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汗华侨、郭开华、麦全安主泽的西方现代临床按摩系列《功能解削:肌与骨骼的解剖、功能及触诊》[精装](原著克里斯蒂·凯尔)于2013年1月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该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等十多家医学院校教授编译。《功能解剖:肌与骨骼的解削、功能及触诊》通过大量网片和肌运动练习,帮助读者探索和理解人体的结构、局部解剖和运动特点。书中涵盖大量彩色照片和于绘插图,能为读者清晰勾画身体的每一层结构,从骨到韧带、从浅层肌到深层肌都得到清晰表现。该书的肌肉解剖图表明了肌的起点、止点和神经支配,同时采州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读者学习骨与肌的触诊;凄肯可深入理解人体的结构,从而掌握这砦结构如何通过关节运动米完成各种动作。并了解被动和抵抗活动范嗣的技巧。,每章结尾综述了一些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类型所涉及的人体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精确定位半腱肌、半膜肌的运动点和肌内神经末梢分布区域.方法:利用50侧韩国成人尸体下肢,以坐骨结节内侧缘后端至股骨内上髁的连线(X-轴)、坐骨结节内侧缘后端至股骨大转子外侧缘,并垂直于X-轴的连线(Y-轴)为参考线,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半腱肌和半膜肌,测定运动点、最近侧和最远侧肌内神经分支末端位置.结果:半腱肌上部运动点位于X-轴(70±22)mm,Y-轴(22±6)mm,下部运动点位于(203±29)mm,(24±11)mm;半膜肌运动点位于(211±33)mm,(21±9)mm.半腱肌上部最近侧和最远侧肌内神经分支末端分别位于X轴的(63±23)mm,(126±28)mm,下部为(193±27)mm,(269±25)mm,半膜肌为(190±29)mm,(303±22)mm.结论:本研究明确定位了半腱肌、半膜肌运动点解剖学位置和肌内神经末梢的分布规律,为临床应用运动点阻滞、肉毒素肌内注射去神经化治疗腘绳肌痉挛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面中部表情肌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面中部表情肌的构筑学特点及其附着点空间坐标,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8例尸体的颧大肌、提口角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进行大体解剖、肌构筑学测量、扫描肌肉附着起止点.结果:颧大肌、提口角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的肌重分别为1.52、0.69、1.00、1.06、0.72 g;肌长分别为56.24、34.35、47.28、28.48、48.35 mm;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30.97、21.37、23.83、42.53、16.52mm2;5条表情肌起点的空问坐标(mm)分别为(49.55,-63.86,-6.35),(67.80,-30.59,-21.02).(63.27,-55.94,-10.44),(74.98,-31.57,-7.10),(83.22,-8.04,15.47),颧大肌、提口角肌止点坐标是(70.83,-36.65,-49.85),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止点坐标是(80.23,-26.84,-30.98).结论:面中部表情肌收缩力量小,各有其不同的肌力矢量,合成后的生理横切面积是121.86 mmm2,方向是与X轴夹角105.36°与Y轴夹角104.38°、与Z轴夹角21.29°.  相似文献   

4.
外骨骼护理机器人是典型的人机共驱动系统,为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控制能力与动作导向能力,需要全面分析外骨骼穿戴者在搬运患者过程中表面肌电信息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内在联系。针对肌电电极位置选择以及各通道间的内在关系等问题,将上肢肌群复杂系统抽象为肌肉功能网络。首先,利用互信息分析上肢各肌电通道间的关联特性,构建肌肉功能网络;其次,通过计算网络的节点特性指标,分析不同运动过程中肌肉功能网络特点;最后,利用节点收缩法确定反映用户运动意图的关键肌群,分析搬运过程各阶段的肌肉功能网络特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肌电采集位置,关键肌群的肌肉功能网络特性可以有效区分搬运过程的各阶段,为上肢神经控制与身体运动的关系解码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环杓关节的系统解剖学为理解喉头部运动失调 (尤其是在肿瘤发生时 )提供必要的基础。研究了 1 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喉标本和 4例因恶性肿瘤而失去运动功能的喉标本。环杓关节表面表现出个体之间及同一个体两侧之间的差异 ,引起声门水平的动力学不对称。它们与弹性关节囊形成关节腔 ,以半月形假滑膜桥和周围的深盲囊为特征 ,所以关节有很大的活动性。环杓韧带增加了关节的稳定性。环杓后肌和环杓侧肌由甲状腺下神经的分支支配 ,与腹侧凹陷形成一个喉内弓 ,与侧关节隐窝相联系。声门做内收和外展运动时环杓关节可表现 3种运动方式 :前…  相似文献   

6.
拇长展肌止点的变异此较常见,为解剖学及外科工作者所注意。远在1832年Meckel曾对该肌止腱的数目及抵止部位作过记述;其后亦有学者作类似的报道。自Quervains报道该肌之腱鞘炎为数较多后,进一步引起学者们对肌止腱变化的详细研究,尤其近10年来,已报道了大量的有关该肌的止腱数目、各腱的止点以及临床常用的解剖资料。其中有该肌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人体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定方法,本文研究了健康人抓取过程中的运动协调模式。实验检测了8名健康受试者在不同条件下抓取水杯喝水动作时手臂运动轨迹和主要控制肌群的肌电信号,并且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抓取运动的协调规律。结果表明抓取动作具有运动轨迹的拓扑不变性,关节角度之间存在线性协同变化关系,多块肌群结成运动协调元实现抓取运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和关节角度评估脑瘫儿童手术后运动功能。方法 采集16名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直线行走时股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内外侧sEMG和髋、膝、踝关节角度,计算各步态时期sEMG均方根、积分肌电值和关节角度均值,进行肌力肌张力评估。结果 手术后,患儿下肢肌肉肌张力均显著降低(P<0.05),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在摆动阶段肌力减小。胫骨前肌在摆动中末期肌力增大(P<0.05)。髋、膝关节屈曲角降低(P<0.05)。踝关节背屈角增大(P<0.05),内翻角减小(P<0.05)。结论 治疗后患者蹲伏步态和马蹄内翻足均得到改善,运动功能得到提升。sEMG结合关节角度分析可对患者肌肉功能进行定量评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背景:Anybody人体建模仿真系统是计算机辅助人类工效学和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并且是目前惟一可以分析完整骨骼肌肉系统的软件,利用它可以计算模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受力变形。 目的:实验旨在通过计算模型观察手指在冷水刺激环境下食指的灵活性。 方法:参照以往人食指运动实验结果,获得人食指弯曲的运动学参数,利用Anybody软件平台构建正常人手部握拳运动学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包含两根外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的骨骼肌肉模型,通过逆向动力学分析,考察受冷水刺激前后手部握拳运动时肌肉力和收缩功率等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冷水刺激后,食指各关节在屈伸过程中的平均角速度较冷水刺激前变小,指浅屈肌的肌肉力变化幅值也较冷水刺激前增大;指深屈肌的收缩功率下降明显,而指浅屈肌收缩功率变化不大。结果证实,冷水刺激会使正常人手握拳动作变慢,且正常人手的指浅屈肌对冷水刺激更敏感,进一步说明指浅屈肌在握拳动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运动皮层和肌肉之间的功能连接直接关系到上肢功能障碍者的康复,神经肌肉的活动状态可以通过脑电-肌电(EEG-EMG)相干性来分析。本文通过在进行手抓、握及手腕屈、伸4组动作时,采集皮层运动区的9导联EEG信号和前臂4导联的EMG信号,进行相干性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β频段,右手做屈指、伸指动作时相应的右前臂指屈肌(FD)、指伸肌(ED)与大脑左侧C3导联相干系数值较大(P0.05);右手做屈腕、伸腕动作时相应的尺侧腕屈肌(FCU)、桡侧腕伸肌(ECR)与大脑左侧C3导联相干系数值较大(P0.01)。研究结果为探索基于皮层肌肉相干性(CMC)的手部运动信息解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口角轴的大体解剖,了解口角轴的位置及参与肌的形态学特点等,为面部美容整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和观察,并以口角为原点做水平线(X轴)和垂直线(Y轴),X轴过原点并平行于同侧耳屏点与眶下点的连线.对组成口角轴的肌肉做相应测量并记录其位置、特点及层次.结果:(1) 组成口角轴的肌肉有口轮匝肌、颧大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颊肌、颈阔肌的口角轴部和笑肌,其中笑肌非恒定存在,出现率为57%;(2) 组成口角轴的肌肉可分为3层,各层肌肉的组成有差异,其中口轮匝肌参与组成口角轴的各层;(3) 颧大肌以4种不同的类型方式加入口角轴;(4) 口角轴尖部中心点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位于口角外侧(11 7±2 3)mm,在垂直方向上根据口角轴尖部中心点与口角的相互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即口角旁型(56 7%)、口角上型(23 3%)和口角下型(20%);(5) 颧大肌、笑肌、降口角肌及提口角肌加入口角轴时的宽度分别为(6 8±1 8)mm、(4±1 3)mm、(8±1 9)mm、(8 3±1 8)mm;长度分别为(59 4±3 5)mm、(43 9±7 4)mm、(40 4±7 4)mm、(27 4±2 8)mm.结论:口角轴由7块肌肉在3个层次上相互交织构成,其中笑肌出现率为57%;颧大肌以4种类型加入口角轴;口角轴可以根据口角轴尖部与口角的关系来分成3类,定标线为口角平面±2mm平行线.  相似文献   

12.
小斜角肌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加深对小斜角肌的认识,了解小斜角肌与臂丛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24具成人固定尸体,观察和测量小斜角肌的形态及其与臂丛神经血管的关系;②2具新鲜尸体作Masson染色了解小斜角肌腱性组织成份。结果:小斜角肌的出现率为87.5%,臂丛下干从其止点上方跨过,其止点的主要成份为腱性结构。结论:①小斜角肌是广泛存在的,是引起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因素之一;②作者主张在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手术中应在切断前、中斜角肌的同时切断小斜角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竞技跆拳道运动员在使用电子护具时双飞踢动作的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 利用电子护具计分系统、表面肌电测试设备、三维运动捕捉设备和三维力台,采集 14 名竞技跆拳道运动员双飞踢动作有效得分时下肢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数据,使用 Visual 3D 软件计算动作时间、重心位移、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 速度、地面反作用力等参数。 结果 两次击打总用时为 0. 583 s,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进攻时长一致。 重心偏移较小,优势侧和非优势侧均具有较好的击打平衡控制能力。 两侧下肢关节运动角度和角速度变化的趋势一致;在击打前膝关节屈曲阶段,进攻腿膝关节屈曲角度的不足可以在伸展阶段加大伸展角速度而获得有效击打;在击打前膝关节屈曲和伸展阶段,下肢两侧腓肠肌内侧头募集程度最大。 结论 双飞踢技术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左右对称性,在第 2 次击打时减小进攻时间有助于得分。 在双飞踢动作的训练中应加强踝关节灵活性以及腓肠肌、臀大肌的力量训练,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以适应穿戴电子护具的比赛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太极拳初学者和太极拳运动员白鹤亮翅动作关节角度活动变化、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变化和肌肉活动特点,分析运动员是如何通过肌肉活动控制其白鹤亮翅的姿势平衡。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分两组各10人。记录太极白鹤亮翅动作时双下肢10块骨骼肌表面肌电图、双下肢3大关节的二维角运动和COP在侧方和前后的移位。每次试验8 s完成,重复5次。统计处理后,做肌电运动和平衡分析;其中肌电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并比较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的异同。结果运动员组支撑腿胫骨前肌、股二头肌、臀中肌)的肌电活动表现为显著高于初学者同侧腿骨骼肌的肌电活动;运动员组虚步腿的腓肠肌和股直肌的肌电活动显著高于初学组同侧同名肌。运动员组下肢3大关节最大平均活动角度比初学组大,支撑腿髋关节显著高于初学组同侧同关节。运动员组COP前后方向位移显著小于初学组。结论运动员可以通过肌肉活动的增强对抗COP的移位,保持姿势平衡稳定,而初学者COP前后移位失控时并没表现出积极的肌肉活动。初步解释了太极拳练习能提高人体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控制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亚洲蹲和西方蹲动作中下肢关节运动学和肌肉激活程度的差异。方法以11名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表面肌电同步采集两种下蹲动作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激活信息,并通过OpenSim计算下肢肌力。结果在膝关节弯曲角度峰值时刻,亚洲蹲骨盆前倾,而西方蹲骨盆后倾;此外,与亚洲蹲相比,西方蹲具有显著较小的髋关节屈角、较大的膝关节屈角、较大的髋关节外展角和内旋角。在自重深蹲的下降期和上升期中,西方蹲的比目鱼肌力峰值均显著大于亚洲蹲,西方蹲的胫骨前肌力均显著小于亚洲蹲,峰值时刻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亚洲蹲中,胫骨前肌激活和近侧端关节前屈可能有利于稳定;而在脚跟抬起的西方蹲中,比目鱼肌激活显著,但两者近端肌肉激活模式相同。研究结果为临床深蹲康复方案制定或深蹲训练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量肱肌止点的相关数据,为临床准确、安全地放置冠突钢板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例正常新鲜成人肘关节标本,解剖观察肱肌止点的位置,并测量肱肌止点的长度、宽度、与内侧副韧带前束附着的间隙宽度及近端距离冠突尖的长度。结果肱肌止点大部分位于尺骨鹰嘴尖与冠突尖连线的内侧,长度为(21.79±2.70)mm,分深浅两头:浅头止点为腱膜组织,宽度(4.11±1.12)mm;而深头止点由两侧的腱膜和中间的肌肉构成,宽度(11.25±3.07)mm。其中,桡侧腱膜宽度(1.77±0.46)mm,尺侧腱膜宽度(2.75±0.57)mm,两者夹持的肌肉宽度(6.82±2.08)mm。肱肌止点与内侧副韧带前束附着的间隙宽度(4.14±0.49)mm,近端距离冠突尖的长度(9.30±1.51)mm。结论 (1)肱肌止点与内侧副韧带前束附着的间隙可用于放置尺骨冠突钢板。(2)松解肱肌深头止点的尺侧腱膜可使该间隙的宽度达到6.89mm,继续松解中间的肌肉可达到13.71mm,足以安放冠突钢板。  相似文献   

17.
在一成年男性右上肢拇长屈肌与示指浅屈肌之间见1变异肌.该变异肌以腱膜形式起自旋前圆肌尺骨头肌腱的止点及上方的桡骨头,以粗腱和细腱的形式分别止于屈肌支持带和掌腱膜.从该变异肌的起点来看,其与拇长屈肌关系较为密切;但从止点判断,其收缩时具有紧张掌腱膜、屈肌支持带及屈腕的功能,其与掌长肌的功能相似,故命名为"副掌长肌".未见有此类肌的变异报道.  相似文献   

18.
背景: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可通过平衡髌骨内外侧软组织,改善Q角,达到纠正髌骨脱位。 目的:探讨Q 角测量评估膝关节软组织平衡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疗效。 方法:治疗前常规测量18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Q角,按Q角分为两组:<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或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和股内外侧肌止点位移。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Q角明显低于术前,术后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 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Q 角测量评估显示平衡膝关节软组织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具有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太极拳运动姿势对膝关节载荷的影响及肌肉协调收缩策略。方法募集20名具有3年以上健康太极拳习练者,借助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采集太极拳上步弓步动作支撑腿内收角、胫骨角、关节力、关节力矩等参数,通过仿真方法获取股四头肌和腓肠肌肌肉力。比较惯用步、外展步和内收步肌肉力表现、募集模式和激活方式特征。结果外展步胫骨角和内收力增大,而内收步不变;外展步股内肌、半膜半腱肌及外侧腓肠肌力增大;内收步股外肌和内侧腓肠肌力增强,腓肠肌比股四头肌被优先激活,肌群募集方式发生改变。结论太极拳运动姿势改变肌肉力募集方式,影响膝关节功能,规范动作可作为骨性关节炎运动疗法借鉴,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示指伸肌缺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示指固有伸肌及指伸总肌肌腱共同止于中节指骨底的背面,在此行成肌腱扩张部接受蚓状肌止腱及骨间肌止腱共同行成伸肌腱帽,起伸指功能。临床上因示指伸肌先天性缺如而影响伸指功能的极为罕见,我院于1997年6月收治1例先天性示指伸肌缺如,行伸指功能重建术,术后3个月复查,右示指活动范围正常。 患儿,男,7岁。因自幼右手示指伸指功能障碍入院。检查:右手大小与左手相同,右手各指感觉、血运及拇中环小指活动均正常,但示指掌指关节及近指间关节主动伸指受限,屈曲正常,被动活动范围正常;远指间关节主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