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痤疮瘢痕患者37例,应用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采用GoodmanBaron痤疮瘢痕分级系统和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43%(16/37)的患者GoodmanBaron痤疮瘢痕分级有改善,2%(1/37)的患者分级改善2级,41%(15/37)的患者分级改善1级。治疗后,92%(34/37)的患者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有改善,改善分数最高为13分,最低为0分,平均改善分数为3.24分。治疗中均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是治疗痤疮瘢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应用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后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1例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46例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对比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有效改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及柔软度,治疗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是痤疮愈合后常见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多困扰。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化学剥脱、外科切除、磨削、组织填充等,但这些方法疗效不甚理想,常常伴有术后感染、瘢痕加重及色素变化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点阵激光是以局灶性光热作用原理作为理论指导的一种新型激光治疗模式,可分为剥脱性点阵激光和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在痤疮瘢痕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9年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痤疮瘢痕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给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2次,每次间隔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照相取样,记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医生通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照片,治疗后的积分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P 0.05),治疗有效率(98.21%)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85.71%),P 0.05;治疗后均未出现感染、明显色素沉着、肿胀等严重并发症情况;治疗后痤疮瘢痕患者自评满意度(92.00%)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80.00%),P 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痤疮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点阵CO2激光常应用于萎缩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激光设备种类较多,一般较高能量较低密度设置能更有效治疗痤疮瘢痕,单次治疗有显著疗效,多次治疗可以有更好的改善,治疗间隔大多为1~2个月,也可延长至3~6个月。组织病理提示治疗后3周表皮完全再生,真皮胶原重建,热休克蛋白长期表达;激光在皮肤上穿透的深度是预估疗效的重要因素,穿透的深度因不同的设备及治疗参数等有差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红斑、水肿、脱屑和结痂,2周内恢复;疼痛指数高的患者常见于应用相对高的能量参数;炎症后色素沉着(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PIH)大部分在6周内消失,只有少数持续超过6个月,深肤色的患者PIH风险增加,高密度参数是PIH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应用在治疗痤疮瘢痕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痤疮瘢痕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进行点阵射频治疗)与实验组(41例,进行高能量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治疗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2.54±0.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97±0.78)分,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 <0.05。结论对痤疮瘢痕患者应用点阵激光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增强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痤疮是常见病之一,多数人曾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少数患者可遗留痤疮瘢痕,目前尽管有很多方法,包括手术、激光和化学剥脱等可治疗痤疮瘢痕,但其治疗仍是棘手难题.近年来点阵激光的开展给痤疮瘢痕治疗带来一定的突破.从痤疮瘢痕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和各种激光器(包括剥脱性激光、非剥脱性激光和点阵激光)在痤疮瘢痕的临床应用、优缺点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痤疮萎缩性瘢痕采用局灶点阵激光技术(FFLT)治疗的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左侧面部为对照面,给予大面积平扫技术治疗,以患者右侧面部为观察面,给予局灶点阵激光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前,患者对照面和观察面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和皮肤纹理值比较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3个月,评分均有降低,观察面低于对照面,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后均出现疼痛、水肿等不良反应,观察面的疼痛、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面,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红斑和结痂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痤疮萎缩性瘢痕实施FFLT技术治疗,创面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2 940 nm铒点阵激光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7年在我所分别采用铒点阵激光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各50例,评价其术后红肿时间、脱痂时间、治疗2次3个月后瘢痕改善情况、患者对治疗的主观评分等。结果:铒点阵激光组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组治疗后红肿时间分别为(3.85±0.36)天和(3.75±0.42)天,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脱痂时间分别为(7.76±2.21)天和(5.25±1.87)天,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瘢痕严重程度评分均下降,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组平均下降(25.34±5.06)分,改善度达(40.09±8.01)%;而铒点阵激光组平均下降(19.42±4.75)分,改善度达(29.39±7.93)%。结论:两者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均有效,安全性好。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组改善瘢痕更加明显,且脱痂时间短,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非剥脱1 565 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妊娠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简单随机化方法将30例妊娠纹受试者腹部左右侧妊娠纹分为治疗侧和对照侧,治疗侧接受3次1 565 nm非剥脱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治疗间隔4周;对照侧不予治疗。在基线、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随访并拍照,测定皮肤弹性和妊娠纹宽度;在末次治疗后第4周由被设盲医师根据临床照片和3D照片评估临床改善情况,对受试者行疗效满意度调查,并取3例受试者治疗侧和对照侧妊娠纹处皮肤行病理检查。末次治疗后4个月电话随访受试者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7例受试者完成整个试验。末次治疗后4周,医生判定25例(92.6%)治疗有效;21例(77.8%)受试者认为治疗有效。经过3次治疗,治疗侧妊娠纹最大宽度从4.852 mm降至3.296 mm(P < 0.001),皮肤弹性从0.803上升至0.878(P < 0.001)。组织学上,非治疗侧表皮明显萎缩,真皮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明显减少;治疗侧平均表皮厚度增加,表皮突延长,真皮变厚,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均有明显增加,并规则排列。治疗过程中的即刻不良反应包括红斑、水肿,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微结痂、瘙痒感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炎症后色素沉着在末次治疗后4个月随访时较末次治疗后4周好转。结论 非剥脱1 565 nm铒玻璃点阵激光可以显著改善妊娠纹的宽度和外观,提高治疗区域的皮肤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局灶点阵激光技术(FFLT)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20例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进行自身对照试验,随机选择患者一侧面部使用FFLT技术进行治疗,另一侧采用大面积平扫技术,1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面部两侧瘢痕进行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并采用VISIA皮肤分析仪拍照并评估皮肤纹理值;记录和评价不良反应;对患者两侧满意度评分进行评价;对患者两侧皮肤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及评价。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法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后3个月,FFLT侧ECCA评分(51.24 ± 17.61比34.46 ± 14.99,t = 7.886,P < 0.05)及平扫侧ECCA评分(50.96 ± 18.96比38.29 ± 14.86,t = 6.123,P < 0.05)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FFLT侧ECCA评分明显低于平扫侧(t = 4.462,P < 0.05)。治疗后3个月,FFLT侧治疗改善率(32.75%)也明显高于平扫侧(2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 = 0.016)。治疗后1 h,患者FFLT侧疼痛及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平扫侧(P < 0.05),而两侧红斑持续时间及结痂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两侧皮肤纹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 0.05),且治疗后FFLT侧皮肤纹理值显著低于平扫侧(P < 0.05)。治疗后第1天,FFLT侧瘢痕处及其非瘢痕处红斑指数均较平扫侧瘢痕处及其非瘢痕处低(P < 0.05);治疗后前3天,FFLT侧瘢痕处黑素指数及经表皮水分丢失均较平扫侧瘢痕处高,但FFLT侧非瘢痕处低于平扫侧非瘢痕处(P < 0.05);治疗后第1天至第1周,FFLT侧瘢痕处角质层含水量较平扫侧瘢痕处低,但FFLT非瘢痕处高于平扫侧非瘢痕处(P < 0.05);治疗后2周至3个月时,红斑指数、经表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在FFLT侧瘢痕及非瘢痕处与平扫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FFLT技术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同时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德国阿司克莱激光公司的铒点阵激光MCL30治疗痤疮瘢痕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对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波长2940 nm铒激光治疗仪,采用微剥脱模式(A组)、点阵模式(B组)及两种方法联合(C组)治疗痤疮瘢痕,治疗前后使用ECCA权重评分表进行评分,比较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3种方法治疗前后ECCA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2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C组与B组2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疗效确切,且微剥脱模式及联合点阵模式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评价及对比强脉冲光和595 nm染料激光治疗痤疮后红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左右面部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例患有痤疮后红斑的患者,每例患者的两侧面颊随机分配接受强脉冲光或595 nm染料激光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分别在每次治疗前以及最后1次治疗1个月后使用VISIA拍照,测量红斑值;通过四分红斑严重程度表评价治疗前后双侧面部红斑严重程度.每次治疗后均填写疼痛评分表、不良反应记录表,最后1次随访通过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强脉冲光侧平均红斑值治疗前472.25±86.02,治疗后357.15±82.71;595 nm染料激光侧治疗前476.40±74.25,治疗后360.05±64.83,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可以认为随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红斑值有所降低(F=197.666,P<0.001);强脉冲光侧治疗效果优于595 nm染料激光侧(F=1 173.909,P<0.001).强脉冲光侧治疗前后四分红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35,P< 0.001),595 nm染料激光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31.450,P<0.001).激光术后VAS视觉评分发现,595 nm染料激光治疗侧疼痛度低于强脉冲光,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5).评价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患者595 nm染料激光17例,强脉冲光1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696,P>0.05).强脉冲光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灼烧感、紧绷感、水疱、色素沉着,595 nm染料激光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紫癜反应,均在数小时至数天消失.结论 应用强脉冲光及595 nm染料激光治疗痤疮后红斑均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强脉冲光相较于595 nm染料激光疗效更优,但疼痛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寻找更佳的参数设置及治疗操作方法.方法:选取42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面部两侧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点阵CO2激光"局部加强模式+大面积平扫模式";对照组采用单纯"大面积平扫模式",治疗间隔时间为2个月,共治疗2次,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2个月予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  相似文献   

18.
1局灶性光热作用理论 皮肤年轻化治疗中很重要的机制被认为是真皮组织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出现新的胶原组织.对真皮的刺激可以是带有创伤性的气化型(ablative)治疗方法,也可以是没有明显创伤的所谓非气化型的(non—ablative)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优化强脉冲光(IPL)联合非剥脱点阵激光(NAFL)改善面部光老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半脸自身对照研究。2017年3 - 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集年龄35~55岁、具有面部光老化特征的男女受试者22例,受试者两侧面部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联合组和NAFL组,NAFL组仅接受1 565 nm铒玻璃点阵光纤激光治疗,联合组接受优化脉冲光技术治疗后,即刻接受1 565 nm铒玻璃点阵光纤激光治疗。每组均治疗3次,每次间隔1个月,治疗前、治疗后第60天(第2次治疗后1个月)及90天(第3次治疗后1个月)对面部治疗区域照相,并进行生理指标(包括皮肤黑素和红斑指数、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弹性和光泽度)测试及主观、客观临床评价。于每次治疗后由两名皮肤科医师对患者面部红斑、肿胀结痂、脱屑、色素沉着及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例患者因疼痛退出,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20例受试者完成治疗和随访。联合组黑素指数在第60天(152.9 ± 36.9)和90天(155.0 ± 38.1)时与治疗前(168.4 ± 41.3)相比显著下降(F = 5.321,P<0.05),在第60天时联合组与NAFL组(159.4 ± 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FL组在第60天及90天时黑素指数(156.7 ± 36.3)与基线(165.9 ± 3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斑指数治疗前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及NAFL组在第60天及90天时与治疗前相比,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升高(联合组:F = 21.795,P<0.001;NAFL组:F = 21.798,P<0.001),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均显著下降(联合组:F = 8.848,P = 0.001;NAFL组:F = 5.833,P<0.05);两组间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在第60天及90天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及NAFL组在第60天及90天时皮肤弹性(P值分别<0.05、0.001)和光泽度(均P<0.001)与基线相比均显著升高,联合组皮肤光泽度在第90天时优于NAFL组(P<0.05)。短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即刻疼痛和持续2 ~ 3 d的红斑、肿胀和轻微脱屑。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轻度色素沉着,持续2 ~ 3个月逐渐消退。结论 IPL术后即刻联合1 565 nm NAFL治疗3次对改善面部色斑、光泽度显著优于单独使用NAFL,不良反应一般短暂且轻微。  相似文献   

20.
<正>嵌甲是外科常见病,它主要由趾甲边缘甲体嵌入甲沟皮肤引起甲沟炎症,常见于足拇趾。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1,2)由于近半数病例最终复发,被认为是足部的顽症之一。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使用剥脱性点阵激光大功率、小间距治疗嵌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病例和方法我们选择外科和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嵌甲患者,无合并甲沟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