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发生是一个多步过程,其基础为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1p~(-)、3p~(-)、6q~(-)、11p~(-)、13q~(-)、17p~(-)是各类型肺癌中普遍存在的??染色体改变。RFLP等位基因丢失分析表明,1p、3p、6 q.11p、13q、17p均有等位基因丢失,这提示这些部位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13q上的RB,17p上的P53和11P上的WT是已分离到的肿瘤抑制基因,本文讨论了它们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从3p上最近又分离到2个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1p和6q上等位基因丢失的进一步研究和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的探索,将对肺癌发生过程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人类胰腺癌表现出一致的遗传学改变,包括Ki-ras突变(>80%),p53突变(50%~70%)和p16突变或纯合型缺失(>85%)。等位基因型资料支持附加肿瘤抑制基因在其它区域的存在,最显著地位于18q上。约有90%的胰腺癌显示出这一区带的杂合性丢失(LOH),许多肿瘤抑制基因通过基因内突变而失活,称为LOH,即一个等位基因及其附近包括其它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区域的丢失。在出现频率高的LOH区域内对纯合型缺失作图已成为发现肿瘤抑制基因的关键性步骤。为了证明候补肿瘤抑制基因在18q上,作者对纯合型缺失的集中部位进行了胰腺癌嵌板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肿瘤发生中染色体的异常可能都与等位基因丢失有关,尽管观察到的微体、双微体、均匀染色区提示存在基因扩增,但涉及的主要因素看来是突变和缺失所导致的基因表达的质的异常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结肠直肠肿瘤从腺瘤到腺癌的转化常包括下述一些事件:5q15-22缺失或突变,12p突变(Ki-ras),18q缺失(DCC)和17p(p53)缺失。然而,下述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许多肿瘤均有染色体17p13等位基因丢失,其中乳腺癌靶基因可能位于17p13.3与17p13.1之间的区域,普遍认为位于17p13.1的P53为靶基因。已知P53错义突变可稳定其基因产物;并能造成P53过度表达,而P53点突变则是肿瘤形成的常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发现乳腺癌的P53蛋白水平升高,这反映了体细胞的高突变率。为证实P53位点的杂合性丢失(LOH)和蛋自过度表达有无关联,作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理,确定GBM的发生发展主要和哪些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有关,哪些染色体区域上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对21例GBM的所有22对常染色体上共计382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相邻2个微卫星位点之间的平均遗传学距离为10cM。结果 在所有被检测的染色体臂上都观察到LOH,其中以染色体10q、10p、9p、17p和13q的LOH率最高(>50%),这些染色体臂上已知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DMBT1、p16、p53和Rb所在区域LOH率都较高;14q、3q、22q、11p、9q、19q上也存在较高的LOH率(>40.5%);首次发现多个共同微小丢失区域:9p22-23、10p12.2-14、10q21.3、13q12.1-14.1、13q14.3-31、17p11.2-12、17p13、3q24-27、11p12-13、14q31-32.3、14q21-24.1、22q13.2-13.3、4q35、4q31.1-31.2、6qtel、6q16.3。结论 GBM存在复杂的遗传学异常,涉及多条染色体臂。以10q、10p、9p、17p和13q的异常与GBM发生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除了已知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DMBT1、p16、p15、p53和Rb外,首次所发现的多个微小共同丢失区域上可能存在GBM相关的多个未知TSG。  相似文献   

6.
早期研究在白血病、神经胶质瘤和多种人类肿瘤来源的细胞株中发现染色体9p21-22丢失。最近确认p16~(ink4)是一种候补肿瘤抑制基因的产物,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9p21缺失区域,它是活化周期素D-cdk_4复合物的抑制物。在各种原发肿瘤中,根据Skolnick论证,在黑瘤细胞株里检测多重肿瘤抑制基因(MTS_1)的作用是点突变。选择75个原发肿瘤,先前都采用微卫星标记确定有一个9p染色体区域呈现等位基因丢失。然后分别扩增p16基因外显子  相似文献   

7.
在乳癌中17号染色体的重排或缺失是最常观察到的遗传改变。分子遗传研究提示这条染色体上存在着数个肿瘤抑制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缺失可能是乳腺癌病理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除了位于17p13.1的p53基因以外,乳癌中17号染色体上至少还存在另外3个肿瘤抑制基因。实验证明17p13.3和17q12-qter在乳腺癌中经常发生杂合性丢失(LOH),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已将BRCA-1基因定位于17q21。  相似文献   

8.
肝癌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进展迅速。杂合性丢失分析资料显示,染色体8p、13q、16q和17p区域存在与肝癌发生和演进关系密切的肿瘤抑制基因。肝癌中常见TP53基因突变,且多为第249密码子第3碱基G→T颠换。TP53基因这种特异性点突变代表肝癌的特征,可能和黄曲霉素B1摄入有关,但在肝癌中并没有普遍性。肝癌中染色体13q缺失的最小重恋蛭保常瘢保矗诟伟┳橹谢雇狈⑾职樗娴任换蚨У拇媪簦遥  相似文献   

9.
肿瘤抑制基因被认为在致癌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灭活机制是使含有肿瘤抑制基因的一个染色体等位基因丢失,和另一个等位基因突变。本文用DNA多态标志物,对28例外科切除的胃癌(扩散型除外)。在12对染色体上进行了杂合性丢失(LOH)的研究。28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证实肝细胞癌(HCC)杂合性缺失和胰腺癌(PC)频繁的等位基因缺失涉及染色体13q.缺失图谱分析分离出HCC中该染色体臂上常见的两个缺失区。域.一是含有RB1座位的14q,另一区域与14q相邻.Zhang等报道HCC中罕见RB基因体细胞突变.提示这种肿瘤涉及另外一肿瘤抑制基因。最近从染色体13q上邻近RB座位的一个区域中分离出乳腺癌身感基因BRCA2.胰腺癌细胞株BRCA2区域纯合性缺失已有报道.因此作者对涉及HCC和PC发生的BRCA2基因进行了检测.使用PCR-SSCP和多重PCR-SSCP技术对60例HCC和36例PC中分离的DNA的BRCA2…  相似文献   

11.
P53基因位于染色体17p13.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已经发现,P53在多种人肿瘤中表现频繁的等位基因丧失与突变。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致死性最强的一种肿瘤。其发生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RFLP分析,研究了31例手术的原  相似文献   

12.
抑制基因PT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Li等[1] 应用代表性差别分析法研究原发性乳腺癌第 10q2 3染色体的同源性丢失区 ,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基因 ,命名为与张力蛋白同源、第 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ten ,PTEN) ;Stteck等[2 ] 应用外显子俘获法克隆得到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定位于第 10q2 3 3染色体的肿瘤抑制基因 ,与肿瘤进展晚期有关 ,命名为多种进展期癌中发生突变的基因(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l,MMAC1)。Li等分析发现一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HCXXGXGRXG基元 (motif)的EST片段 ,以此为探针来…  相似文献   

13.
胶质母细胞瘤14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14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aqfa,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0例GBM患者14号染色体上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50%(10/20)GBM患者的14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在38.2%(81/212)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14p和14q的LOH率分别为32%(6/19)、50%(10/20)。在位于14q31-32.3的D14S65位点、14q21-24.1的D14S63-D14S74位点间区域检测到了较高LOH率,分别为57.1%、46.7%-47.1%。在所测位点均未检测到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结论 染色体14q上等位基因的丢失可能在GBM分子水平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4q31-32.3的D14S65位点、14q21-24.1的D14S63-D14S74位点间区域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4.
人类胶质瘤染色体改变和分子遗传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质瘤最常见的遗传改变是7号染色体的增加和10q、9q、13q、17q、22q的丢失;瘤细胞中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变化与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异常密切相关,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研究白血病、神经胶质瘤和多种来自人类肿瘤的细胞株中发现染色体9p21-22丢失,在这些肿瘤演进的早期,发生该区域杂合丢失(LOH)和同源缺失。最近确认p16~(ink4)是一种候补肿瘤抑制基因的产物,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9p21缺失区域,它是活化周期素D-CDK4复合物的抑制物。在各种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5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按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在食管癌中3q、8q、5p、1q、6q、18p、20q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3p、1p、9q、19p、4p、8p染色体基因组丢失频繁( >20% )。3q、5p、1q、11q13 14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4pq、13q染色体基因组丢失与食管癌病理分期相关(P<0 .05)。8q扩增和4p丢失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2p扩增和4pq、l1q14 qter的丢失与远处器官转移相关(P<0 .05)。结论 染色体3q、8q、5p、1q、6q、18p和20q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癌基因, 3p、1p、9q、19p、4p和8p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 3q、5p、1q、11q13 14扩增和4pq、13q丢失与食管癌的发展相关,而8q、2p扩增和4pq、11q14 qter的丢失是食管癌发展的晚期事件与食管癌转移相关,不同的基因参与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17.
髓母细胞瘤全基因组的等位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全基因组的遗传学异常,寻找与该肿瘤发病有关的等位基因失衡的特异性染色体位点。方法应用包括384个微卫星灶标记物的高分辨全基因组等位基因型分析法研究12例髓母细胞瘤的遗传学改变。结果我们在所有39条常染色体臂上发现了238个(62.3%)失衡的等位基因。在染色体7q(58.3%),8p(66.7%),16q(58.3%),17p(58.3%)和17q(66.7%)上存在非随机的等位基因丢失或获得。另外,在平均值以上的等位基因失衡出现在染色体3p(33.3%),3q(33.3%),4q(41.7%),7p(33.3%),8q(41.7%),10q(41.7%),13q(33.3%),14q(33.3%)和20q(33.3%)。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失衡的比率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关联。结论发生在染色体7q,8p,16q,17p和17q上的等位基因失衡可能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发前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等位基因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复发前后的分子遗传学变化,了解基因组范围内哪些染色体区域可能与GBM复发有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为基础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检测了1例复发前后GBM所有22对常染色体上多达382个微卫星位点。相邻2个微卫星位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0cM。结果:对原发肿瘤标本的等位基因谱分析显示,染色体9p21上D9S157位点和10q21.3-26.3上D10S537、D10S185、D10S192、D10S597、D10S587、D10S217位点存在LOH。对复发肿瘤标本的研究显示,不但9p21和10q21.3-26.3上LOH的范围扩大,而且在其它多条染色体上也出现了LOH(包括1q,7p,7q,21q,20p,20q,10p,19p,19q)。结论:染色体9p和10q可能在该例GBM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该病例复发前后的病理诊断相同,复发后GBM存在着更广泛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改变,可能伴随着更多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相似文献   

19.
人类恶性肿瘤中常发生染色体杂合性丢失,从而丢失抑癌基因的某一个等位基因.人类9号染色体特别是该染色体的9p21-p22区带,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着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在定位克隆抑癌基因的过程中,对肿瘤中高频率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分析是对抑癌基因进行定位并最终发现和克隆该类基因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类恶性畸胎瘤PA-1细胞株染色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G带核型分析、DNA碱基序列分析及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等方法对经20余年407-445继代培养的PA-1细胞株染色体核型及p 53 基因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PA-1细胞株80%以上仍然保持近乎二倍体的核型,30代以后的细胞由于第15号染色体与20号染色体间的相互易位形成了M1及M2标识染色体。RT-PCR产物DNA定向序列分析显示具有野生及突变两个带(p53密码子239突变),Western blot 未检测出突变的p53基因蛋白,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正常成纤维细胞低。结论:人卵巢恶性畸胎瘤PA-1细胞株经20年的继代培养后,一个p53 等位基因发生错义突变,另一个仍然是野生型的。仅一个p53 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不足以引起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