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等心理障碍比例比较明显,并与病人的康复效果息息相关,脑卒中病人住院后应尽早进行心理测试,并结合测试结果采取相应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措施.文章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法,并采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何必合并心理障碍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急性期抑制性心理障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 ,本文对其发病率及早期治疗效果作一探讨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脑卒中病人为我院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 15 2例住院病人。男 88例 ,女 6 4例 ,脑出血 6 0例 ,脑梗塞 92例。筛选标准 :( 1)起病急 ,有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时间超过 2 4小时。 ( 2 )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 3)有意识障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者、不配合检查者 ,不列为研究。二、抑郁性心理障碍的评定用抑郁量表 (HAMD)对病人患病 2周内进行评定 ,伴有抑郁性障碍者 ,在治疗后 1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对脑卒中以后精神障碍采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脑卒中以后精神障碍病人,对其采取奥氮平给予治疗,分析研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七天以后病人的一系列评分判定标准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采用奥氮平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之一,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经抢救治疗而存活者,约50%病人有明显后遗症,其中以偏瘫最常见。康复期的偏瘫病人病情基本稳定,但运动功能的恢复缓慢,训练难度大,时间久,要使病人尽快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光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康复手段是不够的,因为本病是身心疾病,病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康复极为不利的心理障碍。因此,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1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弄清。大量资料表明,FD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我院消化科在2002年5月~2003年4月,对128例FD患者中的64例使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2001年9月-2003年5月用苏诺(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本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60.5岁;病程为2小时到2年,平均2个月.其中54例为首次发病,18例为多次发病,最多者达4次.本组病例中伴发高血压42例(58.3%),低血压6例(8.3%),冠心病5例,肺心病1例,风心病2例,糖尿病2例.其中脑血栓形成51例(70.8%),短暂脑缺血发作16例(22.2%),脑梗死5例(6.9%).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皆很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从病理生理角度考虑,脑卒中除了本身表现的阻塞及压迫症状,其后表现的自由基反应性加剧以及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等产生的一系列脑缺血瀑布链式的脑损伤都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和康复的主要机制,依达拉奉是目前临床上逐渐推广的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脂溶性高,易到达脑组织,血脑屏障穿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00例脑卒中患者中110例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5.24%,男女两性无明显差异,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及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卒中后癫痫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21年由Kraepelin提出这一概念,占脑卒中患者的20%~60%,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过程和生存质量。为了评估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病率及应用氟西汀(百优解)后的临床疗效,我们对12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中老年的高发病,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病率不断提高,发病趋于年轻化。青年人发病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嗜酒等不良个人生活习惯有关,中老年则与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脂有关[2]。可见饮食与脑卒中有密切关系。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38岁81岁,平均年龄59.6岁。其中脑梗死49例,脑出血16例。2护理2.1进食原则病情较轻的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宜遵下列原则。限制总热量,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限制单… 相似文献
12.
颅脑创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后各种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方法颅脑创伤后各种精神障碍388例,外伤后6个月~1年内,由3名精神科医师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结果脑干损伤、颅内血肿、格拉斯高昏迷评分(GCS)、脑损伤范围、昏迷时间与智力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及人格改变关系密切。结论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鉴定应结合颅脑创伤的性质,全面评估其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821例中风伴发情感障碍的分析护理,认为疾病的发展受心理因素制约既能致病,也能治病,护理上应根据病人不同因素,帮助患建立正确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阻断发病心理因素,加快康复能力和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165例产褥期精神障碍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归类。方法:对20年间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16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植物神经系统障碍、情感障碍、行为紊乱多见,思维障碍和感和障碍少见。临床诊断以情感性精神障碍多见,其次为神经症、癔症等。患病年龄较集中,发病急骤,经治后复发性小。结论:产褥期精神障碍与经前期综合征、月经期精神障碍、妊娠期精神障碍为同类疾病性腺机能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联合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7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和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等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7%)相对于对照组(74.4%)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有所减少(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联合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性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符合标准的重复人流患者8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疼痛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护理质量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了护患纠纷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术后精障碍的发生率、种类、病因及防治。方法 对38例CPB术后精神障碍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CPB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3.17%(38/1200),38例精神障碍表现为抑郁状态16例,蟾妄状态10例,神经衰弱综合征9例,精神分裂样状态3例,经过治疗及护理36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CPB术后脑损害、躯体性因素及精神因素是引起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进行精神障碍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69例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在入院后2、4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67例,发生率为39.6%。其中轻度抑郁41例,占59.4%,中度抑郁23例,占33.3%;重度抑郁5例,占7.2%;病灶部位与卒中后抑郁有直接关系:提示基底带区病变患者易发生PSD,PSD发生与左右侧大脑半球病变无关;其B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状态的患者,而且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生物学、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应高度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出国劳工罹患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发病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登记表,对56名在国外打工的出国劳工罹患精神障碍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出国劳工罹患精神障碍多与应激有关,大多数出国劳工在发病前遭受过各种各样的精神应激。结论:应激是出国劳工罹患精神障碍极其重要的发病诱因或原因,长期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以及不利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成为疾病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异烟肼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烟肼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例异烟肼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障碍以情感障碍为主(10/19)以及兴奋症状出现较早为特征。行为障碍如:自杀和自杀未遂最为严重。结论:异烟肼所致精神障碍与异烟肼应用剂量有关,应注意识别,以便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