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采用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0例21髋,均为女性.年龄36 ~58岁,中位数42岁.单侧19例19髋,双侧1例2髋.Trendelenburg征均为阳性.术前均行双侧髋关节正侧位X线及CT检查,确诊为Crow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均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术前Harris评分25~60分,中位数45分.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肢体短缩纠正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年,中位数4年.3例3髋术中发生骨折,其中2例2髋股骨小转子轻微骨折,行钢丝环扎固定后股骨假体稳定,骨折愈合良好;1例1髋股骨大转子不全骨折,行钢丝“8”字固定后股骨假体稳定,骨折愈合良好.l例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1例出现股神经刺激症状,均于术后1个月自行恢复正常.均无感染、髋关节再脱位、假体松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肢体短缩均得到满意纠正,基本达到肢体等长或短缩小于2 cm.患者无跛行或仅有轻度跛行.术后Harris评分79 ~96分,中位数85分.髋臼杯外展36°~60°,中位数41°.重建的髋关节旋转中心向内移位0~5 mm,中位数3 mm;向上移位0~5 mm,中位数2 mm.结论:采用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能基本恢复肢体长度,纠正肢体短缩,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臼结构性植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治疗成人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9年5月,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结构性植骨结合非骨水泥臼杯进行髋臼侧重建治疗的39例(44髋)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6髋),女...  相似文献   

3.
肖锐 《江西中医药》2007,38(4):55-56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65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5例同时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结果:Salter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4.4%.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精确测量和评估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5例(28髋)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25~53岁,中位数30岁。左侧发病者10例,右侧发病者12例,双侧发病者3例。病程3~250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按照Crowe分型,Ⅰ型7例7髋、Ⅱ型10例12髋、Ⅲ型5例6髋、Ⅳ型3例3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借助X线片和CT片进行股骨前倾角、股骨髓腔形态、髋臼骨量及截骨量的精确测量和评估,指导术中选择和植入假体,以及确定截骨量。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例患者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截骨长度(1.7±0.7)cm。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125个月,中位数76个月。未发生感染,假体脱位、松动、下沉,及假体周围骨溶解等并发症。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6.56±0.58)分降低至(1.02±0.46)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49.91±7.23)分增加至(0.12±6.11)分。结论:对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成人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术前借助X线片和CT片进行股骨前倾角、股骨髓腔形态、髋臼骨量及截骨量的精确测量和评估,指导术中选择和植入合适的假体以及确定截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髋关节疼痛症状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晚期骨关节炎出现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手术难度较大。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为20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施行了螺旋臼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块重建髋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股骨头骨块结构性重建髋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3例(27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其中男7例,女16例;左髋19例,右髋8例;年龄37~64岁(平均53.2岁)。CroweⅠ型3髋,CroweⅡ型8髋,CroweⅢ型11髋,CroweⅣ型5髋。髋臼均采用股骨头骨块结构性植骨重建,采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术前术后功能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评分,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0.1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评分由术前(8.9±1.3)分升高到(16.3±1.9)分。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无假体松动和翻修病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采用自体股骨头骨块结构性重建髋臼的方法中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agner SL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Wagner SL柄治疗11例髋关节术后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骨折部位疼痛情况和肢体长度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为2.5~4.3 h,平均3.6 h;术中出血400~2 600m L,平均1 250 m L;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双下肢术后长短在0.5~1.7 cm,平均1.1 cm。住院时间17~31 d,平均23d。负重行走时骨折部位疼痛情况VAS评分平均0.69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8.9分,术后6个月平均79.8分。结论Wagner SL柄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型固定,观察组给予生物型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生物型固定术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该文通过专业的治疗对比研究,对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探究。方法该次研究选择了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到该院入院治疗的8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与手术治疗。其中,对于观察组患者,应用骨水泥进行髋关节置换。对于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水泥进行髋关节置换,其他手术步骤及内容与观察组患者相同。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低于观察组88.6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的满意为76.1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2.95%,且此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骨水泥对髋关节进行置换的方法,比利用普通水泥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方法,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率,促进术后恢复,减轻病人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胜春  陈红卫  赵钢生 《中医正骨》2010,22(9):32-33,35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不稳定型骨折,治疗较困难。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固定不牢、早期负重易致骨结构破坏、髋内翻畸形愈合、卧床时间较长等缺点。人工髋关节置换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临床报道已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笔者采用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邹晖  黄勇军  邹大志 《中医药导报》2006,12(7):57-58,69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TAH)在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2例成人高位DDH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2例经9~30个月的随访,术后患髋疼痛缓解,行走时稳定性明显增强,活动度和步态接近正常,用Harris评分平均90分,1例股神经损伤,3例因术后患肢短缩大于2 cm而有跛行。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安装简单,翻修容易,运用于成人高位DDH的治疗,能有效解决患髋疼痛和行走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术后护理与康复方法。方法:应用整体护理与康复训练护理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结果:76例获6~36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48例,良14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81.6%。结论: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术后应用整体护理与康复训练护理,通过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可恢复到伤前的生活状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D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60例DDH患儿的病例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31例对照组患儿行单纯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治疗效果欠佳的2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治疗。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测量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骨性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和股骨颈前倾角(FNA),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以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测评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手术后6个月复查时根据步态分析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步长、步宽、步速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8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手术后,AI水平低于对照组,CE和F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手术后,Harris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6个月后复查时,步长和步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0%和16.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行单纯Salter骨盆截骨术与联合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髋关节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越早,疗效越好。部分儿童经手法复位、佩戴支具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效果不佳,需行手术治疗。我们自2002年12月至2007年10月对66例83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髋臼周围截骨联合髋臼周围松解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Pemberton于1955年就描述此种手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髋骨截骨后将髋臼端撬起向下改变髋臼顶的倾斜度,使髋臼充分包容股骨头,达到髋关节变为正常形态。我院自1992年10月至2005年为268例因髋臼发育不良导致髋关节脱位患儿施行了Pemberton手术,远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外上方和前方缺损,髋臼变浅,髋关节中心外移,致使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与覆盖不足是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的手术有颇多。Dega截骨是在髋臼上缘截断髂骨内外板,通过“Y”形软骨上方的髂骨不全骨折作为铰链来纠正髋臼前方缺损并加深髋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支架辅助下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DDH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支架辅助下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5例(DAA组),采用传统后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5例(传统后侧入路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9~77岁,中位数58岁。CroweⅠ型27例,CroweⅡ型23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2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A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均短于传统后侧入路组[(8. 54±1. 41) cm,(13. 24±2. 45) cm,t=-8. 298,P=0. 000;(7. 31±1. 22) d,(14. 83±3. 42) d,t=-10. 364,P=0. 000;(12. 14±3. 52) h,(25. 43±5. 77) h,t=-9. 832,P=0. 000],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小于传统后侧入路组[(242. 17±32. 64) m L,(361. 38±53. 28) m L,t=-9. 542,P=0. 000;(80. 43±5. 87) m L,(102. 52±8. 50) m L,t=-10. 699,P=0. 000];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 30±4. 45) min,(68. 41±5. 65) min,t=0. 623,P=0. 54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4. 164,P=0. 007); 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9. 327,P=0. 048);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1. 356,P=0. 000); 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随时间均呈升高趋势,但2组的升高趋势不完全一致[(41. 41±2. 43)分,(70. 59±2. 60)分,(78. 23±3. 37)分,(87. 16±4. 18)分,(92. 52±4. 76)分,(93. 14±3. 86)分,(93. 21±4. 71)分,F=17. 631,P=0. 000;(40. 73±2. 96)分,(62. 87±4. 28)分,(71. 59±2. 20)分,(82. 87±6. 33)分,(91. 04±3. 42)分,(92. 47±4. 64)分,(93. 17±3. 69)分,F=28. 382,P=0. 000];术前和术后6个月、1年、2年,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 888,P=0. 379; t=1. 263,P=0. 213; t=0. 555,P=0. 581; t=0. 033,P=0. 973);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DAA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后侧入路组(t=7. 708,P=0. 000; t=8. 249,P=0. 000; t=2. 828,P=0. 007)。2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后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采用支架辅助下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创少小,住院时间短,能使患者尽早下床锻炼,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可作为临床治疗DDH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但二者在手术时间和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措施可显著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对股骨下段骨肉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探索。详细介绍了股骨下段骨肉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前化疗配合中药调理、手术适应症和方法、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围手术期康复训练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