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感染科护理管理对护士自我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以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的1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与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强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感染预防理论知识、护理操作、防范意识、防范能力、健康教育、感染后处理及乐观情绪,焦虑、抑郁及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强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感染预防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防范意识、防范能力、健康教育、感染后处理及乐观情绪等得分均明显高于强化管理前(P0.05);强化管理后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明显低于管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管理前,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加强感染科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感染科护士的自我健康行为,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保障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感染科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规范化的职业暴露管理方案。方法:自2018年起进行管理制度调整,针对职业暴露问题进行防控,通过规范化培训、强化质控等措施来提高职业暴露防控力度,与2017年情况进行对照,对比不同时期感染科护士的自我管理认知、行为情况及感染发生率,了解护士的满意度。结果:2018年感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理论知识、护理操作、防范意识、防范技巧、健康教育、暴露后处理、情绪调整的评分均显著高于2017年(P0.05);职业暴露频次显著低于2017年(P0.05);工作满意度为95.80%,显著高于2017年的66.7%(P0.05)。结论:做好感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职业暴露认知,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柔性护理管理为分界点,采用相关量表调查管理前后护士自我概念、工作压力、工作倦怠以及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柔性管理后,护士的道德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等方面的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护士的工作压力小于管理前,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消极应对评分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积极应对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柔性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较好地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自我概念,改善应对压力的方式,减少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柔性管理制度对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将新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名护士做为研究对象,将采取柔性管理制度前后的妇产科护士管理作比较,将实施柔性管理的调查量表应用在本研究中,分析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压力、倦怠情绪、自我管理意识等指标。结果:妇产科护士实施柔性管理制度后,消极情感、人格倾向发展和工作热情枯竭方面评分明显低于管理前,在成就感、应对方面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自我概念中心里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家庭自我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道德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柔性管理制度可以明显降低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结合细节管理与风险管理,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加强重点环节的质控,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教育,健全细节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及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将细节管理运用到科室职业风险控制中后,职业暴露风险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实施前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主要职业暴露风险为血液排泄物污染、针刺伤及物理化学因素;而实施后,主要暴露风险为针刺伤。实施后科室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运用到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的防控中,有利于完善职业防护的管理,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减少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 医院 70 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实施 PDCA 管理模式为分界点,将 2021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沿用 传统方法进行管理的阶段设定为对照阶段,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改用 PDCA 模式进行管理的阶段设定 为试验阶段,分析对照阶段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构建 PDCA 循环管理模式,比较 护士在 PDCA 管理前后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职业防护行为,并于管理结束后对护士进 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以术中操作时的手部暴露为主,PDCA 实施后,护士的血源性职业 暴露发生率 17.14 %(12/70)低于实施前 58.57 %(41/70),安全知识掌握以及防护行为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手术室质量管理中应用 PDCA 模式可有效降低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 对加强护士安全知识掌握以及职业防护行为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中进行器械清洗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于2017年3月实施;设2017年3月~2018年5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器械清洗情况。结果:器械清洗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评分、职业危害环境评分分别为(93.74±3.74)分和(91.28±3.29)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器械清洗人员的防护依从率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6.67%;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2%(P0.05);清洗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58.33%(P0.05)。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存在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强化防护环境管理、强化监管工作、提升职员防护态度等,可显著提高防护管理质量,减少器械清洗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率,提升器械清洗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行为运作管理在妇科肿瘤护士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于医院妇科肿瘤科室任职的护理人员15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对其进行行为运作职业防护管理,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防护意识、防护行为等职业防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在防护物品使用管理各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护理人员实施行为运作职业防护管理,能够使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有效改善,使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降低,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提高骨科护士工作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骨科30名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采用量表调查管理前后护士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感、工作倦怠程度以及工作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自我效能感、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在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的评分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的评分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能力,为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管理在改善护士不良工作情绪和工作倦怠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第九医院妇产科2014年1~6月在职的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资本管理,时间6个月,主要措施有构建护理队伍大家庭、组织支持和有效激励,比较管理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心理资本管理后,护士在自我效能、希望、乐观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焦虑、抑郁的评分,去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均低于实施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心理资本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减少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和倦怠感,改善护士对工作的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7月医院肝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未实施细节管理办法时的12名护士为对照,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细节管理办法,比较细节管理前后护士职业暴露情况、工作满意度并探讨。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低于细节管理前,工作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即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同时增强了护士自我防范意识,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岗前培训在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行为上的作用。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为例,2013年1-12月未真正落实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岗前培训,与2014年1-12月实施并真正落实之后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行为改善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得分为(91.8±4.6)分,相较干预前的(74.3±4.2)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在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放置、接触污染性液体之前佩戴手套、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注意洗手、使用注射器复帽时采用单手、配制毒性药物时戴双层手套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 0.05);培训后护理人员锐器损伤、遭受暴力发生率明显低于培训前,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并真正落实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岗前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以及强化防护行为,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发生裸露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对本地区四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15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均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75例。结果:干预组的皮肤损伤率以及污染率均低于未干预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士裸露皮肤损伤问题不容忽视,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及规章制度、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室护士裸露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完善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管理制度,减少院内感染的机率。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2月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2014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73.58%,2015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86.79%,2016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92.73%(P0.05)。结论:传染科护士与各方面的危险因素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针对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管理措施,减少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对护士离职意愿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医院分院手术室3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层级管理,分为N1~N5共5分层级,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完成不同的护理职责,组成责任制小组开展护理工作。采用离职意愿调查表、工作倦怠调查表以及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层级管理前后护士的离职意愿、工作倦怠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层级管理后,护士的去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管理前,离职意愿3个为维度方面的评分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休息时间、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工作满意的高于排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倦怠感,降低护士的离职意愿,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将50例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职业危害预防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预防相关知识得分、预防职业暴露执行良好率、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各项知识得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预防职业暴露执行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较对照低(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科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护士欠缺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工作经验、未能踏实掌握预防措施等是导致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因素,职业危害预防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预防职业暴露执行良好率,使其保护自我,减少职业暴露率,同时管理得到护理人员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室护士足部皮肤损伤的因素,用于制定相关的防护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58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防护管理措施将其分为管理组与普通组。管理组手术室护士工作中应用防护管理措施,普通组手术室护士工作中应用常规管理办法,对比两组护士防护管理效果。结果管理组护士的足部皮肤损伤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组护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士对于工作的满意评分显著高于普通组护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日常工作中提前采取防护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护士发生足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有利于护士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医院精神科开展分权管理模式,探究其在病房管理中的成效。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医院精神科管理中采用分权管理模式,比较分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自我价值评分。结果:在落实了分权管理模式后,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病历书写不规范、基础护理差、收费管理乱及不严格消毒管理等问题的发生较实施前显著减少(P0.05)。护士对自我价值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权管理模式在医院精神科得到顺利开展,成效显著,护士对工作积极性更高,病房管理规范化,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充分发挥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效果探究。方法: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间在医院妇产科科室构建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加强防护意识,规范暴露处理流程,做好生物防护、物理防护及环境防护。比较防护体系构建前后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概率。结果:在构建职业暴露防护体系之后,医院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明显减少,暴露发生率相比之前降低显著(P0.05)。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问题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注意,医护人员的健康需要有保障。通过加强对职业暴露的重要危险因素管理,规范防护流程,构建职业暴露防护体系的效果显著,助产士职业暴露概率显著下降,同时也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强院内艾滋病防护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6年医院收治的312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4例为对照组,以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7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院内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院内防护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院内艾滋病防护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