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无纸化处方发药的差错隐患。方法:记录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门诊实行无纸化处方发药前后的差错隐患事件以及原因,2014年1月~2014年6月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窗口药师发药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差错隐患率。结果:实行无纸化处方发药后的差错隐患事件减少了41.68%,PDCA循环干预发药后,门诊药房无纸化处方发药的差错隐患率下降了71.08%。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极大程度上减低了无纸化处方发药的差错隐患率,进一步提高了处方的质量,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纸张消耗,利于环保,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门诊药房管理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和发药差错。方法:记录2017年1月~2018年2月调剂错误和发药错误。于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法干预后,比较分析实施方法前后的差错率。结果:在PDCA循环法干预下,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及发药的差错率大幅下降。结论:PDCA循环对减少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及发药差错的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差错。方法:记录2016年6月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差错事件及原因,2016年7月运用PDCA循环法对智能发药机进行调整并观察效果,比较前后差错率。结果:PDCA循环干预整顿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调配,差错率下降了79.23%。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了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配药的差错率,同时也降低了门诊药师发药的差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中差错率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依据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的差错率,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调配差错率同比减少52.15%。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减少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差错,减少发药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PDCA循环理论和方法对医院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管理进行探讨。方法:将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相等时间段的中药饮片调配量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调配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处方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和复核出的差错率均较原来的管理方法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医院的中药饮片调配,能有效控制差错率,提高发药质量,从而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医院门诊药房出现的发药差错问题,探讨、分析加强扫码发药闭环管理的具体措施,以降低门诊发药的差错率、实现精准化发药。方法:主要运用观察法、实践法、统计分析法来分析扫码发药闭环管理问题。结果:加强扫码发药闭环管理措施的应用,依托于现有扫码发药的基础上,重点从建全处方审核管理系统,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扫码发药闭环管理系统及应用PDCA循环管理加强闭环管理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有助于降低门诊发药差错的概率。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扫码发药管理中应用闭环管理,门诊发药差错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升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依据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管理,PDCA组按照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药房调剂差错率、不合格处方率及PDCA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调剂差错率较对照组下降73.3%(P0.05);不合格处方率较对照组下降81.9%(P0.05);患者总满意率明显上升,达到98.5%(P0.05)。以上均达到预定目标。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门诊药房,有助于减少调剂差错率和不合格处方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医院药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电子处方发药流程,减少出门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处方系统导致的门诊药房出门差错的类型及原因,总结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优化电子处方发药系统,出门差错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标准化的发药操作流程、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明确的奖惩制度、科学的药品管理制度、各科室的积极配合,是预防出门差错发生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PDCA循环改进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的退药制度,改善药患关系。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退药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比较PPCA循环实施前后退药次数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干预门诊药房退药后,退药率大大降低。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改进门诊药房退药制度的建立,大大减低了退药率,改善药房与病人之间的药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宁海县中医医院中药房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进行循环管理法,设为观察组,共发放药品59683件;2014年2月~2015年1月采取传统管理,设为对照组,共发放药品41594件。比较不同管理方法下两组处方审核、调配正确率及复核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分别为98.99%、99.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67%、97.12%(P0.01);观察组复核差错率为0.82%,较对照组的2.38%显著下降(P0.01)。结论:中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能有效降低药品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品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PDCA循环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有无实施中PDCA循环法管理分为2组,即对照组(2016年5月—2017年2月)行常规中药房管理措施,分析组(2017年3月—12月)行PDCA循环法管理,均由5000件药品总量为研究总数据,对比管理后2组各方面数据差异。结果从2组药品审核、调配正确率可见,分析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应的药品核查差错率,分析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药品核查差错率集中在处方差错、医嘱差错、配备差错方面。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中药房的管理中可促进药品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减少配药差错,为临床治疗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智能化自动发药后门诊药房处方的差错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门诊药房差错记录本》记录的处方差错,按照是否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分为两组,A组两个窗口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B组两个窗口仍是传统的配药模式,两组窗口平均日处方量接近,门诊配发药均为HIS系统,分析A、B组门诊处方的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的门诊处方差错例次明显减少,差错以数量错配发为主,其次为药品错配发,错配发药品基本上是设备外药品(即手工配药)。结论:门诊药房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后门诊处方配药差错总例次明显降低,但药品错配发百分比仍较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减少门急诊药房发药差错中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分析门急诊药房发药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实施控制6个月后门急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下降了60%。结论:PDCA循环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是门急诊药房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中的作用予以探讨。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程序,根据处方调剂流程设计调剂差错登记表,分别统计实施前2017年3~5月的调剂差错情况和实施后2017年6~8月的调剂差错情况,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经过对导致调剂差错发生的人员、药品和环境因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差错发生率由实施前的0.17%降为实施后的0.09%,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初步实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的应用有效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效果。方法:依据PDCA循环理论依据,采用PDCA循环对门诊西药房进行管理,比较PDCA实施前后的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及患者的取药满意度。结果:PDCA实施后的书写差错率、标签错误率、剂量差错率、数量差错率、服药差错率均低于PDCA实施前(P<0.05);PDCA循环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分高于PDCA循环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取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质量持续改进,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防差错措施,最终使差错率有明显降低。方法:通过质量管理小组讨论的方案组织开展工作,包括制定差错查检表,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经过一些对策与措施的实施,通过差错查检表的前后对照,调配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能有效减少调配差错,从而减少发药风险,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药房的差错率,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按照PDCA循环法,通过对住院药房2014年上半年的内差错登记情况的回顾性汇总分析,进行计划、实施、查核、处置程序,提高用药安全。结果:药房的日平均内差错数量由上半年度的15件降低到10月份的5.2件。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明显降低药房的内差错数量,显著提高医院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徐韩平 《新中医》2015,47(4):226-22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中药房于2012年6月-2014年8月发放的83278件药品,以推行PDCA循环法的时间为界限分为推行组(A组,n=45255)和未推行组(B组,n=38023)2组。对比PDCA循环法推行前后中药房内药品管理工作情况差异。结果:PDCA循环法推行后审核正确率由推行前的96.8%提升至99.8%,调配正确率也由98.2%提升至99.4%,核查出错检出率较推行前的2.7%降至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取得理想管理效果;PDCA循环法推行前,中药房管理差错发生率为3.2%,其中医嘱差错257件、处方差错268件、配备差错685件,均高于推行后的差错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房内推行PDCA循环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配药差错及复核差错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中药处方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促进中药饮片使用安全有效。方法:对2017年6~8月中药处方不合理现状和造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按照PDCA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即制定计划和目标、执行、检查、处理,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PDCA循环法运用前后中药处方质量。结果:不合格中药处方的拦截率与改进对策实施前比较显著下降,审方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处方数量明显减少。结论:PDCA循环法对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促进了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原因,探讨防范措施,为提高药房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2013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为资料来源,对差错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差错类型。结果:我院2010年-2013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共记录有65例病例出现药物处方调剂差错,其中由于药师原因出现差错45例,差错率为69.2%,医师原因出现差错12例,差错率为18.5%,患者原因出现差错6例,差错率为9.2%,其它原因出现差错2例,差错率为3.1%。结论:提高门诊药房药师的工作责任心及专业素质,重视处方调剂差错,规范调剂流程,最终降低调剂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