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类分布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对150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pidate3.0软件作为数据录入软件。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AS9.0进行。结果: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类分布痰瘀互结900例,占59.68%;阴阳失调544例,占36.07%;瘀血阻络228例,占15.12%;气阴亏虚184例,占12.20%;肾阳亏虚131例,占8.69%。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素分布血瘀76.13%,痰71.09%,阴虚69.30%,阳虚54.64%,气虚37.93%,内火7.56%。结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发生改变,痰瘀互结,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病机,高血压病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肾阴阳失调为主,其病位在肾和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管癌(CCA)中医证候及其在疾病亚型、TNM分期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399例CCA患者中医证候信息,使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CCA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虚痰湿证[92例(23.1%)]、脾阳虚衰证[91例(22.8%)]、痰毒瘀结证[73例(18.3%)]为主。肝内胆管癌(ICC)胆汁瘀滞证占比低于肝外胆管癌(ECC),脾阳虚衰证占比高于ECC(P<0.01)。TNM分期Ⅲ、Ⅳ期脾虚痰湿证占比低于Ⅰ和Ⅱ期(P<0.01),脾阳虚衰证占比高于Ⅱ期(P<0.01),Ⅳ期胆郁痰扰证占比高于Ⅰ期(P<0.01),胆汁瘀滞证占比低于Ⅰ期(P<0.01)。男性、吸烟、饮酒患者脾虚痰湿证占比较高,女性及既往肝胆病病史患者脾阳虚衰证占比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中医证候以脾虚痰湿证最常见。ECC多见胆汁瘀滞证,ICC多见脾阳虚衰证。Ⅰ、Ⅱ期多见脾虚痰湿证,Ⅲ、Ⅳ期多见脾阳虚衰证;Ⅰ期多见胆汁瘀滞证,Ⅳ期多见胆郁痰扰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调查研究,寻找出临床最常见的证型、相关影响因素及各自的突出特征。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和开封市第二中医院符合条件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6例,采用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原发性痛经的主要证候实证发生率明显高于虚证;实证中,寒湿凝滞证最为常见,气滞血瘀证位居其次;虚证中,气血虚弱证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不同证候的疼痛程度也不尽相同;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生理、心理、情绪波动等变化与其身体状况、疼痛程度、病程周期、影响工作学习和其他伴随症状等方面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构成及分布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方法:采用以门诊为基础的非随机、大样本病例现场抽样调查方法,采集符合西医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建立9因子35条目高血压病证候构成模型。中医证型为肾精亏虚,心肝火旺证;心阴亏虚,心神失养证;气阴两虚证;肝肾不足,心脉瘀阻证;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痰瘀内阻证;肝火上炎证。结论:高血压中医证候病位在心、肝、肾,以虚证为主、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5.
朱刚  孙伟  张沙丽 《山西中医》2010,26(11):38-41
目的:观察13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通过临床观察13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研究其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MHD患者中单纯虚证患者较多,占53.7%。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最多,占47.1%(65/138)。(2)该组MHD患者本虚证脾肾气虚证患者年龄小于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兼证中湿热证小于湿浊证(P〈0.05);本虚证中脾肾气虚证及肝肾阴虚证透析时间长于气阴两虚证及阴阳两虚证(P〈0.05);脾肾气虚证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肝肾阴虚证以高血压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气阴两虚证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为主,阴阳两虚证以红斑狼疮、梗阻性肾病、多囊肾、痛风、肾癌为主。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特点表现为急证、重证较少,而慢证、轻证较多。(2)患者年龄因素、透析时间因素、原发病因素可以影响中医证候分布。  相似文献   

6.
郭晓辉  张丽  谢世平 《光明中医》2016,(18):2615-2618
目的研究分析某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为进一步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中医症状与体征为乏力、健忘、气促、心悸、畏寒、喘促等;常见舌色是淡红舌,常见的舌形为正常,常见的舌态为正常,常见的苔色为白,常见的苔质为薄苔;以弱脉出现频次最多。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上以虚证较多,其次是虚实夹杂,其中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结论调查显示气虚是艾滋病的最基本病因,肺脾气虚证是常见基本证型。肺、脾两脏贯穿不同病程,病变的脏腑重在脾肺,涉及心肝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艾滋病(AIDS)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AIDS的病因病机、病性及辨证分型.方法 观察282例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IDS患者的症候学特点.结果 常见症状体征为:健忘174例(61.70%)、乏力151例(53.55%)、脱发110例(39.01%)、神疲懒言107例(37.94%)、睡眠异常106例(37.59%)、异常汗出105例(37.23%)等.舌质多淡红、舌红或紫;部分患者苔厚或/和腻、苔色多白或黄;舌下静脉多增宽或曲张;多数患者舌体正常.最常见脉象为:沉脉类157例(55.70%)、实脉类 142例(50.40%)、虚脉类112例(39.70%)、数脉类66例(23.40%).最常见证型为心脾两虚、肺脾气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肺气阴两虚等.结论 AIDS病因不外“正虚”“邪侵”两端,虚劳和外感疫毒是病机的关键.病名以虚劳为主.证型可单一出现,也可合并2~3个证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患者中医临床特点及证候规律。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调查表,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门急诊的306例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通过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总结流行性感冒中医临床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结果: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精神疲倦、鼻塞、头痛、咽痛、肢体酸痛、恶寒。中医证候分为风热夹湿伤表证(33.66%)、风寒夹湿伤表证(31.70%)、风热犯表证(18.30%)、风寒束表证(16.34%)。风热犯表证和风寒束表证病程多在3天以内,风热夹湿伤表证和风寒夹湿伤表证病程多在3~5天之间。结论: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以风热夹湿伤表证和风寒夹湿伤表证较为多见,证候分布与病程长短有关,风、热、寒、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后,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结果 125例PD患者中,单证96例(76.8%),复合证候29例(23.2%).阳性主证依次为脾肾两虚证(22.4%)、肝肾阴虚证(18.4%)、脾肾阳虚证(16%)、气阴两虚证(15.2%)、痰热动风证(12.8%)、气虚血瘀证(4.8%)、阴阳两虚证(4.0%)、脾虚湿盛证(3.2%)、湿热内蕴证(1.6%)、肝郁脾虚证和肝火上炎证(0.8%).H&Y1.0~1.5级与H&Y2.0~3.0级中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早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痰热、瘀血明显;中期脾肾两虚证为主,痰湿壅盛;晚期以气虚、阳虚为主,渐及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年来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高血压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多数研究结果提示阴虚阳亢证是高血压的最常见临床证型,但也有不同观点.高血压前期相关研究较少,有结果提示以肝系症状为主且实证居多.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二是辨证分型和证候诊断标准不统一,使研究成果难以进行荟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者高血压病的证候规律.方法 本文采用症状计量辨证方法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例进行调查,总结其中医证候规律.结果 阴阳两虚证出现率居各正虚证候之首,其次是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出现率最低的是气虚证.湿浊证出现率居邪实证型之首,然后依次是气滞证、血瘀证、水停证.结论 该病主要证候特点是正虚为主,兼有邪实,虚实夹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syndromes in hospitaliz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ethods A investigation-table of Chinese medicine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in 105 eases for survey in clinic to discover the regularity. Results The occurrence rate from high to low of asthenia syndrome symptoms was: deficiency syndrome of both yin and yang, yin asthenia, deficiency of both vital energy and yin, yang asthenia, and the deficiency of qi. The occurrence rate from high to low of evil domination was: turbid damp, stagnation of qi, blood stasis, and fluid stagnation.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as mainly asthenia of healthy energy combining with sthenia evi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各中医证候因子分布特点,以期对EH的辨证有所帮助。方法:采集EH患者血压、身高、体重、相关病史、中医症状,结合四诊情况由一名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及两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EH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阴虚阳亢(35.2%)痰湿壅盛(24.2%)肝火亢盛(23.6%)阴阳两虚(17.0%),其中夹瘀者占61.8%,夹痰者占37.34%,血瘀阳亢者占54.4%。2主要症状依次有:眩晕、夜尿频、心悸、口干、失眠。3男性患者呕吐痰涎、面赤、目赤症状多见;女性患者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等症状多见。非老年患者头痛、急躁易怒、五心烦热症状多见;老年患者眩晕、头如裹、胸闷、畏寒肢冷、耳鸣、健忘等症状多见。结论:1EH患者中医证型阴虚阳亢最多,血瘀阳亢者超过半数。2主要的症状以眩晕最多。3EH患者中男性患者痰湿、阳亢症状多见;女性患者肾虚、阴虚症状多见。非老年患者阳亢、阴虚症状多见;老年患者痰湿、虚证多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进行研究,揭示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复发性流产的孕前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思想,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量表,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对2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构成情况及与年龄、流产次数的关联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复发性流产肾虚证占89.1%、脾肾两虚证占10.4%、气血虚弱证占0.5%,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肾虚证又包含单纯肾虚证以及肾虚夹血瘀等五种亚型。21~27岁年龄组单纯肾虚证占59.6%,脾肾两虚证占13.5%;28~34岁单纯肾虚证47.1%,肾虚夹血瘀证占21.0%;≥35岁单纯肾虚证38.7%,肾虚夹血瘀证占29.0%。结论:复发性流产以肾虚证为主要证型,临床应注意到肾虚证中包含较多的兼夹证(亚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夹血瘀证增加,在复发性流产的孕前治疗中要考虑到血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回族高血压病(EH)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回族EH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分布特征,以指导临床。方法:采取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444例回族EH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相关症状、体征等,填写调查表,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对症状及证型分布进行总结。结果:入选回族EH患者共444例,男174例,女270例。基本证候中肝阳上亢证198例、痰浊络阻证98例、气血亏虚证73例、肾精不足证58例、瘀血阻窍证17例,中医证候分布以肝阳上亢证为主。回族EH患者常见症状有眩晕、头痛、胸闷、胃脘痞闷、耳鸣、肢体肿胀、急躁易怒、气短、心悸、失眠。结论:肝阳上亢证为回族EH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AFP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癌诊疗方案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瘀湿互结、肝肾阴虚5种基本证候,比较各证型构成比情况,以及各证型在不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分布情况,统计各中医证型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与AFP的相关性。结果: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肝郁脾虚证比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湿热蕴结证比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气滞血瘀证最少;Ⅲ期患者36例,5个证型例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其次是湿热蕴结证。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Ⅰ期、Ⅱ期的患者较多,Ⅲ期患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患者中以Ⅲ期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5个证型中AFP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总体上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AFP的阳性率与肝癌中医证型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5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中医肝癌证候调查表"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水湿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8种基本证候,比较各证型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分布及证候量化积分,并结合聚类分析初步探讨其证候组合规律。结果 5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证候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证380例、气虚证330例、水湿证264例、气滞证250例、实热证236例、阴虚证136例、血虚证与阳虚证各57例。气滞证在Ⅱ、Ⅲ期中分布较Ⅰ期明显减少,水湿证、阴虚证和阳虚证则在Ⅲ期的分布较Ⅰ、Ⅱ期明显增高(P0.01);血瘀证、气虚证、实热证和血虚证在各期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证、水湿证、气虚证和阳虚证的证候量化积分在各临床分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实热证、血虚证和阴虚证的证候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血瘀证和气虚证一类,气滞证、水湿证和实热证一类,阳虚证、阴虚证和血虚证一类。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证候以血瘀证和气虚证最常见,随着分期进展,气滞证减少,而水湿证、阴虚证和阳虚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19-921
目的:客观总结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主要中医证候及症状组成。方法:应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2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例,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2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可分为3类,分别为心阳虚衰、寒凝心脉、痰浊阻滞,并归纳出上述3类证候的主要临床症状。结论:以中医为主体,结合现代科研方法与手段,可促进缓慢型心律失常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孟永梅  陈婵  王伟 《天津中医药》2017,34(7):446-450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探索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可鉴思路。[方法]课题组收集入组14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中医诊断标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CHF病例男女比例0.83∶1,平均年龄(64.6±11.2)岁。CHF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气虚血瘀证,之后依次是心肺气虚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证候要素组合特征以两证组合为最多,之后依次是三证、单证、四证、五证组合。[结论]148例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组合中多数以心肺气虚为基础,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性,阳虚水泛证的病情稍重;从病位来看,CHF病位不仅在心,还可涉及肺、肝、肾、脾等其他脏器,随着CHF病程的延长,病因病机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证型则趋向于由气虚到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瘀,最终发展为阳虚水泛为主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4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对4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数据库的构建、数据的录入管理,通过软件的相关功能全面收集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证候资料,对流行病学特点、证型、证候要素、舌脉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列前5位的症状为:精神疲乏、倦怠乏力、稍有喘促、动辄喘甚、胸闷。排列前3位的舌质为:舌暗、舌淡、舌胖。排列前3位的舌苔为:舌苔白、舌苔腻、舌苔黄。排列前3位的脉象为:脉细、脉弦、脉滑。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构成比大于10%的,本虚有气虚、阴虚、阳虚,标实有血瘀、痰浊、水饮。其中最多的2个病性证候要素是气虚和血瘀,分别占81.44%和74.50%。证型分布中,气虚痰饮瘀阻占55.9%,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占21.3%,心阳不振、痰瘀阻络占11.6%,阳虚水泛占5.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虚、阴虚、阳虚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  相似文献   

20.
213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中医临床辨证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13例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病例分为Ⅲ、Ⅳ、Ⅴ三期,在此基础上借助描述性频次统计,对各病程阶段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变化.Ⅲ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可兼夹血瘀、热盛证;Ⅳ期则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夹瘀,同时可因个体体质差异而出现热盛或湿热等兼夹证;Ⅴ期则较为统一,均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湿浊蕴阻、瘀血阻滞的虚实夹杂重症.提示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趋于复杂.结论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发展为阴阳俱虚之证;所兼夹的标实证因病程阶段不同和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血瘀证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