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常存在有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即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或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erueiate ligament,ACL)损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果得不到正确治疗将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切开重建的手术创伤大,易损伤伸膝装置,远期疗效不佳,功能恢复不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足印区定位法单束解剖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足印区定位法单束解剖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1岁,中位数35岁;左膝11例,右膝1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7例,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8例、外侧半月板损伤9例; Lachman试验均为Ⅲ度,轴移试验均为阳性。术后随访观察膝关节运动能力改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中位数17个月。术后6个月,Lachman试验Ⅰ度23例,Ⅱ度2例;轴移试验阳性4例,其余患者均为阴性。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术前(54. 80±5. 58)分、术后6个月(90. 30±4. 67)分; 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术前(60. 48±5. 58)分、术后6个月(92. 24±6. 28)分。均未出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足印区定位法单束解剖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能提高膝关节运动能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后,自行修复能力差,通常需行重建手术。关节镜下重建ACL是近年兴起的微创手术,目的在于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恢复其运动功能。自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我院对11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技术是20世纪骨科领域除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外的三大重要进展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Noyes首次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以来,镜下重建已在国内外普遍开展,并逐渐成为重建ACL的标准手术。ACL损伤多与运动有关,有统计约70%是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特别是一些扭转、斜切、急停等动作造成较多的运动中损伤。近十几年来,经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发展迅速,在治疗运动创伤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Marc等旧’报告,88%~95%的患者可恢复体育运动。我们用镜下前交叉手术重建ACL及中医介入术后恢复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关节镜下重建ACL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2例采用自体肌腱(自体肌腱组),其余32例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异体肌腱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稳定性、患膝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采用Lachman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nterior drawer test,ADT)评定。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自体肌腱组术后发热时间比异体肌腱组短[(2.0±1.5)d,(4.0±1.7)d,t=5.043,P=0.000],手术时间比异体肌腱组长[(79±15)min,(60±13)min,t=5.405,P=0.000];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d,(14±4)d,t=0.000,P=1.000]。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Lachman试验和中立位ADT试验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087,P=0.768;χ2=0.000,P=1.000);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Lachman试验和中立位ADT试验阳性率均降低(χ2=42.416,P=0.000;χ2=42.250,P=0.000;χ2=34.724,P=0.000;χ2=37.312,P=0.000)。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1.52±3.47)分,(40.33±3.41)分,t=1.381,P=0.172;(82.01±1.50)分,(81.92±1.30)分,t=0.305,P=0.762;(39.82±3.23)分,(40.03±2.69)分,t=0.302,P=0.764;(89.56±1.86)分,(89.50±1.72)分,t=0.140,P=0.889];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增加(t=61.218,P=0.000;t=70.920,P=0.000;t=63.114,P=0.000;t=94.223,P=0.000)。结论:与采用自体肌腱相比,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手术时间短,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二者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比较常见、严重的损伤,如果处理不好,可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伤,导致关节蜕变和骨关节病的发生。传统的切开重建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关节镜下重建ACL与关节切开相比具有关节损伤小,明显减少了关节粘连、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快,还可同时进行关节内其他手术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华禹  黄相杰 《中医正骨》2009,21(10):39-40
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前向稳定性的基本结构,具有特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性,损伤后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将导致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笔者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挤压螺钉固定同种异体骨-髌腱-骨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对早期腱骨愈合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1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保残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RP联合保残重建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恢复水平,骨隧道恢复程度以及安全性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Lysholm以及KT-10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Lysholm以及KT-1000评分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观察组患者在各时间点Lysholm以及KT-100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胫骨隧道恢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IKDC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并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运用PRP联合关节镜下保留残端ACL重建术可更大程度促进患者腱骨的早期愈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王上增  孙永强 《中医正骨》2005,17(12):73-74
目前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还不如前交叉韧带那样成熟,但随着对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生物学特征和其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开展和手术器械的改进,通过借鉴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成功经验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在很小的区域和通道内操作,具有操作精细、对关节内环境影响小、创伤小、不易感染、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关节镜下PCL重建的操作需要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目前国内此领域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目前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的开展情况,并结合相关的后交叉韧带基础研究状况.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月~2008年12月以来,我院采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5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良好的护理配合下,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率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E)损伤是膝关节常见而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且多合并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的损伤,伤后造成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不稳定,给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病人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对膝关节ACL重建的方法很多,但是以往均以切开手术为主,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功能恢复慢。而近年来开展的经关节镜ACL重建术则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微、出血少、可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治疗,术后的康复训练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自2004年5月-2005年12月,作者对30例行关节镜下重建ACL患者经正确运用膝关节支具早期肌力锻炼等综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TightRope钢板固定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TightRope钢板固定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50岁,中位数34.5岁。合并半月板损伤25例。随访观察术后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5个月。术后12个月,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轴移试验阴性28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膝功能,术前(50.6±4.5)分,术后12个月(92.6±2.4)分。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移植肌腱断裂等并发症。但均出现骨隧道扩大现象,尤其是近关节面胫骨骨隧道口处,扩大程度为2~6 mm。结论:关节镜下TightRope钢板固定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会出现骨隧道扩大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7月~2014年6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患者53例,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制定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结果:通过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本组5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恢复效果。结论: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前后错动及膝旋转不稳,对完全断裂者应手术治疗[1],其中关节镜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具有诊断率高、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等优点[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护理与配合经验。方法:总结28例后交叉韧带断裂重建的手术配合经验,强调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重点。结果:28例病人的手术都获得成功。结论:术前充分的用物准备,设备仪器完好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护理与配合经验.方法:总结28例后交叉韧带断裂重建的手术配合经验,强调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重点.结果:28例病人的手术都获得成功.结论:术前充分的用物准备,设备仪器完好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联合针刺治疗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联合针刺治疗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0~65岁,中位数36岁;左侧43例,右侧57例;均为运动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5~37 d,中位数13 d。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第2天开始针刺梁丘、伏兔、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周。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15天,评价患膝疼痛程度、计算患膝肿胀指数、测量患膝关节屈曲度。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患膝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第1天(6. 78±1. 02)分、术后第15天(1. 72±0. 43)分;患膝肿胀指数,术后第1天(12. 58±3. 24)%、术后第15天(0. 13±0. 48)%;患膝关节屈曲度,术后第1天28. 47°±6. 03°、术后第15天78. 42°±6. 76°。结论: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联合针刺治疗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可缓解患膝疼痛,减轻膝关节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72例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异体肌腱重建术患者的护理,通过从术前健康教育、常规准备、指导功能锻炼,术后不同时间、不同方法的功能锻炼,出院康复指导,进行了规范化、循序性、系统性的功能康复训练,从而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