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中医体质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对科室患者的中医知晓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解析、对策制定与实施、效果确认,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医体质知晓率由原来的32.50%提高到90.00%,明显升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宣教,提高了住院患者的中医体质知晓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骨科骨折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骨科骨折患者护理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骨折患者护理落实率及基础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骨科骨折患者护理服务中,有利于患者基础护理的落实和基础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科室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神经内科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科室2017年8~9月的住院患者282例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选取科室2017年10~11月的住院患者294例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实施前采取常规方法对口服药进行护理管理,实施后采取品管圈活动进行用药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患者住院的护理满意度和医生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合理使用品管圈管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神经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低的原因,并对此进行整改;比较2014年6~12月(品管圈实施前)与2015年1~6月(品管圈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全体圈员参与活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0.6%提高至活动后的94.3%。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入院病人接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妇产科"甜馨圈"组织,运用科学管理工具、针对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出的不满意因子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措施并组织实施后进行同样满意度调查,将前后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品圈会,病人对接待满意度由93.42%提升至97.88%,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品圈活动的开展可促进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改进,提倡科学,规范服务,有效地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病区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加护士自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品管圈活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精神科男病房护理工作性质和特点,科室护理管理者自行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标准与相关内容,通过实施前后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状况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的对比,进一步的了解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实施前后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状况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的对比,发现实施激励机制后住院患者康复活动及健康教育开展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及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结论: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不仅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样也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值得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身科住院患者服药到口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服药到口率为活动主题,对科室住院患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患者不能服药到口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服药到口完成率由改善实施前的37.77%提升至79.46%,目标达标率为108.57%。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心身科住院患者服药到口率,降低服药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QCC)管理,探讨其对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对宁波市第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品管圈管理,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结果:在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不合格率及物品送达各科室所用时间方面,实施QCC后较实施QCC前均明显降低(P0.05);在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方面,与实施QCC前相比,实施QCC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管理能够使工作质量及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件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5年3~8月,按照品管圈理论,共十个大步骤来开展研究,研究开展的阶段为准备计划,开始实施,对问题进行确认,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置。找出引起住院药房工作差错,主要包括品项及数量上的差错的真正原因,同时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规划解决方案,最后将方案进行实施,对最终问题解决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经过品管圈管理后,药房药品调配差错降低到了8.2件/月,目标达标率为103.63%,进步率为83.92%。结论:使用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件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运用品管圈管理前后,消化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的变化情况,为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消化科住院患者发放健康宣教知晓率相关方面的调查问卷,创建科室范围内的品管圈小组,开展以提高消化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目的的主题活动,对消化科科室现有状况进行调查,剖析导致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低下的具体原因,制定整改目标,确定需要采取的提高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的具体措施,最后通过统计健康宣教知晓率的变化情况,审核及评价整顿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健康宣教知晓率由活动前的69%增长到活动后的96%,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结论:采用品管圈管理,可提升消化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不仅使患者熟知更多的医学常识,了解更多的住院具体流程,对自身疾病更加明晰,提高了自身的健康度,同时也增强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工作自信心及凝聚力,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减少小儿外科静脉输液外渗的应用,探讨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433例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存在的缺陷数及缺陷率,比较护理质量考核平均分值、住院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讨论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性。结果:应用品管圈后存在缺陷率较前降低,护理质量考核结果、住院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将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风险,有利于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实施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开展实施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开展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病人在门诊药房取药的差错率.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药房,分析引起病人取药差错的主要原因,拟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确认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后,病人每日取药差错率明显降低,由活动前的12.9%下降到活动后的5.4%,改善幅度达58.1%;药师在品管手法,集体荣誉感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病人在门诊药房取药的差错次数,缩短了病人等候取药的时间,提高了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强药房管理与合理用药对提高药房管理水平的价值。方法:为提升管理质量,医院药房于2019年5月起,实施强化管理模式,随机抽取2018年3~11月(实施前)收治280例患者及280份处方和2019年5~12月(实施后)收治共280例患者及280份处方,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实施前后临床用药合理性及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就诊患者对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药房管理与合理用药,能有效改善临床不合理用药频发现状,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药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药房管理,根据时期进行分组,统计2015年全年药房管理成效与2014年全年成效进行比较,品管圈应用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及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实施前后的药房调剂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小组预期目标为将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0.8%以内,实际将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了0.46%,圆满完成目标;2014年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为4.1%,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调剂差错事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肛肠科患者术后宣教内容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肛肠科"品管圈"小组,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术后宣教内容知晓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对术后宣教内容的知晓率从77%上升至87%,经统计分析,活动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地提高住院患者对术后宣教内容的知晓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病区护士品管手法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增加护士自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因此,在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推广和应用品管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改进方法在无呕吐病房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由鄞州人民医院肿瘤放化疗中心的品管圈对无呕吐病房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活动的目标、无呕吐病房的评估标准、护理操作流程,实施对策,并评估实施品管圈前后无呕吐病房中化疗患者对无呕吐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护士对无呕吐病房患者临床评估教育能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满意度优于活动前,护士临床评估教育能力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化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的临床评估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率,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化应对方案。结果: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数由改善措施实施前的966件,降低至改善措施实施后的437件,改善率达到54.76%,达标率为103.80%。通过比较发现实施品管圈后差错率显著降低。结论:在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中实施品管圈,可明显提高发药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