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的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肌组织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黄芪甲苷处理后的心肌组织损伤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使心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增大、左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LVAW)显著变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而黄芪甲苷的低、高剂量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受损的心功能指标(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黄芪甲苷的低、可降低各心肌酶水平(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的大鼠心功能指标,降低升高的心肌酶。  相似文献   

2.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进行代谢过程中特有的生命现象,在细胞存活与死亡中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其存活也会导致细胞死亡,对于多种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产生重要的影响。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对于指导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方法意义重大,为寻找其干预措施开拓了特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多数学者将细胞的死亡形式分为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自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Autophagy)和细胞坏死(Necrosis)3种类型.自噬(Autophagy)是凋亡之外的第二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从酵母、果蝇到脊椎动物和人都可以找到参与自噬的同源基因.相对于主要降解短半衰期蛋白质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自噬参与降解绝大多数长半衰期蛋白质[1].在正常和轻微应激下,作为一种细胞保护机制,自噬能降解和回收细胞器组分,如长半衰期蛋白并选择性移除受损线粒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0只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20、40、8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左肺门45 min后松夹的方法制备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2h后,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测定肺组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通过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TUNEL 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40、80 mg/kg)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显著降低,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升高,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降低,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和肺细胞病变显著减轻,肺细胞凋亡状况明显改善,肺细胞凋亡指数降低,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甲苷具有抑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能够改善肺组织和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下调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抑制肺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自噬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受损或功能障碍的蛋白质聚集体或细胞器降解的过程。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因素诱导细胞的自噬活动,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可能起“双刃剑”的作用,适度自噬可促进细胞存活;而不适当的激活自噬可能会加速细胞死亡。Beclin 1介导的自噬/凋亡互反馈信号通路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介导的自噬与mTOR的互反馈信号通路,是两条经典的自噬激活信号途径,也可能是调控自噬“双刃剑”转向促进细胞存活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将重点综述上述两条信号通路对自噬的交互式调控作用。速发挥作用。因此,Z盘部位实质上成为心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中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I/R组和盐酸氢吗啡酮预先给药(H)组,每组36只,建立大鼠I/R模型,于再灌注120 min,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2,3,5-氧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确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TLR)-4、Bcl-2、Bax和酶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L-6、IL-10和MDA的浓度均明显升高,SOD浓度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升高,TLR-4、Bax和酶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H组IL-6和MDA浓度均明显降低,IL-10和SOD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TLR-4、Bax和酶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可通过对炎性因子IL-6、IL-10、MDA和SOD,心肌梗死面积,TLR-4信号及凋亡相关的Bcl-2、Bax和酶切caspase3表达的调节对I/R大鼠心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8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再通18例,未通13例。再通组其溶栓治疗后4、12、24和72小时测定的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1),同期测定的血尿酸(UA)浓度在溶栓治疗后4小时较溶栓前明显升高(P<0.05),未通组的血浆MDA和UA浓度在溶栓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溶栓治疗后4小时血浆MDA和UA浓度的变化,在再通组呈正相关(r=0.43,P<0.01),未通组则无相关关系(r=0.027,P>0.05)。说明人体缺血心肌再灌注时有氧自由基(OFR)生成。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是人体OFR生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LA)对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传代培养PC12细胞,PC12细胞缺氧/复氧(氧糖剥夺4 h,复氧18 h)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α-LA、缺氧/复氧+自噬抑制剂巴弗洛霉素(Baf)A1组.CCK8筛选α-LA的有效作用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研究,观察活血益心方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动物外,其余动物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观察心电图,检测血中心肌酶、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游离脂肪酸(FF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活性或含量,心肌Na~+-K~+-ATP、Ca~(2+)-Mg~(2+)-ATP含量。结果活血益心方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FFA水平升高,增强SOD、GSH-PX活性;可明显抑制炎性递质IL-1、IL-6和TNF-α激活;明显降低MDA及CRP含量,增加NO含量;明显增强心肌Ca~(2+)-Mg~(2+)-ATP、Na~+-K~+-ATP活力。结论活血益心方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和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问题,是导致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自噬介导的途径成为缓解HIRI的研究热点。自噬是指细胞通过将大量细胞质、受损细胞器等底物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以不断更新重塑再利用细胞的过程。本文从基因、蛋白、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及内质网应激等方面总结了靶向自噬途径缓解HIRI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围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今后通过靶向自噬途径缓解HIRI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迷走神经刺激(CVN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SPF级大鼠(200~25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n=8)、缺血再灌注组(n=8)和颈迷走神经刺激+I/R组(CVNS+I/R,n=8)。选用I/R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4h)。假手术组仅开胸、穿线,但不结扎。再灌注2h后取颈静脉血和心肌组织,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和肌钙蛋白I(c Tn I);氧化应激水平: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细胞自噬水平:beclin-1和LC3-II/I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中CK、c Tn I、MDA、Beclin-1和LC3-II/I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Bcl-2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CVNS可以显著抑制CK、c Tn I、MDA、Beclin-1和LC3-II/I的表达(P0.05),增加Bcl-2的表达和SOD的活性(P0.05)。结论:CVNS可以显著抑制:(1)大鼠心肌IR损伤;(2)心肌细胞过度自噬,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自噬被证明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时自噬活化可以帮助心肌细胞维持细胞内必需的生理活动。自噬相关基因14(autophagy related gene14,ATG14)是自噬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参与自噬体的形成同时调节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ATG14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心肌缺血期,含有ATG14的复合物Ⅰ与自噬前体结构(pre-autophagosomal structure,PAS)结合,形成双层囊泡的自噬体结构;在再灌注期,ATG14参与形成的自噬体与损伤的线粒体融合,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心肌细胞内稳态。无论在缺血期还是再灌注期,ATG14功能缺失都会影响心肌细胞内自噬活性,最终影响心肌梗死面积和预后。本文综述ATG14在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功能,为临床上不同时期通过调节自噬活性来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于再灌注末测定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测定心肌组织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血浆肌钙蛋白I及MDA的含量均降低(P<0.05),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七氟烷(SEVO)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非循环等容灌流装置制备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I/R+SEVO组(缺血前给予20 ml/L SEVO预处理10 min), I/R+SEVO+NAC组,I/R+SEVO+TEMPO组(NAC和TEMPO为氧自由基清除剂,浓度分别为10 μg/ml和10 μmol/L,缺血前处理30 min)。缺血前及再灌后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缺血后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I、Beclin1、AMPK的表达和AMPK的磷酸化水平。全程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SEVO预处理增加缺血前心肌ROS的水平(P<0.01),抑制再灌注期ROS水平(P<0.01);改善I/R心肌功能(P<0.01)。机制研究发现,SEVO增加AMPK的磷酸化和Bclin1的表达(P<0.01),上调LC3-II/LC3-I的比值(P<0.01)。该现象可被ROS清除剂NAC或TEMPO抑制(P<0.01)。结论 SEVO预处理改善I/R心肌功能,其机制与ROS介导的自噬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非缺血灌注组(C组):正常灌注8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灌流20min后,停灌30min,再灌30min;黄芪-缺血再灌注(H I/R组):K-H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10mg/L),灌流20min后,开始停灌30min,再灌含有黄芪的K-H液30min。观察黄芪对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功能、肌酸激酶(CK)、心肌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①心功能:H I/R组较I/R组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心功能;②心肌酶谱:C组在整个灌流过程中CK含量很低,I/R组在30min复灌后有大量的CK漏出,CK值高于C组(P<0.01),H I/R组冠状动脉流出液中CK为(1.20±0.02)IU/(gwt·min),I/R组为(2.32±0.06)IU/(gwt·min);③MDA:黄芪灌注后心肌组织中MDA明显下降。结论黄芪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改善心肌舒张功能而发挥拮抗心肌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流向心肌区域的冠状动脉受到破坏,导致持久而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美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持久的缺血会引起细胞中一些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终末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影响心脏功能。当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是依赖于再灌注治疗,即利用药物(如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TOR信号介导的自噬在褪黑素(melatonin,Mel)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褪黑素10 mg/(kg·d)处理(Mel)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和褪黑素10 mg/(kg·d)干预I/R(Mel+I/R)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心肌I/R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LDH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和II、Beclin1和mTOR磷酸化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C3B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el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I/R组心肌纤维断裂明显排列紊乱,血清中LDH含量明显增加(P<0.01),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LC3II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磷酸化mTOR的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C3B表达增加(P<0.01); Mel+I/R组可明显减轻心肌纤维的断裂,降低血清中LDH含量(P<0.01),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P<0.01),减少LC3II和Beclin1的表达(P<0.01),降低免疫荧光染色中LC3B的表达(P<0.01)。结论 褪黑素通过调节mTOR信号介导的自噬减轻心脏I/R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与缺血预处理(IP)作用效果的比较.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黄芪组,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1、3、6、24 h)分为4个时相,每组各时相为6只.制作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0、TNF-α表达;以及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肝形态学变化.结果 IR、IP、黄芪组ALT、AST、LDH和MPO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IR组相比,IP、黄芪组各个时相点的值均下降(P<0.05).与IP组比较,黄芪组各个时相点的值均降低(P<0.05).IR、IP、黄芪组肝组织TNF-α、IL-10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比假手术组高(P<0.05);与IR组比较,IP、黄芪组TNF-α的表达减少,而IL-10的表达增强(P<0.05);与IP组比较,黄芪组TNF-α的表达减少,IL-10表达增强(P<0.05).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形态学变化,可见IR组损伤甚为明显,IP及黄芪组损伤程度较IR组轻,黄芪组更轻,而假手术组肝形态正常.结论 IP和黄芪都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肝脏的损伤,且后者较前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上观察缺血-再灌注(I/R)时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II(AGTII)的变化及卡托普利(captopril)对心肌保护作用。缺血30min后再灌注,心肌AGTII含量升高60%,钙含量增加1.8倍,蛋白漏出明显增多,肌浆网(SR)的摄钙量减少55%。captopril能有效抑制AGTII的生成,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并明显改善SR的摄钙功能,10^-9mol/L的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和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高剂量(20 mg·kg~(-1)·d~(-1))、中剂量(10 mg·kg~(-1)·d~(-1))、低剂量组(5 m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3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 d,末次给药2 h后,除假手术组外均进行心肌缺血的造模,记录各组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T波变化及心肌组织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BAP)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5组实验大鼠的IMA、H-FABP、Bcl-2 OD值、Bax OD值、Bcl-2/Bax值差异均显著(P<0.05);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的IM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H-FABP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Bcl-2 OD值、Bax OD值、Bcl-2/Bax值均显著高于或低于模型组。5组实验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缺血再灌注T波变化幅度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4.28±1.06)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和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P<0.05);模型组缺血再灌注T波变化幅度(0.447±0.027)mv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和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和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MA、Bax蛋白升高、H-FBAP及Bcl-2蛋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