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据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目标,从教师、学生和实验过程出发,结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医学院校医用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考核中,较多采用终结性考核,这种模式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等问题,与高等医学院校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改革考核方法,推行形成性考核,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和能力的评价势在必行。应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推行形成性考核,构建形成性考核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实施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医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 2 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思想和观念必须更新 ,教学管理要创新 ,切实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改革学生奖评制度是教学管理创新的重点 ,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学业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实践 ,已取得初步成效。笔者对目前医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如何进一步规范医学生学业评价工作几点建议。1 目前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目前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在学生中实行“医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制度 ,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估 ,并以此作为评优的…  相似文献   

4.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评价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要充分做到六个结合:知识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医学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新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医疗卫生制度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和改革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高等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笔者从实践课程内容和课外实践活动方面探索医学院校如何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应用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院校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从而发挥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妇产科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俊华  隋聪  刘德宝 《安徽医学》2019,40(3):333-335,336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变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实践现状出发,分析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今后高等医学教育模式探讨改革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考试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考试过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结合多年的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工作,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考试管理这方面问题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课程考核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普遍存在考核形式单一、注重终结性考核、考核目的片面等问题,其与高等医学院校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应引入形成性考核、增加平时成绩、建立复合型课程考核体系极为必要。实践教学表明,该考核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医学教育全局,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我们对山东省内7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进行了调查。通过研究,明晰了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目标及科学定位的概况,并提出了落实发展目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课程考试评价是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学院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应用中,存在着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评价体系内容较窄、评价主体不够全面等问题,建议从逐步建立校院二级系统评价体系、逐渐完善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内容、不断发展全面、科学的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医学生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是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本院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现行评价模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实施大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措施和要求,以促进大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医院校学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学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医学类实验课的重要基础。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多依赖传统模式,而考核也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结合实验技能操作的方式。文章拟对基础医学实验技能课程虚拟仿真平台构建及量化考核进行研究与探索,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把握,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同时解决以往单一、不客观的考核评价模式,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考核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立研究生导师评估体系,对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医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医学院校导师评估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导师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对实施项目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英  李平  黄芩  于建云  吕力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1486-1488
课程考试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拟就医学院校课程考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课程考试评价的一些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构建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构建的,包括试题库建立、期中和期末网上考试、实验考查、病理学专题讲演等。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新型考试系统具有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查全面、督促学生经常性学习、减少考试作弊等优点。尽管新型病理学考试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已经向着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化疗期间的显著心理痛苦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心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11月临潼区妇幼保健医院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入院次序连续抽取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录入EpiData 3.0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心理痛苦检出率(DT≥4分)为71.0%,单因素分析显示,心理痛苦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化疗前是否绝经及所处的化疗周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大(OR=0.731,95%CI:0.409~0.842)和医疗费用医保支付(OR=0.349,95%CI:0.144~0.846)是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OR=1.463,95%CI:1.033~2.071)是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较多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是引起心理痛苦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的干预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高校医学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医学教育教学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考试方式等,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完善现行的医学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整合是长学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参与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能够为医学生提供一种客观、公正的考试氛围,在临床技能考核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自2008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开始尝试将SP/OSCE应用于长学制医学生泌尿系统整合课程的评价考试,在专科SP培训、OSCE考站设置、OSCE题库建立、评分系统构建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课程评价体系的角度将长学制医学教育临床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