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前亚健康状态研究实际,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进行了探讨总结,提出了针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建议。认为应依据中医理论据因辨证;深入开展亚健康状态大样本、多中心、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理清证候发展的动态脉络,探寻始发证候、核心证候、转归证候等证候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注重证候与体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方证相应对古代证候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候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是近年来中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证候研究主要包括证候概念、证候分类、命名、证候规范化、证候实质以及证候量化诊断等研究。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使学者们对于证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对于证候的研究多局限于现代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证候多变,该文通过从中医证候分布研究、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证候演变规律研究、证候要素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今后应考虑人群、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扩大样本量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调查研究与证候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在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与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万维网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旨在构建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可在万维网上共享的领域本体,为表达复杂的中医证候知识体系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研究探索如何基于OWL对中医证候知识进行建模,提出了针对证候层次结构、证候特征、证候疾病复合概念及“证候加减”的知识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的肝脏相关证候进行规范化处理,包括根据条文中方证对应的关系提取证候、统一证候名称、证候频数分析,从证候名称角度分析了《圣惠方》肝脏相关证候特点。"风"为肝脏的主要证候特点,对肝脏主要证候病理机制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风",肝脏实证病机仅有"风""气逆",肝脏寒证仅有"肝风冷"和"肝虚冷";肝脏证候无气、血、阴、阳之分,肝脏仅有"气"证,而无"血"证,虚证无阴、阳之分;肝脏证候均为单纯的实证或虚证。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圣惠方》肝脏相关证候特点成因主要为宋代肝脏相关证候学说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确定证候要素,并从临床需求出发对其进行应证组合是解决证候规范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之一。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这一思路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已有的证候规范研究成果出发,以具有权威性的4部现行证候标准为基础,讨论了证候要素提取的方法,提出临床代表性是确定证候要素基本判别条件的观点,并对文献中1653条记录进行分析,初步给出了证候要素的范围。初步证明利用证候要素对证候进行规范化的可行性,给出了证候要素提取的一种思路,为证候要素进一步地确定与完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明确了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位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以SARS为例论证了证候要素和证候要素靶位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肠湿热证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核心证候。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特点、大肠湿热证症状特点以及相关生物学基础的研究现状,证实了大肠湿热证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但现有证候诊断标准条目仍以主观为主,客观理化指标、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发现特异性证候标志物。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联合,注重病-证-症相结合,寻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特异性诊断性标志物,建立涵盖主观、客观的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完善中医证候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证候要素是中医诊疗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从证候要素概念的提出与种类、证候要素概念的界定与特点、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与研究思路、证候要素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方面,对证候要素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证候要素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崩漏古代文献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崩漏古代文献的研究,提取崩漏的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通过对崩漏古代文献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内火、血虚、阴虚、血瘀、气郁、阳虚。其靶位为:脾、冲任、肝、心、肾。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36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6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结论:虚、热、瘀是崩漏的基本病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核心完善辨证方法体系"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证候要素及其应证组合规律的研究,将功血证候规范的研究回归到根本。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3,(9):1356-1358
目的:探讨建立普通感冒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与思路。方法:选用统计分析法及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技术对临床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德尔菲法对专家咨询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感冒常见证候有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暑湿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筛选了常见证候的主次症特征,制定了证候诊断标准。结论:普通感冒常见证候实证类4种、虚证类2种,为开展感冒证候与治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证候诊断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证候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针对目前中医证候标准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证候标准的思路与方法,即文献研究是证候研究的基础,临床调研是构建证候标准研究的重要环节,专家问卷调查提高证候标准的指导性,症状/体征量化是证候标准建立的关键,计算智能方法的介入将为证候诊断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医证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证候的概念、证候的特点、证候的诊断标准以及证候的现代计量研究方法进行论述,进一步揭示证候动态变化的规律,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以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卒中后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虚实证候关联及动态变化。方法设立54个常见卒中后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分析常见症状,归纳为9个证候变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9个证候变量因子中实证:肝气郁、痰浊证、瘀血证排在前三位,虚证:肝阴虚、肾阴虚、脾气虚、肾阳虚、脾阳虚、心气虚证候因子分别排在4—8位。证候虚实关联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交结证两个因子排在前两位,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3个证候因子分别排3—5位。结论各证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演变,最终导致卒中后抑郁症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阐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证候实质是关键,证候实质的研究应以证候的规范化为基础,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是证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医学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应以传统规范为依据,按照制定规范应有的要求,以四诊资料及客观指标为立足点,以临床实践为准绳,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多途径相结合的方法,对疾病的证候分布规律、证候的标准、证候的时相性、证候的本质开展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对指导辨证论治和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中医学规范化、全球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述中医证候理论与热力学理论的内在关联性,详细阐述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基本原则、方法、技术、手段,以及热力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特点和优势等,提出证候热力学研究概念.并举证典型的证候热力学病例、证候热力学循证研究及红外成像中医研究的文献报道,对证候热力学研究的科学性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17.
证候概念的形成与证候概念的定义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证候概念的形成与定义方法,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奠定基础,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证候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证候的主客体关系,以逻辑学有关概念的定义与方法分析讨论了证候的概念.研究发现,目前中医对证候的定义存在多种方法:从信息学角度者有之;从生理病理学角度者有之;从复杂系统角度者有之.这充分体现了从不同视角研究中医证候的现状.说明从不同的学科对"证候"性质或属性的抽象,可为中医学增加新的概念,而概念的移植或可促进学科的发展;然无论从何视角研究证候,证候的定义均应采用逻辑学中语义学定义、属加种差定义法,特别是证候的属加种差定义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证候临界状态”的概念。证候临界状态是对于证候模糊性的一种描述,证候的模糊性与证候的典型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对“血瘀证临界状态”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甲皱微循环及血浆TXB_2、6-keto-PGF_(1α)的观察并与血瘀证忠者和健康人群比较,提示血瘀证的发生、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典型的血瘀证与其临界状态是血瘀证发生过程中具有联系的两个不同阶段。研究结果支持了“证候临界状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证候、症状和体征及证候要素文献数据库。方法手工和电子检索现代期刊中出现的符合标准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证候、症状和体征,利用Access2003数据库软件建立文献数据库,并提取出各文献中的证候要素。结果建立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文献数据库,完成了中医证候、症状及证候要素分析。结论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处理变量数未知的文献数据非常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索国内学者对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的研究文献,从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研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等方面总结近10年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现代研究进展情况,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