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背景:研究者直接将富血小板血浆作为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干细胞、软骨细胞等复合后体外培养发现软骨细胞在富血小板血浆三维支架呈现增殖生长,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增殖的同时有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倾向。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受损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正常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制备兔软骨损伤模型。2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制备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将动物分为4组,造模后生理盐水组关节腔一次性注入生理盐水0.5 mL;富血小板血浆组注入12.5%富血小板血浆0.5 mL;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注入1×107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0.5 mL;富血小板血浆(12.5%)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107)组注入两种物质0.5 mL。造模后第12周,大体观察软骨损伤修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部位细胞修复情况;根据O’Driscol组织学评分标准对造模后第12周切片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软骨损伤后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学评分均显示富血小板血浆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对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富血小板血浆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的修复效果优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富血小板血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能促进软骨损伤的修复,而且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较单独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背景:异种冻干骨具有很好的骨引导性及低抗原性,但骨诱导性相对较差;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很好的诱导成骨能力。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异种冻干骨复合物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及骨整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于双侧下颌无牙区造极限骨缺损模型。在两侧缺损区的近中、远中端骨壁各植入1枚钛螺纹钉,使种植体临近缺损侧无骨支持,右侧缺损区填压入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异种冻干骨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左侧缺损区填入异种冻干骨,作为对照组。植入4,8,12周后取完整下颌骨标本进行大体形态观察、植体扭矩测试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植入4周时,实验组可见新生血管,成骨细胞数量多,呈单层紧密排列在新生骨小梁的表面;对照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多,新生血管稀疏,成骨细胞及新生骨数量较实验组少。植入8周时,实验组见大量新生血管,骨小梁密集,呈网状连接,部分已逐渐融合成岛状;对照组新生血管较实验组少,骨小梁纤细,散乱。植入12周时,实验组新生骨组织成熟,骨小梁钙化程度高,可见形成板状新骨;对照组骨小梁融合成片,趋向成熟,但成熟度不及实验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种植体-骨结合强度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异种冻干骨复合物具有很好的骨修复与骨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是目前已知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并能将其释放的自体提取物,并已应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再生的研究。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制备兔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浓度,并测定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et八Jngar0法、Landesberg法、Aghaloo法制备新西兰大耳白兔富血小板血浆。检测3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以及3组富血小板血浆活化前后及正常血浆、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结果与结论:3种方法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富集系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Landesberg法和AghaIoo法均可制备有效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且AghaIoo法制备血小板浓度及活性高于Landesbe叼法(P〈0.05)。活化前3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与正常血浆组、贫血小板血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活化后,Landesberg法和AghaIoo法制备的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明显高于活化前(P〈0.001),且AghaIoo法最高(P〈0.05)。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水平(P<0.872,P〈0.001),转化生因子β1水平(P<0.917,P〈0.001)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吴俊  张俊  刘锦波 《中国临床康复》2014,(30):4764-4770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因此其在骨再生、创伤愈合等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然而其在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及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检测兔全血、富血小板血浆及激活富血小板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及表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将兔软骨细胞在分别含10%,15%,20%,30%富血小板血浆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7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T-PCR检测细胞内II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的表达。在兔皮下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软骨细胞复合物,6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中各生长因子浓度高于全血(P〈0.05),激活富血小板血浆中各生长因子浓度高于富血小板血浆(P〈0.05)。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均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且20%浓度内呈浓度依赖性。20%浓度组促II型胶原表达的能力强于其他浓度组(P〈0.05),15%浓度组促Sox-9和蛋白聚糖表达的能力强于其他浓度组(P〈0.05)。富血小板血浆一软骨细胞复合物移植后,新生组织呈软骨样并有明显的软骨陷窝,细胞外富含软骨样基质,表明其作为可注射性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彭云栋  王广兰  郑成 《华西医学》2022,(10):1582-1587
关节镜肩袖修复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修复后的再撕裂现象仍然普遍,因腱骨结合部的特殊结构,从生物增强上促进组织再生开始受到关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超生理浓度的自体血小板成分,对肩袖损伤修复后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然而,因缺乏临床使用标准,并非所有PRP都相同,液体PRP和固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很多研究并未对其性质进行区分。该文就不同性质PRP用于肩袖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踝关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结合冲击波对距骨软骨损伤微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164例距骨软骨损伤微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RP组41例(微骨折术后予踝关节PRP注射治疗)、冲击波组41例(微骨折术后予冲击波治疗)、冲击波结合PRP组41例(予冲击波治疗和踝关节PRP注射治疗)、对照组41例(微骨折术后予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治疗前、随访12个月后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估四组踝关节功能,比较随访12个月后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踝关节活动度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前及随访3、6、12个月软骨下骨髓水肿体积及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  相似文献   

7.
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酶处理异种骨修复兔桡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自源性的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骨组织及软组织的修复,又不存在疾病传播及免疫排斥的可能。实验拟验证应用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酶处理异种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07/12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体质量2.0~2.5kg,共40只前肢,随机分为复合酶组,单纯酶组,脱蛋白骨组,空白组。每组共10个标本。②实验方法:制作富血小板血浆及酶处理的异种骨并制备桡骨中段15mm的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将上述骨材料植入兔桡骨缺损处,其中复合酶组:植入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酶处理异种骨;单纯酶组:植入酶处理异种骨;脱蛋白骨组:植入部分脱蛋白骨;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③实验评估: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材,X线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观察骨缺损区的新骨形成情况。同时对各组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纳入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手术无术后感染,无动物死亡,植入骨无脱落。①所有动物麻醉苏醒后均恢复进食,2周伤口愈合,未出现感染及渗液等。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含量均为全血的4倍以上。②在同一时间点,酶处理后异种骨与部分脱蛋白骨在成骨能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酶处理异种骨在8周时骨缺损部分修复;12周时完全修复。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③8,12周时复合酶组骨密度较单纯酶组、脱蛋白骨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酶组与脱蛋白骨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酶处理后异种骨可用于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后有明显加速骨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斌  廖琦 《中国临床康复》2012,(33):6228-6232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骨修复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富血小板的最佳应用方式仍不明确。目的:综述近期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修复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11PubMed与CNKI数据库有关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修复机制及应用的相关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中文关键词为"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骨修复",英文关键词为"Platelet-rich plasma,Growth factor,Bone repair"。共纳入2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普遍的观点认为聚合过程中血小板脱颗粒释放多种生长因子联合作用加速了骨修复的过程。单独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对骨修复的治疗效果不如与其他物质复合使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骨修复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富血小板的最佳应用方式仍不明确。目的:综述近期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修复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11PubMed与CNKI数据库有关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修复机制及应用的相关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中文关键词为"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骨修复",英文关键词为"Platelet-rich plasma,Growth factor,Bone repair"。共纳入2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普遍的观点认为聚合过程中血小板脱颗粒释放多种生长因子联合作用加速了骨修复的过程。单独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对骨修复的治疗效果不如与其他物质复合使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自体来源的富血小板血浆可能对骨缺损修复具有促进作用.目的:观察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滨珊瑚对兔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2005-07/2006-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采用海南产滨珊瑚,孔径为150~200 μm,孔隙率40%~50%,碾磨及筛选出直径200~400 μm大小颗粒.方法:选择新西兰兔24只,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每只动物的两侧下颌骨体部分别作1处洞穿型骨缺损,大小15 mm×5 mm,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植入滨珊瑚/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作为实验组,植入滨珊瑚/贫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8,12周通过大体观察、X射线片、组织学染色观察兔两侧下颌骨愈合情况.结果:新两兰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2,4,8周,加入富血小板血浆的材料区比较对照侧可以看到更多的间充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且有更多的新生骨形成.术后12周,两侧缺损区植骨床生长没有区别,骨质均成熟和致密.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起到很好的促进骨生长的效果,滨珊瑚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能显著促进兔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内含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新骨生成,加速愈合的作用,对牵张成骨的作用尚无公识性结论。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免上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08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何母实验楼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3~5月龄健康家兔1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4~1.7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自制上切牙带环、外置式前牵引面具、牵引橡皮圈。凝结剂由1000U牛凝血酶溶于1mL100肌氯化钙制成。方法:分别在家兔左侧前颌缝的两侧置入钛钉(直径1.5ram),戴自制前牵引装置,试验组在牵张开始时,注射V(富血小板血浆):V(凝结剂)=9:1混合的凝胶样物质至左侧前颌缝内。两组分别持续牵引1周和3周,每个时间点4只家兔。主要观察指标:牵引结束后测量骨缝两侧钛钉间距离的增加值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家兔上颌均向前移位。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缝标志钉间距离增加值较大,新骨生成与矿化较快,血管分布较多,牵张间隙中骨小粱较为粗壮和成熟。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有助于骨组织再生,对兔上颌牵张成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6例经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的安全性以及产品质量的实用性,为PRP的安全采集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行PRP治疗的256名患者资料,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血小板计数值的患者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时,在采集时间、循环血量以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上的差异,以及PRP产品中血小板含量、红细胞和白细胞残存量上存在的差异。结果 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血小板计数的患者在采集时间、循环血量、采集量上均差异不明显(P>0.05);2)男性和女性患者采集后的产品白细胞、红细胞残存量和血小板含量亦差异不明显(P>0.05);3)采集产品中白细胞含量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增高,其中年龄较高组(组3,56~78岁)白细胞残存量(0.64±0.41)×109/L明显高于年龄较低组(组1,18~40岁)(0.50±0.35)×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小板较低组(组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可调性Cem-Ostetic^TM人工骨浆对管状骨骨不连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8只,在双侧前臂桡骨中上段截除1.5cm骨段(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制成骨不连模型。取其中24只,一侧桡骨作实验侧,骨不连处填入复合PRP的人工骨浆;另一侧为对照侧,仅填人人工骨浆,另外4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第2、4、8和12周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测等手段观察桡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第2周,实验侧和对照侧的新生纤维组织和骨组织均主要集中在截骨端,实验侧新生组织略多于对照侧。第4、8周,实验侧人工骨表面及孔隙内被大量新生骨组织覆盖和填充,人工骨与宿主骨桥接紧密;对照侧的新生骨组织主要限于人工骨两端,且相对实验侧较幼稚。第12周,实验侧骨缺损完全修复,髓腔再通;对照侧断端间新骨形成骨桥,但尚未见到髓腔再通,空白对照组均未见骨痂。结论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可调性Cem-Ostetic^TM人工骨浆对管状骨骨不连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颅骨缺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功能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如个体差异、富血小板血浆的使用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载体、富血小板血浆激活方式等均可影响富血小板血浆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颅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抽取兔耳中央动脉全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稀释富血小板血浆,使其中血小板最终计凝数约为全血的5倍.在16只新西兰兔颅骨顶部分别制备4个直径为8 mm的全厚层骨缺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 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1 000 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与单纯β-磷酸三钙植入4个缺损区域内.术后1,3个月X射线、光镜观察颅骨修复情况,计算各组新骨生成面积百分数.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各组缺损边缘较清晰,缺损周边有不同程度新骨生成,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降解,降解处由新骨代替,仅见少量骨陷窝,缺损中心β-磷酸三钙周围可见纤维包绕,仅少数标本可见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边界清晰,缺损区密度较为均一: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均高于β-磷酸三钙组(P<0.05),但富血小板血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组缺损边界不清,新骨生成量增加,缺损周边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或全部降解并由新生骨所代替,部分区域出现骨小梁,新生骨中骨陷窝增多,多数标本缺损中央有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各组缺损边缘模糊不清,缺损周边部分密度高于缺损中心部位,与其他正常部位骨密度相当;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亦明显高于β-磷酸三钙组(P<0.05),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组高于其他3组(P<0.05),两凝血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新西兰兔颅骨缺损修复,60,1 000 U/mL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新西兰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无影响,可能与并未找到凝血酶的最佳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可调性Cem-OsteticTM人工骨浆对管状骨骨不连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8只,在双侧前臂桡骨中上段截除1.5 cm骨段(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制成骨不连模型。取其中24只,一侧桡骨作实验侧,骨不连处填入复合PRP的人工骨浆;另一侧为对  相似文献   

16.
背景:羟基磷灰石/凝胶纳米新型复合物具备与天然骨相同的机械强度,但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与成骨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探索羟基磷灰石/凝胶纳米复合物在兔颅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建立兔颅顶骨洞型骨缺损模型,缺损区植入羟基磷灰石/凝胶新型复合物,空白缺损设为阴性对照,自体颅骨设为阳性对照。于植入后4,8,12周通过X射线片与CT观察分析骨缺损修复状况。结果与结论:X 射线片观察显示,植入后8周,大鼠自体颅骨修复区与周围正常的骨组织形态类似;羟基磷灰石/凝胶纳米复合物修复区中央位置骨质致密,形态接近正常骨组织,边缘略显模糊,植入后12周,羟基磷灰石/凝胶纳米复合物与骨缺损边缘更加模糊,复合物中心呈不连贯状态,空白缺损组可观察到明显的规则的透射阴影。植入后12周 CT 检测显示,羟基磷灰石/凝胶新型复合物缺损边缘部分紧密融合,与周围的正常骨组织结合为一体。结果说明,羟基磷灰石/凝胶新型仿生复合物在兔颅骨缺损中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12周及24周时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上肢功能及疼痛病情进行评定,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后24周时采用超声观察肩袖修复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治疗后2周、12周及24周时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注射治疗后2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注射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注射后有2例出现疼痛加重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损伤操作简单且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加速组织修复并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对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其促进组织和创面生长的作用机制方面. 目的:通过测定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凝胶中释放的白细胞介素1,4,6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观察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凝胶超微结构,对其抗菌作用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 方法:取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得到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再以10∶1的比例加入激活剂后混匀得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凝胶.将凝胶保存在DMEM培养基中,分别于培养1,3,7,14,21 d后收集含有渗出液的培养基进行实验. 结果与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凝胶中各类白细胞所占比例与全血有所不同,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最大.白细胞介素1在培养0-1 d达到峰值(P 〈0.05),之后逐渐下降.白细胞介素4各时间段释放量无差异.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量在培养0-1 d,2-3 d和4-7 d保持较高水平,培养8-14 d和15-21 d释放量明显下降(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和转化生长因子β在培养1 d释放量最大(P〈0.05),之后迅速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现为培养7 d逐渐上升,培养8-21 d缓慢下降.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凝胶中绝大部分白细胞为淋巴细胞.结果证实,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凝胶的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除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B、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释放有关外,可能与富集更多的淋巴细胞及白细胞介素1,4,6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io-os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物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牙移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牙槽骨缺损区行正畸矫治的患者38例(65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34颗牙)和观察组(19例31颗牙),对照组于牙槽骨缺损区植入Bio-Oss骨粉,观察组于牙槽骨缺损区植入PRF/Bio-Oss复合物。记录两组正畸治疗前创面愈合情况;根据锥形束CT(CBCT)计算正畸牙齿术前-术后6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正畸治疗6个月)平均垂直骨吸收量、骨密度值;术后6个月、12个月计算正畸牙齿各部位唇侧骨厚度及月平均移动距离。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垂直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骨密度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正畸牙齿颈部、中间、根尖的唇侧骨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正畸牙齿月平均移动距离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RF/Bio-Oss复合物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可减少缺损区骨吸收量,提高骨密度值,进一步减小术后正畸牙齿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