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中药临床药师开展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中药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1 560张中药饮片处方(含门急诊、住院中药饮片处方),统计不合理处方(不含麻醉药品),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98张,占所抽查处方的6.28%,其中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74张,住院中药饮片处方24张。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缺少临床诊断中医证型、炮制品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当、含毒性中药超量使用等。结论: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还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中药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调剂中药师应加强饮片处方审核,中药临床药师加强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和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和干预不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院中药饮片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以规范临床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院中药饮片处方1 20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及〈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对其进行点评.结果:该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6.17%,用药味数过多43.33%,超出常量8.67%,煎服方法错误5.67%,书写不规范26.42%.结论:该院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用药,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的中药饮片处方1320张,依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通知中相关要求对处方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不合理现象。结果:132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124张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合理现象出现率9.39%,其中有86张处方中存在2种或2种以上不合理现象。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不规范、用药的味数偏多、用药的剂量偏大、毒性中药饮片使用不合理、煎服方法错误。结论: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促进处方的规范化,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举措,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2019年1-12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2580张,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580张处方中11~15味中药占比最大,为51.67%,中药饮片处方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7年1-6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开具情况,了解中医儿科中药处方和中药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17年1-6月该院中药房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927张,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该院门诊中药处方单张处方药味数以11~15味药居多,占49.83%,用药剂数以3剂居多,占37.54%,给药途径以煎汤内服为主,中医临床诊断基本合理。结论:该院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应依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中药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的使用情况、用药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得到门诊处方共2 034张,男性占1 030张,女性占1 004张。处方中患者平均年龄约为57岁,以61~70岁的居多,占28.76%;平均药味约15味,以16~20味居多,占31.71%。处方涉及中药品种有363种,使用频率和使用量排名前20的中药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止咳平喘药为主。处方合格率为83.38%,不合格原因中临床诊断不合理占0.44%,特殊煎法未脚注占15.49%,重复给药占0.79%,修改处未签名盖章占0.34%,超剂量用药占1.82%。结论我院门诊中药处方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医疗工作者应加强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在促进中药饮片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2016年1~12月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前和2017年1~12月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后涉及中药饮片的处方进行分析统计,比较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后中药饮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17%(24/2050),明显低于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前的8.09%(137/1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对于促进中药饮片合理使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需不断加强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不合理状况干预及其对策,使中药处方更加规范与合理。方法:针对龙游县中医院中药房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和住院379张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国药典》以及《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中标准,对中药饮片的处方正文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不同时期、不同科室及不同原因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结果:379张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中,饮片剂量不当135张,用法不当117张,重复用药68张,有毒中药饮片使用不当9张,药物配伍禁忌7张及其他41张。结论: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各科室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医院、医师、药师应各司其职,以降低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 000份2017年6月-2018年2月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统计单张处方出现的用药味数、用药频率、科室处方的分布情况,评价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处方中的中药味数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15~20味、11~14味、6~10味、2~5味、其他味;中药用药频率最高的是甘草、党参、金银花、茯苓、白术、白芍、当归;处方分布情况依次为民族民间医药科、皮肤科、院部、中医妇科、脾胃病科、针灸科、糖尿病科、急诊科、其他科;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主要包括补虚药、理气药、补血药、消食药等。结论: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是临床上治疗的一部分,有着极其明显的临床作用,医疗人员应合理的控制中药的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材浪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11年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用药情况,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中药饮片管理的建议,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1年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19002张,依据《中国药典》、《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进行列表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中药质量问题、中医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调配差错、发药交待不全面等问题。结论:我院中药房对中药饮片的调剂基本是合理的,不合理处方给付只占1.6%,但我们对不合理处方用药仍要高度重视,从处方用药适宜性的水平进行深度分析,确保各种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中药房药事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处方调配中的应用,促进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的3538张中药处方,从处方不合理原因、处方常见问题比较分析、单张处方味数统计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相关情况给予正确的处理意见;结果从3538张中药处方分析中发现,合格处方数为2532张,不合理处方有1006张,合格率为71.57%;基层医院处方的合格率并不高和处方分析在中药处方的调配、煎煮、指导患者用药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结论:需进一步加强中药处方管理,完善中药调剂管理和规范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中药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日常中草药管理中发现的炮制质量问题和处方的中药饮片不合理使用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影响很大。结论:应加强中药炮制,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静  唐全良  杨志一 《陕西中医》2010,31(9):1233-1234
目的:阐明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日常中草药管理中发现的炮制质量问题和处方的中药饮片不合理使用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影响很大。结论:应加强中药炮制,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门诊157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以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点评分析,包括不合理处方数量及类型两方面。结果:157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有484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点评处方数的30.83 %,其中不规范处方占24.84 %(主要有药物名称不规范、中医诊断不规范等)、不适宜处方占18.38 %(主要有药物剂量不适宜、药物适应证不适宜等)、超常处方占1.03 %(主要是无适应证用药)。结论:本院中药饮片处方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重视中药饮片处方的监管,以此保证中药饮片处方规范化,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合理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干预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不合理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PASS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处方中有不合理因素者,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并将处方中不合理因素分类分析,避免不合理处方的产生。结果干预的不合理处方中共有2800张,其中166处不合理因素,以下7种情况居多:开具中成药或中药饮片无中医诊断,用法用量不规范,给药途径不适宜,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处方的诊断栏所填内容不规范,无适应症用药,药品味数超过25味。结论通过干预措施并分析中药处方的不合理因素,可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增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分析门诊治疗痤疮患者的中药饮片处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痤疮。方法:抽取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2018年580例门诊痤疮患者的处方,把性别、年龄及处方中中药品种与味数、剂量、金额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痤疮就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诊断证型多为肺胃热盛证和阴虚内热证,治疗药物以清热药为主,用药味数集中在10~13味,用药剂数集中在7剂。结论:580例痤疮患者的中药用药具有合理性,可作为临床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中医肾病专科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中药饮片处方用药情况、用药结构等,促进临床进一步合理用药。方法:调取本院2016年1~12月中医肾专科门诊开具的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中药处方共2347张,对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共用到中药饮片251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盐杜仲(83.55%);用药结构分析显示,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占49.00%;用药总量最大的为黄芪;有部分中药的剂量或部分剂量超规定使用;单张处方中药味数在16~20味(50.36%)。结论:本院中医肾病专科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用药主要遵循益气补肾、活血祛瘀、健脾化湿、通腑泄浊之法,与中医治疗理论相匹配。但也发现处方中存在超剂量用药、药味数偏多的现象。建议中医医师可与药学人员对中药饮片处方更合理精妙地进行组方配伍,增强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合理中药处方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规范医生的中药饮片处方,提高中药饮片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将嘉兴市中医医院中药房中药师在审方时发现的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结果:用量不当、重复用药和特殊用法未注明是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主要问题,用药与诊断不符是次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这两类问题的发生。结论:帕累托图分析法能快速有效地找到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便于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医药古籍及其文献资料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和处方剂量进行研究和调研,分析中药饮片剂量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方法:以东汉、宋、金元、明、清五个时期《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17部古籍中供内服用药的汤剂处方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中药饮片单剂处方剂量和药味数等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古代中药饮片处方剂量的最常用范围是药味数为6~10味,单剂处方量为0~200 g。结论:中药饮片处方剂量文献研究为中药饮片剂量标准设定提供参考,但仍需结合现代中药饮片处方剂量的相关研究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以提高中药处方质量,保证中药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新昌县中医院2017年门诊中药处方,每月300张,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点评处方中,女患者处方1 957张,男患者处方1 643张,患者年龄为1~89岁,处方用药为2~32味。其中不合理处方323张,以药物用量不规范、配伍禁忌、特殊用法未标注、缺少中医诊断最为常见。结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点评工作,可及时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中药临床药学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