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首要病种[1],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对CHD患者,特别是推荐进行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的中和低验前概率患者[2],如何实现精确诊断是困扰临床的难题。随着影像设备的迭代、成像及后处理技术的进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不但可以为临床决策者提供清晰、准确的冠状动脉解剖学信息,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功能学信息,是临床上检测CHD最常用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在CHD的筛查、诊断、决策和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影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快速发展,AI辅助影像软件也广泛应用于CCTA中,贯穿于CCTA检查的全流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妇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提高对女性CHD的诊断率。方法:对106例疑诊为CHD的女性患者行CAG后,分为CHD组和非CHD组,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的数量、类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女性CHD组发病年龄高(P<0.05),绝经者比例高(90.6%与80.9%,P<0.01),合并高脂血症者CHD组显著高于非CHD组(81.3%与40.5%,P<0.005),合并两个及以上CHD危险因素者CHD显著增多(67.2%与28.6%,P<0.05),而且,冠脉双支及三支病变者与单支者比较,合并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多(69.8%与61.9%,P<0.05)。结论:绝经和脂质异常是女性CHD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危险因素越多,CHD发病率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说明CHD发病率及冠脉受累程度与危险因素多少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率低 ,常因胸闷、胸痛而被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我院近期收治 2例冠状动脉瘘 ,病初均被误诊为冠心病 ,后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女 ,4 2岁。近 9个月来因劳累、生气后出现胸闷、发憋、干咳入院。每次上述症状发作时伴全身乏力、左肩及左后背闷压痛或隐痛 ,持续约数分钟至半小时。心电图检查示V1~ 6T波浅倒。诊断为冠心病 ,经休息、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此次 ,因症状时有发作且逐渐加重再次入院。既往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 3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男性和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疑诊为CAHD的受检者共105例(男61例,女44例),分别行DS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CAG为诊断CAHD的金标准,评估检查结果。结果 105例受检者中,DSCT共显示1184个冠状动脉节段可进行评价。DSCT诊断男性受检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95.1%,阳性预测值为73.9%,阴性预测值为99.0%,诊断符合率为94.9%;诊断女性受检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77.9%,阴性预测值为96.2%,诊断符合率为92.4%。女性受检者接受DSCT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低于男性(P〈0.05)。结论 DS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适用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作特点及心率变异性(HRV)与SMI的关系。方法 对69例患者和42例健康人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对SMI发作的时间进行分析,病例组HRV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SMI发作前30分钟、发作时、发作后30分钟心率功率谱的变化。结果 SMI发作多在6:00-22:00,占总数的88.06%,其中6:00-12:00占总数的32.09%,17:00-21:00占总数的26.87%。SMI组SDNN、高频峰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低频峰、低频峰/高频峰均大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低频峰在SMI发作前、发作时均增高,发作后降低,高频峰在SMI发作前30分钟最低,发作后升高。结论 SMI发作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HRV降低,并且SMI发作有明显的昼夜发作特点,高频峰已经降低,说明SMI患者存在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性升高,自主神经的功能失调,SMI发作前30分钟交感神经已经兴奋,迷走神经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790例,根据冠状动脉CTA结果分为CAD组(352例)和无CAD对照组(438例),CAD组依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118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107例)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32例),检测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各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同指标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AD组和对照组比较,LpPLA2、hs-CRP、年龄、GLU、HbA1c、载脂蛋白B(ApoB)水平CA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PLA2在CAD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1,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和HsCRP之间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相关性(r=0.042,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升高是CAD的危险因素,可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受累血管支数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
黄文增 《新医学》2002,33(10):621-623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何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1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为2组,其中36例采用参麦注射液和阿斯匹林治疗者为治疗组,35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阿斯匹林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用药前后ST段压低的次数分别为(182.0±10.1)次和(61.7±7.6)次;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分别为(398.5±30.2)min和(80.2±20.4)min。对照组用药前后ST段压低次数分别为(180.8±12.5)次和(99.5±10.8)次;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分别为(399.0±32.3)min和(141.7±29.5)min。治疗前后比较,2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是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常见危险因素不能解释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些实验室新的危险因素如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D-二聚体、脂蛋白等在CH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钱孝贤 《新医学》2003,34(4):259-260,262
进修医生教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教授早在1844年,Bernard就在其生理学研究中将导管插入了动物的心脏,但是直到1929年,才由德国医生Forssmann开始尝试在临床上进行心导管检查的可能性。针对冠状动脉的介入性诊疗技术开始于1959年,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1977年德国医生Gruentzig在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于开胸体外循环状态下,完成了人类第1例冠状动脉成形术。1977年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世,在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运动心电图(EXECG)与平板运动负荷超声造影试验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以下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AG)证实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中至少有一支内径狭窄程度≥5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均行运动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负荷超声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运动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负荷超声造影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运动心电图在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中至少一支内径狭窄程度≥50%时,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为58%、83%和72%;当狭窄程度≥75%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升高为63%、89%和79%,较狭窄程度≥50%有明显提升,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负荷超声造影在冠脉主要分支至少一支狭窄程度≥50%时,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为77%、92%和85%,均高于运动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狭窄程度≥75%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升高为85%、96%和91%,亦同样高于运动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平板运动负荷超声造影诊断冠心病较运动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其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阻塞,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常见为心绞痛型和心肌梗塞型。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血清胆红素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 Schwerthner等 [1 ]提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负相关 ,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新的危险因子。为了探讨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对 13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进行了检测 ,并与 12 2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冠心病组均根据 1979年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 ,男 90例 ,女 45例 ;年龄 48~ 86岁 ,平均 6 9岁 ;均排除肝胆疾病。对照组为非冠心病组 ,男 72例 ,女 5 0例 ;年龄47~ 88岁 ,平均 70岁 ;均排除肝胆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记录82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56排螺旋CT冠状...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多种不良情绪有关,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情绪障碍,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故予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近来研究已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早期或狭窄较轻时的血管重构现象 ,本研究旨在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观察狭窄程度较重时的冠状动脉重构改变以及其对血管腔狭窄的作用。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 5 0 %的冠心病患者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3 9~ 65岁 ,平均 (5 1± 15 )岁。二、超声检查及测量采用美国波士顿公司血管内超声仪及外径 3 .5F、频率 3 0MHz超声导管探头。冠状动脉造影后 ,将探头导管插入靶血管段远端 ,由远至近缓慢回撤对血管横断面进行 3 60°成像、实时录像和术后测量[1] 。测量血管横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进行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体检的30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冠心病将体检者分为非冠心病组(n=142)与冠心病组(n=158)。记录并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肌酐、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在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FBG、LDL-C、尿酸、TBIL、DBIL、IBIL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TBIL、尿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收缩压、TBIL、尿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健康体检检测血清TBIL、尿酸水平能有助于辨识冠心病危险人群,以期改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存活心肌的识别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跃进 《新医学》2004,35(6):373-375
传统的观念认为心肌缺血造成的坏死符合以下规律:如果缺血程度轻、时间短,心肌无坏死,其收缩功能正常;如果缺血程度重、时间长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收缩功能消失,产生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近年来,随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入,证明了由于心肌缺血发生的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以及缺血心肌有无再灌注或侧支循环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