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与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的差异,以期为实际临床工作中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 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Ⅲ)(2001年至2012年)提取成年(年龄≥18岁)ICU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检验指标等,按各评分系统的要求分别计算SAPS Ⅱ与OASIS评分,以ICU内病死为首要结局指标,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 结果共有38 468例ICU成年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性患者占56.61%,年龄中位数为65.72岁,ICU病死率为8.28%(3185/38 468)。与存活患者相比,ICU死亡患者具有更高的SAPS Ⅱ(存活者 vs死亡者:32分 vs 51分,H=3473.792,P<0.001)与OASIS评分(存活者 vs死亡者:30分vs 41分,H=3422.382,P<0.001)以及更高的机械通气比例(存活者 vs死亡者:22.76% vs 73.59%,χ2=3831.86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APS Ⅱ评分与OASIS评分的AUC分别为0.8147(95%CI:0.8068~0.8226)和0.8123(95%CI:0.8042~0.8204),Hanley-McNeil检验显示二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6,P=0.4928)。 结论SAPS Ⅱ评分与OASIS评分对成年ICU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无显著差异,更加简便的OASIS评分有望成为ICU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ICU科9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MEWS及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对住院病死率的预测效力,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分别与ICU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MEWS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p=0.266,P=0.008),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有预测价值(95%CI:0.656~0.875,P=0.000),而MEWS则对患者住院死亡预测不足(95%CI:0.497~0.787,P=0.061)。存活者的ICU住院时间与APACHEⅡ评分(rp=0.273,P=0.014)及MEWS评分(rp=0.383,P=0.000)都具有相关性。结论 :MEWS尚不足以作为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的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在预测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准确性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8个月收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患者192例,搜集入住ICU后第一个24h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检查资料,作为计算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的指标,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预测病死率.结果 192例危重症患者中有38例死亡,病死率19.8%.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的预测病死率分别为37.1 %±26.9%、34.7%±28.3%均大于患者的实际病死率(P 〈0.05).两者的敏感性均大于90%.APACHEⅡ评分0~10、11~20;SAPSⅡ评分0~20三个评分段,均没有病人实际死亡,特异性为0;两者特异性随着评分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对低评分阶段和总的预测病死率偏高,对高评分阶段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血乳酸增高的危重病患者的乳酸水平变化情况与7d、28d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ICU内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的患者共133例,比较7d、28d的病死率。按7d、28d存活或死亡情况分组观察一般资料、乳酸指标(/kICU乳酸高值,8h、24h乳酸清除率)、住ICU天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别按入院乳酸高值分组、按8h、24h乳酸清除率分组、按高乳酸时间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7d和28d病死率。结果:住ICU乳酸升高患者28d病死率较7d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7d、28d死亡组患者乳酸值、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0.01),乳酸8。h清除率、24h清除率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1)。严重乳酸酸中毒组7d病死率、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高乳酸血症组(P〈O.01、0.05),28d病死率无明显差异;而高乳酸血症组与乳酸酸中毒组之间观察值均无明显差异。各高清除率组与低清除率组比较,7d、28d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O.01),各中、低清除率组之间比较仅24h低清除率组28d病死率较中清除率组明显升高(P〈O.01),其余各观察值均无明显差异。高乳酸时间〉8hell、〉24h组7d、28d病死率均较〈8h组明显升高(P〈O.01),且28d病死率较7d病死率组明显升高(P〈O.05)。结论:ICU病房内血乳酸水平增高的危重病患者28d的总体病死率比7d病死率明显增加。人院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高乳酸时间均是评估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而且随着高乳酸时间的延长,28d病死率比7d病死率明显增高,在8h内将血乳酸降至正常范围内可能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脓毒症患者抢救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脓毒症患者196例,分别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两种评分对患者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的预测率,采用Spearman进行两种评分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194,P=0.00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的死亡率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39(95%CI:0.517~0.747,P=0.036),APACHE Ⅱ评分对患者的死亡率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95%CI:0.749~0.906,P=0.001),两者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与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均呈正相关(P0.001),两者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用于急性脓毒症患者抢救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好,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患者的死亡率及ICU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效能进行验证。方法 421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分为生存组281例和死亡组(住院死亡)140例,收集入住ICU 24h内相关指标,计算APACHEⅡ评分及其预测的住院病死率;应用ROC曲线评估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的辨别力,采用Hosmer-Lemeshow(HL)goodness-of-fit检验评估APACHEⅡ评分的校准力,采用标准化死亡比值(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检验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的准确性,采用Brier评分(Brier score,BS)评估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的综合能力。结果生存组APACHEⅡ评分[17.0(12.0,24.0)分]低于死亡组[26.5(22.0,31.0)分],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7.7(0.5,47.4)%]低于死亡组[71.1(26.1,90.4)%],ICU住院时间[7(4,11)d]较死亡组[11(5,19)d]短,住院时间[27(14,51)d]较死亡组[15(6,34)d]长(P0.05);生存组患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NYHA心功能Ⅲ~Ⅳ级)、痴呆、肿瘤比例(14.9%、14.2%、10.7%)低于死亡组(28.6%、23.6%、19.3%)(P0.05);APACHEⅡ评分24分确定为最佳截断值,预测住院病死率的AUC为0.77(95%CI:0.72~0.81,P0.05),HL检验显示校准不良(χ~2=16.690,P=0.034),预测老年重症患者群体住院病死率的准确性良好(SMR=0.90),模型综合能力一般(BS=0.20)。结论 APACHEⅡ评分在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住院病死率上有良好的辨别力和总体预测准确性,但校准不良,应专科化模型改善校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浓度能否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以及D-二聚体浓度对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766例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的血中D-二聚体浓度(固相免疫层析法),并记录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临床生理指标.以28 d为终点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系统Ⅱ(SAPSⅡ)评分;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766例脓毒症患者28 d内共有233例死亡,死亡组血中D-二聚体浓度(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1220.0(789.0,1835.0)比323.0(158.0,642.0),P<0.01].D-二聚体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1=0.643,r2=0.632,均P<0.01).D-二聚体水平预测28 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95%可信区间(95%CI)为0.855~0.904,P<0.001,预测28 d病死率的最佳界值为663.5 μg/L.血中D-二聚体>663.5μg/L、APACHEⅡ评分>19.5分和SAPSⅡ评分>39.5分是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值)分别为17.5、15.7、19.6,均P<0.001].D-二聚体< 250.0、250.0~663.5、>663.5 μg/L 3组间28 d病死率(1.4%、12.3%、64.2%)、APACHEⅡ评分[分:11(9,13)、13(11,16)、19(15,22)]、SAPSⅡ评分[分:24(18,29)、31(24,36)、40(33,4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D-二聚体水平是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指标.其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十分相近;检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脓毒症患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APACHEⅡ、SAPSⅡ和ATN-ISI 3种评分系统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APACHEⅡ、SAPSⅡ、ATN-ISI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死率进行预测,并比较3种评分方法的分辨度,评价其预测效力。结果:166例患者中死亡49例(29.52%),存活117例(70.48%)。死亡组APACHEⅡ、SAPSⅡ和ATN-ISI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APACHEⅡ对患者死亡危险度预测明显高于SAPSⅡ(P<0.01);不同分数段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APACHEⅡ、SAPSⅡ预计死亡危险度分别为39.38%,32.37%,均高于实际病死率(29.52%),SAPSⅡ预计值更接近实际病死率。APACHEⅡ、SAPSⅡ和ANT-ISI的AUC分别为0.721±0.042、0.852±0.034和0.885±0.026,3种评分方法的分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SAPSⅡ和ATN-ISI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死率均有较好的预测,3种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CIRP、血乳酸(Lac)、血清肌酐(s Cr)、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R)及降钙素原(PCT)。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CIRP与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估各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28 d后,25例(23.4%)患者死亡(死亡组),82例(76.6%)患者存活(存活组)。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IRP、血Lac、s Cr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性休克患者CIRP与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7,P=0.005;r=0.249,P=0.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138,95%CI(1.066,1.214)]、SOFA评分[OR=1.326,95%CI(1.174,1.478)]、CIRP[OR=1.322,95%CI(1.141,1.502)]及PCT[OR=1.055,95%CI(1.003,1.108)]为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CIRP、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T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5[95%CI(0.823,0.969)]、0.834[95%CI(0.726,0.913)]、0.798[95%CI(0.684,0.885)]、0.685[95%CI(0.562,0.792)]。CIRP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AUC大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T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AUC(Z=2.134,P=0.041;Z=2.348,P=0.026;Z=3.64,P <0.001)。CIRP的最佳临界值为2.6μg/L时,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73.7%。结论血清CIRP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为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和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系统Ⅱ(SAPSⅡ)及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系统(LODS)3种评分系统对危重病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应用3种评分系统计算出病死概率并与实际病死率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及分类表,判定3种评分系统的拟合优度;而各评分系统对分层精确度的预测则用校准曲线及Lemeshow—Hosmer妒统计来评估。结果APACHEⅡ评分系统的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基本相符,而其他两种评分系统的预测病死率偏低。APACHEⅡ、SAPSⅡ及LODS各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904和0.875;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58~0.904,0.884~0.924和0.851~0.898;而在诊断界点为50%时,APACHEⅡ、SAPSⅡ及LODS各评分系统的整体正确分类率分别为81.60%、82.Og%和79.26%。APACHEⅡ(X^2=9.69)及SAPSⅡ(X^2=13.50)评分系统对分层精确度的预测较好,LODS评分系统则较差(X^2=87.22)。结论3种评分系统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鉴别能力均较好且接近一致,APACHEⅡ及SAPSⅡ评分系统的分层预测精确度明显好于LOD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300例,应用APACHEⅡ、SAPS2、MPMⅡ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管理方法"作为校标,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这3种评分系统对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效果。[结果]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 01);SAPS2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 698)略高于APACHEⅡ(AUC=0. 639)、MPMⅡ(AUC=0. 651);3种评分系统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高于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P0. 001),而MPMⅡ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 735)优于APACHEⅡ(AUC=0. 695)、SAPS2(AUC=0. 695)。[结论]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相关,应用SAPS2、MPMⅡ区分ICU病人护理分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ICU患者血离子钙(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京市浦口医院2011-01—2011-12入住ICU临床资料完整的55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ICU后抽取动脉血测定iCa,行APACHEⅡ评分,分析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根据APACHEⅡ分值分为A组(≥20分)和B组(〈20分)。根据治疗结果,出院病人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A组iCa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1);A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1)。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分值(P〈0.05)及LAC水平(P〈0.05)。死亡组患者的iCa明显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①ICU患者中低钙血症发生率高。②动脉血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 score,MEDS)对于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并将其对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613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患者的证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ED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Ⅱ)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随访28 d转归。根据患者MEDS评分分值将死亡风险分级:极低危险组(0 ~4分)、低度危险组(5~7分)、中度危险组(8~12分)、高度危险组(13 ~ 15分)、极高危险组(大于15分),各组间实际病死率采用X2检验比较。再对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预测死亡的独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MEDS与APACHEⅡ,SAPSⅡ和MEW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失访10例,完整记录603例。MEDS评分患者各组实际病死率分别为0%,7.7%,18.5%,46.7%,63%,各组间实际病死率有显著区别。生存组(440例)与死亡组(163例)之间年龄和四种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DS,APACHEⅡ,SAPSⅡ、MEWS评分均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因素,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767,0.743,0.741和0.636。结论 MEDS评分可以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进行分级,在患者28 d病死率方面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适用于急诊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测定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探讨肌钙蛋白Ⅰ用于脓毒症患者病情和疗效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和第7天的肌钙蛋白Ⅰ浓度.分析不同时点与相同时点的APACHE Ⅱ评分、J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时间点肌钙蛋白Ⅰ升高组(cTnI〉0.1ng/m1)和正常组(cTnⅠ〈0.1ng/ml)的I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结果66例脓毒症患者中有47例患者肌钙蛋白Ⅰ升高,升高率达到71.21%。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天的肌钙蛋白Ⅰ的浓度与对应的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0.37、0.34,P均〈0.05),与ICU病死率成正相关(r分别=0.34、0.36,P均〈0.05),与28d生存率呈负相关(r分别=-0.39、-0.42,P均〈0.05);入院后第7天患者肌钙蛋白Ⅰ的浓度虽与同时点APACHE Ⅱ评分没有相关性(1=-0.21,P〉0.05),但是与I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具有相关性(r分别=0.37、-0.42,P均〈0.05)。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和入院后第7天,肌钙蛋白Ⅰ升高组的ICU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2.21、-3.06、-3.35,P均〈0.05);而28d生存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2.40、-3.13、-3.78,P均〈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的914定可以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进行病情判断,并且对疾病的顸后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急诊抢救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0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621例SIRS患者,分别进行APACHEⅡ、SAPSⅡ和MEDS评分,记录28 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评分系统分值与预后的关系,确定SIR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各独立预测因素的预后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621例患者28 d死亡222例.死亡组患者年龄及3种评分系统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年龄:73岁比70岁,APACHEⅡ评分:18分比14分,SAPSⅡ评分:36分比24分,MEDS评分:14分比7分,P<0.05或P<0.01).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有APACHEⅡ、SAPSⅡ、MED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5、0.774、0.965.与APACHEⅡ评分比较,MEDS评分的预后能力更佳(Z=35.435,P<0.01).结论 对于急诊抢救室SIRS患者,MEDS具有较好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求SAPS 3-PIRO评分方法对急诊ICU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价的适用性.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ICU救治的677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8岁,在急诊ICU存活时间≥24 h,符合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推荐的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脏器损伤标准,亦参照该会议制定的标准,不符合上述入选标准的予以排除.在入选时间段内重复在ICU治疗的患者取第一次入院的数据.收集所有入选病例的姓名、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第1天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气、生化、凝血四项、尿量.根据24 h内最差的数据进行APACHEⅡ、SOFA、SAPSⅢ、SAPS-3PIRO、MEDS评分.以患者28 d转归情况为终点,记录存活和死亡例数.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生存组与死亡组间,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按患者死亡或生存,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评分系统,对预后的判定能力并确定预后的界值,ROC曲线下面积(AUG)比较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PACHEⅡ、SOFA、SAPSⅢ、SAPS 3-PIRO和MEDS评分,是入选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SAPS 3-PIRO、APACHEⅡ、SOFA、SAPSⅢ和MEDS评分的ROC曲线及AUC比较:SAPS 3-PIRO评分与APACHEⅡ、SOFA和SAPSⅢ评分,预测预后的能力相当,MEDS评分预测预后的能力优于SAPS 3-PIRO、APACHEⅡ、SOFA和SAPSⅢ评分.结论 (1) MEDS评分预测预后的能力优于SAPS 3-PIRO、APACHEⅡ、SOFA和SAPSⅢ评分,MEDS具有良好的预测28 d死亡的能力,MEDS≥11分是此类患者病死率增加的标志.(2) SAPS 3-PIRO与APACHEⅡ、SOFA和SAPSⅢ评分预测能力相当,也可用于对急诊ICU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氧合指数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3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随访结果将其分为死亡组(45例)和存活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氧合指数、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部超声血管外肺水(EVLW)半定量评分和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量化评分(MCS)。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分析MCS、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与重症肺炎患者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CPIS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最后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S、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和氧合指数对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价值。 结果死亡组患者MCS、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APACHEⅡ评分、CPIS均显著高于存活组,而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t = 8.930、8.529、6.165、6.004、8.533,P均< 0.001)。MCS与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APACHEⅡ评分、CPIS均呈正相关(r = 0.616、0.455、0.422,P均< 0.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 = -0.634,P < 0.001)。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与APACHEⅡ评分、CPIS均呈正相关(r = 0.416、0.350,P均< 0.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 = -0.561,P < 0.001)。MCS[比值比(OR)= 1.298,95%置信区间(CI)(1.004,1.680),P = 0.047]、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OR = 1.272,95%CI(1.008,1.603),P = 0.042]、氧合指数[OR = 0.973,95% CI(0.948,1.000),P = 0.049]、APACHE Ⅱ评分[OR = 1.178,95% CI(1.004,1.381),P = 0.044]、CPIS[OR = 1.570,95% CI(1.015,2.428),P = 0.043]均是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CS[曲线下面积(AUC)= 0.885,95%CI(0.817,0.953)]、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AUC = 0.854,95%CI(0.781,0.928)]、氧合指数[AUC = 0.867,95%CI(0.800,0.935)]、APACHEⅡ评分[AUC = 0.802,95% CI(0.717,0.887)]、CPIS[AUC = 0.792,95% CI(0.707,0.878)]、MCS +氧合指数[AUC = 0.915,95%CI(0.862,0.969)]、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氧合指数[AUC = 0.916,95%CI(0.863,0.968)]及MCS +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氧合指数[AUC = 0.932,95% CI(0.884,0.980)]均对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具有预测价值(P均<0.001)。且三者联合的AUC显著高于MCS(Z = 2.620,P = 0.009)、肺部超声EVLW半定量评分(Z = 2.796,P = 0.005)、氧合指数(Z = 2.056,P = 0.040)。 结论重症超声联合氧合指数监测在重症肺炎的预后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伟力  田丽  王瑛 《临床荟萃》2015,30(3):253-256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 Ⅱ, 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生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ocre Ⅱ,SAPSⅡ)评分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入选的150例老年危重患者4种评分情况,统计患者治疗后28天病死率,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间各评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4种评分间的相关性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4种评分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间均互呈正相关关系。通过 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评估能力。APACHEⅡ评分的评估准确性优于SAPSⅡ、REMS评分、MEWS评分。SAPSⅡ评分评估准确性同样优于 REMS评分和 MEWS评分。REMS评分和MEWS评分评估准确性相当。结论 4种评分系统对急诊老年患者预后均具有评估意义。急诊早期 MEWS评分、REMS评分与 ICU病房 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间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致性。急诊早期可行 MEWS评分、REM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对可能预后不良患者早期 ICU病房进行分诊,进一步根据不同情况行 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动态观察、综合评估,同时各评分系统间相互结合与补充,适时采取临床相关干预措施,调整诊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简化MISSED评分(sMISSED评分)在急诊科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创伤部2016-08—2018-06期间收治的11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后28 d患者生存状态为观察终点,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MISSED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sMISSED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是0.712(95%CI:0.608~0.816),0.788(95%CI:0.698~0.879),0.748(95%CI:0.651~0.845),sMISSED评分2~3组病死率明显高于0~1分45.3%(29/64) vs 19.6%(9/46),χ~2=7.847,P=0.005。两组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sMISSED评分简单实用,在急诊科对评估脓毒症休克预后及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内科ICU的SLE患者的临床数据,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患病年限、主要器官受累情况、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及转归、入住ICU的直接原因、ICU住院期间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有创机械通气、血液透析、血管活性药物)以及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以女性为主(68.85%),APACHEⅡ评分(18.93±7.62)分。感染和急性心力衰竭是转入ICU最常见的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20分、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脓毒症与预后相关(OR=23.326,95%CI:2.307~235.896,P=0.008;OR=26.218,95%CI:1.641~418.897,P=0.021;OR=17.194,95%CI:1.332~221.945,P=0.029)。 结论ICU的SLE患者预后较差,APACHEⅡ评分≥20分、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脓毒症是其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