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艳娜 《光明中医》2010,25(6):1104-1104
<正>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类病症。在现代医学中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等。中医学认为水肿多因风邪袭表,疮毒内侵,外感水湿,饮食不节等引起  相似文献   

2.
<正> 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病变而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属中医水肿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五脏气虚为水肿之根源,六淫邪侵为水肿之外因,瘀血湿阻为水肿共同病机。“开鬼门、洁净府”为治肿大法。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参阅有关文献,对肾性水肿的分型治法总结如下。1 治肺法 肺为水之上源。风邪犯肺,通调失职,津液不布,水湿流溢肌肤,则为水肿。其特点:眼睑或头面浮肿。 (1)宣肺发汗利水。适用于风寒犯肺型水肿。症见始眼睑浮肿,继全身四肢浮肿,恶寒,无汗,发热,肢体酸疼,小便不利,苔薄白,脉浮紧。选方麻黄汤  相似文献   

3.
水肿是一种常见病症,可见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与肺、脾、肾三脏有关。临床有阳水、阴水之分。阳水,肿势急骤、面部浮肿明显,目胞如卧蚕状,并多见有外感表证。阴水,肿势缓慢,下肢浮肿明显,按之如泥,多为虚实夹杂。水肿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正确服药、卧床休息外,还要注意皮肤护理及饮食调养,以减少感染,加强利水,促进病人早愈。  相似文献   

4.
肾性水肿是指因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体内水钠潴留,水湿泛溢肌肤,造成的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疾病。其程度可轻可重。隐性水肿为无可见的水肿,仅有体重的增加;轻度水肿为清晨有轻度眼睑肿胀及组织松驰处(如阴部)轻肿,或久坐久立之后足背水肿,手指发胀;重度水肿则可全身明显水肿,甚至出现腹水,胸腔积液等。中医在临床上又将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虽然中西医结合对肾性水肿的治疗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合理的对肾性水肿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仅就重度水肿的临床护理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心源性水肿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发的机体水肿,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当心力衰竭时即出现水肿。水肿是指体内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严重者伴有胸水、腹水,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中医称水肿为"水气"或"浮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1水肿逐渐形成,首先表现为尿量减少,肢体沉重,体重增加,然后逐渐出现下肢及全身水肿。2水肿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水肿是由肺脾肾三脏对水液的宣化输布功能失调致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引起的头面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笔者临症治疗二例顽固性水肿,从瘀血和湿脚气论治。疗效满意。1全身性水肿案田某,女,57岁,农民。2007年10月06日初诊。患全身浮肿、疼痛不适10年余,经口服利水补气等多种中西药治疗,虽略有消退,第二天浮肿亦然,近一周出现头痛眩晕,全身疼痛,晨起尤甚。刻诊症见:面色略暗,周身浮肿,舌淡暗舌体胖大苔薄白,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水湿浸渍。治法:活血祛瘀,利水消肿。处方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例如心性、肾性、肝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等,人们都比较了解。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病因引起的水肿并不少见,但一般人对其所知不多,现介绍如下: 1.月经性水肿 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妇女月经来潮前的10~14天可出现水肿,多表现为下肢轻度浮肿,严重的可有颜面及手部浮肿。通常伴有排尿量减少,体重增加2千克以上及烦躁不安、易怒、失眠、头  相似文献   

8.
水肿是因人体脏腑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导致水液潴留,泛滥於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  相似文献   

9.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1],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祖国医学早在《内经》时代就有对其病因病机以及诊治方法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肾病性水肿是指因感外邪,或劳倦内伤,饮食失调,致使膀胱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从而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肾病性水肿与免疫,低蛋白血症,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回吸率有关,有时还与电介质、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有关。中医属“水肿”病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宋桂叶 《光明中医》2011,26(8):1679-1680
功能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的水肿范畴,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往往迁延难治长达数年。近年来,笔者以调养气血、宣肺行水、益气健脾、温肾助阳诸法治疗,屡见功效,现总结如下。1功能性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功能性水肿以水肿为主证,  相似文献   

12.
<正> 水肿,是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多由于外感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水道失调;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久病伤肾而使水液输布排泄失常,从而导致水湿潴留,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总之,本病的发生,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一、常见水肿病症:古代将本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但按其虚实辨证,不外阳水和阴水两大类:1.阳水:多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发病急骤,水肿自头面开始,继及四肢  相似文献   

13.
石凯峰  张宁 《新中医》2017,49(6):166-167
正水肿是以颜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类病症~([1])。《内经》将本病称为"水",且对其有较为详尽的论述。现代医学中的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等均与本病相关,尤其以肾脏疾病多见。《内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笔者通过分析其对水肿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与五脏关系的论述,为临床治疗水肿提供思路。1水肿相关描述水肿在《内经》内是其症状在之一,并不是病名,且有多  相似文献   

14.
正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为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1],是人体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的蓄积,多与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炎症性、内分泌等疾病相关,此外还有营养不良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2]。《景岳全书·肿胀》云:"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  相似文献   

15.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发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着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1]。水肿为临床常见症状,中医对水肿理论的探讨日渐丰富。刘龙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刘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在治疗水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从肾、脾两方面入手,标本兼治,以温补脾肾治其本,利水消肿治其标,多效若桴鼓。我们有幸师从刘教授,现将其治疗水肿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因肺脾肾对水液宣通输布功能失调所致。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外感风邪,感受水湿,皮肤毒疮,饮食劳倦内伤所致。肾性水肿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引发的水肿,属中医学"水气"病范畴。西医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系疾病。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对50例肾源性水肿患者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实施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  相似文献   

17.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高血压患者多有此症。而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类病症。笔者通过对眩晕(以高血压为主)和水肿(以水肿、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等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二者的相同病机与治法的归类对照,采取同治互促法,旨在通过风、痰、瘀、火、郁、湿、  相似文献   

18.
马周旺  张婷婷 《新中医》2015,47(5):328-329
<正>水肿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早在《内经》中就有精辟论述,《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现在仍不失为临床肾性水肿的指导治疗原则。1宣上通下,从肺论治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  相似文献   

19.
李庆升 《河北中医》1991,13(1):12-13
现代医学中的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全身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肾,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急性弥漫性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常以全身浮肿、尿少、腰痛、血尿、蛋白尿等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西医常以抗感染、利尿和激素治疗,尚不十分满意,尤其对慢性顽固性肾性水肿,  相似文献   

20.
肾眭水肿是肾原发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身性水肿,是肾疾病的重要体征。肾眭水肿起始时,眼睑、颜面水肿显著。往往是晨起先见眼睑或面部浮肿,随后才扩展到下肢等其它部位。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腰肾部位疼痛,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血压升高等症状。并且多见于儿童,男性多见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