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摄血治则对ITP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制备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注射于BALB/c小鼠体内造成ITP小鼠模型,模型稳定后给予强的松和健脾益气摄血颗粒干预,检测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APS造模后,小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小板分布宽度基本无影响;给药干预后,血小板计数回升,白细胞计数降低,但与药物作用不相关,血红蛋白含量回升,血小板分布宽度无影响。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治则能够有效提升ITP小鼠血小板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摄血方对ITP小鼠生命体征和脏器指数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以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免疫造模法,建立BALB/c小鼠模型,体内造成ITP小鼠模型,观察强的松、健脾摄血方对ITP小鼠生命体征和胸腺、脾脏指数影响。结果:(1)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体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第8天,模型组、强的松组、健脾组小鼠游泳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结束后,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仍低于空白组(P0.05),强的松组、健脾组小鼠游泳时间均有所延长,以健脾摄血效果最佳。(3)从注射APS第4天开始,模型组、强的松组、健脾摄血组小鼠进食量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给药第10天、第12天,强的松组模型小鼠进食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6天健脾摄血组小鼠进食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从注射APS第6天开始,模型组饮水量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10天开始,强的松组小鼠饮水量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脾摄血组小鼠饮水量无明显增加。(5)注射APS后由于免疫效应,模型组脾脏、胸腺明显增大,与空白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强的松干预后,脾脏、胸腺缩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健脾摄血方干预后,脾脏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注射APS复制的ITP小鼠模型符合病证结合模型特征。(2)强的松、健脾摄血方对ITP模型小鼠不耐劳力、食欲不振等脾气虚症状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健脾益气摄血方缓解ITP乏力症状与改善线粒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ITP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健脾益气摄血(JPYQSX)中、高剂量组。通过光谱法检测小鼠脾脏组织活性氧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线粒体DNA相对拷贝数;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AT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0.01)、强的松组(P0.05)、健脾益气摄血各剂量组(P0.01)小鼠脾脏组织ROS含量增多,脾脏组织线粒体DNA相对拷贝数明显下调(P0.01),结肠组织ATP含量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健脾益气摄血各剂量组小鼠脾脏组织ROS含量减少,脾脏组织线粒体DNA相对拷贝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组织AT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可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来有效缓解ITP乏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健脾益气摄血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使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注射法建立ITP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8天,正常组、模型组均予0.1 ml/10 ...  相似文献   

5.
严香  赵倩  陈信义  张雅月 《世界中医药》2022,(24):3481-3484+3490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非从脾论治组、健脾益气摄血组,每组20只。在造模成功后的第8天,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0.1 mL/10 g体积灌胃,泼尼松组给予浓度为2 mg/mL泼尼松溶液0.1 mL/10 g灌胃,中药组均按照0.1 mL/10 g体积灌胃给药,所有组给药1次/d,持续8 d。通过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评估出血程度及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给药前各组出血程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干预第6、8天,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出血程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T、APTT显著升高,FIB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与健脾益气摄血组PT、APTT明显下降,FIB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非从脾论...  相似文献   

6.
益气健脾摄血对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气健脾摄血对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张翠,蒋金兰,张传方黑龙江省中医研究所于梅哈尔滨医科大学王莹,王丽群长期以来,红细胞的主要功能被认为只是运送OZ和CQZ。自1981年Siegel(')等提出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这一新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方对大黄致小鼠脾虚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健脾作用.方法:采用连续灌胃大黄水煎液14天造成小鼠脾虚模型,以补中益气丸为阳性对照,益气健脾方水煎液高、低剂量组进行治疗.观察测定实验动物外周血细胞指标的变化、胸腺及脾脏质量指数、小肠推进率.结果:益气健脾方各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值...  相似文献   

8.
黄子明  侯丽  李蕊白  王冲  何昊  杨盼  张雅月 《世界中医药》2021,16(3):381-383,39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ITP的中医病名为"紫癜病".陈信义教授团队认为ITP的病机为"脾气亏虚、脾不统血",拟定健脾益气摄血方,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并为此开展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其免疫调控效果,以期阐明其具体起效机制.文章就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对瘙痒模型小鼠的瘙痒行为及延髓β-EP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C57B/6J小鼠随机分为组胺组(包括组胺针刺组和组胺非针刺组共20只)、氯喹组(包括氯喹针刺组和氯喹非针刺组共20只)及空白对照组(10只)。组胺组予颈背部皮下注射磷酸组胺,氯喹组予颈背部皮下注射氯喹,组胺及氯喹针刺组针刺双侧血海、曲池及合谷穴,每日1次,组胺及氯喹非针刺组造模后不做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连续观察并记录各组搔抓次数,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模型动物延髓b-内啡肽(β-EP)的表达。结果组胺组及氯喹组小鼠搔抓次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氯喹针刺组搔抓次数低于氯喹非针刺组(P0.05),组胺针刺组搔抓次数明显低于组胺非针刺组(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及组胺非针刺组延髓β-EP能神经元表达均不明显;组胺针刺组及氯喹组延髓β-EP能神经元表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氯喹针刺组、氯喹非针刺组及组胺针刺组延髓β-EP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组胺针刺组延髓β-EP表达明显高于组胺非针刺组(P0.01),氯喹针刺组与氯喹非针刺组延髓β-EP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氯喹及组胺致痒模型动物的搔抓行为均具有抑制作用,对组胺致痒模型动物延髓β-EP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对EAMG小鼠FoxP3和TGF-β1调节作用。方法:采用N2AchR加等量福氏完全佐剂,分2次免疫C57BL/6小鼠,并复制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模型,及对模型进行评价。小鼠随机分为佐剂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健脾益气方组,采用ELISA法观察各组动物血清AChR-Ab水平和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4组小鼠脾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结果:健脾益气方组(起效剂量18.8g/kg,剂量范围18.8g/kg~37.6g/kg)、地塞米松组小鼠血清AchR-Ab滴度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和佐剂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两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降低FOXP3mRNA、TGF-β1的表达,可能增加AChR抗体的产生,在MG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中药健脾益气方具有良好的防治EAMG效果,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和FoxP3水平,抑制AchR-Ab产生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健脾益气方对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脾益气方由经典方剂四君子汤衍化而来,其组成为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甘草4克,陈皮15克,黄芪30克。临床研究表明,健脾益气方可以明显缓解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乏力,畏寒,腹胀,便溏等。某些实验室检查指标亦有相应的改善,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患者木糖吸收率有所提高。胃肠功能主要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而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风凉血补肾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干扰素γ(IFN-γ),CD80,CD86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PD-1)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复制小鼠ITP模型,疏风凉血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112.5,75,37.5 g·kg-1·d-1),强的松组灌胃强的松(10 mg·kg-1·d-1),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及PD-1的表达。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减低,IFN-γ,CD80,CD86及PD-1明显增高,给予疏风凉血补肾方治疗后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明显增高(P<0.05),IFN-γ,CD80,CD86,PD-1明显降低(P<0.05)。结论:疏风凉血补肾方能升高ITP模型小鼠PLT,降低IFN-γ,CD80,CD86及PD-1的表达,改善细胞免疫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健脾益气摄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模型小鼠脑肠肽及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ITP的效应机制。方法:以被动型免疫造模法建立ITP模型,实验前从30只BALB/c小鼠尾静脉取血,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按照血小板计数随机分为对照组、ITP组、泼尼松组和健脾益气摄血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只。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脑、结肠及血清中3种脑肠肽和血清、脾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与ITP组比较,除血清小鼠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外,泼尼松组3种脑肠肽在3种组织均升高;健脾益气摄血方中高剂量均可升高脑血管活性肠肽、结肠食欲刺激素和3种组织的PACAP水平。泼尼松组血清PACAP低于健脾益气摄血方中高剂量组。与ITP组比较,泼尼松降低血清、脾γ干扰素,升高血清、脾白细胞介素-2和脾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在血清、脾,健脾益气摄血方中高剂量组可升高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降低白细胞介素-17A。处理组间对比,益气摄血方高剂量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角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角度牵引体位做对比,通过β-内腓肽(β-EP)抗体试剂盒检测观察角度牵引对家兔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β-EP值的影响和C反应蛋白(CRP)试剂盒检测观察角度牵引对家兔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CRP值的影响。结果:角度牵引各组家兔β-EP值和CRP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前屈15°位与后伸15°位和中立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立位与后伸15°位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内前屈位对于β-EP值的升高较中立位、后伸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内前屈位对于CRP值的降低较中立位、后伸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屈15°位角度牵引对颈椎病家兔模型血清β-EP、CRP含量的改善最为显著,是临床治疗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角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复生方对荷瘤小鼠血清D-乳酸的影响,并探讨益气复生方对肠粘膜屏障影响的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益气复生方组),西药组(5-FU组),联合组(益气复生方+5-FU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小鼠给予荷瘤造模。中药组给予中药灌胃,西药组采用5-Fu腹腔注射,联合组予中药灌胃同时给予5-Fu腹腔注射。用药14天后处死小鼠,观察抑瘤率、血清D-乳酸的含量。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中抑瘤率均显著增加(P<0.05);2)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中血清-D乳酸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联合组更接近空白组。结论:1)益气复生方降低荷瘤小鼠血清D-乳酸同时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2)益气复生方能够保护肠粘膜屏障的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荷瘤小鼠血清D-乳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温阳方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健脾益气温阳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差别均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FBG、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而ISI水平相比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FINs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而ISI则较对照组增高(P0.05)。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以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以及TNF-α水平相比对照组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痊愈人数明显增加,无效人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健脾益气温阳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抑制炎症反应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方、补肾健脾方、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心肌葡萄糖转运体蛋白的影响,探讨中医不同治法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方组、补肾健脾方组、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组。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和LDL-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形态,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脂质面积,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胶原纤维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GLUT-1和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LDL-C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发生改变,心肌组织GLUT-1蛋白表达降低和VCAM-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血清TC和LDL-C水平降低(P0.01),改善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方组血清IL-6水平降低(P0.05),提高心肌组织GLUT-1蛋白表达和抑制心肌组织VCAM-1蛋白表达。结论:补肾方、补肾健脾方、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具有代谢调节、心肌保护、血管保护三重作用,改善衰老所致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血管损伤,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心肌葡萄糖转运体蛋白有关,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方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肠湿热证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综合因素造模(饮食加气候环境加致病生物因子)复制成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6和SIgA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给予止泻痢药石榴皮水煎剂治疗,观察动物模型给药后的变化。结果:该模型在发病条件,主要症状、体征、病变脏腑以及病理变化(以直肠和回肠为主)等方面均近似于中医大肠湿热证型,模型小鼠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升高,经石榴皮水煎剂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和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大肠湿热证的部分客观指标。利湿收涩止泻药石榴皮水煎剂可明显改善大肠湿热证模型小鼠的症状体征,并使免疫指标降低,说明该药具有较好的止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方、补肾健脾方、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对衰老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是否与肠肝循环有关。方法选取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6和正常同源对照小鼠SAMR1,实验分为5组,SAMR1组、SAMP6组、补肾方组、补肾健脾方组、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组。给药12周后,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ST和ALT活力、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回肠组织FGF15和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AMR1组比较,SAMP6组血清AST和ALT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肝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胞浆中见脂滴样空泡,回肠组织FGF1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升高;与SAMP6组比较,补肾方组和补肾健脾方组血清AST和ALT活力均有下降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组显著降低血清AST和ALT活力(P0.05,P0.01),给药组均可改善SAMP6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上调回肠组织FGF15蛋白表达,下调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结论给药组对SAMP6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GF15-SREBP1c调控衰老过程中肠肝循环,以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组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对血清转移生长因子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化痰方治疗,评估2组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TGF-β1、b-FGF变化,并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气促评分分别为(1.94±0.83)分、(2.10±1.63)分、(1.81±1.03)分、(1.72±1.5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分别为(2.65±0.59)L、(1.95±0.63)L、(66.85±3.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b-FGF分别为(379.67±27.85)ng/L、(92.21±12.08)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化痰方治疗COPD稳定期,可改善气道重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