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定量血流灌注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乳腺肿块患者(60例良性,35例恶性)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得到达峰强度,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然后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恶性组的达峰强度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的病理微血管密度也高于良性组(P〈0.05)。达峰强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75,P〈0.01)。结论乳腺肿块超声造影的定量参数达峰强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可用于评估乳腺肿块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2.
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34例乳腺肿块(良性16例,恶性18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应用随机配置的造影剂声学定量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Wash-in and Wash-out)观察曲线形态,测量声学定量参数,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的变化和特征.结果 乳腺良性肿瘤组的时间-强度曲线呈慢上快下型,恶性肿瘤组呈快上慢下型;声学定量参数峰值时间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60 s时峰值强度和峰值平均强度恶性组大于良性组(P<0.05),斜率和峰值曲线下面积恶性组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良、恶性肿瘤在时间-强度曲线上的差异,可帮助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乳腺肿块患者60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声学定量参数,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超声造影声学定量参数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分界值。结果 超声造影声学定量参数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0.796、0.801和0.733。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界值分别为-52.15、0.18、3.25、0.82。结论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飞  张煦  马苏美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129-130
目的探讨彩色血流显像与微血管密度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7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血流显像检查,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织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肿瘤以Ⅰ~Ⅱ级为主,把Ⅱ~Ⅲ级与0-Ⅰ级肿瘤的术后病理标本以CD105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和彩色血流显像可用于判断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可作为术前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中的灌注模式。方法:对常规超声发现的乳腺肿块25个(24例患者)术前进行了超声造影,观察肿块灰阶造影形态,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进行分析,进一步经手术病理证实后,评价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中的灌注模式。结果:25个乳腺肿块中,10个为良性,15个为恶性。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灌注模式不同,恶性肿块造影剂出现早,到达峰值快,峰值强度大,消退快,消退模式有两种(快上单相慢下和快上多相慢下);良性肿块则出现晚,到达峰值慢,峰值强度小,消退慢,消退模式为一种(慢上慢下)。恶性组斜率和峰值到60s曲线下面积也较良性组大。结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不同,对于常规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有困难者,超声造影有望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兔肝VX2肿瘤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深入探讨肿瘤血管生成基础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法成功复制24只兔肝VX2肿瘤模型,并通过CEUS动态观察肝肿瘤的进展过程,测定肝肿瘤超声定量参数,制作肝肿瘤标本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定CD34和VEGF的阳性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CD34、VEGF的相关性。结果 兔肝VX2肿瘤CEUS对比剂强度、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肝组织曲线增强上升斜率(AS)、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与周围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剂强度、AS及AUC均明显大于周围正常肝组织,VX2肿瘤TTP明显短于周围正常肝组织;TTP与CD34、VEGF呈负相关(P <0.05);对比剂强度与CD34、VEGF呈正相关(P <0.05);AS与CD34、VEGF呈正相关(P <0.05);AUC与CD34、VEGF呈正相关(P <0.05)。结论 CEUS测定的各种灌注参数,能够客观地反映...  相似文献   

7.
张越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8):604-606,F0004
【目的】探讨胃癌超声造影的增强强度和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手术并有病理明确诊断的4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声学定量软件绘制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造影增强强度,术后病理标本应用抗CD34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分析胃癌组织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46例胃癌组织的增强强度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的MVD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癌组织的增强强度和微血管密度呈线性正相关(r=0.88,P<0.01)。【结论】胃癌组织的增强强度和微血管密度呈线性正相关,术前胃癌超声造影可以评价新生血管生成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脏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特点,探讨相对超声造影参数在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行CEUS检查,获取TIC曲线和多个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 Peak)、达峰时间( Tp)、曲线下面积( AUC)及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 MTT),比较相对造影参数在肾脏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的相对Peak和相对AUC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相对MTT短于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对Tp在良恶性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能够提供更多的血流灌注特征,可为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诊断较大乳腺肿块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直径>2.0 cm 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9例直径>2.0 cm乳腺肿块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类型及肿块增强模式,分析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别.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大小、超声造影基础强度、峰值强度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曲线类型及增强模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为直径>2.0 cm的乳腺肿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鉴别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015 年 1月至 20105 年 9 月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乳腺肿块,共30个乳腺结节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 良性组16例,恶性组14例. 对良、恶性组时间强度曲线中的灌注斜率(C),峰值强度(A),消退斜率(K),达峰时间( T)以及曲线下面积(Area)5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良、恶性组的灌注斜率(C)为[(0.24±0.41)vs(0.67±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4项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于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imaging,PDI)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乳腺肿块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测乳腺肿块患者55例(其中良性组25例,恶性组30例),采用计算机对肿块能量多普勒血流信号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彩色像素密度(color pixel density,CPD);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块MVD,对CPD与MV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组CPD、MVD较良性组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恶性组中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CPD及MVD均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P〈0.01)。良恶性肿块的CPD与MVD间具有良好相关性(r=0.846,r=0.889,P〈0.01)。【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所测CPD可较好反应乳腺肿块血流情况,有助于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与微血管密度计数相结合,能全面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5例乳腺性肿瘤患者病例.全部173个病灶以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并利用改良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5.94%(55/64)、特异性为82.57%(90/109)、准确性为83.82%(145/17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组中组织弹性硬度≥4分的出现率85.94%,显著性大于良性组的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主要是肿瘤大小)特征与MVD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分析48例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术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获得乳腺癌内部的MVD。结果原发灶的大小(以2cm为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病灶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两组间MV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肿块原发灶彩超声像图(肿瘤大小与血流分级)和肿瘤内MVD的分析,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可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仪对198例患者253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血流较良性明显丰富,恶性肿块的PSV为(24.33±0.35)cm/s,RI为0.71±0.22;良性肿块的PSV为(11.28±0.39)cm/s,RI为0.57±0.11,恶性肿块PSV和RI值均高于良性肿块(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检测进行卵巢肿瘤的血管分型及定量分析血管指数(VI)与术后标本病理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3D-CPA检测116例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块的VI并进行血管分型,术后应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测肿瘤MVD,并进行VI与MVD相关性分析.结果 Ⅰ~Ⅳ型血流的VI及MVD值逐级增加,Ⅲ型及Ⅳ型血流的VI及MVD明显高于Ⅰ~Ⅱ型,恶性组的VI及MVD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VI与MVD之间呈正相关(r=0.83,P<0.01).以VI≥0.04条/cm3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2.2%.结论 3D-CPA计测VI值及血管分型与MVD具有密切相关性,能很好地反映卵巢肿瘤血管生成状况.3D-CPA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袁晓雷  田华  朱旭明  黄斌  孙丽君  张伟军  王震宇  李锋  陈力 《浙江医学》2014,(11):928-932,936,F0003
目的 探讨CD97-CD55蛋白复合体在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和评判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12例乳腺恶性肿瘤及358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97抗原表位CD97^EGF、CD97^Stalk和CD55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联系.设计CD97和CD55寡核苷酸探针,应用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D97mRNA和CD55mRN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乳腺恶性肿瘤预后风险因素,Kaplan-Meier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CD97^EGF和CD97^Stalk在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3.3%(113/212)和65.1%(138/212).CD55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显色原位杂交显示CD97mRNA和CD55mRN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染色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阳性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CD97EGF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乳腺恶性肿瘤组织可检测到CD97-CD55蛋白复合体表达,CD97^Stalk和CD97^EGF两个不同抗原表位可能在CD97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乳腺恶性肿瘤组织CD97EGF阳性表达可作为预后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 方法 4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VEGF的表达变化和MVD.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术后7d、30d血浆VEGF水平(292.34±70.74)pg/ml、(189.49±72.66)pg/ml与对照组(371.36±81.20)pg/ml、(319.24±70.54)pg/ml比较呈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149,P<0.05).术后30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EGF表达强度分别为(158.4±38.9)和(60.75±14.0),和MVD分别为(56.6±15.1)和(21.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2.576、t2=2.328、P均< 0.05).结论 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明显降低肝癌VEGF表达和MVD,对肿瘤再生血管有一定抑制的作用,巩固和加强了TACE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敏  房勤茂  王义成 《医学综述》2014,(13):2428-2430,2497
目的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29例(甲状腺癌组),术前应用e-Flow成像技术检测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统计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MVD与肿瘤类型的关系。结果①甲状腺癌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甲状腺腺瘤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MVD值比较,甲状腺癌组MVD值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肿瘤的血流分级与CD34、CD105标记的甲状腺肿瘤血管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Ⅰ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血管病理学特征和血流信号分级存在明显差别,e-Flow成像技术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蒋云秀  潘永寿  秦蕾 《右江医学》2014,42(5):596-59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6例乳腺肿块伴微小钙化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肿瘤50例(良性组),恶性肿瘤46例(恶性组),通过高频超声探查显示钙化灶的分布与特点并比较两组的区别,同时探讨患者年龄与微钙化的关系.结果 两组均以微钙化多见,良性组34例(68.00%),恶性组44例(95.65%),恶性组的微钙化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252,P=0.001).其中良性组的微钙化灶多呈散点状分布,而恶性组的微钙化灶多呈簇状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5458,37.4088,P<0.001).良性组的粗钙化所占比例与恶性组相似(x2=2.3490,P=0.1254),弧形钙化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组(x2=8.029,P=0.005).良性组的微钙化者以>45岁居多,而恶性组的微钙化以≤45岁者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11,P=0.0137).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有效显示乳腺肿块内钙化的类型,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行动态增强MRI乳腺检查并同时经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确诊患者通过早期增强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强化峰值评价动态增强MRI的表现;病理切片经相关抗原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结果:40例乳腺疾病患者,24例患者为恶性病变,16例患者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40例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中,早期增强率>60%的患者与早期增强率<60%的患者相比较,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P>0.05);而强化峰值、微血管密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疾病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