻则无力,强攻又易伤正。因此,应当审时度势地运用炮制手段,选择酒洗、酒浸、酒炒、酒拌蒸,多次蒸晒、酒送服等炮制方法,在不同程度的受热条件下,去影响它的性和味,从而在辨证用药上,扬长避短,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16.
宣郁通经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郁通经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为治疗经水未来腹先痛的主方,其药物组成为:酒炒白芍、酒洗当归、牡丹皮、炒栀子、炒白芥子、柴胡、酒炒香附、醋炒郁金、黄芩、甘草。  相似文献   

17.
药方洞石刻药方龙门药方中共记载酒疗方21首,阐述药方洞中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痛消肿;辛甘大热,散寒滞。用酒入药记载详细,可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用酒方式多样,内容丰富,继承和发展了酒的医疗作用。体现了古人对酒疗法的重视,是珍贵的医疗原始记录文献。酒的功用之多,与不同药物配伍使用亦有不同的功效,如加以总结,用之于临床,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炮制用酒,主要是黄酒和白酒两大类,它们均是由米、麦、黍、高梁等粮食和酒曲酿制而成。主含乙醇,尚含少量的脂类、酸类、矿物质等。由于酒甘辛大热,气味芳香,它能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所以,药物经酒炙后,能缓和其寒性,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并借酒的升提之力,引导药物上行直达病所。经酒炙后的药物,入汤剂,有效成份易于煎出,不良气味得到矫正。如大黄,该品生用,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但酒炙后的大黄,其力稍缓,并借酒的升提之力,引药上行,可清上  相似文献   

19.
酒虽然被视为饮料类,未列为药物管理,但酒是大众使用最多、范围最广,滥用程度最高的一种药物。酒有显而易见的主要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安全用量和不良反应。乙醇(C2H5OH)是酒精饮料的主要化学成分,一般白酒含乙醇约为50%,黄酒、啤酒的乙醇含量较低,但饮用量大。酒精饮料除含乙醇外,还含有甲醇、杂醇及醛类、少量杂质,这些成分对人体有明显危害,劣质酒杂质含量明显增多,其中甲醇对人体有严重毒害,甚者可致失明。乙醛具有一定肝脏毒性,可使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破坏肝细胞微管结构,降低微管功能,使肝间质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20.
《亚太传统医药》2006,(3):60-60
<正>任何药物——烟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试验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药浓度约降至不吸烟时的1/20。阿司匹林——酒、果汁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