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常规护理、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等措施,规范护理接受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的肘关节僵硬患者76例,男35例、女41例。年龄13~65岁,中位数45岁。所有患者均为行肘关节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后患者。病程6个月至5年,中位数2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中位数24个月。患侧肘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由术前98.5°±15.4°改善至术后120.8°±13.1°,最大伸直角度由术前51.6°±10.2°改善至术后15.6°±6.7°,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75.1°±11.2°改善至术后125.4°±9.1°;前臂最大旋前角度由术前61.5°±12.3°改善至术后65.8°±7.2°,最大旋后角度由术前70.8°±10.6°改善至术后76.1°±5.3°,前臂旋转活动范围由术前150.7°±8.4°改善至术后152.6°±8.2°。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70.5±16.9)分升至术后(92.6±8.3)分。结论: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还可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1~39岁,中位数35岁。左侧7例,右侧6例。主力侧6例,非主力侧7例。原受伤类型,肱骨髁间骨折9例、经鹰嘴骨折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1例、肘部损伤"三联征"3例。原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4例、复位内固定术9例。按Morrey肘部僵硬标准,极重度僵硬8例、重度僵硬5例。术前肘关节异位骨化按Hastings-Graham分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ⅡC型7例、Ⅲ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33个月,中位数15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10.07°±2.33°增加至104.77°±13.37°,肘关节旋前活动度由术前45.27°±4.78°增加至74.36°±3.78°,肘关节旋后活动度由术前40.65°±4.57°增加至65.79°±2.6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60.23±5.02)分增加至(87.23±4.00)分;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Ⅰ型异位骨化1例,ⅡA型异位骨化1例。均无切口感染、钉道感染、骨吸收、尺神经功能障碍及肘关节不稳定、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可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肘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2~60岁,中位数35岁。左侧3例、右侧7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O’Driscoll分型标准分类,均为Ⅰ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标准分类,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2例。外伤至手术时间2~13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30个月,中位数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中位数11周。肘关节屈曲80°~140°,中位数121°;肘关节旋前38°~85°,中位数68°;肘关节旋后25°~85°,中位数63°。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6例、良3例、可1例。3例术后6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未作特殊处理。均无感染、肘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骨折愈合率高,可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侧入路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前内侧面尺骨冠突骨折(O’Driscoll 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前侧入路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前内侧面尺骨冠突骨折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40.5岁。根据尺骨冠突骨折O’Drisco Ⅱ分型:O’Driscoll Ⅱa型者2例,O’Driscoll Ⅱb型者5例,O’DriscollⅡc型者3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及术后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术中5例患者加行外侧切口修补外侧副韧带,术后切口都一期愈合,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10例患者术后随访11~28个月(平均21.7个月)。X线提示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4周。末次随访时肘部屈曲活动度120°~135°,平均115°;肘部伸直活动度0°~11°,平均6.7°;前臂旋前58°~76°,平均70.1°;旋后73°~92°,平均81.2°.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2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无异位骨化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对于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采用肘关节前侧入路可清晰暴露骨折,埋头加压螺钉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行镜下松解术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均给予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随访1.5年后观察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功能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70例患者术后均能继续配合后续康复护理;术后1.5年,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功能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肘关节功能优26例,良37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为85.89%。结论: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保证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改善肘关节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肘关节外侧入路固定联合分时康复干预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固定联合分时康复干预治疗肘关节三联征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16~82岁,中位数26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左侧14例、右侧5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13例、Ⅲ型3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Ⅱ型16例、Ⅲ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中位数7 d。术后6个月测定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中位数18个月。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4.74°±18.06°、旋转活动度为109.47°±21.28°;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5.26±6.34)分,优5例、良8例、可3例、差3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3~18个月,中位数16个月。2例因惧怕疼痛未进行功能锻炼而出现肘关节强直,其中1例自行放弃治疗、1例行肘关节松解后再次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后治愈;4例出现轻度骨化性肌炎,因不影响患肢活动而未进行治疗。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肘关节外侧入路固定联合分时康复干预治疗肘关节三联征,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热敷联合推拿及功能锻炼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中药封包热敷联合推拿及功能锻炼对60例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男52例,女8例;年龄18~62岁,中位数35岁。单指软组织缺损28例,多指软组织缺损25例,掌背部软组织缺损7例。随访观察治疗后患侧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断蒂时间为术后21~34 d,中位数25 d。断蒂24 h后测量患侧肩、肘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前屈上举120°~140°,中位数130°;后伸25°~40°,中位数30°;外展130°~160°,中位数140°;内收20°~40°,中位数30°。肘关节屈曲60°~120°,中位数85°。结论:对于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中药封包热敷联合推拿及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可预防患肢肩、肘关节僵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邓国超  宋维海  李程科  闫鹏 《新中医》2014,46(10):105-10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壮筋续骨丸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1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按McKee治疗原则,依次修复冠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及伸肌总腱起点,软组织等。术后常规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拆除石膏后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主动锻炼,并采用中药进行熏洗,疗程4周;术后患者即开始服用壮筋续骨丸,疗程12周。分别于术后4周及2、3、4、6、12月进行随访,包括对肘关节进行正侧位X线片检查,对肘关节屈伸度和前臂旋转度进行检查,记录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患者获得随访9~18月,平均(13.5±2.9)月。术后12~18周,患者的肘关节均达临床愈合标准;1例患者术后8天切口感染,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骨折块复位良好,未发现骨折移位情况,无明显肘关节不稳发生。术后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行松解术后3月,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2月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125±10)°,前臂旋前(87±6)°、旋后(68±5)°。Mayo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94.11%(16/17)。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患部和内服壮筋续骨丸,可减轻术后疼痛、减轻关节僵硬,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对于严重粉碎性桡骨头骨折on-table重建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ason IV型桡骨头骨折,均给予on-table重建术,低切迹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对肘关节功能进行随访。结果:1例随访8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屈伸从0~4~100°,旋前80°,旋后80°;1例随访9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屈伸从0~6~90°,旋前85°,旋后80°.Broberg和Morrey功能性评分85分,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MEPI)为95.2分,平均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1.94分。结论:年轻病人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行on-table重建术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55~72岁,中位数63岁;创伤性膝关节炎4例,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病变1例,类风湿膝关节炎3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5例;左膝6例,右膝7例。病程20~40年,中位数30年。术后随访观察膝关节活动度改善、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1例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不足90°,每日给予手法松解1次,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31.1°±10.1°升至95.9°±7.2°,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由术前(39.5±11.2)分升至(80.0±7.4)分。均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复合人工骨植骨治疗骨折不愈合合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PRP复合人工骨植骨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合并骨缺损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9~63岁,中位数39岁。骨折部位为尺骨1例、胫骨2例、股骨颈1例、股骨远端4例、股骨干3例,均为单侧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中位数5个月。末次随访时,尺骨骨折患者患侧肘关节后伸5°、屈曲140°,腕关节后伸40°、屈曲50°,前臂旋前80°、旋后80°;胫骨骨折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130°~140°、伸直0°~5°,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30°~40°;股骨颈骨折患者患侧髋关节屈曲90°,余活动度基本消失,下肢短缩2 cm,髋关节活动时稍有疼痛,可恢复正常工作;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90°~120°、伸直0°~5°,患肢短缩2 cm;股骨干骨折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60°~140°、伸直5°~10°,成角畸形10°,患肢短缩2 cm。结论:PRP复合人工骨植骨治疗骨折不愈合合并骨缺损,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尺骨截骨Orthofix外固定支架延长术治疗儿童尺骨干骺端续连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尺骨截骨Orthofix外固定支架延长术治疗儿童尺骨干骺端续连症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7~14岁,中位数9岁;左侧8例,右侧13例。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前臂远端有局部包块、畸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肘、腕关节屈伸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无明显血管、神经压迫症状。随访观察截骨处骨愈合、前臂旋转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腕、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中位数14个月。针道感染2例,经对症处理后感染控制;中指屈曲畸形1例,后期经康复锻炼后畸形改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截骨处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前臂旋转角度(旋前+旋后)由术前75.4°±9.2°增加至89.6°±6.7°;Cooney腕关节评分(84.2±6.3)分,优4例、良12例、可5例;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6.7±5.1)分,优7例、良11例、可3例。结论:采用尺骨截骨Orthofix外固定支架延长术治疗儿童尺骨干骺端续连症,截骨处骨愈合率高,能够改善前臂旋转功能,促进腕关节和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26例接受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其中术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冷敷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护理。观察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中位数10.5个月;肘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术前(53.69±10.47)分,术后1个月(77.19±8.94)分,术后3个月(84.73±9.26)分,术后6个月(87.77±9.02)分。结论:对接受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35例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随机选择手术后3~6个月门诊康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肘关节、前臂ROM。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1.4%,对照组为76.7%;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肘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中频脉冲电治疗、蜡疗、手法治疗、弹力带持续屈曲牵引及运动疗法;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测量2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并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5.46°±10.67°,64.74°±11.25°,t=0.849,P=0.126;(51.27±4.36)分,(53.06±3.18)分,t=0.853,P=0.486]。治疗8周后,2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114.68°±8.38°,65.46°±10.67°,t=2.715,P=0.019;95.42°±9.75°,64.74°±11.25°,t=2.672,P=0.043;(85.17±8.73)分,(51.27±4.36)分,t=2.813,P=0.011;(75.64±8.49)分,(53.06±3.18)分,t=2.154,P=0.045],且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114.68°±8.38°,95.42°±9.75°,t=2.547,P=0.036;(85.17±8.73)分,(75.64±8.49)分,t=2.183,P=0.046]。结论:对于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磁刺激治疗,更有利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外源型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9例外源型肘关节挛缩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院内制剂热敷一号外敷早晚各1次,每外敷1周进行针刀松解术1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4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旋转活动度及肘关节Mayo(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9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8.7个月。术前患肘屈伸活动度为(64.6±12.0)、术后3个月改善为(109.3±13.8);术前旋转角度为(83.0±10.1),术后3个月改善为(129.8±9.3);术前Mayo评分为(70.8±9.1),术后改善为(86.4±7.9);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优7例,良9例,中3例,优良率84.21%,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结论中药热敷联合针刀松解术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治疗肘关节外源性挛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杨氏旋后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前臂旋后位外固定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杨氏旋后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前臂旋后位外固定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患者172例,男104例、女68例;年龄1~16岁,中位数7.5岁。骨折端均有移位,前后移位39例,移位>1/2者31例;侧方移位38例,移位>1/2者34例;前后或侧方成角49例,成角7°~78°,中位数38°;旋转移位合并前后、侧方移位46例,移位均>1/2。受伤至就诊时间0.5 h至3 d,中位数4 h。采用杨氏旋后牵引法手法复位骨折后,掌背侧和桡尺侧各用2块小夹板固定,最后用直角托板固定患肢于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后90°位。随访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及前臂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72例患者,失访2例,17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中位数6.5个月。170例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6~56 d,中位数46 d;复位固定后,28例骨折达到解剖复位,27例骨折前后移位残留>1/2,30例侧方移...  相似文献   

18.
程亚博 《中医正骨》2020,(4):52-54,58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FernandezⅣ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FernandezⅣ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46岁,中位数36.5岁。车祸伤2例,坠落伤2例,摔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中位数4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腕部疼痛情况,测定患腕关节掌倾角、尺偏角、屈伸活动范围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并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术中4例患者内固定后桡骨远端骨折块仍有轻微移动,行腕关节外固定架固定。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16~25周,中位数20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腕关节不稳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腕疼痛VAS评分(1.2±1.8)分,掌倾角5.9°±7.1°,尺偏角20.5°±2.3°,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50.1°±9.1°,前臂旋转活动范围170.7°±8.3°,Cooney腕关节评分(87.5±6.6)分,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腕关节镜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FernandezⅣ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好,可缓解患腕疼痛、改善患腕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体会。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采用骨折3期用药,并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采用M 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经6个月~1.5年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8~12周骨折达临床愈合,平均10周。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伸110~130°,平均123°;旋转度90~135°,平均126°。按M 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以重建其骨性结构及保持韧带、肌肉附着点的稳定性,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口服及海桐皮汤外洗,可促进骨折愈合,快速恢复肘关节和前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恐怖三联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7例“恐怖三联征”患者。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Ⅱ型3例,Ⅲ型4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I型4例,Ⅱ型3例。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手术人路5例采取肘外侧及肘内侧联合人路,2例采取肘前侧人路。术后以Orthfix铰链式外同定支架固定同时配合透骨灵仙汤外洗,早期开始屈伸康复训练。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患者均获随访,经6个月~2年随访,平均18.6个月。术后6—9周骨折达临床愈合,平均8.1周。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伸90°~125°,平均120.6°;旋转度90°~135°,平均125°。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良2例,可1例。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以重建其骨性结构及保持韧带、肌肉附着点的稳定性,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配合透骨灵仙汤外洗,尽快恢复肘和前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