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艳红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5):610-6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nal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简称 ADHD) ,又名儿童多动症。 Hyperkinetic dis-orders是一类颇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 :以多动不宁为主的行为障碍、注意障碍、易分心、易激惹、好冲动、学习困难、坐立不安 ,辨别能力及克制能力差等。国外报道发病率为 5 %~ 2 0 % ,国内报道儿童患病率为 1.5 %~ 10 %。本症男童明显多于女童 ,二者之比为 2~ 9:1,有关脑电生理的研究发现 ,患儿对刺激的反应较差。据国内报道 ,有脑电图异常者 ,约占患儿的 45 %~ 90 % [1 ]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观察注意缺陷多动患儿的脑电图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光电1518K脑电图仪,对5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在清醒、安静、闭目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5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脑电图中,正常6例(10.3%),界限性脑电图12例(20.7%),异常40例(69.0%),其中有37例(63.8%)表现为θ波增多或θ活动有时呈阵发出现。结论:脑电图是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脑功能发育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男童发病明显高于女童。核心症状是,患儿主动注意的时间达不到年龄与智商的水平,造成学习困难,部分儿童有认知2障碍,会将6看成9,或把b看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铅中毒标准为血铅≥10μg/dl.不管是否存在临床症状。铅中毒多属非特异性表现,其中情绪急躁,多动,注意力分散等为铅神经毒性的亚临床表现之一,虽然多数研究表明儿童对铅污染的反应与血铅无线性关系.但是超过10μg/dl就可能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5月~2006年6月265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进行的末稍血铅测定结果,及其父母职业和居住环境,儿童行为等作问卷调查,探讨ADHD与铅中毒的相关性,对ADHD儿童血铅水平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好发于学龄儿童的行为障碍综合征,严重影响到患儿的学习、生活,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多采用量表和问卷,缺乏客观性。从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神经成像等方面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及综述,为ADHD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血铅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铅中毒标准为血铅≥10μg/dl,不管是否存在临床症状。铅中毒多属非特异性表现,其中情绪急躁,多动,注意力分散等为铅神经毒性的亚临床表现之一,虽然多数研究表明儿童对铅污染的反应与血铅无线性关系,但是超过10μg/dl就可能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随机抽取我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沙盘为工具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尝试总结其沙盘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方法 ADHD儿童28例,正常儿童24名,采用沙盘这一研究技术,对ADHD和正常儿童的初始沙盘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DHD与正常儿童在各类沙具的使用数量上比较,ADHD使用交通工具明显多于正常儿童[(5.04±6.60)个,(1.38±2.12)个,t=2.73],使用石头明显少于正常儿童[(0.00±0.00)个,(8.00±12.33)个,t=-3.1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DHD与正常儿童在沙盘场面上比较,更倾向于对抗场面(x2=12.96,P<0.01),动态性场面(x2 =13.37,P<0.01).3.ADHD与正常儿童比较,较少有明确自我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5).4、用沙情况ADHD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P>0.05).结论 ADHD儿童的初始沙盘具有典型特征,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依据及干预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在学龄儿童精神障碍中的患病率居于首位.70%的患儿的症状可持续至青少年,30%可持续终生,患儿在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药滥用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5~10倍.20多年来,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ADHD和相关破坏行为问题的病因和治疗研究,以下综述了我们近年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儿童智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3月太阳花儿童言语行为指导培训中心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症状来就诊的7~13岁儿童100例(ADHD组),随机抽取普通两所小学正常7~14岁儿童100例(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WISC测得各患儿和正常儿童的智商值。分析对比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智商的差异。结果:ADHD患儿的智商低于正常儿童平均水平。结论:ADHD患儿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52例ADHD患儿与80例正常儿童进行智力测评,比较两组C-WISC的分测验量表分、智商及因子智商。结果 ADHD儿童除词汇分测验之外,各分测验量表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及各因子智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DHD儿童操作智商低于言语智商(均P〈0.01)。结论 ADHD儿童智商处于正常水平或边缘状态,智力发展不平衡,注意和记忆能力缺陷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背景睡眠呼吸障碍(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发生率较高,对其学习能力、远期智力发展危害严重,但是目前缺乏关于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情况的全面分析。目的分析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特征,为制订SDB儿童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就诊、4~10岁、有打鼾或张口呼吸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均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父母版。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分为原发鼾症组(OAHI≤1次/h),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组(1次/h5次/h)。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儿童多导睡眠监测参数〔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N1%)、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N2%)、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N3%)及快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R%)、OAHI、觉醒指数(Ar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最低SpO2〕,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以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结果原发鼾症组76例,轻度OSA组86例,中重度OSA组77例。中重度OSA组N1%、OAHI、ArI、ODI均高于原发鼾症组及轻度OSA组,平均SpO2和最低SpO2均低于原发鼾症组、轻度OSA组(P<0.05);中重度OSA组R%低于原发鼾症组(P<0.05);轻度OSA组OAHI、ArI、ODI均高于原发鼾症组,最低SpO2低于原发鼾症组(P<0.05)。中重度OSA组注意缺陷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高于原发鼾症组(P'<0.016 7)。男性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率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均高于女性儿童(P<0.05)。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均高于学龄前儿童(P<0.05)。结论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男孩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率均高于女孩,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发生率高于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进行思考:重视非药物的综合治疗、探索中医药治疗多动症的起始年龄、框定中医药治疗多动症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事件相关电位P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铁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2):94-97
为观察针刺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功障碍(ADHD)患儿事件相关电位马的影响,通过对40名患儿和20名正常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P3检测,发现在两种注意状态(主动注意、被动注意)下,ADHD患儿P3出现率为68.9%、46.6%,正常儿童为94.3%、35.7%(P<0.001),提示患儿被动注意强而主动注意较弱。ADHD3亚型间P3出现率亦有差异(P<0.05)。在两种注意状态下,和正常儿童比较ADHD患儿P3潜伏期较长而波幅较低(P<0.001)。经3个月针刺治疗后P3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显著提高(P<0.001),提示针刺治疗可以促进发育迟缓的患儿大脑神经纤维生长和发育,增加大脑皮层突触数量和质量,从而使可供动员的信息加工的有效资源增加,提高注意水平,特别是主动注意水平;增加了能激活的神经元数量,从而在反映大脑皮层对新型的、重要的与可引起兴趣的感觉输入信息的认识过程指标P3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6~14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佳木斯市区10所小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一共入组了1832人.结果:总检出患病人数为113人,整体发病率为6.168%.其中男生947人,检出患者76人,发病率为8.0%;女生885人,检出患者37人,发病率为4.1%.男患女患比值为2.05:1.其中6岁儿童患病率为4.7%,男性患病率6.3%,女性患病率为2.9%;7岁儿童患病率为5.6%,男性患病率6.9%,女性患病率为4.2%;8岁儿童患病率为8.5%,男性患病率10.9%,女性患病率为6.2%;9岁儿童患病率为11.6%,男性患病率15.5%,女性患病率为7.1%;10岁儿童患病率为6.7%,男性患病率8.4%,女性患病率为4.8%;11岁儿童患病率为5.9%,男性患病率7.4%,女性患病率为4.2%;12岁儿童患病率为4.7%,男性患病率5.9%,女性患病率为3.5%;13岁儿童患病率为3.8%,男性患病率4.5%,女性患病率为3.9%;14岁儿童患病率为2.6%,男性患病率5.3%,女性患病率为0%.结论:佳木斯地区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水平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男生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生,9岁儿童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气质特征及心理治疗。方法 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 5 0例 8~ 12岁ADHD患儿进行测查。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对 30例ADHD儿童采用认知行为训练方案 ,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用Conners量表父母症状问卷 (PSQ)和数字划销测验进行评估 ,做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ADHD组与常模组的气质类型分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患儿中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明显高。ADHD组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转移、反应阈气质维度的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接受治疗的ADHD儿童在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因子分明显降低 (P <0 .0 1) ,数字划销测验失误率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DHD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 ,应根据其气质特征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认知行为训练能有效地治疗ADHD。 相似文献
17.
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家庭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气质特征 ,了解ADHD儿童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 (CSTS)对 5 0例 8~ 12岁ADHD患儿进行测查。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 CV)对 5 0例ADHD患儿及 5 0例正常儿童进行家庭特征评定。结果 ADHD组与常模组的气质类型分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患儿中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明显高。ADHD组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转移、反应阈气质维度的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DHD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成功性较对照组为低 ,而家庭矛盾性较对照组为高 ,其气质维度与家庭环境存在相关性。结论 ADHD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 ,家庭环境是影响ADHD儿童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其气质特征 ,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气质特征,了解ADHD儿童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50例8~12岁ADHD患儿进行测查.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50例ADHD患儿及50例正常儿童进行家庭特征评定.结果 ADHD组与常模组的气质类型分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患儿中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明显高.ADHD组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转移、反应阈气质维度的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DHD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成功性较对照组为低,而家庭矛盾性较对照组为高,其气质维度与家庭环境存在相关性.结论 ADHD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家庭环境是影响ADHD儿童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其气质特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0.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的疗效及合适疗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A620)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患儿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合适的疗程。方法对242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进行诊断和训练治疗,逐渐增加16~21Hz的β波,抑制4~8Hz的θ波,并观察θ/β比值的变化;结合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其ADHD表现的症状行为进行测评,主要通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及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简称康氏表)进行评定。结果242例ADHD儿童经1~4个疗程治疗后,各疗程与治疗前相比,脑电θ/β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2个疗程以上,CBCL、TRS及康氏表评定分值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4个疗程后这3种量表评分值与治疗1个疗程时相比,也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所测得的θ/β值对ADHD患儿有辅助诊断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中不要过于强调θ/β值,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各种量表,以减少漏诊;经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治疗后患儿的注意力、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4个疗程及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