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182-1184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体系与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PSSR)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53例MDS患者外周血象、骨髓染色体、骨髓原始细胞、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研究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上述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外周血象:血细胞减少贯穿于MDS"同病类证"主证、类证、兼证的全过程,不同类证及兼证患者三系减少的系别及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2骨髓原始细胞:在MDS"同病类证"分层体系中,骨髓原始细胞是"毒邪内蕴"的定性指标。3骨髓染色体:正常核型与简单异常核型散见于模型体系的各中医证型中,未发现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但复杂核型则多见于兼证为热毒炽盛和毒瘀阻滞型病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β2-MG: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但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5SF: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毒蕴型亦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6LDH: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构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中医证候与外周血象和骨髓原始细胞关系密切,外周血细胞减少是"虚"的基础,骨髓原始细胞是"毒"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分型及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对117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收集各证型的基本资料、中医证候积分、BMD值及骨折特点。结果:三种证候的腰椎及股骨BMD值进行比较,脾肾两虚兼血瘀及脾肾两虚型的BMD值显著小于肝肾不足型;三种证候的积分比较,脾肾两虚兼血瘀型脾肾两虚型肝肾不足型;三个证候的骨折发生率为脾肾两虚兼血瘀型脾肾两虚型肝肾不足型;分析总体证候积分与BMD的相关性,中医证候积分与股骨BMD存在负相关,而与腰椎BMD则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是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三种中医证候中积分与骨折发生率最高的一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证候分型和辨证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79年1月至2014年2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相关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文献资料,建立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辨证方药数据库,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频数分布分析法和R型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文献中的症状、证型、复方和药物进行分析和聚类,总结出前列腺癌的证型和症候群、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辨证方药规律。结果:76篇文献共得证型31个,其中膀胱湿热证频数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排除膀胱湿热证其虚性证型总频数明显高于实性证型;病性要素分析结果显示虚性要素与实性要素频数分布基本对等;脏腑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膀胱和脾,亦有涉及到肝肺二脏;症状聚类分析结果共得8个证型,分别是瘀热内郁证、脾虚挟痰证、气阴两虚证、肾阳亏虚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火旺证、正虚毒恋证和阳虚水泛证。共收录用方168个,成方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为主,36个自拟方多具有益气养血,化瘀散结,清热通淋的功能。频数最高的药物集中在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药物归经频数分布主要集中在肝、肾、脾、肺、心和胃;药物聚类分析可形成7个聚类方,辨析分别适用于前列腺癌湿热毒蕴证、肾阴亏虚证、血虚挟瘀证、正虚毒恋证、气滞血瘀证、阴阳两虚证、脾胃气虚证。结论:前列腺癌的诊治须把握湿热为患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遣方用药当以扶正补虚为主,兼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物归经频数分布特点能够反映出一些前列腺癌的脏腑辨证病位,但不能完全准确反映。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MDS患者分别行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2代基因测序等检查;同时收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制定MDS患者数据观察表,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整理合格病例资料,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MDS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MDS分型及WPSS评分的关系。结果≥60岁的MDS患者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占81.58%;60岁的患者虽仍以气阴两虚、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但热毒炽盛、瘀毒内阻的邪实比例较≥60岁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分型中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RCUD)、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RARS)、MDS-未分类(MDS-U)及MDS伴单纯5q-(MDS-5q-)型均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型亦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但热毒炽盛和瘀毒内阻的邪实比例增多;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型(RAEB-1)及RAEB-2型均以热毒炽盛和瘀毒内阻的邪实表现为主,纯虚无邪者明显减少。WPSS评分极低危、低危患者以气阴两虚和脾肾两虚的正虚表现为主;中危患者正虚的比例下降,邪实比例升高;高危、极高危患者均以热毒炽盛和瘀毒内阻的邪实表现为主。结论 MDS中医辨证分型与WPSS评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杨淑莲教授认为"髓毒劳"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中医对应名称更好地反映了疾病本质,指出本病以正气亏虚为主,气(阳)虚、阴(血)虚者均较常见,气阴两虚或兼夹热毒、痰浊、瘀血者亦多见,单纯邪实者少见,故其病机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瘀血、痰浊、热毒为标,常见热毒炽盛、瘀毒内阻、气阴两虚、脾肾两虚等证型。杨老师结合精准医疗诊断特点,参照国际常用的MDS预后积分系统,动态应用解毒、益气、健脾、补肾等治疗方法,分期论治MD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凡帆  庞鹤 《北京中医药》2012,31(3):172-175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近30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同样方法对近10年主流《中医外科学》中脱疽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现代文献中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候是热毒、气血两虚、血瘀、寒凝、脾肾阳虚,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热毒、血瘀、阳虚。脱疽在教材中出现频次前3位的证候是热毒伤阴、气血两虚、血脉瘀阻,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热毒、血瘀、气虚。结论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分散,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脱疽的辨证分型不适合用于指导本病辨证,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病名的认识、紫癜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风热化毒,热毒血瘀;湿热化毒,热毒血瘀;阴虚火旺,瘀毒内蕴;脾肾两虚,瘀毒阻络;"热毒、血瘀、本虚"之间的关系等)对紫癜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特征,为相关证候标准规范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筛选符合标准的COPD文献并提取证候类型,将复合证型分解成基本的证候要素,统计各证候分布比例及证素出现频次、频率。结果:COPD病例数分布较高的中医证候为痰热壅肺、肺气虚、痰浊阻肺、肺肾气虚、肺脾两虚,稳定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肺肾两虚、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脾两虚、肺脾肾虚,急性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痰热壅肺、痰瘀阻肺、痰热瘀肺、痰浊阻肺、肺脾肾虚。本病病位类证素为肺、肾、脾、心、肝,病性类证素按频次由多至少依次为气虚、痰、阳虚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肺脾肾虚贯穿于疾病始终,肺肾气虚可能成为COPD的基础证候。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是引起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病因。高彦彬教授认为IgA肾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辨证分型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本虚分为肝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肾两虚、阴阳两虚4个证型,标实分为热毒伤络、风伏肾络、湿热壅络、肾络瘀阻、浊毒闭络5个证候;治疗上主张分期论治,以通络为主;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邪通络;慢性缓解期,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治以扶正通络;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首届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疾病.本虚从寒热来看,分虚热与虚寒两类,病位在肺,主要涉及脾、胃、肾等脏腑;标实早期以肺络瘀阻为主,继续发展则表现为痰瘀阻滞证候,晚期出现瘀毒内盛证候;瘀血为患贯穿本病始终,化瘀宜早不宜迟.本病早期可见肺胃两虚兼络脉受损证型,继续发展可见肺脾气虚兼痰瘀互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方法以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四诊信息,建立相关数据库,对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具有倦怠乏力、腰酸膝软、气短懒言、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面色少华、口淡不渴等脾肾亏虚,湿浊瘀阻的证候特点。病位要素以肾、脾多见。病性要素以气虚最常见,其次为阳虚、阴虚、湿热、湿浊多见,聚类分析将证型分布聚为6类:脾肾气虚、脾肾两虚,湿浊中阻、气阴两虚、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湿浊、湿热与症状信息关联密切,存在162条关联规则,占所有规则的51.7%。结论 "久病多虚,赣南多湿"是影响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证型规范化提供了初步依据,用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专家经验角度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候学。方法:在系统整理文献资料和总结既往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专家问卷,采取现场问卷、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专家问卷。结果:大部分专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与中医的心悸、胸痹和温病密切相关;其发病的关键因素是邪毒、气阴两虚、瘀血、痰浊;主要病机为邪毒侵心,耗气伤阴,瘀阻心络,心脉失养;证候要素以热毒、气阴两虚为主,挟痰挟瘀为患;中医辨证分型为邪毒侵心型、气阴两虚型及瘀阻心络型;其治法为解毒护心,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邪毒侵心型常以银翘散加减,气阴两虚型常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瘀阻心络型常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之气阴两虚,标实为热毒,兼挟痰瘀。  相似文献   

13.
张文静  王沁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2):126-12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西医WHO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02例,收集基本信息资料,进行中医辨病及辨证分型和西医WHO分型,分别统计患者例数,采用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来分析MDS WHO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最多见,占68.63%(70/102); WHO分型中MDS-EB-1型最多,占31.37%(37/10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WHO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应分析提示MDS患者WHO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与MDS-U型、MDS-5q-型、MDS-SLD型关系最为密切,距离相对值为0.786;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MDS-RS型、MDS-MLD型关系最为密切,距离相对值分别0.315、0.458;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与MDS-EB-2型关系最为密切,距离相对值为1.257。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文献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2000年至2014年有关COPD中医辨证文献,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COPD发作期,频次出现在前10为的证候类型分别为:痰热蕴肺、痰湿壅肺、痰瘀阻肺、表寒肺热、水凌心肺、肺肾气虚、血瘀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以及风热犯肺;稳定期频次出现在前10为的证候类型依次为:肺肾气虚、痰湿阻肺、肺气虚、气阴两虚、脾肺气虚、肺阴虚、脾气虚、血瘀证、肾阴虚、肾阳虚。对证候要素在发作期,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痰、火(热)、湿(浊)、寒、水饮。在稳定期,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肾、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虚、阴虚、湿(浊)、痰、血瘀。结论 COPD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立琳  叶雷  王立新 《陕西中医》2011,32(8):955-957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探寻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采集5年间狼疮性肾炎病例资料172例,依据频数分布及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结果:狼疮性肾炎脾肾气虚、水湿瘀阻证,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等六大中医证候为主,血瘀证几乎兼夹于各型中,并且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狼疮性肾炎以正虚邪实为主,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实证以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报因子WT1基因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证(MDS)中医"正虚"、"瘀毒"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观察50例MDS患者中医"正虚"和"瘀毒"不同分型中的IPSS预后积分分级;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分别对"正虚"型与"瘀毒"型两组中的36例MDS患者与12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医证型与IPSS预后分级呈正相关(P<0.001,R=0.621),且瘀毒型患者中出现IPSS分级中较差预后的几率是正虚型患者的21倍(OR=21.0,95%CI:4.55~96.87);MDS患者的W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瘀毒型明显高于正虚型,两型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MDS中医证型与IPSS预后分级存在相关性,IPSS中中危Ⅱ及高危型为"瘀毒"证型的相关因素;MDS瘀毒型预后较正虚型患者差,WT1基因表达水平对不同中医证型MDS的病情危险度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总结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基本证候有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肝脾气虚证、肾气虚证5个,核心证候为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3证;本病表现为多证相兼,并以六证相兼到九证相兼多见;证候组合具体表现为: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两虚证,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血阴阳俱虚证,湿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或阴阳两虚证。结论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存在毒瘀与正虚交织、肝脾肾气血阴阳俱损等复杂病机,且证情严重,治疗上应考虑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8.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揭示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总结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 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基本证候有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肝脾气虚证、肾气虚证5个,核心证候为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3证;本病表现为多证相兼,并以六证相兼到九证相兼多见;证候组合具体表现为: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两虚证,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血阴阳俱虚证,湿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或阴阳两虚证.结论 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存在毒瘀与正虚交织、肝脾肾气血阴阳俱损等复杂病机,且证情严重,治疗上应考虑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轻度认知损害证候研究类文献,对其中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得出各证候要素的相关症状。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经术语规范化后得出轻度认知损害有24个证型,出现频次前5位的分别为痰浊蒙窍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热毒内盛证、瘀阻脑络证。病位类证候要素中肾和脑所占比率最高,分别为30.83%和30.00%;病因、病性类证候要素中气虚所占比率最高为16.50%。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专家经验共提取出15个证候要素,其中包含69个症状。结论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型以痰浊蒙窍证与肾精亏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肾、脑,病性为气虚。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属中医"骨痹"范畴,多因脏腑经络失调,阴阳气血亏损,气机阻滞,痰瘀互结,热毒内蕴所致。其病位在骨,病本在肾,为本虚标实之证;以五脏亏虚为本,气滞、痰阻、血瘀、毒结为标;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临证时宜辨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热毒炽盛、痰毒瘀阻、脾肾阳虚5型,分别以骨痹系列方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