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脂联素、脑钠肽与胰岛素和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该院2012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以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并选择50名健康者进行对照实验,测定4组血清脂联素、脑钠肽以及胰岛素抵抗含量水平,从而得出上述三种指标含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联系。结果 2型糖尿病组、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患者体内所含血清脂联素、脑钠肽、胰岛素抵抗含量均有较大差异。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左心室肥厚呈负相关,脑钠肽水平和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5例非糖尿病对照人员(其中13例为肥胖者),检测体质指数、腰/臀比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空腹胰岛素、血脂、脂联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分析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1)糖尿病肥胖组的检测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空腹胰岛素、腰/臀比值均高于对照肥胖组,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肥胖组(P<0.05).(2)糖尿病非肥胖组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空腹胰岛素均高于对照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低于对照非肥胖组(P<0.05).(3)糖尿病肥胖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空腹胰岛素、腰/臀比值均高于糖尿病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低于糖尿病非肥胖组(P<0.05).结论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发生有关,脂联素降低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监测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体质指数正常、腹部内脏脂肪沉积的非代谢综合征老年男性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及脂联素瘦素比值的变化.方法 将入选的老年非代谢综合征男性患者109例分为2组,内脏无脂肪沉积组67例,内脏脂肪沉积组42例.采用CT方法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当腹部内脏脂肪面积≥100cm2,为内脏脂肪沉积;采用LINCO公司提供的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空腹血脂联素、瘦素水平;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国糖尿病学会制定的标准.结果 (1)脂肪沉积组与无脂肪沉积组比较,体质指数、内脏脂肪面积均显著升高,体质指数分别为(22.94±1.35)kg/m2对(21.38±2.55)kg/m2(P<O.001),内脏脂肪面积(135.6±31.7)cm2对(68.6±22.6)cm2(P<O.001);脂联素瘦素比值降低.分别为2.17±1.77对4.54±7.00(P=0.031);而脂联素、瘦素水平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脂联素瘦素比值与体质指数(r=-0.552,P<0.001)、腰围(r=-0.390,P<0.001)、腹部内脏脂肪面积(r=-0.311,P<0.001)呈负相关.结论 体质指数正常有内脏脂肪沉积与无内脏脂肪沉积的老年男性比较.脂联素瘦素比值明显下降.并与腹部脂肪面积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清脂联素瘦素比值可能可用于筛选体质指数正常有腹部内脏脂肪肪沉积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3例,根据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单纯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125(男性)或120g/m2(女性),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无左心室肥厚(LVH)组[LVH(-),n=80]与左心室肥厚组[LVH(+),n=80]。对照组是从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包括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BMI)匹配的正常血压健康自愿者(n=82)。采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分别评估各组受试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心室长轴应力(LVLS)、左心室环向应力(LVCS)和左心室径向应力(LVR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观察和分析各组受试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高血压患者中,LVH患者脂联素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LVH(+)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高于对照组和LVH(-)组(均P0.05)。LVH(+)组和LVH(-)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对照组,且LVH(+)组高于LVH(-)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LVLS在LVH(-)组患者中明显降低[-(17.9±2.0)%比-(21.4±2.3)%,P0.05],在LVH(+)组患者中,LVLS进一步降低[-(15.3±1.8)%,P0.05]。相关分析显示,LAD、RWT和LVMI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分别:r=-0.339、r=-0.377、r=-0.415;均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LVLS呈正相关(r=0.469,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脂联素水平(β=0.278,P0.05)和LVMI(β=0.468,P0.05)是LVLS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受损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痰瘀型代谢综合征(MS)及合并冠心病(CHD)病人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痰瘀型单纯MS病人(16例)、MS合并CHD病人(17例)、健康对照者(14名)的脂联素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收集MS合并CHD病人冠脉造影数据,计算Gensini积分。结果脂联素:MS组为(15.47±8.06)μg/mL和MS合并CHD组为(12.75±3.74)μg/m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8.40±26.19)μg/mL,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分别为1.75±0.98、1.60±0.89,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2±0.15,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与高血压呈负相关;HOMA-IR与糖尿病、高血压病呈正相关。以脂联素为因变量,显示性别、高血压病、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脂联素具有相关性。以Gensini积分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ensini积分与脂联素相关(r 2=0.520,P=0.038)。结论痰瘀型MS合并CHD病人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冠脉狭窄程度明显相关,提示MS和CHD均存在IR,脂联素降低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加重了AS进展,在MS发展为CHD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脂联素的水平可反映胰岛素抵抗和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疾病诊断、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0例及健康人50例(正常对照组),常规测量血压、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再将5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西拉普利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治疗2周,治疗前后均检测上述指标。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犤(4.13±1.89)μg/mlvs(7.09±2.85)μg/ml,P<0.05犦,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浓度与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28,-0.26,P<0.05);②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浓度与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r=-0.36、-0.32、-0.37,P<0.05),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两组合并比较,脂联素浓度与BMI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负相关(r=-0.29、-0.28、-0.31,P<0.01);③高血压患者分别用西拉普利及替米沙坦治疗两周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并与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脂代谢紊乱亦相关。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非肥胖糖尿病组30例(体质指数<25kg/m2)和肥胖糖尿病组30例(体质指数>25kg/m2);并选择28例健康者作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空腹血浆脂联素和抵抗素浓度;并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水平;根据HOMA稳态模型提出的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①糖尿病各组血浆脂联素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肥胖糖尿病组低于非肥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糖尿病各组血浆抵抗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肥胖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相关分析发现,血浆脂联素浓度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5,P<0.01;r=-0.51,P<0.01;r=-0.52,P<0.01;r=-0.39,P<0.05),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抵抗素则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r=0.52,P<0.01;r=0.46,P<0.01;r=0.27,P<0.05);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1)。此结果提示,脂联素和抵抗素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血压、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及健康对照者40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胰岛素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分析血清脂联素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30±0.93)μg/ml比(12.83±1.66)μg/ml),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与收缩压(r=-0.304,P=0.032)、体重指数(r=-0.496,P=0.000)、腰围(r=-0.539,P=0.000)、空腹胰岛素(r=-0.291,P=0.040)、IRI(r=-0.334,P=0.018)之间呈负相关,与ISI呈正相关(r=0.297,P=0.03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腰围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且与收缩压、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动脉顺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中血清脂联素浓度和动脉顺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非糖尿病的高血压受试者83例,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常规检测受试者的坐位血压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和胰岛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浓度;计算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HDI CVprofilor DO-2020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 比较药物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发现前者的脂联素浓度(中位数:11.9 μg/mL)、C1(中位数:13.7 mL/mm Hg×10)、C2(中位数:4.3 mL/mm Hg×100)均明显高于后者(5.7 μg/mL,10.7 mL/mm Hg×10,3.7 mL/mm Hg×100,P均<0.01).对未治疗组进行相关分析发现LogC1与脂联素浓度明显正相关(r=0.54,P<0.01),与平均血压(MBP)负相关(r=-0.40,P<0.05);LogC2和脂联素浓度明显正相关(r=0.49,P<0.01),与HOMA-IR和MBP明显负相关(LogC2-HOMA-IR r=-0.40,P<0.05;LogC2-MBP,r=-0.32,P<0.01);另外还发现C1与心率(HR)负相关(LogC1-HR r=-0.41,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脂联素浓度和HR水平以及性别是LogC1的独立影响因素(R2=0.39,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和性别是LogC2的独立影响因素(R2=0.44,P<0.01).结论 高血压人群中C1,C2的减退与血清脂联素浓度的降低密切相关.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和动脉顺应性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及健康人30例(正常对照组),以正常对照组人群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均数±标准差作为有无胰岛素抵抗的分界线,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即胰岛素抵抗组23例及无胰岛素抵抗组37例.检测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另外,从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出能够完成整个实验,积极配合随访的40例患者,并分成两部分,每部分20例,分别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两周,治疗前、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①胰岛素抵抗组的血清胰岛素和甘油三酯与正常对照组及无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组的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及无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明显降低(P<0.01).②高血压患者用培哚普利及缬沙坦治疗两周后,平均压显著下降(P<0.05),血清脂联素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直线相关(r分别为0.35和0.28,P<0.01和P<0.05);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直线相关(r分别为0.45和0.53,P均<0.01);血清脂联素与血清胰岛素、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负相关(r分别为-0.41,-0.61和-0.35,P<0.01,P<0.01和P<0.05);血清脂联素与平均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脂联素血症与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血清脂联素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 方法分别将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分为年龄≥60岁组及<60岁组,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提出的关于MS的定义将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分为不同代谢异常组.采用ELISA法测定9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55例非精尿病者(对照组)空腹血清脂联素、RBP4浓度,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血压、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各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各项指标与脂联素、RBP4的相关性. 结果 (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7.26±4.69)mg/L和(11.93±4.89)mg/L;RBP4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6.48±7.82)mg/L和(10.91±5.26)mg/L;(2)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MS患病率显著增高,分别为46.3%和7.3%;(3)随着MS组分的增多,脂联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RBP4水平呈升高趋势;(4)糖尿组血清脂联素与MS、腰围、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BP4与腰围、HOMA-IR、体质指数、MS、三酰甘油呈正相关. 结论血清脂联素、RBP4与MS密切相关,低脂联素血症、高RBP4在MS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脂联素等水平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门诊高血压病人40例,按照体重指数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的两个亚组,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测定其血抵抗素、脂联素瘦素和空腹胰岛素等水平,并选取健康查体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非肥胖和肥胖两个亚组,抵抗素水平升高[分别为(23.55±2.05)μg/L比(25.95±1.77)μg/L,P<0.001;比(27.67±1.72)μg/L,P<0.001];脂联素水平降低[分别为(16.45±3.59)μg/ml比(13.45±3.26)μg/ml,P=0.001;比(11.48±2.50)μg/ml,P<0.001];两个亚组比较,抵抗素(P=0.0140)和瘦素(P=0.041)均有统计学差别;两亚组抵抗素均与收缩压(r=0.445,P=0.049;r=0.516,P=0.020)、胰岛素(r=0.506,P=0.023;r=0.871,P<0.001)、瘦素(r=0.494,P=0.027;r=0.449,P=0.047)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711,P<0.001;r=-0.868,P<0.001)呈负相关;对照组抵抗素与收缩压(r=0.352,P=0.026)、平均动脉压(r=0.486,P=0.001)、胰岛素(r=0.392,P=0.012)、瘦素(r=0.640,P<0.001)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337,P=0.034)呈负相关。逐步线性回归显示两个亚组中脂联素是影响抵抗素的独立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抵抗素、瘦素、胰岛素水平升高而脂联素水平下降,与血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脂肪分泌的相关激素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代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群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入选160例体检人群,分为理想血压组(43例)、高血压前期组(79例)、1级高血压组(38例),分别检测受检者血清脂联素、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HOMA-IR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理想血压是否进展为高血压前期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理想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1级高血压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39±0.06)、(1.78±0.06)、(2.49±0.15),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前期组、1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17.76±0.99)mg/L、(18.59±1.32)m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联素水平与理想血压组[(22.89±1.25)mg/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为理想血压进展为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而脂联素为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水平已经升高,并伴随脂联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血压、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4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脂联素以及服糖后2h血糖。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脂联素水平下降[(4.15±1.99)μg/ml比(7.04±3.13)μg/ml,P=0.000],健康对照组脂联素与体重指数(r=-0.274,P=0.038)、总胆固醇(r=-0.257,P=0.048)呈负相关;高血压病组中脂联素与收缩压(r=-0.356,P=0.016)、甘油三酯(r=-0.367,P=0.013)、肿瘤坏死因子-α(r=-0.298,P=0.047)、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0.317,P=0.034)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提示,在健康对照组中,体重指数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而在高血压病组中,收缩压、肿瘤坏死因子-α则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下降并与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一级亲属脂联素和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级亲属非糖尿病个体中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研究瘦素、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 153 例糖耐量正常者,其中无家族史的正常对照(NC)者41例,单纯父亲为糖尿病的一级亲属 36 例,单纯母亲为糖尿病的一级亲属 45例,双亲均为糖尿病的一级亲属31例。测定所有受试者血脂、血糖、胰岛素、瘦素、脂联素。 结果 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3个亚组瘦素水平[(11±6)μg/L、(10±5)μg/L、(11±9)μg/L]高于 NC组[(8±6)μg/L](P<0 05),胰岛素抵抗指数(IRI)[(3.0±1.4)、(2.9±1.5)、(3 3±1 5)]高于 NC组[(2.0±0.8)](P<0.05),脂联素水平[(11±6)g/L、(10±6)g/L、(12±8) g/L]低于 NC组[(17±11)g/L](P<0.05)。一级亲属各组间的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指数、瘦素、腰围、腰臀比、脂联素是 IR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T2DM患者一级亲属 IR程度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脂联素与瘦素可能联合影响T2DM患者一级亲属的 IR程度。  相似文献   

16.
老年腹型肥胖者血清脂联素和糖脂代谢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腹型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血糖、血脂代谢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109例年龄≥60岁的腹型肥胖者,依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67例)和非高血压组(42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脂联素、瘦素等。结果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0.93±0.21)nmol/L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1.10±0.33)nmol/L,P<0.05];而TG,游离脂肪酸(FFA),血糖(FBG),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HDL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P<0.01),瘦素未见显著差异。高血压组患者脂联素与腰围、TG、FBG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14,-0.204,-0.261,P<0.05),与HDL呈正相关(r=0.227,P<0.05)。多元线性回归提示,非高血压组,腰围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组,血压对脂联素有较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脂联素水平对伴有腹型肥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伴有糖脂代谢异常的特征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和7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国肥胖成年人标准,并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为糖尿病肥胖组(BMI≥25kg/m~2)与糖尿病非肥胖组(BMI25kg/m~2),分别为40例、30例;7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甲亢组(40例)和甲减组(30例),另选择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且BMI25kg/m~2)。抽取患者空腹下静脉血液,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器血糖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胰岛素水平;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其FT3、FT4、TS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脂联素水平及血浆游离脂肪酸。结果甲亢患者脂联素水平为(11.9±6.7)ug/L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肥胖组患者脂联素水平为(4.7±1.9)ug/L明显低于糖尿病非肥胖患者组(7.1±3.7)ug/L、对照组(6.8±3.3)u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糖尿病非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水平与总胆固醇(r=-0.30)、甘油三酯(r=-0.30)、BMI(r=-0.37)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4)、空腹胰岛素(r=-0.27)、空腹血糖(r=-0.27)、胰岛素抵抗(r=-0.23)呈负相关。在甲亢及甲减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与FT4呈正相关(r=0.49,P0.05);然与总胆固醇(r=-0.4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6)呈负相关。于糖尿病及对照组中,脂联素水平与BMI(r=-0.37)、总胆固醇(r=-0.37)呈负相关。BMI是2型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FT4为甲状腺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加强对2型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肥胖程度的控制,同时做好甲状腺疾病患者FT4水平的检测,有利于患者临床疾病治疗和脂联素水平的控制,更好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脂联素瘦素比值与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老年男性患者256例,分为代谢综合征组109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对照组)147例,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国糖尿病学会制定的标准;采用LINCO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空腹血脂联素、瘦素水平.结果 (1)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瘦素水平分别为(10.3±7.0)μg/L和(6.8±4.9)μg/L,脂联素分别为(7.8±5.6)g/L和(9.5±5.9)g/L,脂联素瘦素比值分别为0.94±0.78和2.15±2.13;(2)脂联素瘦素比值与体质指数、血三酰甘油、血尿酸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P<0.001);(3)随着脂联素瘦素比值升高,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当比值在5以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降至O(X2=34.891,P<0.001);(4)代谢异常组分数越多.脂联素瘦素比值越低(F=10.876,P<0.001). 结论 血脂联素瘦素比值可用于评价老年男性患者代谢紊乱程度,对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基线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差异和大、小动脉弹性功能2年的变化.方法 社区筛选高血压病患者103例(33~60岁),并筛选128例健康非高血压者(年龄匹配),随访2年.采用CVProfilor 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两组2年前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测定基线空腹血FFA、血脂、血糖、胰岛素等.高血压组91例,非高血压组97例得到随访.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n=91)的C1、C2均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病患者[n=97;C1,11.9±3.9比非高血压组:(14.0±4.2)mL/mm Hg×10,P=0.001;C2,4.9±2.2比非高血压病组:(6.1±2.6)mL/mm Hg×100,P=0.001].2)高血压病患者2年的小动脉弹性指数变化值(△C2)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病患者[-0.24±0.25比非高血压组:(0.75±0.31)mL/mm Hg×100,P=0.014],其大动脉弹性指数变化值(△C1)也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3)与非高血压病患者相比,高血压病患者基线空腹血清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05),而n-3脂肪酸水平[(96.0±38.9)比非高血压病组:(123.0±36.0)μmol/L,P=0.001]、多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比值(P/S)(1.60±0.37比非高血压病组:1.90±0.46,P=0.009)显著降低.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基线空腹血清亚麻酸(18:3 n3)优势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为2.483(1.480~4.166,P=0.001),而DHA(22:6 n3)的为0.329(0.195~0.554,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年龄相关降低过程加速,空腹血清FFA组成异常(如亚麻酸增高,DHA下降),可能是其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高血压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福建省高血压人群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为根据中医体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进行体质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 ①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的构成比高于非高血压组;②高血压患者中血型A、AB、B、O所占比例与非高血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③不同年龄、体重指数与体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是气虚质、阴虚阳盛质、阴阳两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符合高血压病机特点;血型对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影响;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人体体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这种规律与中医基本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