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了解中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计数资料和非正态分布的特点,采用频率描述和Pearson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就业自主意识增强,对今后的职业选择有规划,但想法比较单纯;对地域选择、薪酬期望等方面从主观意愿出发比较严重,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受到家庭的影响较为浓厚,不能从社会大环境考虑自身的就业问题。讨论:建议学生调整自我认知,树立务实的就业观;加强与社会的接触,积累实践经验;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建议学校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尽早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合理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并分析中医学专业大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的特点及现状。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和2012级中医学专业本科、本硕连读、本博连读的5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总体专业认同平均分为3.56;五年制学生相比长学制学生在认知性因子(P0.05)、情感性和适切性因子(P0.01)方面存在差异;有家庭医学背景的学生在认知和行为因子上认同程度相对较高(P0.05),在适切性自我专业匹配方面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中医学专业学生总体专业认同水平总体较高;应加强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专业教育引导,并要发扬中医传承特色,积极引导在校生的师承教育。  相似文献   

3.
吴宇峰  翟双庆  石琳  乔旺忠  焦楠 《中医教育》2013,32(1):25-28,31
以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为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自2007年开始举办“院校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中医学专业实验班,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研究与实践已逾5年.从学习结果的认知结果角度出发,对实验班实践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价研究发现,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入学成绩分差逐年减小,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在认知学习结果方面处于同一水平.要全面客观反映中医学专业实验班的实践效果,还应进一步开展非认知学习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向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中医学专业各层次学生对就业问题认识的总体状况,我们在2005年上半年对我校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抽样问卷形式,分别对中医学五年制、七年制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了职业期望、求职心理、求职途径等方面的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需求。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1 57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45.16%有就业帮扶需求,41.86%有学业辅导需求,18.05%有心理辅导需求。高低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辅导、就业帮扶方面的需求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帮扶和心理辅导方面的需求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业辅导、就业帮扶、心理辅导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资助之外,最需要得到的关注和帮扶,需要高校予以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来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内涵,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中医药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心理状态,为今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和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毕业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就业相关信息及心理状态信息。结果运动员就业形势严峻,在读期间从事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学习、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调查研究对象焦虑、抑郁发生率略高于相关研究。结论高校应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在心理层面进行辅导;政府可以从宏观层面调控就业大环境,提供利于高水平运动员发展的就业氛围;运动员也应尽早明确就业目标,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西藏藏医学院2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普遍具备职业规划意识.对考研和就业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就业形势、考研和找工作之间的冲突与个体差异、人格特征等内在因素有关.相互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与结果中因素有关,学院相关机构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就业心态。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某医学院校即将毕业的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293人的就业心态相关问题。结果:多数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有准备的(78.5%),94.9%的学生对就业有信心,心态较为平和;五年制、七年制及研究生的就业心态的各个方面上存在差异(P<0.01)。结论:多数学生就业心态良好,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创造良好环境,以期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始推行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系统、规范、批量培养人才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传统的师承学习模式,把校内外名老中医独到、个性、隐形的临床经验与学术予以传承,旨在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2007年我校在中医名家子弟自主招生的基础上,开办中医学"院校-师承-家传"3种教育模式相结合的五年制教改实验班。2011年又率先开办中医学9年一贯制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专学生的社会生存心理及其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有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对未来生存的态度等。结果:1922名学生中41.6%认为未来自己会生存困难,27.4%的学生对未来社会有恐惧性焦虑。结论:国家、社会、学校需要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对某医学院校308名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就业能力由社会实践、思维、道德素质、社会适应、自主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就业能力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发展;社会实践和毕业打算对就业能力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奖学金对就业能力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医学院校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550人,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现状以及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结果:社会实践类型以志愿服务突出,形式多样,态度积极,社会实践对学习意愿、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实践操作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结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继续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社会实践对提高医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以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级工商管理班为试点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引入校外辅导员介入式职业教育机制,并分析这一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索其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愿望、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最大程度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专学生的社会生存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医专学校303名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医专学生普遍存在社会生存焦虑,就业形势、发展空间、竞争力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学校应针对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认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设计性实验在实验中医学基础教学当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在本校中医七年制学生中对2007级至2010级4个年级4个班级的实验中医学基础实验课部分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尝试,并设置同年级同类型4个班使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作对照.结果 实验班同学认同率达88.46%.老师的评价和课题中标率与对应班级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实验班明显为优.结论 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对提高实验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中医学科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状态特点,解析中医学科教育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中医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两类人群进行身心状态调查,分析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特点,形成有针对性的中医学教育管理方案。结果本科生身心状态与性别、年龄、地域有关,并趋于分化状态。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更易出现心理疲劳。结论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应依据其年龄、性别、地域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管理,同时针对研究生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应进行人生规划指导与心理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和中医学五年制普通班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认知、动机、兴趣、教学方法、导师、第二课堂以及课前计划、课堂气氛、主动解决专业难题的程度、课后复习、考前状态、班集体获奖情况、个人奖惩情况、科研立项情况、论文发表15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教改实验班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与培养,有利于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并分析报考高等中医药院校自主招生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的特点及关注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复试的2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职业促进因素和职业声望因素分别列学生职业选择和选择中医职业时的首位因素;不同报考自主招生条件学生在选择职业及中医职业时,存在职业声望因素方面的比较差异(P<0.01,P<0.05),而职业促进与职业保健因素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看重自我才能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而报考中医学自主招生的学生更看重中医职业声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医学院校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550人,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现状以及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结果:社会实践以志愿服务类型最为突出,社会实践对学习意愿、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实践操作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结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继续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社会实践对提高医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型迷你评估演练(Mini-CEX)在中医五年制本科生脑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9月进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临床实习的中医学五年制本科生60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组和改良教学组.2组学生在入科、出科时均行改良型Mini-CEX评估.传统带教组接受传统带教,改良教学组于入科改良型Mini-CEX评估结束后由考核教师对其进行及时反馈并对其相对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教学.出科时改良教学组填写岗位胜任力提高调查问卷及改良型Mini-CEX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2组入科、出科时改良型Mini-CEX评估量表的情况,并将每次考核的评估时间、反馈时间、评分结果记入Excel文档.结果:出科时2组改良型Mini-CEX各项目评估分数均高于入科前,且改良教学组中的沟通技能与人文关怀、组织效能、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整体表现评估分数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改良教学组学生岗位胜任力提高率为100%,改良型Mini-CEX教学总满意率为100%.结论:改良型Mini-CEX有益于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脑病科临床实践教学的开展,可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