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妊娠相关性肾病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性肾病的病理形态特点。方法 观察9例妊娠性肾病肾穿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光镜、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电镜)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患者肾损害症状均出现在妊娠24周以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袢缺血及管壁呈“双轨”样结构;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纤维蛋白原在肾小球内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其中C4c在血管袢沉积呈一致性阳性;电镜观察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足细胞肿胀,基膜肿胀、疏松,电子致密物少。结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壁“双轨”样结构、C4c沿毛细血管壁沉积等是妊娠性肾病的病变特点,电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S1/S2抗原(preS1/S2-Ag)及其它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在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HBV-G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2013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并符合以下入组标准:血清学HBsAg阳性;有血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肾小球肾炎病变;排除合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丙肝等疾病。入组共49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其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preS1/S2-Ag、HBeAg、HBsAg和HBcAg检测。随机选取 5例HBsAg阴性的肾小球轻微病变患者,5例HBsAg阳性的非肾小球肾炎患者作对照。结果: 49例HBV感染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中preS1/S2-Ag、HBeAg、HBsAg和HBcAg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2.7%(16例)、 388%(19例)、14.3%(7例)和46.9%(23例),总阳性率为70.2%(36例);preS1/S2-Ag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胞质内;其表达与肾组织HBcAg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9, P<001)。5例HBsAg阴性的肾小球轻微病变患者,4种抗原均未检测到;5例HBsAg阳性的非肾小球肾炎患者有2例表达HBeAg,1例表达HBcAg,无1例表达preS1/S2-Ag及HBsAg。结论:HBV-GN患者肾组织中检测到preS1/S2-Ag; preS1/S2-Ag、HBeAg、HBsAg和HBcAg联合检测可提高HBV-GN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肾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IgA肾病肾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48例IgA肾病肾穿刺组织,参照Meadow病变分级标准分为Ⅰ-Ⅴ级5个实验组,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级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同时用直接IS-PCR技术检测其中1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V DNA。结果: 4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cAg和HBsAg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00%(36/48)和43.75%(21/48);1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61.11%(11/18);3者均表现为肾小管阳性检出率高于肾小球(P<0.05),但各级之间,HBcAg、HBsAg和HBV DNA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V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生,其导致肾组织损伤的机制可能主要是由细胞免疫或一系列细胞因子介导,并非病毒直接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是HBV感染的靶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32例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HBsAg和HBcAg蛋白和42例HBsAg阳性的肾活检石蜡切片组织及其部分血清HBV-DNA的检测。结果HBsAg和HBcAg在IgA肾病肾活检组织的总阳性率为59.1%,在非IgA肾病中的总阳性率为6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例肾活检组织中,仅发现有5例(11.9%)在肾活检组织中有HBV-DNA的存在。且5例均为大三阳患者,其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轻微肾小球病变1例,基底膜病变1例,IgA肾病仅1例。血清HBsAg阳性的患者,同时进行了42例肾活检组织的血清HBV-DNA检测,其中大三阳患者为12例,其血清HBV-DNA均为阳性,而这12例血清阳性的肾活检组织中仅有5例HBV-DNA为阳性,其余30例血清及肾活检组织中HBV-DNA为阴性。结论HBsAg和HBcAg蛋白在IgA肾病肾活检组织和非IgA肾病肾活检组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HBV感染与IgA肾病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在乙肝宫内传播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12例血清HBV DNA(-)、PBMC HBV DNA(+)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的胎盘作为实验组,10例乙肝标志物均为阴性产妇的胎盘作为对照。采用SP法在连续切片上检测HBsAg和HBcAg在胎盘CD68细胞及各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8例新生儿血清HBV DNA(-)、PBMCsHBV DNA(+)胎盘绒毛间质5例CD68细胞HBsAg阳性,6例CD68细胞HBcAg阳性;毛细血管内5例CD68细胞HBsAg阳性,8例CD68细胞HBcAg阳性;滋养层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未见HBsAg、HBcAg阳性信号;2例新生儿血清HBV DNA(+)、PBMCs HBV DNA(-)的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有HBsAg、HBcAg的表达,而绒毛毛细血管内CD68细胞未见表达。2例新生儿血清和PBMC HBV DNA均阳性的的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CD68细胞和毛细血管内CD68细胞均有HBsAg、HBcAg的表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表达。10例乙肝标志物全阴性产妇胎盘中均无阳性信号。结论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作为宫内传播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亚链在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肾小球基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中的异常分布。方法收集52例MN肾组织,按照Ehrenreich和Churg提出的基于电镜形态特征的分期方法进行分期,同时收集10例微小病变肾组织作为正常GBM的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分期MN肾组织GBM正常存在的代表性α5(Ⅳ)链及lamininα5、β2链的分布形态,以及可能异常存在的laminin α2、β1链的表达。结果在微小病变肾组织中α5(Ⅳ)链、lamininα5和β2链均沿GBM呈连续线状阳性;laminin α2、β1链在GBM中无表达。在Ⅰ期MN肾组织中α5(Ⅳ)链、lamininα5和β2链均呈连续线状表达。Ⅱ期MN肾组织中α5(Ⅳ)链在连续线状表达基础上形成大量钉突;lamininα5、β2链表达不规则增多,节段在连续线状表达基础上形成钉突。在Ⅲ期MN肾组织中α5(Ⅳ)链表达不规则增多,节段双轨状表达;lamininα5、β2链表达不规则增多,节段双轨、链环状表达。laminin α2链在Ⅰ期MN肾组织GBM未见明显阳性表达;在Ⅱ期和Ⅲ期MN肾组织GBM呈颗粒状阳性。lamininβ1链在各期MN肾组织GBM均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MN患者GBM增厚不仅源自GBM固有Ⅳ型胶原亚链和laminin同种型的表达增多,还有正常仅表达于肾小球系膜区的laminin α2链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及肾组织中补体C1q(complement C1q)水平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在病理分型标准基础上对患者病情进行病理分型,观察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补体C1q沉积状况,并分为C1q阳性组、C1q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C1q临床指标检测结果、病理及不同类型补体C1q沉积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C1q及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r(serum creatinine, 血清肌酐)、Alb(serum albumin, 血浆白蛋白)及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1q随着病理等级升高,肾组织的C1q沉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C1q水平的改变并非普遍现象,不能作为糖尿病肾病病理分期的参考指标.肾组织补体C1q沉积水平可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理分型及临床相关指标,其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系膜区补体C3沉积强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IgAN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免疫荧光下系膜区补体C3沉积强度的不同,将423例患者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和强阳性组3组,分析不同强度补体C3沉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不同强度补体C3沉积的原发性IgAN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镜下血尿、白细胞、血胆固醇、血白蛋白、血IgA、血C3、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补体C3在系膜区沉积加重,血肌酐、血尿酸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e GFR)显著降低(P0.05);补体C3沉积强度较重者,其前驱感染率增加(P0.05),且补体C3沉积较重组,其肾小球积分、肾小管积分、肾间质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IgAN患者系膜区补体C3沉积加重组患者临床表现严重,肾小管、间质损害亦加重,提示局部补体系统活化参与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TLR9在外周血HBsAg阳性母亲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Abbott化学发光法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sAg;ELISA法检测母亲外周血HBV标志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盘组织HBsAg和TLR9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胎盘HBV感染率77.27%(17/22),HBsAg分布于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间质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TLR9在外周血HBsAg阴性母亲胎盘滋养层细胞表达,在外周血HBsAg阳性母亲胎盘滋养层细胞、间质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外周血HBsAg阳性组比阴性组胎盘组织TLR9表达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周血HBsAg阳性母亲的胎盘,未感染HBV者比感染HBV者TLR9表达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认为,胎盘组织TLR9表达与HBV宫内感染有一定关系,TLR9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C4d表达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中C4d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并结合PASM—C4d套染和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方法,观察了97例FSGS中C4d在肾小球上沉积部位和强度,及其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88例(90.7%)FSGS的肾小球C4d阳性表达,C4d主要沉积在FSGS肾小球硬化病变处。细胞型、顶端型、塌陷型及非特殊型FSGS中均表现为硬化病变处血管袢C4d不均匀粗线状沉积,系膜区散在多少不等的颗粒状沉积;顶端型和非特殊型为节段沉积,细胞型和塌陷型为球性沉积。门部型FSGS主要在门部有C4d颗粒状沉积,未见血管袢沉积。结论补体经典途径激活参与了FSGS的发病机制;硬化病变处血管袢C4d不均匀粗线状沉积是细胞型、塌陷型、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重要的免疫病理形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