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起搏后B型利钠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B型利钠肽 (BNP)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的前BNP原 ,是由 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天然拮抗剂 ,具有促进水、钠排泄 ,抑制血管收缩肽及交感神经活性 ,扩张血管等作用。近年来BNP的测定应用于心脏起搏 ,研究表明 :血液BNP水平可预测病窦综合征患者VVI起搏后慢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BNP可客观和定量地评估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后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疗效 ;生理性起搏和非生理性起搏后BNP水平变化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 ,但多数研究认为生理性起搏后BNP的水平较非生理性起搏低。  相似文献   

2.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仍然是现代医学难题。首先是基础病因的防治,减少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可以减少猝死的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猝死效果有限,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只能终止恶性心律失常,不能从病因上根治。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观察。在改善心功能和延缓心室负性重塑的基础上,联合器械、消融治疗、药物以及生物治疗的综合疗法将进一步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可用于心原性猝死高风险患者,降低远期死亡率。ICD植入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不恰当放电,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甚至增加远期死亡率。加强对ICD误放电的认识,可更好地管理ICD植入患者。  相似文献   

4.
对于快速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的患者,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放电能够降低病死率,但是放电也能使患者产生恐惧、疼痛、精神抑郁和创伤后遗症等不良反应。经皮导管消融已成为ICD放电后难治性VT的标棒治疗。该研究仅限于持续且快速的足以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神经损害的室性心律失常且ICD放电的患者,为了进一步探讨VT后导管消融对此类患者疗效的长期影响,研究者将有ICD放电史且行射频消融和无ICD放电史未行射频消融的患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心室颤动(室颤)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复苏成功率低且容易再次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疗效,但目前最好的治疗选择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但ICD工作寿命短且治疗费用昂贵,长期应用在我国绝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近两年来研究发现希氏-浦肯野系统所致的早搏与室颤的发作有关,这为导管消融预防室颤发作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6.
关于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技术的不断成熟,重新思考病窦综合征的分型和治疗策略的选择十分必要,尤其对于伴有房颤的患者应严格掌握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如对“快慢型”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应当首先进行导管消融治疗,然后根据随访中的自然心率情况评价永久性心脏起搏的必要性。对于持续性房颤伴慢心室率者可以先尝试导管消融术,然后根据消融结果决定是否选择起搏器治疗。对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慢性房颤,由于导管消融的治疗成功率不高,因此对其常规起搏适应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由于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的发病机制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预防NICM猝死的各种疗法获益可能不 同于ICM。文章结合最近的循证医学研究及指南更新,综述药物、导管消融及ICD对NICM猝死的预防作用。结果提 示:药物预防NICM的心脏性猝死的推荐除他汀外与ICM相同,包括ACE/ARB/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 (MRA);不常规推荐AAD。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发生机制不同于ICM,成功率低于ICM,且更多需要心外 膜途径消融;ICD在NICM二级预防中的推荐同ICM,在一级预防的作用受到挑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治疗策略有所转变。循证医学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和ACEI、ARB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经导管消融、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及双心室同步起搏/除颤(CRT/CRTD)等非药物疗法日益受重视;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新的措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临床上特殊病理和特殊人群室速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室速的防治目前已逐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治疗策略有所转变.循证医学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和ACEI、ARB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经导管消融、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及双心室同步起搏/除颤(CRT/CRTD)等非药物疗法日益受重视;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新的措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临床上特殊病理和特殊人群室速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室速的防治目前已逐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双腔ICD又称为双腔埋藏心脏复律除颤器,其心室电极集起搏,感知和除颤功能为一体,具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功能、抗心动过速、心脏复律及除颤功能,能显著地降低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的死亡率,是目前防止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但是I级预防的ICD程控往往仅有两个诊断区,室性心动过速检测阈值较高,可能漏诊部分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缓慢型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手段。尽管电极导线设计在不断创新,功能逐渐完善,但静脉植入电极导线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相关并发症,三尖瓣病变有时使得电极导线难以植入,而植入的电极导线亦会发生断裂、脱位和穿孔。需要拔除或导线故障需要更换时往往带来额外风险,甚至导致死亡。全皮下植入ICD适合不需要起搏支持的ICD适应证患者,其安全有效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正法国学者Hocini近期在2016年HRS学术年会报告:应用新型多极房颤消融导管经心内膜消融可治愈Brugada综合征。室颤是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机制,而应用新型多极射频消融导管经心内膜容易消除Brugada波。文中报告3例1型Brugada综合征的男性患者,年龄45±17岁,因反复晕厥均植入了ICD。随后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应用环状的不规则多极消融导管,进行25W持续  相似文献   

13.
生理性起搏是心脏起搏领域追求的目标,除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之外,希氏束起搏(HBP是过去多年生理性起搏技术的重要进展,小规模单中心临床研究证实HBP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由于HIS束特殊的解剖特点,HBP存在夺获成功率偏低和起搏阈值偏高,造成远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顾虑。左束支区域起搏是HBP基础上的进步,相比HBP有一定优势,兼顾了起搏的生理性和安全性。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关于希浦系统起搏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综述心脏生理性起搏的传统和新认识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应用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最初,ICD植入的适应症范围较窄,只作为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目前ICD植入的适应症已经扩展到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在我国,ICD植入尚不广泛。我们2008年7月-2010年7月间共收治15例ICD植入病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运用导管消融的方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术前运用心电图、心脏超声、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手段和起搏标测、激动标测、基质标测、电压标测和起搏拖带等标测方法,对判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起源点位置和制定合理的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策略具有很大的帮助。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一线治疗。而对于疤痕介导性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只是药物治疗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辅助手段。目前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终点和对患者的临床长期受益,还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的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措施,其功效在全世界已得到认可,然而对于其设备类型的选择目前指南尚无明确推荐。随着技术的发展,单腔ICD在减少不恰当放电方面并不比双腔ICD差,且双腔ICD手术操作复杂,费用更高,术后相关并发症也更多,对于没有起搏适应证的患者,医生在选择双腔ICD作为一级预防时应该更加谨慎,不能盲目认为双腔ICD就比单腔ICD好,应该根据患者自身需求及身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设备。  相似文献   

17.
遗传性长 QT 综合征(long-QT syndrome,LQTS)以心电图上 QT 间期延长及其相关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为特征,易导致心脏性猝死。它的危险因素有 QTc 长度、基因型、晕厥史等。LQTS 的治疗手段包括β受体阻滞剂治疗、外科心脏左侧交感神经节切除术(LCSD)、心脏起搏治疗以及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β受体阻滞剂治疗是 LQTS 治疗的基石;心脏起搏治疗适用于伴有心动过缓的 LQTS,可明显降低心脏事件的复发率,但不降低死亡率。对高危的 LQTS 应植入 ICD,皮下 ICD 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LCSD 技术实用性较差,更适用于 ICD 植入后频繁电击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导管消融已成为快慢综合征的重要选择,但其远期疗效尚不清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快慢综合征患者。79例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消融组)和71例患者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起搏组)。结果消融组随访时间为(120.67±31.05)个月,起搏组随访时间为(123.01±29.68)个月。消融组患者接受(1.2±0.5)次导管消融治疗,56例(70.9%)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均无长间歇和心动过缓发生而无需植入起搏器治疗。相反,起搏组患者均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起搏组持续性房颤进展率明显高于消融组(9.9%vs 1.3%%,P0.05)。起搏组新发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消融组(15.4%vs 5.1%,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可有效地治疗快慢综合征患者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从而避免继发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导管消融治疗可通过消除房颤和降低持续性房颤进展率而降低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心脏杂志》2016,28(6):723-72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重要的手段。ICD的无痛性治疗又称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是ICD终止室速的最重要治疗方法。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ICD放电.特别是减少不恰当放电,更好地应用ICD技术为患者服务,深入了解和掌握无痛性ATP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ICD无痛ATP治疗相关内容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   总被引:9,自引:14,他引:9  
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我国人群的发病率约为0.77%[1],且随人口不断老龄化,其发病率将进一步提升.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也不改善患者预后,故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自1998年国内开展房颤导管消融以来,我国房颤导管消融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迄今已累计完成房颤导管消融近万例.但面对众多的房颤患者,则需要更多的医师了解和掌握房颤导管消融技术[2].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召集国内本领域主要专家,围绕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主要问题制订反映最新进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房颤消融专家共识,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