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据RECIST标准、肿瘤坏死程度影像评价标准、治疗后AFP变化、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等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5%(29/31),根据影像学标准,肿瘤完全坏死率为64.52%(20/31),显效率为51.61%(16/31);治疗后AFP有明显下降(P=0.02);3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4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其中4例病理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连续随访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7.10%。结论 AHCS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氩氦刀采用超低温快速冷冻的方法摧毁肿瘤组织,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高效等优点。我国1999年引进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癌、肝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1-3]。氩氦刀治疗实体肿瘤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冷循环射频消融(cool-tip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恶性肝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肝癌38例共42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癌40例共44个病灶,治疗前后经超声造影、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明确诊断及评价疗效。结果 42个病灶经一次冷冻消融治疗后32个达完全消融,10例经再次冷冻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44个病灶经一次RFA治疗后完全消融33个,11例经再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两者一次完全消融率分别为76.2%(冷冻消融)和75%(R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冷循环RFA均能有效地原位灭活肝癌细胞,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恶性肝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argon super cryosurgery system,ASCS)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患者行术中ASCS,单纯ASCS 9例;ASCS加置泵术9例;手术切除癌灶加ASCS加置泵术4例;手术切除癌灶加转移淋巴结ASCS加置泵术2例。结果 成功治疗24例,病理学检查证实受冷冻处癌组织变性坏死。并发症有穿刺孔出血、胸腔积液、胆汁漏、肝昏迷,均治愈。病例均获随访,术后生存时间6~12个月22例,12~18个月17例,18~24个月9例,>24个月5例。结论 术中ASCS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但也有合并症发生,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手术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以色列伽利略氩氦刀联合手术治疗29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55个月。27例关节功能良好,活动度正常;2例内固定及外固定支具按期拆除。随访期内2例原位复发,1例术后早期皮缘水肿。29例均无肌肉组织、神经血管损伤、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引流量无增加。影像学随访结果:27例骨重建良好,关节软骨无早期退变,关节间隙正常或接近正常;28例自体关节骨结构保留,1例骨断端延期愈合。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手术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CT引导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5月~2002年1月7例肺部恶性肿瘤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胸片检查及CT或MRI。结果 支气管肺癌1例。肺转移癌6例。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3例。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意义。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7例肝癌患者的27个病灶行氩氦刀消融治疗术,用CEUS评价其局部疗效;并以同期增强CT(CECT)作为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示病灶完全消融21个(77.78%),不完全消融为6个(22.22%);CECT提示病灶完全消融为22个(81.48%),不完全消融5个(18.52%)。同CECT比较,CEUS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0.00%(4/5)、90.91%(20/22)、66.67%(4/6)、95.24%(20/21)和88.89%(24/27)。结论CEUS可作为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肝肿瘤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王丹 《护理学杂志》2005,20(11):27-28
总结217例肝肿瘤氩氦刀治疗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种类及原因并进行护理。结果8例肝出血,除1例出血多年龄大抢救无效死亡外,5例胸腔积液,1例胆瘘经治疗及护理治愈。提出严格掌握肝肿瘤氩氦刀治疗适应症和操作规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血供型肝癌56例,行CT导引下氩氦冷冻治疗。结果 56例少血供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甲胎蛋白下降率依次是100%(56/56)、100%(56/56)、89.29%(50/56)、80.36%(45/56),治疗有效率分别100%(56/56)、96.43%(54/56)、87.50%(49/56)、80.36%(45/56),生存率分别为100%(56/56)、100%(56/56)、92.86%(52/56)、89.29%(50/56)。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定位准确、疗效可靠,是提高治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中氩靶向冷冻治疗系统(即氩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1-2002年期间8例晚期胰腺癌使用了术中氩氦刀治疗。结果 8例晚期胰腺癌病人中,平均生存期为8.6个月,1例目前仍然存活。5例腹痛病人,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腰背痛病人,疼痛部分缓解。结论 术中氩氦刀治疗尽管不能明显延长晚期胰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但能明显缓解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划改变。12例肺内病灶(12/53,22.64%)、3例肝内病灶(3/22,13.64%)、2例盆腔病灶(2/11,18.18%)治疗计划改变。结论全身PET/CT可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对制定氩氦刀冷冻治疗策略有显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联合GM-CSF治疗对荷胶质瘤小鼠脾脏DCs分泌细胞因子及CTLs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GL261胶质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纯GM-CSF注射组、单纯氩氦冷冻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7天取各组小鼠脾脏制备细胞悬液,部分体外培养,ELISA法检测上清IL-10、IL-12p70、IFN-γ的分泌情况;BD磁珠分选系统分离CD8+ CTLs,与GL261胶质瘤细胞共培养,LDH法检测脾脏CD8+ CTLs杀伤活性。结果〓单纯氩氦冷冻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脾脏IL-10分泌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下降,联合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单纯氩氦冷冻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脾脏IL-12、IFN-γ分泌水平、脾脏CD8+ CTLs杀伤活性均较模型对照组升高,且以联合治疗组升高最为明显(P均<0.05)。结论〓氩氦冷冻联合GM-CSF治疗能通过刺激DCs,分泌大量Th1型细胞因子,从而进一步有效激活T细胞,增强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6月 5 6例肝脏恶性肿瘤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型超声检查及CT或MRI。结果 患者肝功能ChildA级 5 0例 ,ChildB级 5例 ,ChildC级 1例。原发性肝癌 4 6例 ,转移性肝癌 10例。小肝癌 (直径≤ 5cm)甲胎蛋白阳性者治疗后转阴占80 % ,甲胎蛋白阴性者治疗后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坏死达 6 1.5 %。转移性肝癌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占 6 0 %。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康博刀)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0例、肝转移癌25例;共治疗50个病灶,对18例20个(16例1个病灶、2例2个)病灶行根治性消融,对27例30个(25例1个、1例2个、1例3个)病灶行姑息性消融,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于术后1、3和6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或MR,参照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判断疗效。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消融治疗,其中37例采用单针、8例采用双针进行消融。6例术中及术后肝周少量积血或积液,1例术中局部皮肤轻度冻伤,术后8例轻度恶心,均自行或经对症处理后恢复。20个根治性消融病灶术后1个月均达完全缓解(CR),术后3、6个月均为19个(19/20,95.00%) CR、1个(1/20,5.00)疾病进展(PD);30个姑息性消融病灶术后1个月25个(25/30,83.33%)部分缓解(PR)、5个(5/30,16.67%)疾病稳定(SD),术后3个月22个(22/30,73.33%) PR、7个(7/30,23.33%) SD、1个(1/30,3.33%) PD,术后6个月17个(17/30,56.67%) PR、7个(7/30,23.33%) SD、6个(6/30,20.00%) PD。结论 CT引导下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肿瘤患者行MRI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包括肝脏肿瘤52例,肾脏肿瘤10例,胸壁肿瘤6例,盆腔肿瘤12例,四肢骨及软组织肿瘤9例,坐骨肿瘤1例。术中采用SE T1WI、FSE T2WI、SPGR T1WI监测穿刺及消融情况。观察术中MRI表现、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复查增强MRI评价消融效果。结果消融术中MRI均可清晰显示病灶,快速扫描SPGR T1WI可显示冷冻针全长。24例因病灶较大(最大径10.80~15.06 cm),以消融作为减瘤治疗,平均消融(2.96±0.76)次,其中17例末次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1个月增强MRI示消融时冰球覆盖区域病灶无强化,病灶整体有所减小;7例病灶边缘可见强化,病灶不同程度增大。66例单次消融时冰球完全覆盖病灶,术后1个月增强MRI示47例病灶完全消融,19例病灶部分消融。术中11例穿刺部位出血,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MRI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可用于治疗不同部位肿瘤,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pHCC患者,其中24例接受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冷冻组)、28例接受CT引导下微波消融(微波组),比较2组消融后1个月疗效,分析组间及组内消融前1日与消融后4周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的差异。结果 消融后1个月,冷冻组客观缓解率(87.50%)与微波组(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3)。消融前1日,组间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消融后4周,组间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均较消融前1日升高(P均<0.001)、CD8+ T淋巴细胞占比较消融前1日降低(P均<0.001)。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pHCC近期疗效确切且相当,前者增强免疫功能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超声和CT引导经皮冷冻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超声联合CT引导下经皮冷冻治疗的胰腺癌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可切除胰腺癌67例,拒绝手术治疗的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18例,共计86个瘤灶接受121次经皮冷冻治疗。依据肿瘤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分别选用1~8根探针。胰头癌采用经腹穿刺,胰体尾癌经腹或经背穿刺的方法。采用两个冷冻一复温循环,冷冻温度为(-160±10)℃,复温温度(25±5)℃,均持续5~10min。于冷冻前后检查CT,评估状态(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观察冷冻治疗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全组121例次经皮冷冻治疗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死亡。出院时KPS较治疗前提高(P〈0.叭)。冷冻后1~3个月肿瘤平均直径明显缩小[(4.7±0.3)VS.(4.1±0.4),P〈0.01],所有瘤灶冷冻区活性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8.0±0.6)d。结论超声联合CT引导经皮冷冻治疗胰腺癌安全可行,具有微创、准确、适形等特点,为临床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