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健康问题,目前已有20 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约4亿人为慢性乙肝患者。乙型肝炎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约15% -40%的乙肝感染者可能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细胞性肝癌。因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被称为乙肝大国。据统计,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之多,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名。全国有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我国现有的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80%以上都是由乙肝发展而来。虽然我国乙肝人数众多,但并非都是与病人接触感染而得,绝大多数(80%左右)来源于家族性的垂直传播。因此,乙肝传染病已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重点监控的疾病之一。而做到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应从阻断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做起,从而将该病有效地控制在源头。  相似文献   

3.
刘士敬 《家庭医药》2005,(11):25-25
当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已成为共识。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的高水平的乙肝病毒复制,是慢性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4种。这4种药物的使用各有利弊和优劣,使用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以下8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医学研究证实,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有着密切的关系,90%以上的肝癌患者抽血检查都可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的证据。在临床上, 乙肝-肝硬化-肝癌,往往会有连锁反应,人们把这种连锁反应现象称为乙肝“三步曲”。到底乙肝和肝硬化、肝癌有着怎样的关系?面对这如同死亡咒语般的“三步曲”,我们能做些什么?请听听专家教您:  相似文献   

5.
何利 《黑龙江医药》2011,24(2):327-328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发地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高达10%左右。根据临床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的妇女怀孕,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88.1%,其中5%是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数是在围产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单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38%。而且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带乙肝病毒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因  相似文献   

6.
三人行,必有我师,十人行,必有乙肝,准确说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当今医学界之妙手回春尚难以包括乙肝。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原因,1/4的慢性乙肝患者都可能被这两种疾病夺去生命。好在这可恶的乙肝病毒也有软肋,和艾滋病毒,丙肝病毒相比,算是很容易预防的病毒啦,所以,防患于未然的疫苗接种,当仁不让成了对付乙肝最好的招数。此刻回头看,乙肝疫苗来时的路,还算一路顺遂。  相似文献   

7.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是发展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1].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母婴传播是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约占我国婴幼儿感染的1/3,人群中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40%~50%是母婴传播造成的.胎儿期乙肝病毒感染,不仅易形成以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且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2].我们通过观察母体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其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乙肝是一种复杂、难治的传染性疾病,无论是从乙肝的病毒因素、患者个体差异还是目前治疗进展等方面来看,乙肝治疗都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系统工程”。现代医学认为,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慢性乙型肝炎反复活动与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有关,只有清除或抑制乙肝病毒,才能防止慢性乙肝的发作,同时防止乙肝向肝硬化与肝癌发展。但是,目前仍缺乏有效对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我是慢性乙肝患者,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很多乙肝患者最终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事实是这样吗?乙肝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的可能性有多大?  相似文献   

10.
乙肝常识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了解乙肝么? 10个中国人就有1人携带乙肝病毒。 100个人中只有1人了解乙肝。 2亿人的病毒携带者,2000万人的慢性乙肝患者,这就是卫生部今天发布的我国目前乙肝的流行现状。而每年因此病而死亡的人已近50万。为此,  相似文献   

11.
<正>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约有5%~22%可在5年内并发肝硬化,而持续高病毒载量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1])。乙肝并发肝硬化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减少乙肝病毒(HBV)复制,还能改善或逆转肝纤维化,延缓病情发展。恩替卡韦对HBV有良好抑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众多,而最让乙肝患者寝食难安的,是乙肝有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可能。肝硬化、肝癌是慢性乙肝发展的最终阶段。很多乙肝患者为了阻断这一进程,到处寻求保肝降酶药,以为只要"转氨酶"下降了,自己就安全了。殊不知,防止乙肝病情恶化,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关键不在"降酶",而在于"杀毒"——尽最大可能杀灭或者抑制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3.
张雪楠  张雪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541-3542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病毒主要损害肝脏.病情发展可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它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婴幼儿感染乙肝70%-90%可转化为慢性病毒携带者,85%肝硬化、肝癌患者是由母婴传播感染引起。因此.掌握我区乙肝流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乙肝病是预防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渭城区2002-2005年的疫情报告,人口资料来自统计局。  相似文献   

14.
刘利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36-13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据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其中约有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中国占1/3。每年约有120万HBV感染患者死于HBV相关疾病,而且在某些不利的因素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5%-10%最终将发展为肝癌(HCC),30%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的23%会在5年内发生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5.
乙肝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发区,约1.2亿人携带HBV,其中50%~75%的人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每5年中约有6%~15%的人由代偿性肝硬化发展至肝癌。但自2002 年乙肝疫苗被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后,乙肝疫苗接种率大幅升高,2006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示,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s抗原(HBsAg)携带率仅为0.96%,表明我国已由一个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地区降低到了中流行地区。就我国而言,绝大多数HBV感染儿童的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主要为母亲的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且传播途径可重叠。被感染新生儿中的90%与1~5岁急性感染幼儿中的25%~50%会发展成慢性感染,只有小于5% 无症状感染的成年人及青少年会发展成慢性乙肝[4] 。因此,我国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90%以上都源于婴幼儿时期的HBV感染。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慢性乙肝感染者占我国人151的10%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阻止病情向肝硬化、肝癌发展。为寻求更有效、安全,价廉的药物,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观察了苦参素胶囊治疗32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有60%的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超过1.2亿,HBV携带者中27%以上可转为慢性乙肝和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而极易发生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起病急,死亡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消息称.九成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患过乙肝的人比其他人患肝癌的危险性高达10.7倍.乙肝病毒携带人群患肝癌的危险性是健康人群的6.37倍!乙肝患者该怎样预防肝癌的侵袭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三人行,必有我师,十人行,必有乙肝,准确说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当今医学界之妙手回春尚难以包括乙肝。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原因,1,4的慢性乙肝患者都可能被这两种疾病夺去生命。好在这可恶的乙肝病毒也有软肋,和艾滋病毒,丙肝病毒相比,算是很容易预防的病毒啦,所以,防患于未然的疫苗接种,当仁不让成了对付乙肝最好的招数。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肝病变发生、发展决定因素是乙肝病毒的传染与复制,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的治疗之本,慢性乙肝患者都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医学界共识。目前,真正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只有10%,原因是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核苷类似物都有严格的适用范围,而符合此范围的患者廖廖无几,再加上限定范围内使用的患者如何维持稳定、持久的长期疗效,一直困扰着临床治疗工作,并又遇到病毒变异,疗程不易确定等新的医学难题,抗病毒治疗困难重重。由于传统治疗观念,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治疗,或因治疗效果不好,无药物可治而产生不去治疗的错误观念,使大量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预后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并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成为社会上重要传染源,制约着乙肝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