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效能量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254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较稳定,自我管理行为中运动锻炼时间较长,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得分较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关系密切,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在衡水市市府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督导用药、限盐、体育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强化干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给予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对照组给予门诊或电话随访服务模式,时间均为1年。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总分、治疗维度、社会心理维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病床服务模式管理明显提高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规范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拉近了医患距离,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自我检测血压、坚持运动、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某社区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动机性访谈社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冠心病血压控制、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变化、遵医行为。结果 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HH—SESM、MSES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观察组合理饮食率85.71%、情绪控制率80.95%及定期复诊95.24%高于对照组47.62%、59.52%和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有利于提高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三体联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政府")机制在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中的运行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档案中正在管理的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城乡地理位置不同在松江区选择4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居/村委会动员+社区医生上课"的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干预组在整合三个部门的资源,衔接各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比较两组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基本情况、生活方式、情绪、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知识态度方面有较大改进,尤其在干预后血压也有显著改进(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知识态度方面也有所改进,尤其干预后吸二手烟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干预组在血压改善、定期检查腰围、知道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并发症和控制方法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吸二手烟、超重、采取措施控制血压方面效果不如对照组。结论三体联动运行机制下的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有较好效果,仍应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网络群组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本社区88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救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依据是否有条件或愿意参加网络群组干预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参与组50例)与对照组(不参与组38例)。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基础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网络群组干预进行社区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自我管理模式进行社区管理。连续干预6M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网络群组干预使社区高血压患者与社区形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医患互动,更易被患者接受,大大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率。使社区高血压管理与防治更合理、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7.
钟娟  吴曙粤 《内科》2011,6(1):13-1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血压控制水平及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社区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则进行一般健康教育,三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情况及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及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综合干预,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和疾病防范意识,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脑卒中社区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袁木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23-2824
目的探讨饮食与运动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2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评定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QOL。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1),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合理膳食与适度运动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发生,进而提高患者QOL。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对患者自我行为的管理效果.方法 在河北保定市区选择3个社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社区为干预组,一个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对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调查110人,干预后99人;对照组干预前调查99人,干预后81人.干预组干预前后耐力锻炼时间、与医生交流能力、认知症状管理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0.05或P<0.01),遵医嘱服药率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常监测血压的比例提高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深圳市宝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13个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5例和观察组1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用药率,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BP、DBP、TG、T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用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膳食率、戒烟戒酒率、体育锻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继而改变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生活行为,最终能达到理想的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社区常规管理,干预组在社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评价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有所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从该院收治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可以在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干预对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干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 实施综合健康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10月住院高血压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行为干预组93例,对照组7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行为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百分率为77.4%,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佳百分率为54.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2.9,P〈0.01);行为干预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2.0%,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4.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P〈0.01)。结论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率,从而提高血压正常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家庭医生双签约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月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400例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并以个人签约为主,观察组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家庭医生双签约模式,2组均完成9个月管理,比较2组自我管理水平、知晓度、满意度、健康需求、就诊率、血压达标率及依从性。结果 2组干预9个月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观察组饮食指导、行为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及随访与评估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9个月后发病机制、饮食控制、药物使用知晓率和干预方法、服务态度、人工智能使用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9个月后健康咨询、家庭病床、健康体检需求率、就诊率、血压达标率及依从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家庭医生双签约模式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知晓率、满意度及健康需求率,可获得较高就诊率、血压达标率及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社区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在浦东新区23个街镇中每个街镇各抽取1个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对所有组员进行参加课程前后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参与课程后,组员自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P〈0.05),体力活动、对控盐勺、控油壶的使用率、每周测量1次血压的比例均较参与课程前明显增加(P〈0.05),每天摄入水果蔬菜、口味变清淡的比例较参与课程前增多。自我效能明显提高,收缩压下降了17mmHg,舒张压下降了10mmHg(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以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并针对性地进行行为干预,是控制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筛查本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降压药物,干预组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对比一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干预一年后,干预组在血压控制率,血压达标率,合并脑血管并发症,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方面均取得显著性疗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除血压达标率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变化不大。结论在农村社区探索合适的管理模式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后指导;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血压认知率及主动测量血压、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及戒烟戒酒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入院的1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即用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评估量表测评入院时的管理自我效能,通过采用"一对一"模式给予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自我管理,并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指导等,以及通过布置作业、奖惩等方式鼓励患者规范遵嘱用药;出院后不同阶段的护理,主要包含鼓励指导,告知注意事项,并积极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自我管理的实施情况。在随访半年时间内的末次随访进行患者管理自我效能评估,以及掌握患者在研究期间规范服药的情况,分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自我效能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管理自我效能较前均有所增强,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遵嘱治疗的依从性也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血压较大幅度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变化更加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管理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经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后有明显提高,血压水平得到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12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9例原发性中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对两组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基本情况、血压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行为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婚姻、慢性病报销、医保支付医疗费用、新农合支付医疗费用、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情绪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等评分均低于研究组,自我管理水平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能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控制血压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