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末医家绮石认为阳虚虚劳的病机是"少火衰微",详细论述了阳虚虚劳三种类型(夺精、夺气、夺火)的临床症状。尽管提出了"阳虚统于脾"的学术主张,但究其原著,无论理论还是临床,都并非置肾于不顾,常常是脾肾同治,施以甘温补脾和温润补肾。  相似文献   

2.
宋媛媛  张欣怡  田虎 《河南中医》2023,(8):1171-1174
《理虚元鉴》将虚劳之因分为先天、后天两大方面,先天来源于父母,后天源于自身及自身所受外界之损害,包括感染痘疹,伤及五脏;五脏失调,伤于外感;苦于境遇,伤人气血;用药不当,气血失调等。提出虚劳诸症,因火而起,但不同脏腑之火性质不同,发展出了“虚火伏火”理论。对于虚证的治疗,提出了“三本二统论”,将阳虚之证归于脾,阴虚之证归于肺,治疗以肺、脾、肾三脏为要。将虚劳的防护总结为“知节”“知防”“二护”“三候”“二守”“三禁”几个方面,知节为七情要有所控制;“知防”为防四时六淫;二护为护足、护肩俞与眉际;三候为节气相交、季节更替时注意调护;二守为守时服药,坚持摄养;“三禁”为禁燥烈、禁苦寒、禁伐气。虚劳属慢性疾病,病情不危急,可缓缓摄生调养,但若出现危急病重之症,当以急救为先,不得延误时机。  相似文献   

3.
癌性疲乏因瘤成劳,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论治。"治虚二统,当统之于肺脾"是《理虚元鉴》论治虚劳极为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癌性疲劳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总由正气不足、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而成劳,其以五脏虚证为主,同时或有兼夹痰湿、瘀滞、气郁等虚实夹杂之证。基于《理虚元鉴》"肺为五脏之主""脾为百骸之母"的观点,临证遵其"治虚二统,当统之于肺脾"之旨,从阴虚统于肺、阳虚统于脾论治,清金保肺、培土调中,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阐述述绮石虚劳治则特点。虚劳病是因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等多种原因导致脏器亏损、气血阴阳不足的多种慢性病的总称。在治疗上,东垣重脾胃,长于甘温;丹溪重肝肾,善用滋阴;薛立斋重补火。绮石则重视肺脾肾,提出治虚三本二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阐述述绮石虚劳治则特点.虚劳病是因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等多种原因导致脏器亏损、气血阴阳不足的多种慢性病的总称.在治疗上,东垣重脾胃,长于甘温;丹溪重肝肾,善用滋阴;薛立斋重补火.绮石则重视肺脾肾,提出治虚三本二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张忠德平调五脏法治疗虚劳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德教授对虚劳病的中医认识,着重从五脏虚损入手,认为虚劳病核心病机为五脏虚损,尤其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以五脏辨证调治为总则,立平调五脏之法,有"健脾调营、醒脾疏肝、补脾宁心、补脾通络"的治脾法,调肾法及调肺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论述人之三本是心、肺、脾三脏,先天之本是心,不是肾:后天之本是肺和脾,不只是脾,而且肺比脾更重要。《伤寒论》治病二统:“病发于阳”在心肺二本系统,“病发于阴”在脾本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挖掘中医经典《理虚元鉴》虚劳理论及防治方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恢复期患者核酸“复阳”的预防和后遗症状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归纳COVID-19患者恢复期中医病因病机,探讨《理虚元鉴》虚劳理论、治疗原则、调摄方法及可能对COVID-19患者恢复期产生的积极作用。结果 COVID-19患者恢复期可归于“虚劳”范畴,为阴阳俱虚,然各有偏重,《理虚元鉴》提出了“清金保肺、培土调中、金行清化”的治疗原则,并强调“阴虚为本从肺论治,阳虚为本从脾论治”。在恢复期间应遵循“六节”、“知防”、“二护”、“三候”、“二守”、“三禁”的调摄原则。结论 《理虚元鉴》虚劳理论可能为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患者“复阳”和改善康复期患者后遗症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9.
肾脏病从肺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病从肺论治刍议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50011)郭兆安,李新关键词肾脏病,治法,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属中医水肿、腰痛、淋证、虚劳等病的范畴,古今医家多从脾肾论治,而于治肺一层,每多忽略,笔者认为,肺肾金水...  相似文献   

10.
从肺胀病的主症咳、喘、肿着手,介绍治疗用药经验。咳症:从虚实辨证,用药务必顺从、恢复肺之宣散、滋润、肃降功能。喘症分二:外感之喘宜宣、宜清,不忘扶正;内伤之喘宜降、宜补,不忘祛邪。肿症分二:发作期神色不夺,舌质有神,脉不虚甚,白细胞正常,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反之,扶正为先,再议祛邪。缓解期按肺脾肾阴虚兼血瘀、水湿证、肺脾肾阳虚兼血瘀、水湿证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素分布、组合规律及疾病分期的证素演变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公开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论文等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频率、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证素分布、证素组合规律,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不同分期证素分布的条件概率。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42篇,212条记录。提取证候要素25个,其中病位证素12个,以肺、心神(脑)、脾为主;病性证素13个,以湿、热(火)、毒、气虚为主。证素组合分布以单一病性证素 + 病位证素、两病性证素 + 病位证素的组合形式为主;共得出寒、湿、肺,热(火)、气脱、心神(脑),气虚、肺、脾3组强关联组合。疾病初期病性证素以湿、寒、热(火)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卫分;进展期(中期)病性证素以毒、热(火)、湿、痰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危重期病性证素以毒、热(火)、气脱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心神(脑);恢复期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主要在肺、脾。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以湿邪为主;病位在肺,可累及脾,重症可及心神(脑),湿毒壅肺为主要病机,以“湿、毒、热、闭、虚”为主要证素特点。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炎,即祖国医学称之为水肿病,一般以脾肾功能失调,迁延日久,湿热内蕴,脾虚则运化无力,肾虚则关门不利,精气不藏而出现浮肿、小便不利、尿蛋白难降等症。笔者对慢性肾炎作一些探索,现略述如下:祖国医学并无慢性肾炎之称,一般多从水肿、血尿、虚劳、腰痛等论治。慢性肾炎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中医一般从水肿论治,认为是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张景岳曰:“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其标在肺、水惟畏土,其制在脾”。如肾不藏精,气阴两虚;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潴留;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整理宋代三部官修方书中主治虚劳的处方及虚劳疾病的症状表现,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用药、组方规律,并由此管窥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学术思想。方法:依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三部宋代官修方书中所载治疗虚劳的文献条目,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和主治症状等信息,利用Excel 2016将处方信息规范化整理成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纳排标准筛选整理出97首方剂,201味中药;分析用药规律可知所用中药的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肺、肾三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温里类、化痰止咳平喘类为主;在药物使用频次上,最高频使用的5味药物是肉桂、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频次最高的对药为人参-炙甘草;使用频次最高的角药为茯苓-人参-炙甘草。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可将处方分为3个聚类,并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结论: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处方具有鲜明的用药规律,治疗上以“温肾助阳、健脾益气、理气化痰、滋阴清热”为原则,用药上注重脾肾同调、寒温相配、气机升降、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4.
王素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25-125
东汉末年,张机撰《伤寒杂病论》,首先提出虚劳病名,并设立专篇,内容包括亡血、失精、阴亏、阳虚、风气白疾、瘀血内结等,治疗重在脾肾,偏于甘温扶阳,且创立了虚劳病辨证施治大法。历代医家都作了许多十分重要的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有"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五劳所伤"等记载。1虚劳病病机在脾肾  相似文献   

15.
归脾汤加减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脾不统血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按中医辨证标准将ITP患者分为血热妄行组、脾不统血组和阴虚火旺组,均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3个月,对三组疗效进行比较。归脾汤加减对ITP各证型均有较好治疗作用,但以脾不统血组疗效最好,血热妄行组次之,阴虚火旺组最差;虽然归脾汤加减对三组患者血小板均有提升作用,但尤以脾不统血组提升血小板作用最为显著。指出:归脾汤加减治疗脾不统血型ITP临床疗效满意,ITP中医药研究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寻求针对各个证型的有效方剂,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秀芝 《北京中医》2005,24(1):28-29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腰痛”、“虚劳”、“尿血”等病证范畴,是由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致病。内因肺、脾、肾三脏虚损,外因为六淫之邪乘虚而人,本虚标实,所以治疗不能只重视脾肾虚损之本,而更要重视对湿热、热毒及血瘀实邪之标的治疗,要标本兼顾,虚实分明;同时要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辨证治疗王云光青海省中医院(810000)慢迁性肝炎是由急性病毒性肝炎失治或治疗不当,或起居饮食不规,或过多服用化学药品等逐步演变而成。属中医“疒征积”、“胁痛”、“虚劳”等范畴。应用《金匮》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证...  相似文献   

18.
历代医家对虚劳的论述很多,《内经》提出“五劳所伤”、“精气夺则虚”,说明劳伤过度可耗损阴血与阳气,伤及五脏,形成虚损。汉代张仲景列虚劳专篇,对虚劳的脉证治叙述尤详,治法上运用甘温扶阳、扶正祛邪、去瘀生新等法,尤为重视从脾肾论治,对指导虚劳内伤杂病的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  相似文献   

20.
癌性恶病质是癌症晚期常见症状,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发的虚劳多属于因病成劳,癌症在进展及治疗中,脏腑气血阴阳亏损而成劳。当今学者多认为癌性恶病质当主要责之于脾肾,多用温补脾肾治法.今笔者认为肺脾肾三脏皆为癌性恶病质主要病位。肺脾肾三脏脏腑功能失调及情志方面的变化皆是癌性恶病质发生的重要因素,在重点温补脾肾时,需要兼顾治肺,甚至以治肺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