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存在免疫紊乱,易发生各种感染。本文探讨了口服匹多莫德对预防JIA患儿感染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JIA患儿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一般治疗组(n=30)和匹多莫德组(n=30)。匹多莫德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观察治疗前后12个月内JIA患儿感染情况,包括感染次数、病程、部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3+,CD4+,CD8+,CD4+/CD8+等),IgG、IgM、IgA、C3和C4水平,NK细胞(CD16+56+)数量及功能变化以及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副作用。另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治疗前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匹多莫德组和一般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感染情况以及外周血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接受匹多莫德治疗的患儿控制感染的总有效率(90%)较一般治疗组(36.7%)明显增高(P0.01)。两组治疗后12个月相比,匹多莫德组CD3+、CD4+、CD4+/CD8+,IgG、IgM、IgA,自然杀伤细胞活性、C3均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CD8+则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提示匹多莫德能够促进JIA患儿免疫异常的恢复,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匹多莫德增强弓形虫GRA1蛋白免疫效果的动物实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荣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8):748-750,75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增强弓形虫GRA1蛋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免疫的效果。方法:匹多莫德和毕赤酵母菌表达的弓形虫GRA1蛋白混合皮下注射免疫小鼠,以PBS作对照,检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观察其受到弓形虫攻击感染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匹多莫德能辅助GRA1蛋白刺激宿主产生较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能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力。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GRA1蛋白加弗氏完全佐剂组小鼠IFNγ-、特异性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GRA1蛋白组(P<0.01);各免疫组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CD4+T细胞数量(P<0.01)、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其它免疫组(P<0.05)。各免疫组T细胞增殖活性与PBS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T细胞增殖活性最明显。小鼠攻击试验表明,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和GRA1蛋白加弗氏完全佐剂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GRA1蛋白组。结论:匹多莫德与弗氏佐剂具有相似增强免疫应答和提高GRA1蛋白抗原的免疫原性作用,可望用于弓形虫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匹多莫德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颗粒辅助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儿科收治的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独激素治疗(A组)和激素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B组),每组各31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月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变化。结果:A组和B组治疗前CD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4+、CD4+/CD8+、NK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A组CD3+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D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4+/CD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0.05),恢复正常对照组水平。B组CD3+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比例较治疗前无变化,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NK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己恢复正常对照组水平;CD4+/CD8+无明显变化,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B组治疗前IgG和IgA水平均明显低于与正常对照组(P0.05),IgM水平明显高于正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时,A、B组Ig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IgG均明显较治疗前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IgM水平明显下降(P0.05),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水平。A组与B组之间比较,治疗后除了CD8+,B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IgG和IgA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IgM水平与A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PNS患儿过程中,能有效地调节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患儿感染免疫反应,可作为PNS治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122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应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3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结痂、止疱、皮损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结痂、止疱、皮损愈合时间,其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 +/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4 +/CD8+,且观察组CD8+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D8+水平,差异显著(P<0.01).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24.59%、44.26%少于对照组的42.62%、7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提高患者的免疫抵抗力,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78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匹多莫德颗粒剂口服。观察住院期间、2个月内、6个月内的反复、复发率及测定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血CD3+、CD4+、CD8+、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HSP患儿治疗前血CD3+、CD4+、IL-2、IFN-γ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D8+细胞水平各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血CD3+、CD4+、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反复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个月及6个月内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降低HSP患儿的复发率,可能与其对HSP患儿T细胞功能的调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增强弓形虫新基因wx2b4a表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免疫的效果.方法 将昆明小鼠分成4组,分别用pcDNA3-W2b4a质粒、pcDNA3-W2b4a+匹多莫德、pcDNA3及生理盐水肌注3次.ELISA法检测血清IgG抗体水平,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末次免疫后第4周,小鼠经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500个,观察小鼠生存时间.结果 pcDNA3-W2b4a+匹多莫德组、pcDNA3-W2b4a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cDNA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各免疫组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DNA3-W2b4a+匹多莫德组CD4+T细胞数量、CD4+/CD8+比值高于pcDNA3-W2b4a组(P<0.05).小鼠攻击试验表明,pcDNA3-W2b4a+匹多莫德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pcDNA3-W2b4a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可增强弓形虫新基因wx2b4a表位疫苗诱导小鼠产生抗弓形虫感染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每日2次,同时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2周。分别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同时观察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计算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检测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RF)。结果 12周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ESR、CPR、RF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gG、IgA、IgM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RA可能通过调节患者CD4~+/CD8~+T细胞免疫失衡、降低免疫球蛋白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1例IM患儿和5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131例IM患儿中有26例患儿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在IM患儿IVIG治疗前后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M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00 1),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0 1)。IM患儿急性期CD4~+、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及降低水平与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的百分率呈现正相关趋势。与IVIG治疗前相比,IM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所减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增高,但其中治疗后CD4~+T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综上所述,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评估、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儿27例、非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儿28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3~+T、CD3~+CD4~+T、CD3~+CD8~+T、CD19~+B、CD16~+CD56~+NK细胞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CD3~+T、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1,P0.05,P0.01,P0.05),而CD4/CD8比值、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非重症肺炎组CD3~+CD8~+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对照(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非重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CD3~+T、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患儿机体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重症肺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更为严重,为临床评估病情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38例生长发育正常的IM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6、IL-8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6例同龄健康儿童组比较。结果急性期IM患儿血清IL-6、IL-8、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恢复期患儿血清CD4升高,IL-6、IL-8、CD3、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比值仍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急性期(P〈0.01)。结论 EB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IM发病的关键,为IM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免疫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的48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患儿28例,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 400 mg/(kg·d),连用5 d;或IVIG 1g/(kg·d),连用2 d.对照组患儿20例,予更昔洛韦(GCV)5~10 mg/(kg·d)连用5 d.并予对症支持治疗.选择2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健康儿童CD4(%)、CD8(%)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4.12±3.53)%、(26.22±4.43)%及(1.41±0.3);IVIG组分别为(24.2±4.3)%、(36.4±6.8)%及(0.72±0.12);GCV组(23.7±5.1)%、(37.3±7.8)%及(0.67±0.13),健康对照组与两组IM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IVIG组患儿治疗后CD4(%)升高、CD8(%)下降及CD4/CD8比值升高(P<0.05);而GCV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IVIG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较GCV治疗组消失快(P<0.05),IVIG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8.7%,GCV组患儿治疗有效率59.2%(χ2=3.97,P<0.05);IVIG组患儿平均住院日为(9.2±4.3)d,较GCV组(13.8±5.1)d明显缩短(t=-4.24,P<0.05);结论IM患儿除了病毒感染导致的直接影响外,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IVIG免疫干预治疗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和APAAP法检测了36例生长发育正常的IM患儿血清Ig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gG、IgA、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后引起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IM发病的关键,为临床IM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我们对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低中危MDS患者22例,在给予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我们发现:CD4+T细胞在MDS患者外周血的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显效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CD8+T细胞百分率减低(P<0.01),CD4/CD8比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无效组和显效组在T细胞总数百分率,CD4+T、CD8+T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认为,MDS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sA以及沙利度胺治疗MDS的机制可能与Th,Ts细胞比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DNT细胞和其他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53例生长发育正常的IM患儿外周血DNT细胞及其他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DNT细胞(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h细胞(CD3~+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Ts细胞(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EB病毒感染的IM患儿外周血DNT细胞增多,免疫功能失调,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IM患儿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5例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MPP患儿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相比,CD3^+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51.4%的MPP患儿CD4^+/CD8^+在1.0-1.9的范围之外。急性期MPP组CD4^+T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IL-18R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表达水平下降,与急性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细胞亚群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CD4^+T和CD8^+T细胞IL-18Rα表达明显增高(P〈0.01),T细胞亚群正常组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Th1/Th2失衡,急性期表现为Th1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NKG2D表达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8+T细胞NKG2D表达,探讨导致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29例,同龄健康对照组2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CD8+T细胞表面激活性受体NKG2D及抑制性受体NKG2A表达,CD14+单核细胞(MC)表面NKG2D配体MHC Ⅰ相关分子A(MICA)与人巨细胞病毒蛋白UL16的结合蛋白1(ULBP-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检测血浆游离MICA (sMICA)、IL-7、IL-12、IL-15、IFN-γ及TGF-β等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1)IM组患儿NK细胞及CD8+T细胞表面NKG2D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3例拟诊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儿表达下调最为显著;(2)IM组患儿CD14+ MC MICA与ULBP-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M患儿细胞因子IL-15与TGF-β较对照组降低,IL-7、IL-12、IFN-γ及sMICA较对照组升高;(4)IM患儿NK细胞NKG2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NKG2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BV感染患儿NK细胞、CD8+T细胞NKG2D表达过度下调可能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IL-15及IL-12等细胞因子调控失衡,sMICA血浓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可能与其NKG2D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学功能的变化.方法 纳入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5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12个月,对照组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通过流式细胞术动态分析两组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和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和频率变化.结果 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其CD4 T细胞、CD4/CD8逐渐增高和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逐渐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其调节性T细胞的下降幅度与血清HBV DNA的下降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1).结论 恩替卡韦在有效抗病毒治疗同时具有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情绪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焦虑情绪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青光眼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给予常规降低眼压和青光眼手术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SAS得分无显著差异,T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干预后较干预前上升(52.70±6.79vs48.72±6.87.t=2.739,P<0.01;1.69±0.33 vs1.50±0.36.t=2.470,P<0.05),CD3值升高,CD8值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手术后较手术前SAS得分高(42.1±7.2vs39.0±5.9,t=-2.21,P<0.05),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手术后较手术前下降,CD8值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后住院时间干预组7.5±3.8天,对照组9.4±3.8天,明显少于对照组(t=1.96,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引起的青光眼患者情绪焦虑和提高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功能,促进青光眼的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肺部影像学检查将6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及支气管肺炎组,另择同期于我院门诊查体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免疫水平。结果肺炎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C_3、C_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大叶性肺炎组IgG、IgM、C_3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炎患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 <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 <0.05);肺炎组患儿白介素-2(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叶性肺炎患儿降低或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在MPP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临床上可根据相关免疫指标水平进行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李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579-158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对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7例/组.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斯特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值及IL-8、TNF-α、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氢离子浓度指数(PH)显著大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高,可减轻机体炎性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缺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