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实验中医学学习成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课程组对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原来单一的闭卷考核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的考核方式(占总分的25%)。由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提出一个假说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并形成学习报告用于成绩评定。分析发现,探究性学习的成绩与闭卷考核成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重点关注的是失眠、抑郁等精神神经相关疾病,更倾向于开展中药复方作用于相关疾病动物的药效药理实验。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能力、知识点融会贯通等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并开拓了研究的思维,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后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实践密切联系理论之外,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也为药学教育者正确、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实操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实践,以"问题驱动学习法"为教学框架,以"二个制度"、"多样化交流"为手段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生药学研究生培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强调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生本教育模式贯彻运用在中医院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儿童输液室新护士临床带教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方法:以我科2012年护理新护士为实验组,2011年护理新护士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实施后,实验组的新护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童输液室新护士临床教学中,设立项目、创新问题情景模拟与开展相关讨论活动、引导新护士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新护士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献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常规的中药药剂学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本文尝试将CBL与PBL 2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中药药剂学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实验教学内容,有着实验内容多、杂、深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成为重要的教育探索问题。本文从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四个方面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旨在寻求适合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特点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各地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研究性学习由于可以实现学生研究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和信息飞速发展的全球一体化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研究、协作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教学中应引入适合培养学生研究、协作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医研究生存在着基础研究课题与临床脱节,缺少原始创新能力等问题。转化医学可能是沟通中医研究生基础研究与临床的桥梁。以转化医学思想为指导,提升中医研究生研究起点、强化中医经典文献学习、强调以临床为中心的课题设计并以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开展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强化研究生培养、提升中医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和提高中医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实验中医学课程考核方式中引入探究性学习实践,发现学生在理论向科研实践过渡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在学生探究性学习基础上,加入个性化辅导的教学环节,针对每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报告,评价其科研设计的优势及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因、找到解决思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科研思维框架.结果 显示,个性化辅导有助于学生对...  相似文献   

11.
正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生源规模和素质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中医临床实践无法深入;中医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未注重中医药深厚的人文气息;对中医临床的考核不规范等。因此,如何系统地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  相似文献   

12.
PBL是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提出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1]。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2]。通过一个PBL课程,学生自主组织学习,分析、解决课程中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学生学习被动,缺乏探究性学习习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此,我们依托中药药理实验的教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科创项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大学生科创项目开展的现状、科创能力培养总体思路及项目开展的基本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实验室全方位开放、线上学习平台开放、充足的师资配备及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及评价是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教学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理论课程的统一计划、统一模式、同一标准、批量生产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实验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简单分析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行的改进,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性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课堂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把研究性学习贯穿教学全过程,完善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制是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了解获取医、药知识的科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几年来,我院各专业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基本技能培养基础上学习兴趣的不断激发、求知欲的不断提高和好奇心的驱动。实验教育既…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创新精神,指强烈的求知探索欲、自信心及勇于挑战等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创新方法,指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与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智力因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国际教育趋势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知识点分散、内容抽象,学生很难全面理解和掌握。而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它可以有效弥补片面强调教学效果及总结性评价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基于此,将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应用于中药药剂学教学并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课堂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中医学的不断认可,中医人才的教育尤其是中医研究生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经典学习与创新能力不足两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招生数量不足,生源质量堪忧;经典学习不够,医学基础不牢;实践实训过少,思维能力不足。并由此提出了广泛学习中医经典,打下坚实理论功底;博学传统文化,培养中医思维方式;注重实践,提高临床辨证能力;加强实验研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重视论文写作,锻炼表达能力等建议,以期对于中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创新思维方法 论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创新思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积极作用.创新思维是研究生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也是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发展向前的保障之一,研究生可以通过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思维方法 的训练、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