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群 《新中医》2017,49(2):150-152
消渴病病机历来认为是阴虚燥热,但目前消渴病病机认识呈现出多元化,出现脾虚论、痰湿论、肝郁论等新的病机认识。本文结合近年来糖尿病发病趋势以及消渴病发病特点的变迁来阐释其病机认识分化的原因,并为消渴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脾虚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銮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58-2160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因及治疗都有独特的见解。引述古代医家对消渴的论述及现代医家的见解和临床研究,从脾虚与消渴病的发病、脾虚致消与传统三消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论述了脾虚与消渴的关系。认为脾虚在消渴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故开展"脾虚致消"学说病机的理论整理及其现代研究是极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近代医家对消渴病从脾阴虚论治均有独特见解,引述古代医家“脾虚致消”的论述及现代医家的见解和临床研究,从脾阴虚与消渴病的发病关系分析,结合临床论述了健脾滋阴法在现代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脾虚论治老年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陕西中医》2004,25(11):1052-1054
老年糖尿病多属于 2型糖尿病 ,在中医属“消渴病”范畴。关于消渴病的中医病机 ,历来偏重于“阴虚燥热”,且以上、中、下三焦分病位 ,故有上、中、下三消。近世从临床及理论研究发现“气阴两虚”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 ,而且瘀血伴随着糖尿病的始终 ,脾虚在消渴病的发病及发展中渐受到重视 ,笔者在诊治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 ,脾虚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极其重要病机 ,尤其是老年糖尿病 ,因而在临床提倡从脾虚辨治老年糖尿病 ,收到较好疗效 ,试述如下。1 历代关于脾虚致消渴的论述 消渴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脾虚辨证的中医角度对临床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作进一步探讨,旨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古现代文献,分析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血管病变方面的研究及临床观察,从中医脾虚辨证角度探讨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研究。结果:消渴病病机与脾虚联系密切,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证候,脾虚也系消渴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在治疗上当从脾虚角度辨证论治消渴变证。结论:消渴发病之初,脾失健运在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脾虚"主导状态下,若能够早期调摄,健脾升阳扶正气,恢复脏腑功能,补虚扶正,祛除痰瘀之邪,对临床阻止代谢记忆、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能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脾胰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研究3个方面对2型糖尿病(T2DM)脾虚痰湿病机进行综述,认为胰腺的功能与中医学“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极为相似;脾虚是T2DM发病的关键环节,痰湿是其常见的病理产物;脾虚痰湿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性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密切相关,均参与了T2DM的发病过程。为丰富和完善T2DM的中医病机理论和临床辨治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蔡然  卢薇 《四川中医》2010,(2):16-17
消渴病,以渴而多饮,饥而多食,小便频数,或尿有甜味,肌肤消瘦为临床特征。本病论病变脏腑既责于肺胃肾,也要重视脾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脾气虚弱、脾虚湿滞、脾气阴虚、脾虚瘀滞四证阐述消渴责之于脾的病机,以期对消渴病的治疗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消渴病四大病因与脾胃功能之间的联系,阐述脾虚失健为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介绍古今医家从脾治疗消渴病的经验,说明脾为消渴病中医诊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教材认为:阴虚燥热为消渴病理特点,其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并以肾为主.消渴病宗"三消"分型,养阴清热,生津除消为治疗消渴病的大法.但实际上消渴病之病理特点应为精微不得正化.主要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并以脾为主.即使宗三消分型,消渴病发病也与痰湿脂热关系密切,甚至与寒湿二邪有关,养阴生津通治消渴甚不合理.与此同时,教材论消渴的发病原因无外邪-说,此不符合消渴病的发病学基础,应补充更正.  相似文献   

10.
分析消渴病四大病因与脾胃功能之间的联系,阐述脾虚失健为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介绍古今医家从脾治疗消渴病的经验,说明脾为消渴病中医诊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马建教授治疗消渴病首从病因病机出发,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辨证施治。以消渴病动态发展变化将消渴病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热盛津伤、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兼瘀、阴阳两虚等证型。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总结了行气、清热、滋阴、化瘀的总治则。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从脾论治糖尿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脾虚是消渴病发病的重要内因,健脾益气法为基本治法。病变早期可出现形体胖、倦怠乏力等,属脾虚湿热蕴结,方用四君子汤等,中期转为脾虚、痰瘀互结,方用温胆汤等,晚期出现脾虚痰瘀阻络型,方用自拟健脾化痰汤等。  相似文献   

13.
消渴病现代医学主要指糖尿病(DM),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医传统观点以肾虚、阴虚燥热为本,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了脾虚、肝虚、瘀血、痰湿等病机理论,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消渴病之治,中医惯以“阴虚燥热”立论,采用“滋阴清热”之法,这仅仅只是消渴病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惯性的临床思维模式。证之临床实际,从病位而言,也有属于肝者;从病性而论,非但皆为阴虚燥热,反有属于阳虚、痰湿者;故消渴病尚有从肝、从阳虚、从痰湿论治者,并有验案为证。此乃常中之变也。  相似文献   

15.
全文从5个方面对消渴与脾虚的关系进行了阐释。①首先对中医学中“脾”的解剖学意义进行阐释;②从饮食、情志、劳倦、失治误治及其它因素对消渴病脾虚成因进行了分析;③分析了消渴病脾气不足可能的发展趋势;④消渴病脾虚的辨证施治与分型;⑤阐释脾与消渴病的关系,并结合现代医学对其并发症的产物湿、痰、瘀、浊进行说明。治疗糖尿病应早期防治,从健脾益气的方药中寻找有效的中药,寻求其辨治规律,是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脾虚痰湿型)取得显著效果,但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脾虚生痰湿”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还揭示了免疫机制在抽动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概述多发性抽动症(脾虚痰湿型)的病机与免疫之间的关系,发现多发性抽动症(脾虚痰湿型)患者免疫状态与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皮层回路异常密切相关,细胞免疫损伤参与了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生和发展。并分析了健脾化痰祛湿中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潜在机制,为从“脾虚生痰湿”论治多发性抽动症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弛 《吉林中医药》1999,19(1):57-59
消渴现代医学主要指糖尿病(DM)。近年来在DM的治疗方面,经过广大学者的不断努力,不论从其广度或从其深度,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无疑给DM患者带来希望。在消渴病诊治中专家们的学术思想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如全国第二届消渴病学术会议通过的DM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肝虚证、心虚证、燥热候、血瘀候、气滞候、痰湿候、湿热候、热毒候等[’j。任继学认为治疗消渴病,宜动补而忌静补,若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方为高手。对DM慢性并发症认为瘀血不行,新血断无生望,欲致新先推陈,治当通补并行。提出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全基因组水平探讨脾虚痰湿型肺癌的科学内涵。方法:分离5组临床血液样本的总RNA,包括脾虚痰湿型肺癌(男/女)、痰湿蕴肺型肺炎、脾肾亏虚型大肠癌、健康人,每组3例。采用cDNA芯片分析脾虚痰湿型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筛选基因予以Hierarchical聚类、GO注释和pathway分析。结果:从cDNA芯片筛选出885个脾虚痰湿型肺癌的相关基因。分析显示,该类基因明显不同于其他患者和健康人,G0归类于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等,参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BMP受体信号通路、TRAIL信号通路等。结论:脾虚痰湿型肺癌患者血液基因表达谱具有相对特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脾虚痰湿证量化诊断标准。方法纳入PCOS患者500例,随机分为训练样本组285例(脾虚痰湿证121例,非脾虚痰湿证164例)和验证样本组215例(脾虚痰湿证77例,非脾虚痰湿证138例)。参考中医四诊信息并结合文献,将脾虚痰湿证辨证标准及临床常见症状作为候选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法选定标准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对标准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分析绘制ROC曲线,选择最佳诊断阈值。分别对训练样本组及验证样本组患者建立的脾虚痰湿证量化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结果从39项候选因素中选出15项相关因素,并建立PCOS脾虚痰湿证量化诊断赋分表,确定量化诊断阈值为80。训练样本组回顾性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90.1%、82.3%、85.6%、72.4%,验证样本组前瞻性检验分别为84.4%、89.9%、87.9%、74.2%。结论 PCOS脾虚痰湿证量化诊断标准相关因素赋分合理,量化诊断阈值为80,具有较好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20.
消渴病(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大有可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痰湿困脾,根本致病因素是"痰",历代医家提出"从脾论治""从痰论治"是大法,现代证明运用健脾化湿类中药治疗消渴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