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最严重的影响健康问题之一 ,WHO发布全球每年约有 10 0万人 (我国约 2 5万人 )死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疾病。在中国 5 0 0 %男性和 14 0 %女性慢性HBV感染者最终死于肝病。因此 ,寻求理想的抗HBV药物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 ,仍未完全明了。迄今还没有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能完全达到病毒学、病理学彻底治愈。因此对慢性HBV感染的大多数疗效研究目标是减轻肝炎活动性、促使HBeAg血清学转换、HBVDNA阴转 ,血清ALT/AST恢…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但单用一种抗HBV药物疗效往往不佳,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为雷米夫定和干扰素-α,国内有学者认为采用雷米夫定干扰素-α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虽能减少YMDD变异,但不能提高抗乙肝病毒疗效。因此我们采取两者联合应用了解其能否提高抗病毒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拉米呋啶是一种脱氧胞嘧啶核苷类似物 (全称2 ',3'-双脱氧 - 3硫代胞嘧啶核苷 ,简称 :3TC) ,临床上该药最早用于爱滋病的抗病毒治疗 ,近几年来 ,临床研究发现 [1~ 5] :3TC可迅速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 HBV的复制 ,使血清 HBV DNA转阴 ,同时还可促进 HBe Ag血清转换 ,血清 ALT正常 ,肝组织学改善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 HBV感染药物 ,也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新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 ,人们同时也发现 3TC的临床疗效与某些因素有关 ;了解和认识 3T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 ,对于正…  相似文献   

4.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替比夫定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第三代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左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它有效地整合了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优点,也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妊娠B级核苷类似物。作为有效抗HBV药物,替比夫定已在我国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致病。目前公认有效的抗HBV药物为干扰素,其疗效肯定。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CHB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对比观察.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d-2a”治疗CHB68例.总结出完整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乙型肝炎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因素。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复杂,但病毒复制是肝损伤的启动因素,因此,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核酸类似物的研究进展较快,不久可能将有新的突破。此外,抗乙肝病毒的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核酶及DNA疫苗等研究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1 干扰素(IFNα)仍为治疗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目前,IFN仍是国内外抗肝炎病毒治疗中最有希望的药物。用于抗肝炎病毒的主要为IFNα,有天然和基因重组两种,临床上使用的重组干扰素可分为α1b,α2…  相似文献   

7.
周平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18(1):40-42,48
临床研究发现 [1-5] :拉米夫定可迅速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 HBV的复制 ,使血清 HBV DNA转阴 ,同时还可促进 HBe Ag血清转换 ,血清 ALT正常 ,肝组织学改善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 HBV感染药物 ,也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新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但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 ,人们同时也发现由于拉米夫定对 HBVD-NA复制的原始摸板 ccc DNA无效 ,持久 HBe Ag血清转换率较低 ,停药以后有相当部分患者血清 HB-VDNA阳转 ,甚至出现撤药性肝炎或使原病情加重 [6-8] ;另外 ,由于拉米夫定需要长期服用 ,而长期服用的…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是当今世界也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全球目前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其中约75%分布在亚太地区。我国HBV感染率为609/5左右,人群中约有10%为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常用核苷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贻琛  辛绍杰 《人民军医》2007,50(6):372-37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标在于长期抑制或消除HBV,以期控制病情发展。近年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耐药突变,以及停药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的问题。现就目前3种常用核苷类似物在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和耐药变异等进行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干扰素是目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单独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自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应用苦参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获得较好的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疗效.  相似文献   

1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并早已用于临床。而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单纯基因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放射治疗联合基因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也将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HBV感染是我国肝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抗病毒治疗(CHB)是针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VR-HCC)最根本的病因治疗,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HBV病毒复制,提高TACE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近年应用于HBVR-HCC的抗病毒药物及联合TACE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基因治疗就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正常或病变细胞中,利用其转录或翻译产物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应用.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有希望成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就目前较为成熟的基因治疗方案,特别是“自杀基因”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HBV前S1(PreS1)抗原已成为HBV感染、复制和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PreS1的检测方法,只有ELISA,但其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酶标记物不稳定。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具有零本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等特点。笔者应用抗PreS1单克隆抗体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Eu^3+标记抗体,建立了PreS1抗原TRFIA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乙型肝炎(乙肝)在我国拥有庞大的患者群和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中国在1992-1995年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人口比例的9.75%。在临床乙型肝炎经常合并肺结核,而抗结核病药主要的副作用就是肝脏毒性,可引发肝功能受损囝。因此,乙肝患者若合并肺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会增加对肝脏损伤机率。为此,我院特开展了肺结核合并HBV感染者肝损害的临床观察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根据2008年4月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我国至少约有9300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目前用于抗HBV药物多为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前者需要注射给药且单价比较贵而后者停药后较容易复发且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机率较低。给临床应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种类、数量众多,对肝功能恢复速度快,  相似文献   

17.
肿瘤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高导向性的载体将药物等运送到肿瘤这一特定"靶标",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避免或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的治疗方法。目前,实现癌症靶向治疗的策略主要有单克隆抗体治疗、靶向基因治疗、RNA干扰技术、小分子靶向药物等。这些靶向治疗策略绝大部分还仅仅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且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之一,同时又是乙型肝炎诊断上的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剂。HBV感染之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eAg。后者的出现表明HBV仍在活跃地复制,此时传染性最强。HBeAg一般在HBsAg消失之前消失,如果持续阳性达8到10周以上说明已转变成慢性肝病。HBeAg相应抗体抗-HBe的出现表明病毒复制已停止,传染力低,也是HBV感染将过的征兆。因此对  相似文献   

19.
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对HBV-DN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对HBV DNA的影响。方法  46例慢性乙肝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给予膦甲酸钠注射液和一般护肝药物 ) 2 4例 ,对照组 (仅给一般护肝药物 ) 2 2例。疗程均为 2 8d。观察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以及对血清HBV DNA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有 10例 (4 1.7% )HBV DNA转阴 ,9例 (3 7.5 % )HBeAg转阴 ;治疗组治疗后HBeAg ,HBV DNA定量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而且治疗组治疗后ALT ,HBV DNA定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膦甲酸钠具有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效果 ,其有可能成为治疗慢性乙肝感染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从体内是否存在病毒的角度分析,有两种后果:隐性或显性感染后,机体获得抗HBV特异免疫,消灭病毒,机体康复。另一种即感染后未获得抗HBV免疫,或对HBV产生免疫耐受,导致机体长期携带病毒,成为传染源。关于HBV携带的概念各学者的观点不完全一致,目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HBV携带者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