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们用七厘散外敷治疗闭合性骨折、关节挫伤及软组织损伤共200余例,疗效满意。但发现两例由于局部外敷七厘散发生过敏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例1:刘×,男,20岁。于1980年7月14日患右踝关节外踝韧带撕裂。患部外敷七厘散(用75%酒精调敷)次日肿痛减轻,但外踝敷药处皮肤搔痒,出现点状红斑,第三天又用药一次,皮肤呈弥漫性红色丘疹,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与周围健康皮肤界限清楚。由踝部接触到七厘散的皮肤也出现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2.
邱玉梅 《西部中医药》2012,25(11):80-82
目的:观察裴氏黄白散外敷治疗易瑞沙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口服易瑞沙治疗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非小细胞肺癌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裴氏黄白散外敷,对照组采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皮炎平)涂擦,观察2组皮肤反应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第7天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78.1%,较对照组略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14天和第2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第14天和第28天总有效率分别为81.3%、8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裴氏黄白散外敷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肤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敛痔散外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术后用敛痔散外敷换药,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换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水肿、便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疼痛、便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及第10天疼痛、水肿、便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敛痔散外敷用于混合痔术后换药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水肿、便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夏玲  李莎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20-121
目的:探讨肋骨固定带固定加中药"三色敷药"外敷联合应用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2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仅给予肋骨固定带固定,观察组遵医嘱给予肋骨固定带固定以及中药"三色敷药"外敷,比较两组干预后第1、第3、第7、第14天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第1、第3、第7、第14天的疼痛评分比较,第3、第7天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3、0.003,P〈0.05;第1、第14天疼痛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固定带固定联合使用中药"三色敷药"外敷的早期止痛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肋骨固定带固定,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是保证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五方散(五方散加冰片)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和冰片预防五方散所致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加味五方散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用五方散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总有效率6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例(5-3%)发生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对照组11例(36.6%)发生局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组局部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五方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冰片可以有效降低五方散所致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双柏散外敷剂型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5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双柏散外敷患处,对照组给予双柏油膏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前后比较,双柏油膏组在疼痛、局部肿胀、皮下青紫瘀斑及总体评分等4项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改良双柏散组在疼痛、压痛、局部肿胀、皮下青紫瘀宽及总体评分等5项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在局部肿胀及总体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握拳绷皮肤方式在手背浅静脉穿刺进行静脉给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中医肛肠科住院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固定两名护师担任操作者,根据单双日分别采用传统握拳绷皮肤方式(对照组)和新握拳绷皮肤方式(实验组)进行手背浅静脉穿刺给药,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0.14P〈0.01),实验组穿刺局部周围瘀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5.41P〈0.01),实验组患者愿意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6.96P〈0.01)。结论新握拳绷皮肤方式能提高浅静脉穿刺给药操作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瓦炎  黄珏炜 《新中医》2006,38(4):69-70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外敷姜黄散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梅花针叩打刺激双侧腰肌(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随即于压痛点及肾俞穴部拔火罐15-20分钟,75%酒精消毒皮肤后再外敷姜黄散。对照组24例,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片及维生素B1,局部外贴701跌打镇痛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9.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加外敷姜黄散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明显疗效,无毒副作用,简便价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电针肾俞、膈俞和百会穴,对照组灌胃喜得镇,分别于治疗第1天和第7天后,以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率、Bcl-2、Bax表达。结果:术后第1天,模型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1天增高(P〈0.01)。说明海马细胞由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而出现凋亡。模型组术后第1天,海马Bcl-2表达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则明显增高,并高于术后第1天(P〈0.01)。模型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海马Bax表达均增高(P〈0.01)。电针在两个时点均可上调海马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降低凋亡率(P〈0.01)。结论:电针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卢丽芳  戚越 《四川中医》2010,(10):96-97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加灌肠Ⅰ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取139例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的患者,其中51例为治疗组,采用双柏散外敷加灌肠Ⅰ号方保留灌肠综合治疗。余88例分别为对照1组(43例),采用双柏散外敷治疗;对照2组(45例),采用灌肠Ⅰ号方保留灌肠治疗。以上3组都经过3个月治疗(月经期除外)。经过3个月治疗后(月经干净后3-7天)行B超下输卵管造影术,据此来判断输卵管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加灌肠Ⅰ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九一丹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给予正常饮食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换药时创口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治疗组换药时创面外敷九一丹。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水肿,疼痛VAS指数,有效率,愈合时间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9天创口疼痛VAS指数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创口水肿、创面分泌物,创口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九一丹对肛瘘术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有较好的作用,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VAS指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公英膏外敷治疗痄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腮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静滴利巴韦林,辅以抗炎、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并口服抗病毒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公英膏外敷治疗,2天换药1次,治疗6~14天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一般症状均在7天内消失,腮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均在15天内消退,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无院内感染事件,总有效率均为100.0%。但观察组患者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一般症状消失时间为(2.75±1.25)天,对照组为(5.25±1.7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腮腺肿胀、疼痛消退时间为(5.25±2.25)天,对照组为(9.25±3.7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公英膏治疗痄腮可促进疾病转归,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患者不同体位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混合痔内扎外剥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端坐位)及对照组(卧位)各100例;两组手术统一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术后每日红油膏常规换药,并分别选择端坐位和卧位。采用症状分级法观察、记录术后当天、第3天、第7天疼痛、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出血、水肿等并发症情况,并观察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结果术后当天,观察组疼痛、排尿困难情况较对照组轻(P〈0.01);术后第3天,观察组疼痛、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出血、水肿等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7天,观察组疼痛、排便困难、出血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患者早期采用端坐位可有效预防和缓解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比较消瘀散新旧剂型局部外用对软组织损伤(急性血瘀症)模型新西兰大白兔的治疗效果和透皮性能,以选择优势剂型。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打击造成血瘀证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A)、软膏剂组(B)、巴布剂组(C)、湿敷贴剂组(D);A组予空白贴剂外敷,C、D组及B组分别用消瘀散新旧剂型治疗。用药后第2、4、6天作大体观察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及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黄素血药浓度。结果:大体观察评分,D组与B组第4、6天比较,C组与B组第6天比较,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组织病理革兰氏染色可见,第4天组织学观察评分D组指标明显优于B组(P〈0.01);血药浓度测定显示,第2、4、6天新剂型组(C组与D组)与旧剂型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瘀散外用治疗急性血瘀证模型新西兰大白兔,新剂型的吸收和疗效优于旧剂型,新剂型中的湿敷贴剂疗效略优于巴布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冰敷、针刺、中药外敷等综合疗法治疗学生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学生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损伤24h内均采用制动和冰敷的措施;24h后,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加中药七厘散外敷的疗法,对照组采用中药七厘散外敷的疗法,1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的愈显率(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9%)。结论:冰敷、针刺加中药外敷等综合疗法治疗学生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艳  张馥丽 《新中医》2012,(10):81-83
目的:观察四黄散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4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使用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黄散外敷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但治疗组疼痛疗效显效率为53.8%,明显优于对照组(2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便秘发生率(23.1%)明显低于对照组(4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黄散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不仅可增强止痛效果,使患者疼痛得到良好控制,而且可降低便秘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箍围法对促进糖尿病大鼠感染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治疗组、青霉素外敷组、清热解毒箍围组4组,每组15只,各组于造模后次日给药。模型组予肌注生理盐水0.3 m L,基础治疗组予肌注青霉素钠溶液0.3 m L,青霉素外敷组予基础治疗结合创面湿敷青霉素钠溶液0.9 m L,清热解毒箍围组予基础治疗结合创面周围箍围药箍围。于造模后特定时间观察创面变化、创周皮肤温度、创面面积、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结果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热解毒箍围组与模型组、基础治疗组、青霉素外敷组比较,创面温度均明显降低(P0.01)。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与模型组比较,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第3天、第7天清热解毒箍围组与青霉素外敷组比较,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组间比较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0.01),清热解毒箍围组明显高于青霉素外敷组(P0.01)。各组组内不同时间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比较,第7天均明显高于第3天(P0.01),第14天均明显高于第3天(P0.01),第21天均明显低于第7天(P0.01),第21天均明显低于第14天(P0.01)。结论清热解毒箍围法对促进糖尿病大鼠感染性溃疡愈合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药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5~2013.4期间80例闭合性四肢骨折疼痛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行小夹板外固定,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皮肤清洁和术后3d口服止痛药处理,治疗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黄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d、7d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后4d疼痛缓解率来看,治疗组为90.0%(36/40),对照组为72.5%(29/4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7d疼痛缓解率来看,治疗组为100.0%(40/40)。对照组为87.5%(35/40),治疗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金黄散外敷治疗闭合性四肢骨折疼痛的疗效确切,控制效果好,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成组设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呋塞米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止出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5%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续21 d。于治疗第4天、第10天和第21天行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两组血肿体积、NIHSS评分总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治疗后第10天、第21天治疗组血肿体积、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两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范围总的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第4天、第10天和第21天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神经功能改善。疏血通对于小于30 mL,6 h~24 h后稳定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用中药复方芪竭膏(Compound-QiJie Cream,COJC)促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取SD大鼠60只,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实验分成A、B、C共3组,每组20只。A组为模型组,B组为京万红对照组,C组为复方芪竭膏组。分别于伤后3、7、10、14天时间点观测创面愈合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测新生肉芽组织厚度;分别在第1周、第2周时取肉芽组织,测EGF、TGF-β1、Collagen-I的含量;最后观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B、C组第7、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A组;C组第7、10、14天创面愈合率较B组优(P〈0.01);B、C组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P〈0.01):C组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优(P〈0.01)。伤后第7、10、14天,B、C组肉芽组织厚度均较A组厚(P〈0.01),伤后第14天,B组与C组肉芽组织厚度无差异(P〉0.05)。造模1周、2周后,C组EGF、TGF-β1、Collagen-I含量明显升高,与其余各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中药复方芪竭膏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提高EGF、TGF-β1、Collagen-I的含量来提高胶原蛋白的含量以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