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于医院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制定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的流程、修订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建立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指引单,从而规范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提高交接班合格率。结果:改进后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合格率由67.10%提高至91.00%。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有效规范交接班,提高了患者住院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护理使用晨间床边查房的安全管理效果。方法:在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后,由护士长主持查房,时间是在每天清晨交班之后,护理人员聚集在一起围绕患者的情况进行30min左右的床边查房。对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了解率,护理质量、专科知识掌握率、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神经内科中,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后,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知晓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明显的升高(P0.01);在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后,护理质量在各等级和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在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后,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在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实施晨间护理查房,能够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能够很好地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同时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构建科学的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晨间床边查房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随机选取102例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对比观察查房前后护理质量变化、患者满意率、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等。结果: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后,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特级护理、总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晨间床边查房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床边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对照组实施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比较各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床边反交接班组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评分(P0.05),床边反交接班组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也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P0.05)。结论: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有利于增强护士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升产科整体护理效果,以便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交接班方式对提升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方式进行调整,将各岗位正在执行的传统交接班方式转变为新型交接班方式,即增加了病区各岗位大交班及床边随机理论抽问、操作抽考演示及情景模拟、联想等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急诊专科理论、专业技能、应急处理能力3方面的考评,并进行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评价更新的交接班方式对提升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结果:专科理论、专科技能、应急能力评分在交接班方式改变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接班改变前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58.0%,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69.0%;交接班方式改变后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78.0%,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83.0%。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交接班改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更新的交接班方式,能有效提高护士急救护理核心能力,对护理服务质量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7月神经外科采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意外事故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后,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显著提高。结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采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能够有效降低交接班过程患者突发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拓宽了护理工作的范围;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更扩大了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这一新理论和新技术,无疑给各级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重视自身的专科理论和护理技术水平,与迅速发展的专科医疗业务相适应,满足不同专科患者的护理需求,这也是目前对护士培训的一个重点。我科为提高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小讲课、晨间提问、护理查房、专题讲座等,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晨间交接班时进行床边提问,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负责提问,为了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提问时应用一些技巧,笔者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在急诊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护士采用量化评估方式进行交接,主要观察潜在的危重症患者和护理风险。比较评估式交接班前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的合格率,急诊监护病房急救药品、物品准备的完成率,主动完成护理措施的落实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的合格率为97.96%,高于实施前的92.94%(P0.05);急救药品、物品准备的完成率为98.41%,高于实施前的96.25%(P0.05);主动完成护理措施的落实率为99.51%,高于实施前的96.01%(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91%,高于实施前的96.46%(P0.05)。结论:量化评估式交接班对于提高急诊监护病房的交接班质量和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实施分享式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8年起,医院神经外科专门针对神经外科术后康复患者成立分享式护理管理小组,每月开展两次护理隐患分享会,当事护士分享,护士长总结。设2018年为实施后,2017年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对护理隐患和安全信息知晓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对护理隐患和安全信息的知晓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康复患者应用分享式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对护理隐患及安全信息知晓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交接班护理质量,保障抢救室滞留患者安全,探讨在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规范护理交接班。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特点自制"急诊抢救室滞留患者护理交接单",应用于临床。采用统一标准对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收集交接单应用前后,护士交班质量评分及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交接单实施12个月后,护理质量评分优秀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结论:护理交接单的应用,规范了急诊滞留患者的交接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总结反交班模式在精神科情感病房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体会。改变传统晨会交接班模式,由接班护士在全面了解当天各自的分管患者情况后实施交班,由交班护士做必要的补充。反交班模式实施后,交接班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及医生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情观察一览表对呼吸科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呼吸科特点,设计病情观察一览表,规范交接班流程和交接班内容,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交接班,执行连续性护理措施。比较呼吸科实施病情观察一览表进行交接班前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知晓度、交接班质量、标本漏检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病情观察一览表进行交接班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知晓度有了显著提高(P0.01);科室集体交接班质量较之前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标本漏检率较实施前有了显著下降(P0.01);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呼吸科的护理交接班中使用病情观察一览表,有助于护士快速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促进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护理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晨间床边护理查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评分、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用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旭女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2):1156-115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晨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晨间护理质量标准进行现状分析,找出问题和原因,建立改进目标,提出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对晨间护理的意识和主动性,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晨间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晨间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传统口头交接班与床边交接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例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1~6月实施传统口头交接班模式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实施床边交接班模式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满意度,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与传统口头交接班比较,床边交接班模式更利于外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heart"式护理晨会交班在心内科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以优化护理交班流程为前提,要求护士提前到岗,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并通过H(Highlight)强调交班重点;E(Exchange)交流疑难问题并学习新知识;A(Arrange)安排当日工作重点;R(Resolve)床边查房解决尚存在的护理问题;T(Time)充分利用并节省时间的交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采取平行式讨论的交班方法。结果:实施"heart"式晨会交班后,交接问题不清、护理遗漏项目等交班质量问题的月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47%下降至0.65%,发现护理隐患31例、护理漏洞18例;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护理措施及时执行力均显著提高。结论:实施"heart"式护理晨会交班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病房临床护理交接班质量和效率。方法: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于2014年1月开始时实施SBAR沟通模式,根据SBAR沟通模式内容,神经外科结合科室自身的特点设计制定病人交接核查表,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进一步规范科室的交接班流程。比较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1年两组患者在交接班过程中交接班问题的发生率与医护人员对SBAR沟通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2013年共审核交接班患者400例,其中发生交接班问题82例,2014年共审核交接班患者450例,其中发生交接班问题38例,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交接班问题的发生明显较实施前减少(P0.05)。交接班时间较实施前有明显的缩短,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质量和效率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过程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以有效加强医护团队的合作,提高医护人员交接班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交接班过程中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药物不良反应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集束化策略对2014年1~10月在门急诊输液注射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比较策略实施前后护士理论操作成绩、患者救治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集束化策略后,护士考核成绩提高,护理满意度由85.7%上升至95.1%,救治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策略可以降低输液注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救治效果,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制定手术室术中交接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医院手术室开始采用SBAR标准化交接单进行交接班将2019年2~5月的153例患者设为实施前,2019年6~9月的167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术中交接班时间、交接班问题发生率和医护满意度。结果:术中交接班时间由(11.60±2.60)min降至(10.80±2.70)min;交接班问题发生率由16.34%降至7.19%;医护满意度得到提高(P0.05)。结论:基于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构建的手术室术中交接单可规范术中交接流程,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团队合作,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现代管理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选择2016~2017年在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现代管理理论后,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现代管理理论,能够显著提升神经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