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氧化应激产生的毒性醛类可诱发心功能障碍.乙醛脱氢酶2(ALDH2)是乙醛及其衍生物在体内氧化的关键酶,近年研究表明,ALDH2与心肌保护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ALDH2除了可有效清除心肌细胞内的毒性醛类,还可在缺血-再灌注中调节自噬、对抗内质网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该文旨在概述ALDH2在缺血-再灌注中心肌保护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玖  范全心 《山东医药》2006,46(33):72-73
线粒体在细胞的存活和死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是线粒体内外信息交流的中心枢纽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自身的开放状态。大量研究表明,MPTP在照血再灌注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PTP开放是照血再灌注后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的关键细胞器,参与多种复杂信号介导的细胞生存和死亡。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由此产生的氧化应激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保护线粒体功能将有助于减缓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或进展。最近,线粒体生物学进展启发人们研制作用于线粒体的选择性靶向药物,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是心肌保护的重要靶器官。随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的深入,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和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孔的关闭被认为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有前途的靶位。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肌缺血本质是心肌的氧供需求平衡失调,缺血心肌可呈现功能、形态及代谢等方面的损伤[1,2],减少心肌缺血后损伤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恢复组织灌注。但是,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出现了心律失常、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微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功能、结构、代谢及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等各个方面的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即心肌缺血/再灌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溶栓或早期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临床转归的有效方法.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不仅对动物的心脏有保护作用,同样对人类心脏也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RISK)途径,阻止线粒体转运通道(PTP)开放等干预再灌注损伤递质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是在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早期,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处理的方法。研究表明,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一样能减轻再灌注心肌的损伤。其保护心肌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生成、减轻钙超载、激活蛋白激酶、内源性生成物(如腺苷、阿片肽、一氧化氮等)激活、线粒体的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和线粒体通道转换孔关闭有关。现就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缺血发生后、长时间的再灌注之前,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循环的处理方法.与缺血预适应一样,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应用,所以比缺血预适应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达到再灌注是即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处理措施。尽管缺血区的血流复灌对心肌的挽救具有重要意义,再灌注本身可能导致缺血损伤基础上的进一步心肌损伤。目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和细胞机制的更深理解以及心血管系统基因操作工具的利用,为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性。为了提高人类血管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基因转导载体,基因递送技术和有效治疗基因的鉴定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欧袁  杨双强 《心脏杂志》2010,22(4):620-623
线粒体在生理情况下是细胞的能量转化器,支持细胞的存活,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 I)中可介导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是细胞内外信息交换的中心枢纽。目前认为,mPTP是IR I后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的共同通路,已成为研究心肌保护机制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I等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再灌注损伤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经历一定时间缺血的心肌组织在恢复血流灌注后损伤加重的现象,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和再灌注心肌不可逆损伤等。在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线粒体(mitochondria)功能障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病理机制,包括线粒体ATP生成减少、Ca2+过荷、活性氧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高度动态变化的细胞器,这种网络结构的动态平衡受线粒体融合蛋白1/2(Mfn1/2),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和动力相关蛋白1(Drp1)的调节,并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心肌细胞因其高耗能性而富含线粒体,线粒体融合、分裂的动态平衡在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始发环节。因此,由线粒体融合、分裂异常引起的功能障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卡维地洛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再灌注治疗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卡维地洛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α1受体阻滞、扩血管、抗氧化、线粒体保护、钙拮抗、抗心律失常、抗凋亡、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等作用,决定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现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线粒体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_(ATP)~+)在缺血后处理保护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4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缺血,240 min再灌注.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和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以及心肌梗死面积,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为(19.1±3.9)%,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35.7±5.8)%,P<0.01.再灌注4 h末血浆CK-MB与cTnI活性,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各组线粒体均损伤明显(P均<0.01);缺血后处理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后处理组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轻于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P<0.05).结论 线粒体Cx43可能参与了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toK_(ATP)~+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衰老心肌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耐受能力显著降低,导致老年心肌缺血易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激动剂Alda-1对老年大鼠心肌I/R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3~4月龄,40只)和老年(22~24月龄,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和I/R+Alda-1治疗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4h建立在体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于再灌注前5min经静脉分别以2ml/(kg·h)速度分别输注生理盐水(0.9% NaCl)和Alda-1(16mg/kg)并持续到再灌注结束。于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检测ALDH2活性、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心肌内活性氧簇(ROS)水平,抽取血样检测LDH水平。结果 检测心肌ALDH2活性显示,老年心肌ALDH2活性较成年组显著降低。与成年组相比,老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显著加重,表现为心肌收缩舒张速率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再灌注期Alda-1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I/R心肌ALDH2活性(P<0.05),并显著抑制老年大鼠的上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P<0.05)。老年组I/R心肌中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ROS生成较成年I/R心肌显著增加(均P<0.05)。Alda-1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I/R心肌中的蛋白质羰基化和ROS水平。结论 激活心肌ALDH2可显著改善衰老心肌抗I/R损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I/R导致的蛋白质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缺血后处理保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老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以及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与成年大鼠之间的区别.方法:成年及老年雄性SD大鼠,左侧开胸,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成年及老年大鼠各3组(n=8/成年组,n=6/老年组):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组(I/Radult)及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组(I/Raged);成...  相似文献   

17.
陈旻  明腾 《山东医药》2014,(41):98-100
随着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越来越受到重视。1966年Jenning提出IRI的概念。医疗工作者们致力于研究IRI的病理机制,以及限制IRI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其机制仍未明了。现将其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1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缺血时,无氧代谢占主导,使细胞内p H降低。  相似文献   

18.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缺血发生后、长时间的再灌注之前,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循环的处理方法.与缺血预适应一样,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应用,所以比缺血预适应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再灌注治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案,然而再灌注治疗伴随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目前还未完全清楚,分子、细胞、组织上的改变均与参与再灌注损伤,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贾冰  臧伟进 《心脏杂志》2007,19(5):596-599
线粒体作为细胞存活和死亡的主宰者发挥多种功能作用,包括氧化-磷酸化作用、自由基生成以及维持细胞内Ca2+平衡。在心肌缺血过程中以及缺血后,线粒体Ca2+浓度升高、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本文主要从线粒体Ca2+浓度升高出现的原因、对线粒体功能的病理性调控作用及其诱导的自身保护机制几个方面,综述了Ca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